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朱熹美学思想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5 共54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朱熹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
【引言 第一章】 朱熹美学思想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2.1 2.2】文道观与人物审美观
【2.3】朱熹的自然思想观
【第三章】朱熹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参考文献】朱熹理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研究参考文献

  引 言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在文学美学方面相当有造诣的诗人、美学家。朱子的美学一直为广大学者所贬抑,因为朱子被人所熟知或影响深远的是他的理学思想,并且人们通常感觉朱熹的理学与美学是水火不相容的。谈论起理学,通常人们认为它是一种纯粹的哲学,是抽象的、理性的;而美学则被认为是具体的、感性的。因而导致在研究朱熹思想之时,其理学思想被传承甚多,而其美学思想未有多大的传承。朱熹不仅是一集大成的理学家,而且更是一位相当有造诣的美学家。无论是他的文学作品还是诗词,无不透露出他的美学思想和成就。朱熹美学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美学,从形而上的本体上对人生境界进行审美,是一种审美的哲学精神。正是如此之伟大的一位哲学家,其本应是不可小觑的美学思想却被后世冷落,所以我们更应该提高关注,认真研究,将内涵丰富的美学至宝传承华夏。

  朱熹美学相对来说在国内是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专门讨论朱熹美学的书籍更是数量有限,有影响力的书籍只有如钱穆的《理学六家诗抄》、潘立勇的《朱子理学美学》、邹其昌的《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等等,还有少数的单篇学术论文,可谓是朱子美学备受冷落。而且正如潘立勇先生在书中所述,对于朱子的文学研究也只是局限于某几个方面,而对于其完整的美学思想讨论如审美境界、人生境界、美学教育等等还是皆属空白。这几本少而经典的关于朱熹美学思想研究的着作,弥补了中国美学研究史上的一种空白。钱穆先生勤勉的一生,铸成了他擅长考据,并且博通经史文学的成就。

  他选取了宋元明清四代理学家中代表人物,即雍、朱熹、陈献章、王守仁、高攀龙、陆世仪六家诗,然后成书,即《理学六家诗抄》。在《理学六家诗抄》这本书中,钱穆先生认为理学家最重要就是切中人生,吟诗为人生中的一要项。所以在此对朱熹的诗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朱熹的诗中提供给我们这个理学家的生活状态,借此来探索朱熹的思想、学问。潘立勇先生所着的《朱子理学美学》,它可谓是第一本系统阐述朱熹美学思想的专着。他通过对理学美学的论辩,对朱熹理学美学思想中的审美本体论、山水美学、审美人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朱熹美学成就及其自身的内在矛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对朱熹理学美学思想的研究当中,虽然也有少量得文章见之于报刊,以及朱子文学思想的专着中有也所涉及,但是至今未有专着面世,潘立勇教授的这本《朱子理学美学》一书,可谓填补这一空白之作,他对朱子学的研究作了崭新的拓展。通过对朱熹诗中美学的研究,更能帮助我们准确完整的理解朱子理学美学的精华,且更能充实的认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很多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专家有意无意的贬低朱熹的美学思想地位,并且在对其美学思想评价之时出现矛盾。我感觉总体上来说,朱熹美学本身的意义重大,研究朱子美学的意义更加重要。正如有些学者在对朱子评价时出现的矛盾,这也从某种方面表现了朱子美学的重要性。

  在国外,对朱子理学思想之研究者可谓比比皆是,研究成就亦是可观,如日本专家冈田武彦的《朱子学大全》和美国陈荣捷的《朱学论集》、《朱子新窥探》之类。并且就朱子理学在海外还进行过专门的研讨会,期求对其能广泛研究。其中《朱子新窥探》一书主要是一本研究朱熹的专着,内容涉及朱子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关联的一些人物和事迹,发掘了大量以往不被注意的新材料,大大细化和深化了朱子研究的课题。但是在国外对于朱子美学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对其美学思想系统还未涉猎。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朱熹的美学思想。第一方面,先讨论了朱熹美学思想的的背景,大体上分为历史文化背景、现实背景和作为美学基础的理。第二方面,主要讲朱熹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他的文道观、人物审美观和自然观。最后一方面,简单的介绍了朱熹美学思想在历史和当今的影响及意义。

