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比较马克思与明斯基对经济危机问题的论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0 共8345字

  马克思与明斯基均对经济危机问题进行了阐述,内容涵盖了经济危机的原因、实质、危害等方面。

  由于历史背景、思想渊源以及研究角度的不同,两种经济危机理论存在着较大差异。比较研究两种经济危机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解析经济危机,并可通过理论的融合创新,推动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与明斯基经济危机理论比较分析

  ( 一) 两种经济危机理论的历史背景不同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产生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9 世纪上半叶,随着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开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进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至 19 世纪下半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美等相继不同程度地建立起本国近代工业体系,这些国家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等手段,将资本主义因素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1]然而,在这一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出现了几次经济危机,其中大多数是国际性危机。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促使经济学家致力于对该问题的研究,而亲历过几次危机的马克思也对该问题产生极大关注,并通过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

  明斯基的经济危机理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为了避免个人资本积累过慢,防止生产扩张受到限制,便于资本积聚的股份公司应运而生。同时,由于竞争的加剧,小资本逐渐被大资本吞食; 采用落后技术的企业也逐渐退出市场,被生产技术先进的企业所替代。这些现象促使垄断组织的形成,并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所替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垄断不再局限于生产部门,各大垄断组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结合形成金融寡头,使金融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显着,二者交织在一起,无法分离。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暂时得到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该阶段,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伴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形态也在逐渐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据支配地位。明斯基认为,这是一个崭新的阶段,与以往商业资本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已经演化到“货币管理资本主义”。在该阶段,复杂的金融过程与长期资本资产构成经济体系的主体。[2]明斯基的经济危机理论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 二) 两种经济危机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

  马克思是在批判李嘉图、萨伊关于经济危机论断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李嘉图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出现普遍经济危机,而萨伊认同李嘉图的观点,[3]更进一步提出着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能自行创造需求。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际考察和深入研究,对李嘉图和萨伊的经济危机论断进行了批判,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以及周期性等观点。这些观点散见于《哲学的贫困》、《1861 -1863 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着作中。

  明斯基身处后凯恩斯主义时代,深受凯恩斯、费雪及熊彼特思想的影响。与凯恩斯一样,明斯基也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扩张。他的“金融不稳定假说”继承了凯恩斯关于货币金融关系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银行”、“大政府”概念。[4]同时,“金融不稳定假说”还吸收了费雪“债务———紧缩”理论和熊彼特“非常信用”理论。在借鉴凯恩斯、费雪和熊彼特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明斯基建立了以“金融不稳定假说”为前提的经济危机理论。

  ( 三) 两种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不同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支配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角度出发,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虽有自由身份却没有生产资料,只能将劳动力出卖给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并换取收入,才能得以生存; 对于资本家来说,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必须依附他们而存活; 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下,资本家就有了榨取剩余价值的条件。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他们会不断扩张生产并加剧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压榨。[5]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将会充斥数目庞大的商品,而与此对应的是大为缩小的劳动者的支付能力,那么商品过剩就无法避免,经济危机必然会出现。

  明斯基的经济危机理论则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不稳定性。明斯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就内含着不稳定因素,这个因素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金融领域。一个经济体的发展取决于它所包含的企业的发展状况,而一个企业的发展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现金流和债务支付能力,这两点直接与金融体系挂钩,如果它们出现问题,金融体系就会变得非常脆弱,经济发展也就显得很不稳定。[6]明斯基进一步指出,一个经济体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会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从最初的稳定逐渐向不稳定转化,当不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并不可维持时,就会发生经济危机,而危机也会让金融体系重归稳定。这一过程会不断地周而复始。[7]
  
  ( 四) 两者对经济危机的实质解释不同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他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大量史实,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并强调这种生产过剩的产生不是因为商品数量超出了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不是物质财富的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劳动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不足以购买全部的商品,是一种相对过剩。

  [8]在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早期这种生产相对过剩现象并不存在,即使出现生产停滞也仅仅局限于个别市场和企业,并没有蔓延到整个经济社会,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大工业时期,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因此,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下的特有现象。

