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态学论文

农业生态学论文(优选范文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4-07 共9730字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的规律,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农业生态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探讨农业生态学这个课题有所帮助。

农业生态学论文优选范文10篇之第一篇: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研究

  摘要:将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融合起来,对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进行建设,是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其产业链建设,由多种开发因素构成,需正确把握其建设关键。本文从生态农业及农业生态旅游概念入手,指出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融合的意义,并提出依托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进行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融合; 产业链;

  进入21世纪后,世界旅游发展开始趋向生态旅游。随着我国大众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两者结合与产业链建设成为我国热点。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活动,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不仅贴近自然,并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促进旅游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生态农业的视角来看,旅游为其系统内部的流动,隶属生态农业活动的一部分;从农业生态旅游的视角来看,其主要帮助游客感受生态农业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依托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进行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农业生态学

  1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1.1 生态农业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当然,生态农业同样离不开传统农业的有效经济,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还融入了现代管理手段,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生态农业要求将粮食发展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结合起来,实现大农业的发展与其它产业的结合,形成一种多层次、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1.2 农业生态旅游概念

  农业生态旅游主要依托农业资源,其内容既包括农村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内容,同时也包括田园景观和乡土文化等,在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下,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务,给人们提供了对乡村民俗生活以及乡村农业发展进行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农业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主要为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借助农村中特有的劳作、住宿、娱乐等,使城市居民可以感受到别样的风情。

  2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融合意义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农业为前提和基础的,农业生态旅游业是生态农业的升级,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其产业链建设的动力。

  2.1 能够形成新的创收增长点

  在生态旅游中,农业生态旅游为其中重要领域,是旅游者受生态农业系统吸引所选择的特色旅游体验过程,通过对生态农业中的生态环境、景观、村落、服务等的体验,使旅游者获得身心愉悦和放松。

  2.2 能够丰富和创新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规划与指导,采用的是生态原理与生态农业技术,其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田原景观不仅美丽自然,而且各项要素均符合绿色生态要求,这些也是农业生态旅游与其它类型旅游所不同的旅游资源核心,能够丰富和创新生态旅游资源。生态农业中对农作物进行种植、收获和加工的过程,对禽畜进行饲养的过程,对生态农副产品进行生产的过程,都可以派生和组合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带给游客许多体验性旅游项目。

  2.3 能够推进生态农村社区建设

  在针对生态农业所形成的长期建设规划中,加入农业生态旅游目标,可以通过生态的理念给村落社区的建设提供指导,使农民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形成更加文明的生活习俗等。从这点来说,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更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村落和社区的建设,提高生态农村建设水平。

  2.4 能够提升生态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生态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生态农业形象的整合,在生态农业区域,对农业生态旅游进行规划开展,能够帮助生态农业打造知名品牌,有助于生态农业打开销售之门。而销售之门被打开后,农民在生态农业生产方面积极性将会更高,生态农业经济效益也会更高。

  3 依托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进行建设的思路与关键

  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旅游主要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建设我国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也是促进生态农业升级的需要。

  3.1 对产业链新型经营体系加强建设

  在新型经营体系中,主导者为政府,主体为农民合作社,在确定了主导与主体的前提下,国有、民营企业以及社会个人等都可以参与其中,加强对各种经营主体的培育。

  3.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做好2大产业规划;整合相关资金,给予财政支持;激活和引导社会资本;建设产业链平台,为其他参与主体提供沟通与交流的空间。

  3.1.2 农民合作社的培育

  在对我国生态农业以及农业生态旅游进行开发时,农民合作社在与市场谈判的过程中所代表的是广大社员的利益,以促进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为目标。通过农民合作社,能够实现资源聚集,有利于解决我国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素不足的矛盾。

  3.1.3 国有、民营企业及个人等的培育

  引导这些主体参与到我国的生态农业与相关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环节当中,引导其积极参与开发建设。

  3.2 建立产业链战略联盟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当前在依托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虽然取得了一些开发成效,但在整体规划与宏观指导上还比较欠缺,我国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难以有序实现,存在布局不合理、建设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对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加强建立,且该联盟需以专业性、学术性和经营主体一体化为标准。

  3.2.1 建立动因

  联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不仅有利于旅游服务结构的优化,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转变粗放经营状态,实现集约经营。在旅游服务需求方面,农业生态旅游和其它旅游产业一样,需要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内容逐渐丰富,借助战略联盟,能够为其带来或者增加稳定的客源,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当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些企业对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采取时,就能够推动资源整合的进程,完善相关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形象。