  第 1  章 朱熹美学思想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1.1 朱子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朱熹美学整合了儒家、道家和禅学,有着儒家的仁学人伦,有着道家的自然无为,也有着禅学的清心一片。但是最主要的是他有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体现着宋代审美风格与价值取向。从历史文化上来讲,在早于朱熹所处的宋代之时,国人就对诗文、山水、人物及人物境界等等有审美欣赏,这种审美欣赏大都以"道"为基础,从而至朱熹之时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美学体系。庄子之时提出"天道"与"人道"的分别:"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8]p100、"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8]p145庄子对天道是持崇尚的态度,天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自然的态度,可以说天道就是要成就美,而残害美就是人道。庄子说:

  "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8]p115庄子所认为的最美境界是那种心灵脱离喧哗的乱世,体会到生命的本真之境界,即达"道"的境界。在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古人便常以纯粹的审美眼光去观照体察,将山水与本身人格圆融贯通,以求天人合一之境界,这也就是那个"道".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之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写出了超然出世的原因,后边几句写了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全诗结构巧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风景,有着高远的意境,诗人物化与我,我又化于物,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那种超然境界的追求的愿望。这首诗词通过写景抒情从而表达出一个"道",最后传递给我们的正是那个"道"之美。唐朝王维可以说是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的一位诗人,其多数诗之中都有"道"的身影。在《山居秋暝》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诗大致意思是在一场新雨过后山里显得格外清新空旷,夜晚降临之时让人感受到了已经是初秋。天空的明月映照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带着喧笑归来,渔船的摇动使莲叶也产生了晃动。春天的美丽景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眼前的秋天景色也可以让人停住脚步。这首诗写得颇具诗情画意,在抒发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情感之余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自身的高尚情怀。总体上来说,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成为诗人抒情达道的载体,都有着"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象之美。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对于"道"的追求从未停歇,而追求的那个"道"从一定层面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就是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1.2 朱子美学思想的现实背景。

  从现实背景上来说,宋代美学作为一种思潮也可称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巍峨雄峰。宋代美学根基雄厚,底蕴坚深,在自己新的审美大风格的条件下,它对先秦儒学美学、道家美学、诗经美学、屈骚美学、两汉经学美学、魏晋玄学美学、隋唐禅宗美学进行了深层次的吸收、构架与发展。宋代美学以儒家"仁学"为基准对道家"无为"与禅家"清心一片"之类美学的思想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吸收并整合,形成自身美学发展的富足养料,借此成为宋代美学发展的资源。正是由于此,铸就了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新的成熟阶段,进而达到了另一高峰。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一切的偶然性当中也离不开必然。宋代美学的发展的辉煌成就也有着一定的缘由。在经济上,宋代经济繁荣,生活相对富足,人们注意力开始转向学术方面,尤其是对审美欣赏有了一定的追求,这一切都源于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国家大力实行科举制度,兴办教育,培养且积极任用了大批文人,文人地位因此迅速上升,政府对文人走仕途也是大加鼓励。在文化学术上,当时文化可谓极其繁荣,市民文化纷纷兴起,学术文化也相对自由。根据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宋代之时哲学流派之多、人数之众、名家之辈出、研究之深之广、范畴命题数量之庞大可以说都是中外古今所罕见的。宋代美学的精神是崇尚理性、面对现实人生,并且追求平淡的艺术风格和自然性的人生境界。处于宋代的朱熹,其美学思想兼容佛道,表达了对审美与道德、理想与现实情境的追求。他从儒家的道德人伦走向了艺术审美,追寻着气象平淡、孔颜乐处的审美境界和最高境界。宋代可以说是一个对于审美有着积极性、创造力和深厚底蕴的时代,而朱熹本身对于审美又是一个践行者和创造者。所以外在的审美大时代和自身所具有的审美素质成就了朱熹美学,形成了朱熹美学的审美境界。朱熹美学是宋代美学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宋代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他在宋代美学思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1.3 朱熹美学的基础--理。

