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我国摄影家作品的美学分析

时间:2016-11-30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本文字数:2959字
  摘要

        中国的摄影活动几乎是与西方同时期开始的,早在达盖尔摄影术正式公布的前四年,中国清代物理学家邹伯奇就发现了摄影原理,但这种探索没有得到结果。第一次鸦片战争使西方摄影术传入中国,后来在中国得到普及与发展。19世纪40年代,摄影术先在中国香港、广东传播,后传到上海、北京。至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摄影大体上停留在公务和商业照相领域。到了19世纪70年代,商业照相馆在全国各大城镇普及开来,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服务行业。
  
  辛亥革命之后,一批留学海外的文化人回国,他们将摄影艺术的观念带入中国,并开始酝酿中国摄影的新实践。1919年,北京大学举办中国第一次摄影展览,标志着中国摄影艺术的开端。1926年,广州成立景社(也称冷庐景社)。1928年,上海成立中华摄影学社。中国艺术摄影就此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到了30年代,摄影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展览频繁举办,摄影出版物大量涌现,陆续出现了一批摄影名家,如郎静山、张印泉、吴印咸、陈复礼等。通过对这些摄影家的作品进行分析,能够发掘出早期中国摄影的美学评价体系。这些作品蕴含的美学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摄影的发展。
  
  一、从中国摄影美学角度分析郎静山摄影作品
  
  《春树奇峰》(图1)是第一幅入选国际沙龙的集锦摄影作品,曾在各种展览中获奖。从作品画面上方仿中国画的题词落款“黄山之水天下绝,树怪峰奇云海阔”中,可以看出此作是表现黄山胜景的。但是正如作者所言,这并非“实景实意”,而是“将所得之局部,加之人意而组合”,并经过作者“雕琢而复归于自然”.所以说这幅作品并非是黄山实景,而是根据黄山“树怪、峰奇、云阔”的特点,作者从其若干摄影作品中选择局部拼接而成。确切地讲,这是一幅集锦摄影作品,而不是在黄山实地用相机抓取的真实瞬间。集锦摄影体现了郎静山深厚的民族情结。他的创新精神值得学习,但是摄影爱好者也要看到集锦摄影的局限,不可刻意追求。
  
  郎静山  《春树奇峰》
  
  《晓汲清江》(图2)拍摄于1934年,是比较典型的郎静山集锦作品。其构图简洁,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如同淡墨在宣纸上勾勒点染一样,晨雾弥漫,韵味极浓。郎静山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媒介,描绘出丰富多姿的黑白意蕴,这是富有中国传统画意的集锦摄影。它既是阳刚美和柔韧美的交融,又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从世纪末的生态意识来看,这种崇尚自然的精神气质更显得可贵。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应归属于画意派摄影,其作品蕴含深邃的意境美,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郎静山  《晓汲清江》
  
  二、从中国摄影美学角度分析张印泉摄影作品
  
  《力挽狂澜》(图3)是张印泉拍摄于1935年的作品,表现了在汹涌的波涛中,船工们无所畏惧地驾船拢岸的情景,具有一种压倒一切惊涛骇浪的气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战胜强敌的精神。照片极有层次地表现了江水波涛,同时突出船工操舵、接缆的动作,感染力极强。这幅作品与同时代欧美摄影家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是中国现实主义摄影在世界摄影领域的一幅标志性作品。张印泉的作品从摄影本性出发,也就是说摄影与生俱来的纪实特性。它不仅像绘画一样可以表现空间,还可以表现时间,把大千世界发生的反映事件本质的精彩瞬间再现和表现出来。
  
   张印泉  《力挽狂澜》
  
  
  三、从中国摄影美学角度分析吴印咸摄影作品
  
  《白求恩大夫》(图4)拍摄于1939年,画面抓取了白求恩大夫全神贯注为战士实施手术的瞬间。中国的新闻报道摄影在抗日战争期间得到很大发展,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的一部分,中国战场的状况通过摄影及相关传媒让世界所了解。作为抗日战争和革命圣地的延安,聚集了大批优秀的摄影家。其中吴印咸的作品《白求恩大夫》成为鼓舞人民进行战斗的号角,也成为抗战中的典型形象,是中国摄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在世界反法西斯摄影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吴印咸  《白求恩大夫》
  
