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电大农业推广论文(无删减范文8篇)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作者:徐婷
发布于:2020-03-19 共8232字

  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 在发展农业中,农业推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力;电大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种,毕业生仍然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可获得证书,本文特为电大学子整理了8篇“电大农业推广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电大农业推广论文

  电大农业推广论文(无删减范文8篇)之第一篇:浅谈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推广现状, 分析了我国农业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策, 以期为农业推广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农业推广,现状,问题,对策

  农业推广作为专有名词, 最早源自192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农业合作推广法案, 并从此建立了教学、科学试验和农业推广三结合的体制[1], 为现代农业推广奠定了基础。之后, 美国的农业推广概念和推广体制被正式引入中国。

  农业推广, 从本意上看, 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 而且包含更广泛的含义。有人根据内容把农业推广分为狭义的农业推广和广义的农业推广2种[2], 狭义的农业推广就是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 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为目标, 向农民推广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而更广义的农业推广则是指不仅单纯推广与农业有关的农业技术 (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农业经营管理等) , 还涉及与农业无关的生活领域, 比如乡镇、村 (社区) 的教育、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划、农民 (农场主) 个人家庭及子女的教育、文化、经济发展规划等, 这都属于农业推广的范畴。广义的农业推广才真正符合农业推广的真实含义, 并被称为现代农业推广。纵观世界范围, 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是全面的现代农业推广, 而我国的农业推广基本是农业技术推广。

  1 发达国家及地区农业推广的现状

  美国农业推广是教学、科学试验和农业推广三结合的体系[3]。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由隶属于农业部的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 (农业部推广局[4]) 、州农业推广办公室 (设在州立大学农学院) 、县农业推广办公室 (站或者中心) 三级组成。农业部推广局制定推广法、提供资金, 推广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科学试验由大学 (州立大学农学院) 负责, 推广人员招聘和推广具体实施由县农业推广办公室负责。要求推广人员受教育水平高, 必须拥有硕士学位, 从事农业以及相关专业。

  日本的农业推广, 政府设立农业推广机构, 负责推广项目制定、指导、推广人员教育和资格考核等, 农民协会组织负责具体实施农业推广活动。

  荷兰的农业推广, 实行一种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 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特征。

  以色列的农业推广, 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 是私营农业推广组织、农业专业协会和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推广。以色列的农业为“节约型”, 即以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生产高产、优质产品为主要特征。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推广的基本框架是依据美国的农业推广, 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5,6], 由农委会主管政策制定, 农委会下属试验所和7个区改良场进行科学试验。官方由农业局等行政体系进行实施。推广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由成立农业推广教育中心和相关专业的台湾大学及农业院校如中兴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负责。民间由在基层私人企业和借鉴日本的农民协会组织负责具体实施。我国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内容的基本理念也借鉴美国, 十分丰富, 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方共赢局面。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推广具有很高的效率, 推广率高达75%[7], 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农业技术水平高。美国、荷兰、以色列、日本、台湾等地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名列世界前茅。农业技术成果具有突破性, 先进技术不仅在本国和本地区推广, 还推广到世界各地。比如, 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外国中高端蔬菜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8]以上, 高档花卉品种占比90%[9]。二是推广制度架构合理。政府推广体系和民间推广组织之间责任明确、相互补充, 农业推广规范、稳定, 推广效率高。三是多元合作。农业推广采用政府和民间, 行政、企业、高校、科研等多元合作。四是推广人员准入严格, 受教育程度高, 比如美国就要求有硕士学历。五是内容丰富。不仅是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 而且要求是全面的农业推广。美国模式是最成功的模式。

  2 我国农业推广现状

  2.1 体系基本架构

  由国家、省、地、县4级农技推广体系, 即从国家农业部 (下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省农业厅 (下设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市农业局 (下设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县 (区) 农业局 (下设县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下到乡 (镇) , 即乡政府 (下设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下到村, 即村民委员会 (下设村科技组) 、村民小组 (设科技示范户) , 直至农民个人。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双重领导和业务指导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 5个系统5种组织类型

  我国农业推广包含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5个系统, 是农业技术推广。无论从事执法和行政管理, 还是纯公益性工作、带有中介性的工作、经营性服务, 都围绕农业技术推广进行, 如动植物检疫, 农机监理, 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对农药、动物药品的使用, 农产品和农用产品的质量检测, 为农民提供产销信息等。

