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理学论文

VBM技术测量高原地区正常人脑结构的形态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7 共2783字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居住人口最多的高原地区。缺氧是高原环境影响人体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高原低氧对脑部影响的文献报道比较多,例如对慢性高原病患者脑部的病理生理及神经影像学表现进展[1]做一综述;研究发现,慢性高原病患者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为右侧舌回、后扣带回、双侧海马及左侧颞下回[2];平原移居至青藏高原地区并适应生活2年的正常成人的不同脑区灰、白质结构发生变化[3];也有学者发现,长期生活在海拔2600~4200 m地区的正常成人下达平原地区1年的脑灰白质结构发生改变[4].但是久居高原从未下达平原地区的正常成人的脑结构的变化尚未报道。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是一种全自动化、客观进行全脑形态分析的技术,能够定量和全面的评估大脑结构差异[5];此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多种疾病导致的脑形态学改变[6].笔者应用优化的VBM技术,对高原及平原地区正常成人进行全脑结构的形态学测量,分析全脑结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搜集两组正常成人参与本次研究,并均为汉族人;高原组共计16例,来自两代以上均出生并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居住海拔高度平均为(3628.88±295.72) m]的正常成人,其中男8 例,女8例,年龄18~24岁,平均(21.81±2.07)岁;受教育时间平均(11.69±0.48)年。平原组共计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1.85±1.90)岁,居住海拔高度平均为(391.72±373.24) m;受教育时间平均(13.50±3.56)年。两组的平均年龄和受教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6和0.59)。

  所有受检者在检查时均就读于青海大学医学院,到青海后1周内进行MRI检查,检查前均了解了检查内容和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青海省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常规头颅MRI扫描无其他脑实质病变;(2)患者无MRI检查的相关禁忌证;(3)临床各项检查确认无精神异常等;(4)均为右利手。排除标准:(1)有慢性高原病;(2)被确诊的脑神经失调;(3)过去有脑部损伤致意识丧失。

  1.2 MRI检查方法

  应用3.0 T超导MR成像系统(PHILIPS),标准头颅8通道相控阵线圈完成所有扫描序列;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常规头部MR成像获得T1WI和T2WI;同时采用超快速场回波(TFE)序列获取3D-T1结构像,TR 7.5 ms,TE 3.7 ms,层厚2 mm,层间隔–1 mm,矩阵256 × 256,激发角度7°,扫描全脑将连续获得176层矢状面图像;所有的扫描均由同一名资深影像科医师操作完成。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将所有被试的原始数据导入个人电脑工作站,采用统计参数图(SPM8)的嵌套软件VBM8toolbox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和处理图像矩阵在Matlab平台上运行;数据处理包括:(1)对头位偏差大的图像进行位置校正;(2)每个被试3D-T1图像分割成灰质、白质、脑脊液后,将所有被试者的MR图像都配准至模板图像,进行空间标准化处理;(3)采用半高全宽为8 mm的三维高斯核进行图像平滑,并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检验参数t>3.7459,P<0.05;校正),选取相邻像素(voxels)大于389个以上的组块(cluster)才视为有差异的脑区,将检验结果叠加到T1结构图的模板上,分析研究对象全脑结构体积的变化。

相关标签:测量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