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马岭”村新农村社区建设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04 共3512字
论文摘要

  新农村社区是指新房舍、新设施、新农民、新风尚的新一代农村居住社区,主要表现为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2006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此后不久,国家民政部确定了251 个“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 ”于2007 年进行试点工作。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也进一步明确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随后,全国各地方政府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切入点,纷纷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新农村社区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京山县罗店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摸底筛选,选取了马岭村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村来进行重点建设,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马岭“村企共赢”的新模式。

  一、“马岭”村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马岭村地处京山县罗店镇东部,版图面积5 685亩,其中耕地面积 1 492 亩,农村居民点面积350. 62 亩。全村 5 个小组,736 人,191 户,分布在15 个自然湾落。罗店镇党委、政府根据马岭村在外发展成功人士较多的实际,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引入京山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来计划投资 2 亿元兴建“马岭”新社区。马嘉领公司以及京山泰康源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由马岭村在外成功人士和该村 2 组全体村民出资兴建,村民是以每亩土地 1 万元作价自愿入股的。马嘉领公司拟发展黑山羊、泥鳅养殖,有机稻、有机蔬菜、黄连木种植,食品、建材加工及酒店服务业、观光旅游业,以保障新农村的良性发展。公司聘用村民参与劳动并支付不低于当地企业员工平均工资的薪酬。

  马岭村的农田、堰塘等农业资源交由合作社集中经营、规模生产。待条件成熟后,马嘉领公司的长远规划中计划对全村 191 户实行集中居住,腾出的土地用作生产用地。另外,该公司还将对村里男满 60 周岁、女满 55 周岁的村民实行免费集中供养,包括食宿和医疗。

  与此同时,罗店镇党委、政府积极指导和跟进该村的新社区建设项目,并联系县委、县政府多个部门争取有关项目支持,以确保该村在自来水、电力、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危房改造、农业机械化等方面顺利完成各项目标。就目前该村的发展而言,基本上在构建“农民股东化、管理公司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产业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的农村建设新模式。

  二、“马岭”模式的成功经验

  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模式,诸如“撤组建社”的秭归模式、“一会五站”的江西模式、“以城带乡”的胶南模式和“12345 工程”的太仓模式,但是“村企共赢”的马岭模式更加值得大家进行经验总结和提供借鉴。

  (一) 整合资源统筹产业规划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

  没有产业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算有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最终必然成为空中楼阁。“马岭”新农村社区建设整合全村的各方面资源,将产业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通过科学规划、科学论证、因地制宜,马嘉领公司确立了肉羊养殖、黄莲木种植等支柱产业,泥鳅养殖、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旅游观光、酒店服务等辅助产业,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形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乡村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格局。

  (二)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保证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内容涉及到县委、县政府下的多个部门,马岭村和马嘉领公司联合起来积极争取这些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进一步整合各项惠农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罗店镇政府与马岭村的努力争取,获得了京山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亲自视察项目工地,并指示县委有关领导负责牵头,负责联系县委农办、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局等 20 个部门负责人,多次召开协调督办会要求各部门重点给予有关项目的扶持,确保马岭新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向前推进,实现扩规提质的目标。

  (三) 让群众获得最大实惠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

  新农村社区建设往往涉及到房屋拆迁、土地流转等农民的一些切身利益,有时关系到农民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系列矛盾,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马岭新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农民股东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农民既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分红,又可以在公司提供的岗位就业,获得不少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工资,还免费享受一套价值 20 万元的新建住房。而且男满 60 周岁、女满 55 周岁的老人还可全部实现包括住宿、生活、医疗在内的免费集中供养。在这些惠民让利优厚政策的背后,是公司大股东利益的重大牺牲,正是因为这些大股东回馈桑梓的情怀,让广大村民得到了大量的实惠。

  正是由于马岭新农村社区建设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因此,该村在房屋拆迁、征地等方面的工作正稳步推进。

  三、“马岭”模式对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一) 准确定位,统筹规划

  新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能盲目地随意推进,必须坚持规划引导,分层次、有步骤地有序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必须准确定位选点,高起点科学规划,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经济社会需求,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新农村社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规划新农村社区,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可以集约利用资源,尽快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变农村面貌。坚持规划先行,设计至上,着力抓好兴产业、兴市场这两个支撑点,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三产带动新农村社区建设。村庄规划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坚持规划先行,才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科学实施、有序推进。编制规划时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有的放矢地推动新社区建设,避免重蹈“整治—乱建—再整治—再乱建”的恶性循环。

  (二) 多方参与,齐抓共建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项目整合、土地流转、金融互助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诸如社区超市、临街商店、幼儿园、绿地、敬老院和文化广场等设施,需要通过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齐抓共建才能完成。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都有专项扶持资金的支持项目。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只有通过整合各方力量,积极主动地把新农村社区立项,争取项目提升为省、市示范村项目,从而获得上级政府的扶持资金和政策倾斜。乡镇政府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导者和责任人,有序整合部门资金,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和利用计划、财政、农业、扶贫、交通、民政等部门的优势,将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捆绑管理和使用,实行综合配套、重点投入; 实行市场运作,把村集体资源通过公开拍卖、承包加以开发利用,获得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 依靠共建单位、企业在资金物力上的支持,解决资金短缺困难。另外,通过联谊会、上门拜访等形式,加强与村里在外成功人士联系,争取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

  (三) 量力而行,尽力惠农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深入人心的过程,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建设模式,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不搞政绩工程、不做面子工程,量力而行,踏踏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新农村社区建设,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政府应加强公路、文化、教育、卫生、通信、供电、林业生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社区内每条街道达到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亮化,通路、通水、通排水设施,改善住房提高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的居住舒适度、满意度。充分利用新农村社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要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包括生产服务、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让村民享受到更多更便利的服务,使生活变得更加多彩。

  参考文献:
  [1] 江晓珊 . 新农民视角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2) : 40.
  [2] 辛传海 .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 : 15.
  [3] 甘信奎 . 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J]. 江汉论坛,2009(2) : 134.
  [4] 马光选 . 新农村社区建设: 目标与限度[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2) : 97.
  [5] 姜媛媛 .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理论观察,2010(2) : 9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