  3.2.2 对战略联盟进行建立的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包含3个方面:增强政府部门的引导,联合学术性以及专业型机构的基础上,和不同的参与主体共同构建起战略联盟,其发起人为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企业,且该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的信誉、较为雄厚的实力、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较好的经营业绩,在钻石联盟当中属于核心企业;联盟中所包含的企业,尤其是农业生态旅游相关的企业,合作意愿上必须抱有强烈需求,其合作的动机主要是给企业的资源带来互补,使联盟中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联盟内的各企业在信誉度和经营作风上必须处于良好水平,联盟能否稳定发展,是以联盟成员的信任、信守承诺为前提的。

  3.2.3 对战略联盟进行建立的方式和主要任务

  在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上,可以包含3种类型:纵向联盟,由不同性质的主体构成联盟,如农家乐、旅行社等组成联盟;横向联盟,某个产业链环节中性质相同的主体成立联盟;混合联盟,产业链当中不同性质的企业形成联盟。不管哪种形式的联盟,最终的目的都是扩大农业生态旅游经营规模,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收入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收入。在不同方式的选取中,需要从各个地区所具备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条件、环境以及相关需求来做出决定。对适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进行制定,对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在发展、运营方面的科学规律积极探索,制定农业生态旅游适宜的商业标准。

  4 结语

  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旅游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2大产业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将会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曹芳。打造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样(板)[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8(9)。
  [2]谢丽娜,丁廷发。生态农业园观光园规划设计探究---以万州区安溪香梨生态观光园为例[J].明日风尚,2018(19):43.
  [3]安洁,梁玉婷,杨锐,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与评价标准化路径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64-68.
  [4]任莉,赵旭平,颜金龙。浅谈秸杆还田及在旱作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8(13):55-57.
  [5]杨迦迪,周优文,周建华。建筑与农业一体化研究-生态都市农业理念[J].林业调查规划,2018(03):178-182.

  文献来源:臧传军,周萍。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04):174-175.

农业生态学论文优选范文10篇之第二篇:5W视角下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拉斯韦尔5W模型分析我国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传播者品牌理念相对滞后、传播内容匮乏、传播媒介单一、传播受众的定位不够明确、对传播效果没有及时进行反馈分析等,并进一步探究了我国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策略,如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主动学习能力;丰富传播内容,时刻把握"三农"信息;扩展传播媒介,力争多元化推广;了解传播受众,发现潜在消费者;建立反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等。

  关键词:5W模式; 农业生态品牌传播; 乡村振兴; 传播媒介; 品牌意识;

  Abstract:

  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vigorously implemented in China, the transmission of agroecology bra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dustrializ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Lasswell′s 5 W model,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agroecology brand in China were pointed out, including relatively backward brand concepts of transmitters, the lack of transmission contents, unitary transmission media, unclear positioning of recipients and the lack of timely feedback and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effects. On this basis, the transmiss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agroecology brand were further explored, such as enhancing brand awareness, improving studying ability,enriching transmission contents to timely grasp the 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rural residents, increasing transmission media to achieve diversified popularization, learning more about recipients and discovering potential consumers and establishing feedback mechanism to promote industrializ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Keyword:

  5W model; Transmission of agroecology brand; Rural vitalization; Transmission media; Brand awareness;

农业生态

  1 引言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以及文化振兴为实践路径。农业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尤其是在乡村农业生态品牌建设等方面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农产品消费进入新的发展模式,消费者开始关注除农产品自身功能之外的绿色生态。因此,农业有机生态品牌构建逐渐成为乡村研究发展的重要主题。

  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学5W理论模式[1].该理论认为,传播过程蕴含五个基本要素,即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hat effect)。"5W"传播流程,即从传播主体到传播效果,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2].后来的很多学者对拉斯韦尔5W模型进行了补充和扩展,总结出传播学研究的五大研究领域,即控制分析(主体)、内容分析(内容)、媒介分析(渠道)、受众分析(客体)以及效果分析(效能)[3,4].五大主题研究一方面有效推进了传播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学者研究传播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文章是运用拉斯韦尔5W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加快我国乡村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的策略。

  2 当前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态发展符合农村经济与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乡村农业生态品牌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产业化发展[5].近些年,乡村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产品消费不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价值,而是越来越重视通过绿色环保生态品牌宣传等途径来提高附加值。但是,由于我国乡村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存在如下问题。

