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审美文化嬗变问题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3807字

  绪 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社会领域日益分化、商品经济深入发展、大众传媒迅速崛起以及社会分工愈发细致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大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状态等,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诸如生活节奏加快、世俗意识增强、自由观念凸现、自我意识提升和个人中心化等等。与之相应,大众有关审美的观念、方式、心态等也发生了显着变化。这在当代审美文化园地里的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审美文化作品走向短小化、微型化,甚至出现了一大批以"微"冠之的审美文化种类,如微小说、微电影、微戏剧、微评论等。尤其是自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等新锐媒体的日渐发达与普及,借助于微信、微博等新的社交软件,当代审美文化园地中的这种微型化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显着。对于这些新兴的微型化审美文化作品,不仅大众表现出巨大的热情,成为其中的主力军,而且许多文学艺术专业人士也参与进来,不断提升微型审美文化作品的内涵和品质。此外,在商业和技术力量不断介入到微型审美文化产品的创作、推送之后,终于在审美文化园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微现象".所谓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实际上就是指在当代审美文化园地中,涌现出一大批篇幅短小,以"微"冠之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并日益成为大众审美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一现象不仅向外联系着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向内关联着大众审美心理的内在动向,同时也与传媒技术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到目前为止,对当代审美文化中"微现象"的研究多从集中于某一具体微型审美文化样式入手,对其文化创作的发生、发展传播的途径、研究现状的分析、营销策略的推动、文化艺术价值等等进行分析说明,也有的从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分析比较。微电影作为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发展比较迅速相对比较成熟的艺术样式来说,对其研究的论文数目较多,涉及角度也较广。范玉明的《微电影艺术特征探析》重点分析微电影的艺术美学特征,陈日红的《微电影与文化研究》则从文化视野对微电影研究的启示方面进行剖析,张波的《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消费与生产态势》从消费与生产的角度进行探讨,赵楠的《微电影广告传播模式与效果研究》从广告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罗茜的《传播学视域下的商业微电影研究》则从经济、传播的双重视角进行研究,赵晓萌《微电影流行成因及发展态势研究》重点说明了微电影的形成原因,李贺的《中国当代微电影研究》则从综合视角对微电影进行了分析。对微小说、微评论、微信等的研究,也与微电影的研究角度相似,从某一角度或综合角度对具体微文本进行分析或阐释。吉林大学张斯琦博士论文《微博文化研究》就微博的概念及特征、微博的社会功能与媒介传播、微博的文化批评几个大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提出了微博促进文化的自由发展等文化建设意义;臧永亮的《微博评论对网络舆论空间的建构》研究微博建构起来的网络舆论空间的特点;张跣《微博与公共领域》涉及到微博在开放性的公共领域之中对感知方式、信息方式的研究。陈璐《刍议微信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与影响》也是从微信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符号表征的文化价值方面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有人对微博、微电影、微信等文本形式进行整合概括,提及"微时代""微文化",涉及到"微时代""微文化"的论文多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思考。沈昕、翁华强的《"微时代"与"微文化"的传播学视角审视》提出"微时代""微文化",剖析未来"微时代"的本质即一种"注意力经济"时代,一种争夺信息主导权的舆论博弈;徐亚卿的《微时代下泛娱乐化的思考和对策》分析了微时代泛娱乐化的走向及原因、受众的娱乐化心理;李峰的《微文化:全媒体时代的新宠儿》简略全面概述了微文化包括哪些形式及微文化兴起的原因;张颐武的《"事件"的冲击--"微时代"的文化想象力》则是从想象力的角度对微时代进行分析;刘彦顺《微时代的审美生活与微小时代的呵护》侧重从微小时代迫切产生的原因层面进行分析;李雷的《微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从微时代审美的全民普及层面进行探讨。

  综合以上论文,论文研究者大多是从具体的事例或者具体的现象进行单一或者多向分析,立足于具体文本而回归到单一"微"文本上来,但未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原因与背景及当代审美文化向"微"聚焦的横向上进行综合性、系统性阐释。

  本文即立足于"微"成现象的广阔视角上对"微现象"的背景原因、何以成现象、对审美方式的转变等角度进行整体概括分析。

  二、研究方法。

  对于牵连甚广的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本文拟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与查找文献法相结合。个案研究法是对某一具体文本或者现象进行研究或探析,了解背景现状及其发展动态。查找文献法是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在全面掌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大体印象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研究思路。

  本文将对微博、微信、微小说、快闪文化等具体的文化文本类型进行个案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理清研究思路从而对"微现象"这一整体现象进行研究分析。

  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重在"质",定量研究重在"量".

