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朱熹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5 共23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朱熹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
【引言 第一章】朱熹美学思想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2.1 2.2】文道观与人物审美观
【2.3】朱熹的自然思想观
【第三章】 朱熹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参考文献】朱熹理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研究参考文献

  第3章 朱熹美学思想的意义

  3.1 朱熹美学思想二重性矛盾影响。

  朱熹美学思想本身具有矛盾的二重性,因此在对中国古典美学方面亦体现了此种特征。

  从方向上来讲,它具有顺承和逆承影响两方面。顺承影响即是对朱熹美学思想的正面继承。具体来讲,有对朱熹美学伦理思想精神的继承,突出的代表有真德秀和魏了翁二人。另一"文道合一"精神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刻,如处于明末之思想大家黄宗羲、清代初之魏禧等人都以"文道合一"为基本,强调将文学伦理精神弘扬四海。虽然之后有人对朱子美学有所批评,如鲁迅之类,但是其本身之内仍浸透着美学的伦理精神,因此朱熹美学之人文伦理精神一直顺延至今。在对朱子美学思辨与形而上学本体精神追求方面也可以说是顺承而下。北宋邵雍之时可谓是理诗兴起之时,虽其中不乏含理之名作,但其主要须要意象或形象思维去展示诗之美,由此些许诗词便可能枯燥无味,出现较多弊端。至朱熹,美学思想具备了思辨性的旨趣,理文得以成长,更显出积极意义。按廖可斌先生之意,虽创作诗歌理学有不利之处,但其有益于促进说理散文之发展。纵观理学之发展,可以说至朱熹之后散文理趣化便开始兴起,朱熹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朱熹美学理论来讲,朱子前之理论形态显现较为碎散,流于外在。而至其之后则更具思辨性,更加注重理性本体。王夫之之时,这种体现达到顶点,而这不能不说是朱熹之影响。简单来讲,朱熹在某方面启迪了王夫之对张载其本体论缺陷的认识,致使王夫之能形成更加完善的气本体论。

  反向冲击朱熹美学即为对其的逆承影响。虽为逆承,是对朱熹的反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对其美学思想的一种发展。王阳明及其心学便为对朱熹美学逆承的主要代表人物。朱子学术思想弊端大大外显,是其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性,阳明心学便起于此,而且将其对朱熹思想的弊端方面的突破推向了极致。王阳明及其心学的突破,在美学和艺术实践之上便导致了明清之时的近代浪漫主义思潮。按照潘立勇先生的意思来讲,简单的说王阳明的逆承影响体现在高扬了审美主体、肯定审美个体的感性认知、审美独创意识的自觉、对审美直觉思维的推崇和注重审美实践功能和乐的本体意义之几个方面。虽王阳明对朱熹思想弊端方面有革命性和启蒙性的突破,但是还未超越其体系。

  在伦理道德这一根本层面上,王阳明与朱熹还是一致的,即"存天理,灭人欲".

  3.2 朱熹美学思想的贡献。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成就卓着的文学家、美学家和诗人。朱熹的一生孜孜不倦的求知问学,更是勇于探索。他曾穷尽自己的一生对美、理、社会和人生进行了心力交瘁的探索。而且朱熹涉猎相当广泛,贡献亦是极其突出、卓越。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文学家,他开创了他所处时代的"百家争鸣",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大学;作为文学家、诗人,从书法到着作无不被后世之人所推崇;作为伦理道德家,更是爱民如子、以身作则,时刻遵守着伦理道德规范。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朱熹在理学方面做到了集大成。

  朱熹理学或者说美学思想在中国元明清这三代之时,一直可以说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这其实也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更加的走向完备。他的思想和某些着在元朝之时不仅成为士子必要之掌握和考试文本,而且以其"传注为宗".虽然这使得朱子之学为巩固封建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说这也使得封建社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发展变革受到了阻碍。朱熹主要哲学着作大概是《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西铭解》、《周易本义》、《通书解》、《易学启蒙》等等。此外还有《朱子语类》,这本书是朱熹与其弟子们的问答录。但由于他在哲学方面的造诣非常之高,以致淹没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这使得至今为止人们对他的诗论和诗作或者说是美学方面的思想缺少相当的重视和研究。朱熹对《诗经》有着精深研究,对《楚辞》

  也是费尽自己的心血,对《三百篇》更是偏爱有加。朱熹着有《诗集传》、《楚辞集注》、《楚辞辩证》等书。他的诗论,除了大量见之于《晦庵诗说》、《清邃阁论诗》和《朱子语类》的最后两卷之外,晚年的诗文之中也有不少的品评,这也形成了他本身的一套关于美学思想。朱熹他是一个多产诗人,他的诗载入了《朱文公文集》的有七百四十五篇,一千二百首;另外还有词十七篇,十八首。而且载入《别集》和散见于地方史志等也有数百首之多。我们可以这样说,朱熹美学思想的丰富来源于他的诗词创作,这同时历代名家对其评价也相当之高。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评述朱熹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贡献,一方面是他的所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的美学思想促进了当时的美学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他是对"气象浑成"这种审美理想的大力推荐,这就使当时的人更加注重人格美、整体美,并且形成了这种审美理想。这两方面的贡献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至今它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引用在纪念朱熹诞辰 860 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张岱年对其评价的一段话:"朱熹综合周、张、二程的学说,加以扩充发展,更建立了博大宏伟的体系,达到了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哲学理论的高水平。朱熹发扬了'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博通,同时又肯定了分析与综合的必要,强调'析之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尽其大而无馀',致力于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因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致广大而进精微',从而达到了理学思想的高峰。"[21]p1我们可以这样说,朱熹上承圣人孔子,下启大家王夫之,是承上启下之关键人物。

  伦理、教育、文艺、心理等等都可在朱熹美学思想中尽情地体现给我们,而且更加明显的表现着他的思辨性和伦理性的二重性矛盾特征。总的来说,朱熹美学作为一个充分、典型的代表,在中国古典美学或者可以说在近现代美学的领域所产生的"模式影响"、"顺承影响"和"逆反影响"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说如果要认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朱熹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朱熹美学更是不能忽视的思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