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庄子人生哲学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2-09 共8095字
  老子侧重于弱者的生存智慧,而庄子更加倾向于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当今时代,老庄人生哲学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庄子人生哲学的内涵与重要意义”的哲学与人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庄子人生哲学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原标题:老庄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老子与庄子在人生哲学方面各有建树,二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第一,在现世人生修养方面,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庄子则讲“心斋坐忘”; 第二,在现实人生抉择方面,老子讲究“无为而为”,庄子则讲“无用而用”; 第三,在理想人生追求方面,老子追求“见素抱朴”,庄子追求“无何有之乡”; 第四,在人生境界参悟方面,老子追求“上善若水”,庄子则追求“齐物逍遥”.老子侧重于弱者的生存智慧,而庄子更加倾向于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当今时代,老庄人生哲学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关键词:老庄;人生哲学;生存智慧;达观态度
  
  先秦时代的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二人的哲学主张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老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阐发道法自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其目的一为解放人的认知能力,二为解放人的生活心境,在人生哲学方面主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226的弱者生存智慧,带有强烈的朴素辩证法色彩。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清静无为,致力于人生哲学的建设,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72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以达观的处世态度来面对生活。虽历时弥久,但是老庄的人生哲学主张在当下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一 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原因
  
  1.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哲学是每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们所处的背景往往决定了这种思想的内容与所指。原因与目的的合一性,为解决精神困惑提供直接的渠道。从外部研究来讲,老庄的人生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
  
  据史料考证,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自东周开始,王权逐渐衰落,分封制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3]23随着制度的瓦解,诸侯王臣人心不稳,政治动荡不安,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天下无道”的现象,每个人都有着共同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但在如何应对现实时,有的人选择积极入世,有的人却选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成为那个时代的隐者。老子作为其中的一员,主张返璞归真,顺应人的本性,处处隐含了弱者的生存智慧。
  
  庄子晚老子几十年,生活在战国时代,其社会环境与春秋末期大都相似。社会动荡不安,生活不稳定,处处充满危险。但庄子与老子有一点略有不同,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更像是一个没落贵族对人生的思考。有史料考证庄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贵族的后代。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生活不稳定,充满危险的大环境下。没落贵族的身份让庄子更加看透世间的一切,既不像当时的隐士一样消极避世,他不相信传统隐者找到的种种避世方法能躲避黑暗,又不像士人阶层那样积极投奔政治,大展宏图,而是采取游世的态度,以一种达观的心态,无所期待,追求“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
  
  2.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隐者文化是老庄人生哲学最主要的源流。隐者文化渊源甚早,按战国秦汉间人的说法,从尧舜时代直到西周初年皆有隐者,但这些传说恐怕是战国时隐者的托古之辞,不大可信。比较可信的是春秋时代,即开始有隐者的活动和隐逸之士的传说。《论语》中孔子师徒南游时曾遇到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皆是南方的隐者。这些隐者大都很有见识,有着共同的特点: 比如都鄙夷政治,嘲讽救市的主张和努力,主张避世而居,保全自己,寻求“真我”.另外,他们都在避世的生活中寻找某种新的人生意义。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主张“以退为进,无为而治”,也多出现这种色彩,可见老子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深受这种隐者文化的影响。
  
  庄子继承了隐者的理想主义传统,要在世俗生活的腐烂气息之外寻找清新的人生。庄子在隐者观念中汲取灵感,特别是在隐者寻求“真我”的观念中汲取灵感。庄子否定现实中的“我”,倡导以一种游世的态度来面对现世,这种游世思想的本质并不是以无原则的游戏手段谋求好处,而是以彻底的游戏态度嘲讽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寻找稳定生活的想法。庄子的这一理论实际上标志了对隐者传统思想另一种激进的改造。
  
  3.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主体条件。
  
  老子曾为“周之守藏史”,[4]2136掌管周朝图书文献,在这些典籍资料中有不少文章体现出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态度,老子有机会对其吸收借鉴。老子的人生哲学很多都是他在经验世界所体悟的道理,是其对生命的呼声。另外,有史料考证庄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贵族的后代。庄子生在战国时代,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没落贵族的身份使得庄子比常人更加看透世事,既不会消极避世亦不会积极投身政治,而是用一种游世的态度游戏人间,追求“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
  