  他的另一幅作品《晓市》拍摄于1923年,以动人的形象记录了江苏小镇的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作品具有朴实厚重,关注底层人民的特点。吴印咸的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具有强烈的见证性。他的艺术风格质朴无华,提倡摄影创作“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即从摄影创作的拍摄阶段到后期加工阶段都要亲自参与,在摄影界有深远的影响。
  
  四、从中国摄影美学角度分析陈复礼摄影作品
  
  《搏斗》(图5)是陈复礼于1967年创作的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代代承袭的奋斗精神,既有鲜明的现代摄影特征,又有浓厚的中华民族风韵,在他隐喻诗情的作品中显得独具一格。这幅《搏斗》作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据作者介绍,这幅作品是用两底合成的,一张与海浪搏斗的小舟照片拍自越南,另一张卷曲的白云拍自我国香港,在拍摄时镜头前加用红色滤光镜以突出白云,两底都使用哈苏相机、150毫米镜头拍摄。在暗室放大时进行遮挡技术处理,先放大小舟底片,曝光时对天空进行遮挡。然后再放大白云底片,曝光时再对小舟进行遮挡。最后从作品上看不出任何痕迹,这足以见得老一代摄影师具备很强的暗房基本功。这幅佳作从表面上看,表现了船员们同惊涛骇浪做殊死搏斗,为了生存同心协力,战胜海浪,驾驶着小舟奋勇前进。天空上呈弧形的卷曲白云,在深色的背景衬托下更显得风云变化无常。另一方面,作者说道,“因为我从小流浪于南洋各地,受了不少的挫折、困难,需要一种搏斗的精神才能生存。对人生来说,搏斗是生存的条件之一,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同感。有这种思维之后,把这个想法记在心里,遇到某种适合表达的时候,我就会去做。”陈复礼在摄影艺术上独辟蹊径,将风景摄影同中国画意结合起来,开拓了一条新的中国画意摄影的道路。《搏斗》是陈复礼的代表作,寓意着他的艺术创作道路和生活道路都是从搏斗中走过来的。这幅作品既有人生的价值,又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学价值。
  
  陈复礼  《搏斗》
  
  陈复礼的《千里共婵娟》拍摄于太湖,取意苏东坡的着名词句,以宁静的湖水、轻盈的月光、飘浮的芦苇、远泊的小船创造出一种静谧、悠远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词意境,使人仿佛可以进入画境,沿着那条波光铺成的水径驶向远方,与亲人共叙天伦,共享人间和平美好的生活。这幅作品布局严谨、匠心独运。作者采用了竖幅的格局,对称构图,上下以水天交接处为线,大致均等。左右以芦苇平行对称,与“共”字相形似,月亮沿垂直中轴线,高悬中天,点明了“千里共婵娟”的意旨。远处的小船既表现出千里之远,又以其偏离中轴线的微微动势反衬了夜的宁静。
  
  作品《破晓》是陈复礼于1982年初创作的,也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是在吉林长白山下的白河林业局工人住宅区拍摄的。《破晓》象征着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初晓,画面上黄红色的光芒正冲破浓雾,旭日就要升起,大地上的冰雪也将慢慢地融化。作者把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期望通过一幅作品表达出来。
  
  结语
  
  当我们在品读国内外摄影师的名作时,会强烈感觉到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对灵魂巨大的穿透力,在照片里被摄体的特性魅力与拍摄的意念风格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与展示。从以上几位中国摄影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摄影美学评价体系无外乎三种形式,即以写意为主,或以写实为主,或写实和写意相结合。即使发展到今天,数字摄影大大削弱了胶片摄影的纪实特征,其美学表现仍然不会超出这三种评价形式所形成的体系,而了解掌握摄影评价体系是摄影创作形成鲜明风格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韦彰。摄影作品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
  [2]李文方。摄影美学[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3]李文方。世界摄影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