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河西走廊牧区饲草基地灌溉工程建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17 共2538字
摘要

  1 河西走廊牧区饲草基地基本情况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被称为“ 西北粮仓”,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西走廊地形复杂,地貌形态多样,高原和山地较多,沙漠、戈壁分布广,东西分别以大黄山、黑山为界,形成了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三个互不相连的内陆河流域,沿河冲积平原形成酒泉、武威、张掖等大片绿洲。 该地区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历史上以殷富着称的农业区,现在它提供了全省 2/3 以上的商品粮、9/10 的甜菜、2/5 以上的油料、 啤酒大麦、瓜果蔬菜和几乎全部的棉花,已成为甘肃省最重要的综合性农产品生产基地。

  河西地区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结构日益优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产水平显着提高,落后的传统养殖向规模经营发展,又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进军。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动了食品、皮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 河西走廊牧区饲草基地灌溉工程的现状分析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河西走廊降水量严重不足,蒸发量又大,山水和地下水成为主要水源。 多年来平均降水量为 151.4mm,平均水面蒸发量 1614.6mm,自产水资源总量 61.31 亿立方米。 2011 年调查数据显示,河西地区已建的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可供水量为 75.2亿立方米,但是总缺水量达到 3.43 亿立方米。因此,在水资源总量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调整用水结构,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降低农业用水量,才能保障整个地区用水供给,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河西走廊地区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解决干旱缺水、稳定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经多年努力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 截止 2011 年底,共建成大小水库 150 座,提水工程 38495 处,建成干支渠 12508km. 河西走廊水源工程及灌溉工程基础条件的不断完善,为实施节水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3 灌溉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资源合理利用程度低

  由于地区水资源本身的特点,加上开发利用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问题。 一方面,地表水缺乏流域性规划,合理利用程度低。 有些地区地多水少,农田灌溉用水没有保证,每年有 2~3 万公顷的农田得不到灌溉,而有些地区则地少水多,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 目前,地区约有 30%的面积灌水仍采用大水漫灌、串灌方式,灌溉定额普遍偏大,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低。 另一方面,水利建设多年来重点放在了增加引用地表水方面,而忽略了对蕴藏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现有的地下水开采缺乏合理的井群布局,单井效益低下。

  牧区饲草基地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更严重。 灌溉饲草料地相对较少,天然草场依然超载过牧现象严重。 牧区灌溉设施相对耕作区条件更差,水利设施简陋,田间渠系多为土渠运行,没有任何水利设施集中水源用于灌溉输水,水资源难以高效利用。 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到位, 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负担饲草料地的保护改善任务,致使饲草料地始终处于分散种植状态,现有的水利设施也无法更新,导致资源的浪费。

  3.2 现有的高效节水灌概工程标准较低

  近年来河西地区实施的高效节水工程投资较低,并且没有形成节水灌概投入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对节水灌概的投入,导致节水工程整体建设标准不高,实际节水效果低于理论值。 建成的工程标准不高。 群众对于发展高效节水工程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到,投工投劳发展节水灌溉的难度大。

  3.3 后期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

  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建成后,由于管理粗放,农户操作不当,在铺设、拆卸过程中往往对滴灌带造成损坏。 农户普遍对滴灌带更换费用不愿承担,一旦发生滴灌带损坏,就更新使用滴灌设备。 由于缺乏田间灌水设备的维护费用,滴灌破损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农户使用滴灌工程的积极性。 高效节水农业后期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 影响了高效节水工程的推广和发展。

  4 灌溉工程发展的具体措施

  4.1 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将草原生态效益作为牧区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同时重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只有让牧民充分感受到灌溉工程带来的便利和经济效益,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

  4.2 坚持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并行

  根据牧区水资源的实际分布,切实做好总体和分区、分片的水资源评价,深入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各方面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水利工程的类型和布局,合理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优先利用地表水资源为主,开采利用地下水为辅。

  4.3 坚持“ 以水定草、以草定畜”

  在综合考虑水、草资源承载能力,在结合牧区水资源情况和牧草分布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灌溉饲草料地发展规模和草原载畜量,重点是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基地。 对于河流下游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适当利用地下水;对于石羊河下游等地下水超采区,要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

  4.4 坚持统筹规划、建管并重

  牧区水利灌溉工程要做好统筹规划,坚持加快建设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要确定好工程建后管护办法,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新建和扩建一批骨干调节水库,增强径流的调节能力,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加快进行现有工程的节水改造,完善渠系设施,进行渠道衬砌,减少渗漏的发生。 渠系节水措施主要以田间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改造为主,考虑到成本和操作问题,干、支渠一般采用防渗渠道,斗渠以下一般采用低压管道输水。 新建灌溉工程的同时,要改变大水漫灌的不良习惯,推广隔行交替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既减少水资源浪费,又降低灌水成本。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和指导,基地灌溉设施实行分级管理,发挥广大牧民的主观能动性,各部门多管齐下,保障灌溉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玉午,郑光强,等。甘肃临泽县高效节水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2009( 6)。

  [2]高静萍,姚萍。对农业节水灌溉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3]赵雪雁。水资源约束下的河西走廊农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 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