  [9]明斯基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金融不稳定。“金融不稳定假说”第一定理———经济在一些融资机制下是稳定的,在另一些融资机制下是不稳定的———表明,经济的稳定性随着融资机制的变化而变化,也即与金融体系息息相关。“金融不稳定假说”第二定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繁荣,经济会从有助于稳定系统的金融关系转向有助于不稳定系统的金融关系———表明,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促使金融体系趋于不稳定。明斯基由此得出结论: 经济发展会驱使金融关系向不稳定转变,而在这种不稳定的金融关系下,经济也将趋于不稳定,即经济发展催生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诱发经济危机的产生,这也就意味着经济危机的实质是金融不稳定。

  ( 五) 两者分析经济危机产生根源的逻辑线索不同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社会生产无限扩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为了阐述这一观点,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分析逻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信用制度加速经济危机爆发。

  明斯基从金融体系内部入手,通过分析企业在投资生产过程中的现金流和债务支付能力,将融资者分为三种类型: 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庞氏融资。[10]将银行机构纳入其理论体系,认为银行在融资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11]将借方与贷方联系起来。明斯基认为,经济的繁荣发展将使庞氏融资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引发金融危机,不利于经济发展。这样明斯基就形成了自己的分析逻辑: 企业通过融资进行投资生产———银行作为中间人起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作用———三种不同类型的融资者对金融体系起到不同影响———经济的发展催生大量的庞氏融资———庞氏融资引发金融危机,进而产生经济危机。

  ( 六) 两者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不同

  马克思将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在危机阶段,资本家缩小产能,销毁库存商品,当供求关系得到缓和后,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在萧条阶段,信贷关系得到缓和,商品价格相对稳定,整个社会对经济发展抱有希望,随着一段时间的发展,经济进入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劳动力需求上升,工资和物价上涨,资本家利润上升,利润的上升刺激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以期获取更多利润,当社会生产达到甚至超越危机前的最高点时,经济转入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工资进一步提高,信用异常活跃,资本家通过大量借贷资本扩大生产,整个社会异常繁荣,这也为下一次危机埋下伏笔———生产的快速发展将很快超越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当整个社会的生产远远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时,经济危机将再一次爆发,并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

  明斯基将经济周期分为经济增长、经济繁荣、经济危机三个阶段。在经济增长时期,整个金融体系较为稳定,企业大多采用对冲性融资进行投资生产。在这个阶段没有金融危机,或者说即使金融危机存在,也相对温和。当经济进入繁荣时期后,人们的预期非常乐观,因此将更倾向于冒险,采用投机性融资或者庞氏融资,不断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贷。不断扩大的借贷现金流量促使短期利率上升,进而带动长期利率上升。随着长期利率的上升,资产现值不断下降,采取投机性融资的企业财务不断恶化,它们将很快意识到自身将无力支付借贷的本金和利息,只能依靠变卖资产或者不断借债来维持。如果企业资不抵债,只能破产强行清算,而当整个经济大面积爆发这种现象时,便出现着名的“明斯基时刻”,金融危机以及由其引致的经济危机就将爆发。明斯基认为,经济危机阶段是一个漫长的金融去杠杆化阶段,通过这个阶段,整个经济的融资方式将回归比较稳妥的对冲性融资。

  ( 七) 两者对如何解决经济危机的看法不同

  马克思认为,由于经济危机源于生产过剩,而生产过剩又源自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其基本矛盾就不会改变,生产过剩也就不会消失,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将周而复始。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彻底避免经济危机。

  明斯基认为,通过“大银行”、“大政府”可以有效抑制经济不稳定。[12]由各国央行、货币当局充当“大银行”的角色,在一些商业银行流动性暂时不足时,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方式对其注入流动性,以缓和其财务压力,避免这些金融机构因为出售资产而引起市场动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同时,为了有效防止银行因为有央行这个“最后贷款人”的存在而出现道德风险,明斯基提出了“大政府”概念。“大政府”一方面与“大银行”互相监督,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有效管控经济运行。明斯基认为,通过“大银行”、“大政府”的相辅相成,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就会有效抵消,达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明斯基也指出,这一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现象。[13]
  
  ( 八) 两者的理论解释力不同
  
  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为其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石,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并且详尽客观地描述了伴随经济危机产生的失业、贫困、矛盾积聚以及垄断加强等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因此,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解释力非常深刻,具有普遍适用性,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明斯基的经济危机理论能够更好切合以金融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现象,但他没有从本质上分析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仅仅将其归结于“金融的不稳定性”。虽然他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是内生的,依靠“大银行”、“大政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他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分析仅限于此,并未深入研究。因此,明斯基的经济危机理论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与之契合的经济危机现象的描述。