  我国农业推广组织有5种类型[10], 即行政型、教育型、科研型、企业型、自助型。不同组织互相合作以形成有机的网络, 标志着政府主导的一元化多线型技术推广体系逐渐向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转化。

  3 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推广效率严重低下, 大约有25%的推广率, 而欧美等国家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推广率高达75%[7], 科研成果没有真正得到推广并发挥应有作用, 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 究其原因如下。

  3.1 推广制度不合理, 政府各部门协调不一致

  下级农业推广要接受同级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双重领导, 上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只负责业务指导, 包括推广方式和内容、人事、财务支配在内的决策权均由农业行政部门掌握。

  3.2 科研、教育、推广缺乏有机联系和合作

  农业推广与科研、教育和培训部门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 各自独立, 自成体系[11], 缺乏有机联系, 相对于美国模式 (比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在大学里) , 教育、科研、推广互相合作, 呈现出低水平、松散性、随意性, 发挥不了整体优势。

  3.3 非全面推广, 只推技术

  我国农业推广只是农业技术推广, 理念上和现代农业推广有差距。主要向农民普及推广农业技术, 但乡村建设水平、农民综合素质水平、农民生活水平这些农业技术之外的因素对技术推广的影响至关重要。

  3.4 科研单位研发创新不足, 推广方法不当

  农业技术研发创新不足, 缺乏突破性成果。科研与生产脱节, 很多科研成果是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或者在院所园区的严格管理之下生成的, 当推广到基层时, 由于农民的种植条件和管理与科研院所有差距, 导致科研成果表现出的效果没有预计的显着。市场化水平低, 农业技术和市场联系不紧密, 导致经济效益差。过分注重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 而不重视品种研发和推广, 导致新品种研发速度慢。有的科研人员不了解农民的心理和当地文化, 推广方法不得当, 导致优良农业技术未被农民接受。

  3.5 企业推广急功近利

  目前,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所企合作是较合理和常见的形式, 即相关企业买断科研单位或者大学在一定时限、一定地区的农业新技术。比如优良品种推广权, 负责建设试验基地, 开拓市场, 而联合推广所在地一些科研院所进行项目申请, 科研院所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部分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 即轻视、忽视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规律, 不进行科学推广;或者打着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旗号搞一些与新技术无关的短期商业行为, 往往导致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6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教育程度低, 推广单位普遍缺乏必要的实验室和室外试验条件

  很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本身缺乏理性思维和必要的科研训练。基层推广机构普遍缺少试验示范基地, 以及土壤分析和检测条件、病虫害检测条件、食品检测实验条件。

  4 对策

  4.1 充分了解农业推广的概念、现状、趋势

  农业推广本意不仅是技术推广, 还具有更丰富的含义。以美国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推广制度构架合理, 推广高效, 政府机关和民间组织多元合作为大趋势。应加强与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引进优良的农业技术, 学习先进的农业推广方法。

  4.2 端正态度、了解优势、树立信心

  要认识到植物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应立足生产实际, 为农业和农民服务, 将农业推广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重视农业推广工作。较之农业科研院所, 非专门农业科研院所更有优势。首先, 由于长期从事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科研人员的思维更理性严谨, 对科学进行农业推广大有裨益。其次, 非专门农业科研院所由于在推广体系之外, 对体系的弊端更清楚, 更能对症下药, 采取适合自身的推广策略。因此, 科研单位应对农业推广充满信心。通过设立相关岗位和建立合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推广。借鉴农业科研院所的推广制度, 设立推广专职岗位, 建立绩效考核激励和职称晋升机制, 鼓励科研人员走向基层, 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4.3 树立全面推广的理念

  不仅推广某个单项的农业技术, 还要涉及农民个人甚至村镇种植、农药、种子、化肥、植保等农业技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对围绕农民和家庭、村镇的生活、教育、金融、信贷、环保、旅游等提供帮助。农业推广对象是农民, 但农民群体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的问题, 留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多为老、弱、病、残, 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 理解能力较差, 科技素养偏低。因此, 在科学试验之余, 应该围绕所要推广的技术, 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从全面推广的角度, 为农民提供其他文化、教育、市场信息等服务。