  朱熹理学在继承周敦颐、二程以及释道等思想的前提下,又对其进行了整合、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的核心便是"道"或者说是"理",亦或称为"太极".朱熹所讲之"理"有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一是从形而上来说,"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处于万物之上,是世界的本体。朱熹认为"理"和"气"虽然是不可分的,但是从逻辑上来说"理"是先于"气"的,"理"超越时空而存在,而"气"则是具体之物,存在于时空之中。还有朱熹如是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无此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1]p1万物各自有其本身之"理",但是万物之"理"又是最终归为其一,这就是"太极".第二个意思是说理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是抽象的普遍原则。第三个意思是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将理又称之为"太极",它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是众"理"之"理".朱熹认为"物物有一太极".这个"太极"含有了世界万物之"理",而世界万物又可以分别的体现这整个的"太极".从物上来说,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统一之法则便是那个"理一",而对于每一个事物而言其本身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叫做"分殊".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朱熹认为具体的事物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格物";而这具体事物之理又是共同之理,这就要贯通。从人上来说,朱子有云"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1]p2409这就是说人之理、性并未分太极之理作为自身之理,而是二者实则相同,都是一个太极而已。

  根据蒙培元整理的理学范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理气"方面,在这部分所表达的是对于宇宙本体理学是如何看待的,它其中包含了"理气"、"理一分殊"、"道器"、"太极阴阳"、"体用"等之类的范畴。第二是"心性"方面,这部分所表达的是理学对人生、社会的态度,它所含有的范畴包括"心性"、"性命"、"性情"、"理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人心道心"等等。第三是"知行"方面,在这部分表达了对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与道德实践理学是如何沟通的看法,它其中主要包含着"格物致知"、"知行"、"居敬"、"涵养"等范畴。第四个方面是"天人部分",这是理学怎样看待理想境界的部分,这里面包含的范畴包括"心理合一"、"天人合一"、"乐"、"诚"、"仁"等等。在朱熹的理学范畴中有相当部分是含有美学韵味的,如"理"、"道"、"心"、"性"、"情"、"天人合一"、"心理合一"、"乐"等等。那么这个"理"或者说是"太极"是如何对朱熹之美学产生作用呢?我们可以尝试着探讨一下。首先,从"格物致知"上来讲。"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p3.而"格物致知"在我们《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则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它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是一个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至朱熹,他认为"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对于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要通彻、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就是为人行事不能糊涂,时时刻刻要做一个明白事理之人。通过"格物致知"这种认识与修养的方式,朱熹体道感悟以追求最高的人生道德境界。"格物致知"在"明明德",在"明善",在于"正心诚意".中国美学的至高境界可以说是一种意境,一种意象。朱熹通过"格物致知"以求真、求善,将"美"融入到了伦理道德的"善"中,以善为美。"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2]p68这是朱熹对于"美"的一种界定。这包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属于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对象,一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内在状态,这是不可感知的,这只能去体味、揣摩。何以为美?美必为善,无善,美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不是真正的美。美源于善,达善则需"格物致知"以通理。所以"理"才是真正的美。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何以明善"?朱熹他提出了"持敬"之说,这个"持敬"说是对认识主体的一种修养理论。"持敬论"是产生于宋朝动荡不安的一个年代,所以朱熹认为要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就要是社会之人去"私欲"以"正心",这样就能"治国、平天下".敬,是一种涵养德性的功夫,是入"道"的唯一途径,其目的就是获得那个纯真之"理".另一方面,"文道合一"也是朱熹美学的一个要旨。"文皆从道中流出",朱熹主张"文道一贯",只有"文道合一"的诗文才是完美的。"文"、"道"如何"合一"?朱子有云"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1]p3305可以如此来理解朱熹这段话,道是根,而文则是叶,三代圣贤的文章都是"惟其根本乎道",自然而然从心底流出的,所以从这来说文就是"道".朱熹在对前人关于文道关系的批评、修正的基础之上,开了"文道合一"的先河。朱熹《语类》中有云:"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反文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其后作文者皆是如此。"[1]p3305这就是说,朱熹认为文道关系在本体论上是一种本与末的关系。"道"为饭,是本;"文"为下饭之菜,是末。朱熹这个"文道合一"的观点表现了他对艺术、对美的形而上的追求,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也对他的美学鉴赏和修养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总而言之,朱熹之美学是架构在理学基础之上的,审美就是去探寻那个美之"理"、美之"道"的过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