  二、以马克思、明斯基经济危机理论为基础构造“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框架

  马克思与明斯基的经济危机理论虽然存在很多差异,但这并不代表二者毫无联系之处。从生产过剩角度看,明斯基所描述的经济危机实际上已经暗含了金融衍生品的生产过剩。如果以联系和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二者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危机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利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来解释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并认为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会通过一系列传导途径诱发经济危机。在分析这部分理论时,有一点必须注意: 马克思论述的资本有机构成概念中的资本指生产中的实物资本,并没有将金融领域的资本涵盖进去,尽管他在《资本论》其他部分提到了金融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加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因素,[14]并预言了一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

  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基于三种融资方式分析金融结构,强调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投机性和庞氏融资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金融体系趋向不稳定,从而诱发经济危机。明斯基在论述为何金融体系趋向于不稳定时,仅仅提到这是“追逐利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没有充分分析金融脆弱性与利润率的关系以及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联系。

  [15]鉴于上述问题,可构造“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框架,即由利润率决定并反映利润率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资本由实物资本( 与实物资产相对应,本文将其定义为包含马克思意义上的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及明斯基意义上的用于实体经济的资本即对冲性融资资本) 和金融资本( 与金融资产相对应,本文视为明斯基意义上的投机性资本) 构成,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比例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即“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亦即实物资本价值/金融资本价值,这个价值构成由利润率决定并反映利润率的变化。实物资本涉及生产领域,能给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并表现为利润; 金融资本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它同样能给所有者带来利润。因此,这就产生了两种不同领域的利润率。将实物资本领域的利润率表示为 p1‘,金融资本领域的利润率表示为 p2’,那么“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就由实物资本领域的利润率 p1‘和金融资本领域的利润率 p2’决定。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p1‘呈下降趋势,也许短期内由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剩余价值率会突然上升,抵消资本有机构成所带来的利润下降程度,但是长期内,p1’的下降是毫无疑问的。由于 p1‘的下降,资本所有者必然会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方式,以期获得更高收益。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投资品数量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资本所有者的投资渠道大多还是集中在实体经济领域。当 p1'下降时,为保证利润总量不变或者增加,资本所有者必须增加投资量,并且该增加比例必须大于 p1’下降的比例。然而,投资的增加又反过来进一步促使 p1‘下降,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而 20 世纪 50 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为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以及繁荣提供了技术条件,也间接为资本所有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相比实体经济,金融领域的投资不需要商品生产、库存、物流等一系列成本,这是金融领域利润率 p2’较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全球一体化的电子技术也令金融资本能够更快地获得收益。通过金融衍生品等方式,更多的资本流向明斯基意义上的投机性投资,“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发生变动,数值趋向于下降,在社会总资本中表现为实物资本比重的下降以及金融资本比重的上升。这种资本从实体领域流向金融领域的趋势反过来又对两个领域的利润率产生影响。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长期趋于下降,技术革新虽然能带来利润率的短期上升,但不能长久保持,并且技术革新往往周期很长。然而,在投机性金融领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在此基础上,p2‘能保持长久的虚高水平。之所以称之为虚高,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也即只有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金融资本只是参与实体经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就意味着金融市场的繁荣需要强劲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如果资本所有者更倾向于将资本投入投机领域,就会直接导致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减少。虚高的金融资本利润率导致“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下降,使作为其后盾的实体经济不断萎缩。此时,整个经济体处于明斯基所认为的不稳定状态。当实体经济不能再为投机领域提供有力保障时,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 “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并没有与马克思生产过剩理论相背离,相反,这种下降恰恰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由于 p1’的不断下降,资本家倾向于采用新技术、加大剥削以保持利润水平,最终使社会总产品大于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出现生产过剩。资本家既想维持资本积累,又想解决生产过剩,因此只能依靠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广分期付款、按揭贷款等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确实短期内缓解了生产过剩带来的压力,却使经济体中投机的比重越来越大。

  并且金融产品本身就能带来收益,且利润率比实体经济高,所以必然会吸收大量的实体经济资本,使“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下降。