  4.4 科研及成果推广要以市场为导向

  破除计划经济意识, 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农业推广要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研发课题要紧密集合农村和农业实际和市场需求, 不仅推广某个技术和品种, 还要给农民良好的经济预期, 帮助农民解决好销售、农产品深加工等问题。

  农村和农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明显增产增收的科研成果。实践证明, 就高产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而言, 农民更愿意选择优良品种。无论推广高产栽培技术还是优良品种, 都必须认真做好试验、示范, 耐心引导, 并始终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理念。农业推广模式不仅与国家文化[12]有关, 也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我国南北文化差异大, 在推广方式上要注意地方文化特色, 包括语言、习俗等, 以免给农业推广造成障碍。

  4.5 加强农业推广跟踪和服务

  农业推广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 在新技术被农民和市场基本认可之后, 要做好跟踪和服务, 使新技术发挥其应有的成效, 同时做好总结, 为进一步科研提供启示[13,14]。

  4.6 与地方政府、推广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和联系

  对植物研究所而言, 农业推广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和课题。因此, 植物研究所应经常与农科院所互动交流, 学习经验, 了解当前农业推广新形势。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基层推广单位是地方推广的主要机构, 植物研究所推广要与他们密切合作, 为推广创造有利条件[15,16]。

  4.7 与企业合作推广时要严格把关, 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时, 对技术推广要严格把关, 并科学试验, 避免急功近利, 做到所企双赢。同时, 搞好应用基础研究, 拿出实实在在的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突破性的农业技术。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广学案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4:1-5.
  [2]唐永金.农业推广学新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1-3.
  [3]郭敏.美国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技推广, 2017 (1) :19-21.
  [4]苏会荣, 吴正伟, 庞冰, 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 (26) :224-226.

电大农业推广论文

  电大农业推广论文(无删减范文8篇)之第二篇: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新时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我们农业的推广模式的不断创新, 不同地区的农业推广模式也大不相同。在实际推广进程中各个地区所具有的优势也不尽相同。然而, 从目前农业推广的具体实现性方面来讲, 其推广模式的创新与完善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本文将针对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进程中的服务模式和创新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 旨在推动我们农业相关领域的发展与提高, 提升普通农业经营者的相关水平, 扩大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应用范围和深度, 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推广制度

  就目前农业相关的技术推广实施办法来讲,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校单位与机构、农业相关的民间组织和农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制度。现阶段, 不同地区的政府单位正在实施并支持民间社会相关组织, 农村相关的供销社、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科技人员去深入农村基层, 其推广相关的服务模式。经过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农业推广和实施, 我们已将农业相关的推广理论技术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经验, 提高农业的相关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了农业科学的重要作用。本文章节将针对目前我们推行的农业推广服务进行分析, 下文将简要地描述分析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内容。

  1 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基本模式

  1.1 建设农业专家院

  农业专家院是我们最早实行并推广的一种基本模式, 其采取的是农业类的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以及当地政府进行合作的模式。通过引进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的重点示范和辅导和专家现场技术讲解与指导, 来推广农业方面的相关技术。据不完全资料统计, 截止目前我国30多个省市设立了不同农业方向的农业专家院, 享有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成立120多个农业专家院。创建农业专家院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强大的人才优势、专业技术优势以及行业信息优势, 加快现代化农业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落地实施, 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科学化、信息化以及专业化进程。

  1.2 选派专业技术人员

  与农业专家院农业推广模式不同的, 向一线农业生产地区选派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一种较为灵活、快捷且更容易实现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在一些农村硬件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 这种推广方法实施的可行性较为突出, 且可以推广的范围也较为宽广。此外, 这种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对于农业从业人员学习相关技术也是较为便捷和高效的一种方式。

  1.3 创建农业科技园

  农业科技园的创建是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来实施的一种农业服务推广模式。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 建设现代农业技术的功能展示园区。这些展示园区可以有效地、直观地展示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功能、生产功能以及现阶段的农业科研成果。同时, 也可以为农业科研成果相关的转化、落地和应用推广工作、新时期新农村发展与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4 农民研究会

  农民研究会一般是指农村地区的农业从业者自行创建的一种民间组织, 其也是具备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品种的研发、农业技术的改良与优化、畜牧业养殖等问题的能力。农民研究会在农业基础技术的推广、技术发展信息的宣传、育种育苗方面的技术指导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进程中贡献巨大。同时, 这些农民研究会也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 可以为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推广发挥重要的作用。