  通过质与量的结合,从浅入深、从表入里,科学的揭示与把握规律,合理预测事物或现象的动态走向。本文通过大量的现象研究,分析"微现象"出现的原因与呈现出来的文化特征,进而揭示"微现象"背后的深刻的文化蕴含和大众诉求,同时也可以窥探"微现象"自身的文化弊病。

  三、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即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叫"交叉研究法",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及其方法,对问题或现象进行多方面全方位分析研究。对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进行研究,将会涉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维度,只有结合各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对现象达到全面完整的认识,才能探析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和预测未来"微现象"发展走向。

  三、核心概念界定。

  对于本文的写作来说,有几个核心概念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

  首先是"审美文化"这一概念。自从这一概念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被提出来以后,对于这一概念的内涵一直处于争讼之争,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从总体上看,对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对"审美"一词的不同理解上。其中一种理解坚持"审美"一词的超越性,将之规定为"无功利"、"心灵自由"和"精神愉悦"等几个特性[1],朱立元在《何为"审美文化"》中对"审美文化"进一步做了阐释,其认为"审美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文化形态和产品。"[1]

  其强调审美文化是以固化的形态或产品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文学艺术气息的文化类型。另一种,则认为应该顺应社会变迁和文化更新,更多地强调审美这一概念的感性内涵,而不是相反,审美是"人在感性存在和感性满足方面的基本'人权',而不是重新捡拾理性的规则".[2]

  可以说,这两种审美观都体现着对现实问题的认真思考,前者力图维护审美与文化的崇高性,而后者则力图贴近当代大众的审美选择。然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实际上都将感性与理性置于对立位置,有可能将审美所包含的复杂性简单化。

  近来有学者主张将这两种含义同时包含进审美概念之中,姚文放结合各方意见,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探视追寻整体性的阐述。其认为"审美文化"是在文化研究兴起的学术背景下,从文化的视角来考擦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总体性的概念[3],"与其将它们视为两相对立、彼此抵触的,倒不如将它们视为互相连续、互为补益的。

  从前者向后者的过渡和递变,恰恰昭示了人们对于审美文化的认识趋于全面化和深化".[4]

  这一做法,有利于调和世俗与超越、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也是本文在论述审美文化时所采用的界定。

  与此同时,本文也主张进一步开放对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审美文化不仅应包括感性形态的审美成果,也包括理性形态的审美文化产品,如文艺评论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文化正如有学者所强调的,是一个关于美、审美和艺术的总范畴,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一切历史成果的凝结和显现,是介于人类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之间的所有审美化活动、审美化存在的总和。[5]

  其次是"当代"这一概念。本文所说的当代,与历史意义上的"当代"略有不同,历史脉络上的当代指的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而本文指的是 1992年以来这一时间段落。肖鹰对当代审美文化中"当代"一词的三种倾向曾做过分析梳理。第一种倾向是以 1949 年为起点,其根据是这一年是中国社会政治发生根本变化的一年;第二种倾向是以 1978 年为起点,其根据是这一年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方针;第三种倾向是指以 1985 年为起点,因为这一年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大变革。肖鹰认为,1978 年在政治史上和文化史上的深刻意义是审美文化进入当代时期的指向标,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起点。[1]

  而本文采用 1992 年作为当代的起点,这是因为,1992 年是商业力量、传媒技术真正介入审美文化创造的关键时期。文化发展虽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文化领域的时代划分却与历史走向的时代划分、重大事件的发生转折不一定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1949 年至 1978 年的 30年间,文化发展处于相对搁置状态,文化相对历史呈现滞后的特点,相比较而言1992 年之后,在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力推下,市场经济才真正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化转型。 伴随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进程,审美文化也呈现多样转型,文化发展得到极大的解放,因此,将 1992 年视为文化发展历史性的新的起点,即当代文化的开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