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金融危机对湖南中小型国际企业的负面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30 共2017字
论文摘要

  1 概述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学者们发现了一些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成立时间更短、规模更小、资源更为有限、快速实现其国际化活动的新创企业。这类企业被学者们称之为“天生国际化企业”(Madsen & Servais,1997)。赵优珍(2004)通过对江浙地区 10 家中小企业的研究发现我国也存在一些天生国际化企业。 笔者于 2007年对湖南省四家中小企业进行的案例研究中,也证明了天生国际化企业在我国的存在。但是在自 2008 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美国消费支出占 GDP 的70%以上,2007 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 10 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 1 万亿美元。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 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 5%~6%。对于以快速国际化为特征的天生国际化企业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甚至是致命的。2011 年 7 月-8 月间,笔者再次对 2007 年所调查过的四家省内企业进行了访问,对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的认识更加直观而深刻。

  2 案例介绍

  2.1 企业 A 是邵东县的一家生产销售一次性打火机的企业,于2004 年初成立之后,在当年 11 月就开始出口,是一家典型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各种一次性打火机,产品主要销往马来西亚以并通过马来西亚的大代理商销往中东地区。2007 年初次调查时公司共计拥有员工约 300 人,其中临时工约 100 名。金融危机期间,由于之前在马来西亚的大代理商出现资金缺口,一度停工长达 7 个月,被迫裁员近 100 人,企业亏损很严重。2009 年公司在马来西亚找到了新的中间商,销售开始恢复稳定,销量也逐步回升。现有工人约 180 名,超过一半员工是临时工。
  2.2 企业 B 是浏阳市一家生产销售冷焰火的企业,成立于 2002年,当年拥有员工 50 人,销量为 700 万元。2004 年开始从事出口,一部分以帮大厂代工的形式生产销往国外,另一部分则是通过代理销往北非地区。2007 年拥有员工约 200 名。金融危机对该企业影响很大,企业只保住了北非市场,被迫裁员近 130 人,销售也大幅下降。加上环保标准越发严格,企业的生存举步维艰。
  2.3 企业 C 是位于醴陵市的一家艺术陶瓷生产企业,成立于1999 年,当时拥有员工 60 人,2001 年开始从事出口。06 年销量达3000 万元,其中出口占到 80%,主要销往新加坡和日本等地区。金融危机前,企业敏锐的察觉到国内市场上的商机,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因此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萎缩(出口仅占 20%),但总体销量仍逐步上升。现有工人约 160 名。
  2.4 企业 D 也是一家位于邵东县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销售企业,该企业始建于 1994 年,2002 年开始外销。2007 年初次访谈时拥有员工超过 800 名,年产打火机 4 亿只,产值近 1000 万美元。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前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事打火机元件的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金融危机对该企业的冲击并不明显。投资元件生产之后,产品供应到县内众多打火机组装企业,出口比例下降到 30%。

  3 案例分析

  3.1 金融危机对我省天生国际化企业影响巨大

  由于天生国际化企业是一个自创立起就试图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McDougall &Oviatt,1994)。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这种企业就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案例中,企业 A 金融危机期间因接不到订单一度停工长达 7 个月,被迫裁员近 50%;企业 B 则被迫裁员近 65%;企业 C 在国际市场上的销量也大量萎缩。这些都表明了我省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在金融危机过程中遭受重创。

  3.2 金融危机对我省不同行业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影响有差异

  3.2.1 以打火机组装出口为主营业务的邵东的两家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企业 A 出现长时间停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快速完成国际化之后没有持续开发新的客户,风险在大代理商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被无限放大,在企业通过努力找到新的代理商之后危机随之化解。而一次性打火机的出口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的原因可能是产品本身是价格低廉的必需品,国际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是刚性的。
  3.2.2 企业 B 和企业 C 作为天生国际化企业在出口发面受到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企业 B 的境况是生存都已堪忧,而企业 C 尽管通过目标市场的调整生存了下来,但是作为天神国际化企业而言显然是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二者的产品并非必需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受到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Madsen,T.& Servais, P.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orn Globals:An Evolutionary Proces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997, 6(6), 561-583.
  [2]Oviatt, B. & McDougall, P. [J].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new Ventur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25 (1),45-64.
  [3]赵优珍.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现象、成因与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2004(3),65-69.
  [4]禹敏.天生国际化企业形成机理[D].2007.金融危机对湖南省天生国际化企业影响研究
相关标签:金融危机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