  1.5 农户科技园

  农户科技园在农业推广服务环节主要扮演的是通过联合经营、土地运营标准的创新和农业政策帮扶等方式, 实现农村从业人员同农业科技技术对接的角色。

  通过农户科技园实现了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生产联合, 在这个过程中创建了很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法, 增强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种类, 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 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村地区从业人员学习技术知识和生产经营方式的积极性。

  2 农业服务推广模式的创新

  2.1 把农业生产技术的结构创新与从业生产实践相关联

  现阶段我国农业方面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占比大约为45%, 这一指标同发达国家相比, 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 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以四川省农业生产为例, 该省在农业生产领域引用相关的科技成果多达1800多项, 其中技术成果的落地率在72%左右。其中, 专利授权方面、审定新农产品品种方面、省级科研成果方面的各自利用率是60.2%、65.8%和90.7%。此外, 在畜牧业和种植业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的利用率在70%左右。这些数据表明, 当前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相关农业技术的应用得到广泛的推广, 但是这不能说明我国的农业技术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推广的过程中有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比如技术推广的时效性和地域性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有待农业方面的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改善, 以此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高效、快速发展。

  2.2 对农业的推广模式不断改进与创新

  2.2.1 推广主体

  就目前推广的形式来讲, 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例如:采用向农业生产一线派遣专业技术指导人的推广服务模式, 农业专家院模式下的科研机构和农林院校单位的技术骨干等。

  2.2.2 农业人员的力量

  推广农业的主要群体力量是我们广大农村从业人员, 在推广期间, 也会有很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 他们构成了农业推广进程中的中间力量, 肩负着推广的重要使命。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的高低, 将会直接影响农业推广的进程。因此, 提高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 有助于改善目前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2.2.3 推广标准

  农业模式的推广服务其是否能具体落到实处, 需要有相应的标准作为支撑。推广标准一般包括:政府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标准、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技术指导标准、农业合作和推广标准、科研产业化培育标准等体系。在推广过程中, 可以基于这些体系将农业技术和模式的推广真正落实到实际生产活动中, 可以大大地改善推广时效性较差的问题。

  2.2.4 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作为推广农业模式过程中连接各个环节的重要纽带。其自身的结构创新、规模的发展对服务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不断创新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任务。

  2.3 加强对农业推广的重视程度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知, 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个主体在推广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我们也应当认识到, 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因素——农业推广制度。我国《农业推广法》里重点强调:要结合农村从业人员、民间科研组织、科研事业单位以及农业科研院校。然而, 在实际政策落实的过程中, 其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相关政府部门往往采取区域划分的方式布局农业技术力量, 直接导致了技术力量的整体均衡, 最终不能将技术力量与地区的产业发展很好地结合。

  其次, 相关行政单位过度的行政干预, 导致很多技术人员无法与一线的生产人员进行直接接触和交流, 无法将农业技术的推广落到实处。民间的农民科技组织、农业技术协会和社团以及专业的农村合作社等组织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 在实际农业推广过程中, 推广的随意性强, 缺乏科学的指导, 直接对农业推广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业服务推广人人员, 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 较难将农业服务推广正确传达给农村从业人员。所以, 为保证推广过程中的质量, 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结语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把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我们需要各级政府参与和政策支持, 社会相关组织的协同合作, 还需要基层科技人员和农业人员的具体实施, 最终将农业推广落实到实处。

  在推广服务过程中,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结构, 加大对科研单位的研发投入, 提高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率和贡献比, 加强科研院校、民间科技组织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基层交流。通过基层的技术指导交流和农业技术的科普教育, 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参与推广的积极性, 把推广范围拓展的更宽。

  综上所述, 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值得所有从业人员和组织深思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蒋永穆, 郭晓鸣, 纪志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成都市的案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6) .
  [2]郑玉刚, 谢永建.探讨新农村建设传统模式的创新——以江西省宜春市彬江镇为例[J].农业经济, 2007 (09) .

电大农业推广论文(无删减范文8篇)
第一篇:浅谈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二篇: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第三篇: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研究 第四篇:浅谈农业推广中的种子管理服务工作
第五篇:农业推广中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研究 第六篇:农业推广中农民的行为特点分析
第七篇:浅析农业推广信息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八篇:影响农业推广发展的因素探究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原文出处:徐婷.浅谈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创新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6):212+2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