  2.1 从控制分析方面来看,传播主体品牌理念相对滞后

  控制分析(传播主体)在传播策略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我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 80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2 448.8亿元,增长了约6倍。由此可见,新时代农村电商作为传播信息的发射源,对于乡村农业生态品牌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良好的生态品牌可以快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18年畜禽养殖化示范场名单中,有13家不合格企业,分析其原因,大多是在生产规模、管理理念、生态环境等方面系统化、专业化、智能化程度不够。实践表明,当前乡村小农企业的生态品牌理念相对滞后。一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品牌对于农产品可产生巨大价值。受传统农业经营思想的束缚,许多小农企业主不仅认为创建品牌费力费钱,而且对于品牌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注册商标这个层面,品牌理念相对滞后[6].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农产品生态品牌的能力。目前,大多数乡村小农企业仍是以小规模农户为主,没有相应的实体公司和农业合作社,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由于建立农产品生态品牌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许多农户望而却步,错过了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黄金时机。

  2.2 从内容分析方面来看,传播内容匮乏

  传播内容是产品宣传推广的核心主题,传播内容往往决定产品的传播效果。具有特色的传播内容可以迅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在新的产品消费模式下形成一定的领先优势。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对14个深度贫困县进行"一县一产业"精准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每个县的精准产业宣传的特色不明显。例如,水城县红心猕猴桃虽然生产规模达到6 666 hm2,年产值约60亿元,但"有机猕猴桃"的品牌打造起步晚,没有大规模启动生态绿色品牌计划,产品附加值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由此可见,目前,在农业生态品牌传播方面,内容匮乏并缺乏整体战略规划,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传播内容缺乏特色。在农业生态品牌传播过程中,缺乏自身特色,没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当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生态品牌的传播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传播内容比较匮乏,传播效果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缺乏突出产品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等的农业品牌特色。

  2.3 从媒介分析方面来看,传播媒介单一

  传播媒介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居于传播者和传播受众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近些年,媒介的多元化发展带动了农业生态品牌传播。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农村网民占比27%,规模为2.09亿人。然而,相对于城市来说,其占比规模以及人数仍有差距。另外,农村网民的技术运用水平也相对较低。目前,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媒介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和网络化时代给传统媒介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也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媒体以后的重要宣传载体。"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显示,2015年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农产品网上零售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信息化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0.2%、1.47%、1.35%、32.3%,基础较薄弱。到2020年,发展目标分别要达到17%、8%、80%和超过51.6%[7].可见,发展的目标任务很艰巨。目前,乡村农业生态品牌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广播和电视,运用网络平台整合和服务农村资源的能力较差。二是地方政府对农业生态品牌推广创新不足,没有充分挖掘出当地特色以及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媒介宣传路径。

  2.4 从受众分析方面来看,传播受众的定位不够明确

  传播受众(客体)在产品传播过程中是传播内容(信息)的吸收者。在农业生态品牌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农业产品消费的目标人群。如何清晰地定位传播受众并进行有效的扩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目前的农业生态品牌传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传播受众的定位不够明确,不了解传播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和认知心理,从而在迎合和扩展受众方面显得无所适从。

  2.5 从效果分析方面来看,传播效果没有及时进行反馈分析

  传播效果(效能)是指传播主体对传播客体运用媒介手段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在乡村农业生态品牌传播过程中,首先应对传播效果进行反馈分析,确定传播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值以及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简单试验设计,对农业生态品牌传播进行优化分析。但实践中尚未达到理想传播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缺乏跟踪反馈传播效果的意识,没有与受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构建有效的传播渠道、建立反馈机制;二是缺乏进行反馈分析的相关数据,在农业生态品牌传播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相关数据,对传播效果的分析也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的策略

  3.1 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品牌意识是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的潜在动力来源,生态农业品牌意识是对农业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革命创新。农业生态品牌意识主要体现在产品品牌生态意识、产业品牌生态意识、环境品牌生态意识、文化品牌和政治品牌生态意识[8].为增强品牌意识,应从生态集群、政府生态指导以及文化生态认同三个方面着手[9].一是基于产品、产业生态品牌方面,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通过真实的案例普及农业生态品牌化特色优势,着重宣传农业生态品牌化原理、方法以及意义。二是从实际出发,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乡村实现农业生态品牌化。采用行政规划、资金扶持、政策制度保证等差别化方案,选择不同品牌建设路径[10],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基于文化生态品牌认同方面,加强对新时代农村电商的培训,提高其主动学习能力,形成品牌认同感,为农产品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丰富传播内容,时刻把握"三农"信息

