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计量学论文

青年官兵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界定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7 共5951字

  第二章 青年官兵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界定

  2.1 工作生活质量概述

  2.1.1 工作生活质量的涵义

  尽管工作生活质量的思想很早就被提出,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其概念缺乏清晰界定,对其内涵缺乏统一认识。有研究认为,工作生活质量是一个与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生产力、动机、健康、安全和幸福感有关系的概念。这些因素与身心衰竭、工作压力一起对工作的心理和生理结果产生影响[8].本文对国内文献研究后认为,当前国内关于工作生活质量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感受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旨在强调工作及其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或是强调个人在组织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感。是指工作环境与工作参与者之间的匹配程度,是个体在身心状况、精神状态、薪酬待遇、升迁发展、工作内容、工作参与、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作尊荣、工作休闲等方面的知觉感受及其在组织中被满足的知觉感受程度[9].

  二是过程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工作生活质量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成员通过开放且适当的沟通渠道表达有关影响工作环境的意见,从而提升个人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参与程度,其核心在于强调人本化管理、参与式管理。包括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通过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公开交流渠道,有机会参与与其工作相关的决策并产生实质性影响,进而导致人们更多的工作参与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少的精神压力的过程[10][11] .

  三是目标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工作生活质量以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工作内容、降低工作压力等,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动力,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运动就是组织通过满足员工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需求,促使员工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发挥个人创造力,获取更高境界的满意感,从而实现组织目标高效的完成[12].

  美国职业培训与开发委员会把工作生活质量定义为:“工作生活质量对于组织来讲是一个过程,它使该组织中各个级别的成员积极地参与营造组织环境,塑造组织模式,产生组织成果。这个基本过程基于两个孪生的目标:提高组织效率,改善雇员工作生活质量” [13].本文认为,这一定义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反映了工作生活质量的实质内容,基本包括了工作生活质量的主要内涵。它首先强调工作生活质量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成员通过适当的公开渠道影响管理决策进而改善工作环境;同时强调工作生活质量是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相统一,即组织效率的提升和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改善,包括工作的物理环境、经济报酬和福利待遇、人际关系、工作参与等等,这种统一的最终结果是构建利于组织成长、利于成员积极性调动的和谐组织文化。

  2.1.2 工作生活质量的特征

  一般认为,工作生活质量的特征可以用 3 个 D 来概括。第一个 D 是 Development,即开发或发展,开发或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工作生活质量运动的发展,这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人的发展,是组织成员精神和物质需求从不满足-满足-不满足动态发展的过程;第二个 D 是 Dignity,即尊严,尊严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工作生活质量所追求的就是在工作中建立这种尊严;第三个 D 是 Daily Practice,即每日实践,是指工作生活质量应该成为组织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成为组织的自觉性管理行为,成为人们每日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强加于组织的项目。本文认为,工作生活质量运动除具备 3D 特征外,还具备“三性”特征:

  一是发展的动态性。QWL 运动的主旨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如物价上涨、技术淘汰、工作家庭冲突加剧、工作压力增大等等,以及人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呈现不满意-满意-不满意的动态循环发展过程。因此,必须坚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研究评价工作生活质量。

  二是作用的互动性。工作生活质量是一个组织通过前景规划、提高待遇、改善环境、福利保障、组织培训等方式,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促使员工更多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员工增强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组织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生共长,最终目的是构建实现组织与个人共赢的和谐组织文化。因此,研究工作生活质量,要善于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既要考虑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要考虑其对组织效率的影响,防止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三是组织的主导性。从实践看,在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过程中,组织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组织把工作生活质量运动作为一个强加的项目,就会被动应付,员工不会真正体验到高品质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适得其反。如果只有在认识到组织效率很低的时候,才把开展工作生活质量运动作为一种救急手段,那么工作生活质量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组织要从提高生产效率、构建和谐文化的角度,主动且广泛地开展工作生活质量运动,尽量满足员工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这是一个组织向前发展的“软实力”.

  2.1.3 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

  所谓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也称工作生活质量衡量维度,是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或评价工作生活质量高低的问题,这也是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至今尚无共同的衡量标准。国外有关研究表明,不同职业群体的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同一职业群体的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也可能不一样[14].从国外研究看,Walton 最先提出工作生活质量的 8 个经验参照指标,这些指标是: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充裕公平的报酬、成长、安全、制度制定、社会平等、工作生活、工作的社会意义;Books 等人对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发现,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可以分为 4 个维度,即:工作设计、工作生活与家庭生活、工作中人际关系、工作范围[15].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台湾学者林黛静认为,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报酬、工作制度、公司制度、上司态度、人际关系、家庭和工作关系、个人学习与成长等八个方面;黄文贤则从工作自尊、工作报酬、工作福利、工作保障、工作场所、工作变化性、公平对待、参与决策、人际关系、成长、升迁、工作自主性等十二个方面进行衡量。大陆学者张成福、党秀云认为,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和工作安排、经济报酬和福利、员工参与、人际关系、个人自我实现等五个方面;刘庆、冯兰认为,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收入、职业声望的自我评价、对发展前景的认识、福利保障、自我才能的实现五个方面[16];贾海薇从生存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我的需要四个方面,将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细分为 20 项(见表 1)。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侧重点各有不同,这可能与各个职业群体的工作性质不同有关。本文在综合研究后认为,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应从个人、组织和工作三个维度来衡量。个人因素主要是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工作成长、工作家庭冲突、社会保障等;组织因素则包括能够满足个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文化、组织沟通、公平对待、福利报酬、工作参与等;工作因素则是工作本身对 QWL 的影响,包括工作的社会意义、工作内容、工作尊荣、工作自主性等(见表 2)。当然,不同的职业群体,其测量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