  二 老庄人生哲学的内涵:老子与庄子不同观点之比较
  
  老庄作为修道之人,从始至终都以修道、修身为目标。修道或是修身从根本上讲乃是修心之道,也就是使自己的内心达到某种状态。心性的修养是修身之道的重要环节。
  
  1.从“致虚守静”到“心斋坐忘”的现世人生心性修养。
  
  老子认为心性的最佳理想状态是达到“致虚极,守静笃”[1]134的境界。老子作为一个有道之人,提出想要达到致虚守静的最佳心性修养的理想状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少私寡欲。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143任继愈在《老子新译》释为“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5]100私欲能够蒙蔽人的心灵,损害人的本性。人类的私欲一旦打开常常会永无止境,欲壑难填。从古至今,许多人在无休止追求名利声色的路上,不仅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也泯灭了自己最质朴的性情和德性。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少私”不是无私,“寡欲”也不是无欲。他只是告诫世人不要总为外物奴役,要追求心灵上的自由。这在另一点上也说明老子的心性修养在今天这个社会可以理解为: 不论是清心寡欲不问世事,还是积极入世追求名利,都是心性修养所达到的境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殊性,境界与境界之间无所谓高与低,这完全看个人修为。所以,很多的时候不在于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是一个什么状态,只要内心无所欲求,也定会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理想状态,让心灵得以安宁。其二,要弃“智”弃“巧”.“智”和“巧”出自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143“智”在此做“自作聪明”,“巧”的含义在此做“偷巧之心”,虽然私欲是人的本能,但是,人的欲望的膨胀离不开自作聪明与偷巧之心的作祟。世上的俗人斗智攻心、奸巧诈伪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人类纯真自然之性的损毁,先哲老子鉴于此,主张绝巧弃智,减少心志的损毁,以保持“虚静”的自然心态。
  
  庄子在心性的修养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是达到“胜物而不伤”,庄子基于此方向在《人世间》中,详细地讲解了“心斋”和“坐忘”这两种修炼心性的步骤和方法: 一方面,要保持心的虚静。“虚也,心斋也。”也就是说要做到心斋,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纯一,然后虚以待物,最终达到“胜物而不伤”.如何才能做到胜物而不伤? 庄子在《应帝王》中指出,要“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 事 任,无 为 之 主,体 道 而 无 穷……故 能 胜 物 而 不伤。”[2]264也就是不图虚名,不用巧智,不对任何事情负责,并且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静坐以忘其。其具体 要 求 就 是“堕 肢 体,黜 聪 明,离 行 去 知,同 于 大道”,[2]240(《大宗师》) 即忘掉自己的形体并停止一切思维活动,从心理上达到离行去知的境界。庄子在《应帝王》中指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2]258其意思是说,对于人世的事物,无亲无疏,抛弃对华美事物的追求而回到朴实无华中来,像木头人那样把自己的形体摆在人世上,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保持自己独立不移的形态,如此尽享天年。
  
  “无为而为”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人生上的体现,“无用而用”是庄子哲学思维方式,是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从无为而为到无用而用,均体现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这句话讲的是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无为而为和无用而用均带有古代朴素辩证法色彩。
  
  2.从“无为而为”到“无用而用”的现实人生抉择。
  
  老子的人生哲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如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中的“雄与雌”的关系,“知其白,守其黑”中的黑与白的关系、“知其荣,守其辱”[1]183中荣与辱的关系,均有着辩证的色彩。另外老子的《道德经》也都是讲的弱者生存的智慧,他讲究先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做最坏的打算,立定脚跟,再图进取。老子反对强攻硬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332真正的强者乃是先立足于“柔”的,“守柔曰强”.立足于“柔”,不以力取,“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最后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这是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人生中的体现。
  
  庄子的在人生选择方面的哲学智慧体现在《人世间》篇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关于树的故事: 有一棵非常大的栎树,几千头牛都能遮盖下来。当地人把它当作社神用来祭祀,而不把它砍下来作木料用,因为它木质疏松。所以其他的树多嘲笑它无用。大栎树只是笑着说:“我无用,但是我能够得以生存,你们有用,只是在一定的时候,被别人砍伐利用而得不到生存。”故事很简单,但含义很深刻。这棵散木,就是因为没有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这便是它的大用,即“无用之用”.
  
相关标签:哲学与人生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