  传播内容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的核心,也是消费者对于农业生态最为直观的印象,其直接决定了生态品牌的传播效果。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品牌的传播内容缺乏自身特色和吸引力,应着重从内容角度、优势特色方面对农业生态品牌的传播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发挥自身优势,走具有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农业生态品牌主要是通过有机、绿色、生态、无公害等优势特色来提升产品附加值,需要在选种、种植、管护、采摘、仓储、运输等产业链环节符合有机认证,以此打造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坚持产品特色化,发挥自身优势,将自身特色与农产品包装品牌结合起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二是掌握"三农"信息,提高传播内容的吸引力。通过农产品图片展示、田园风光体验、举办大型风俗庆典活动等方式,提高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内容的吸引力,新时代农村电商要深入理解品牌,时刻掌握"三农"信息,增加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延伸价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3 扩展传播媒介,力争多元化推广

  传播媒介不仅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品牌传播内容的载体,还是传播者和传播受众的连接工具,承载和传递着农业相关信息。基于对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的媒介分析可知,以下途径可以增强传播效果。一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新型农村。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态品牌推广中的广泛运用。二是增加传播媒介的种类,力争农业生态品牌的多元化推广。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刊、传单等,还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结合新技术,创新打造新型的以文化庆典、旅游观光、休闲健康养生为一体的智能化、多元化品牌战略。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配合。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方政府在宏观规划、金融贷款、制度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应该依托政府部门等有力的引领者,加大生态品牌的传播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1].

  3.4 了解传播受众,拓展潜在消费者

  传播受众作为整个传播过程的最终服务对象,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消费能力,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品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了解传播受众,拓展潜在消费者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问以及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传播受众的经济活动、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等,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传播受众进行清晰定位,积极拓展潜在消费者。一方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对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对农业生态品牌的传播受众进行深入了解,寻找传播受众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数据所蕴含的规律,了解品牌传播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和认知心理等,拓展潜在消费者。

  3.5 建立反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建立反馈机制是农业生态品牌传播推进的有效保证。对于传播效果要及时进行分析,与受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分析并且了解受众行为及观念的变化,总结整个传播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与此同时,建立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其他价值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传播效果进行总体评价[12].一是强化反馈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在农业生态品牌传播过程中,学会不断总结和分析,强化反馈意识。二是建立反馈机制,监测传播效果。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监测品牌传播过程中的评价,及时总结不足并在之后的宣传策划中适时加以改进。三是形成农业生态品牌认同感。在不断地反馈过程中,充分挖掘生态品牌内涵,探究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关系,探索形成文化底蕴、生态品牌与科技充分融合的创新发展机制,助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参考文献
  [1]魏钢,黄永宜,毛光晨。文化产业传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1-5
  [2]蒋学东。"5W"传播模式下科技期刊传播的"变"与"应变"--基于媒体融合背景[J].出版科学,2018,26(3):78-81
  [3]陈致中,王肖莉。企业文化的传播机制分析--基于5W模式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6(7):33-35
  [4]刘鹏飞,张艳芳。科技信息传播功能解析--以"5W"传播模式为例[J].情报科学,2012,30(1):40-43
  [5]张明林,喻林,刘克春。实施生态品牌战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J].求实,2012(1):52-54
  [6]王丽杰。我国农业品牌化发展的方针及对策[J].兰州学刊,2014(12):181-184
  [7]佚名。"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J].科技导报,2018,36(11):97
  [8]程东祥,朱虹,王启万,等。环境、资源和绿色理念关照下生态区域品牌的构建[J].软科学,2017,31(9):45-48,87
  [9]赵卫宏,张会龙,苏晨汀。生态区域品牌资产的评估及管理策略--基于中国第一批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样本[J].经济管理,2015,37(12):79-90
  [10]陈磊,姜海,孙佳新,等。农业品牌化的建设路径与政策选择--基于黑林镇特色水果产业品牌实证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2):203-210
  [11]吴建华。"5W"视角下民族歌剧海外传播路径探寻[J].艺术评鉴,2018(3):153-154
  [12]吴高。基于5W模式的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研究[J].现代情报,2014,34(9):115-119

  文献来源:曹庆楼,毛宁静,王廷勇。5W视角下农业生态品牌传播策略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20,39(01):10-12+91.

农业生态学论文(推荐范文10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