  我们可以用图示法描述随着“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经济稳定性的变化过程。图 1 中纵坐标代表实物资本,横坐标代表金融资本,曲线表示经济稳定性。假定其中一种资本的数量固定,那么另外一种资本数量越多,经济稳定性越高,图中表示为离原点越远稳定性越高。如图1 所示,假定金融资本固定在 F1水平,当实物资本处于 S1水平时,经济稳定性处于 U1水平。此时,要想使经济稳定性上升到 U2水平,必须增加数量为 C1的实物资本投资,使实物资本达到 S2的水平。【1】

  
  同样的,如图2 所示,假定实物资本固定在 S1水平,当金融资本处于 F1水平时,经济稳定性处于 U1水平。此时,要想使经济稳定性上升到 U2水平,必须增加数量为 C1的金融资本投资,使金融资本达到F2水平。【2】

  
  图 1 与图 2 仅仅是从理论上描述了如何通过扩大投资来增加经济稳定性,这其中包含一个很重要的假设: 资本可以无限提供。但在一个经济体中,资本的供给不可能是无限的。

  马克思在分析经济危机时强调,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是因为产业资本家的库存积压,无法通过商品的出售来维持再生产,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社会恐慌。许多西方经济学者也认为类似 1929 ~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本可以避免,只需向经济体不断注入货币以保证资金链稳定。透视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救市政策可以发现,美国政府深受这种货币思想的影响,为经济体注入了 7000 多亿美元,这就是扩大资本投入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这 7000 多亿美元没有直接投资到实体经济领域,而是注入了华尔街的金融机构,此举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稳定金融领域,使该领域利润率保持原水平,至少保证其不至于急速下降而造成恐慌。但这种稳定本质上又是不稳定的,高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必然会继续吸收实物资本,当危机再次显现时,政府只能继续扩大资本投入,这在稳定经济的同时又加剧了资本配比的不平衡。同时必须注意到,这种扩大的资本投入实质上是货币的超发,后果就是通货膨胀以及本币贬值,掠夺美国广大普通民众以及世界其他拥有大量美元储备国家的利益,而在这些力量的抵制下,货币供给也不可能无限扩大。

  鉴于资本供给是有限的,可将图 1 和图 2 合并为图 3。如图 3 所示,假定总资本固定不变,在 E 点,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达到最佳配比,经济稳定性达到最高水平 UE。如果金融资本减少 C1,相应的实物资本就会增加 C1,“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到达 A 点,经济稳定性下降到 U1水平,现实表现为实体经济部门出现大规模的生产过剩,资金链断裂,引发经济危机,而这种危机多发生在金融市场不发达时期。如果金融资本增加 C2,相应的实物资本就会减少 C2,“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到达 B 点,经济稳定性下降到 U2水平,此时出现实体经济萎缩、金融市场繁荣的现象,最终结果必将导致金融市场泡沫破裂,出现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多发生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3】

  
  当经济危机爆发后,有两种办法来补救: 一是加大货币供给,但这种方法只会让下一次危机爆发得更加猛烈。二是将“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逐渐向 E 点靠拢,这样作为金融市场基础的实体经济部门才能得到发展,经济稳定性也才能不断上升,但是这又为金融市场的复苏与繁荣以及下一次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基础。因为,虽然 E 点代表了既定资本规模下经济稳定性的最高水平,但“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不会一直保持在该点。金融领域较实体经济更为容易的创新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率,而资本的逐利性又使资本所有者更倾向于投向金融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在图 3 中就表现为对 E 点的偏离,现实中表现为金融资本的扩张与实物资本的下降,这也是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结语

  通过构建“实物———金融资本有机构成”可以发现,无论是扩大资本供给还是调整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配比,都只能起到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这也印证了一点: 无论资本主义经济以何种路径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
  
  参考文献:

  [1]王德祥 . 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J]. 经济评论,2000( 3) : 17 -21.
  [2]王 璐,杨 阳 . 后危机时代之经济危机理论再阐释: 明斯基的视角[C]/ /新规划 . 新视野 . 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 下) . 天津,2011.
  [3]王 璐 . 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争论[J]. 经济纵横,2012( 2) : 11 -16.
  [4]王东风,王德军 . 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之评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 : 111 -1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