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中西味觉的审美差异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07 共61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西美学中味觉的不同内涵与审美特征探究
  【绪论】中西味觉美学的不同特点研究绪论
  【1.1】中国味觉审美发展阶段
  【1.2】西方味觉美学艺术发展阶段
  【2.1】中西味觉审美趋同成因
  【2.2】中西味觉审美特点差异成因
  【3.1】中国味觉审美表现出的一致性
  【3.2】西方味觉审美呈现的矛盾性
  【第四章】从中西味觉审美差异性看中西美学特点
  【结语/参考文献】中西味觉的审美差异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味”是一种审美的直觉概念,同时也体现了审美的自觉意识,可谓具有两极性。它在日常生活中离我们最近,在理性思辨中又离我们最远,既可联通生活中的饮食,又可指向哲学追求中的大美。所以,对中西味觉审美的关注与探究,明确“味”范畴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范畴,不仅能够丰富和拓展中西味美关系已有知识框架,加深我们对中西美学体系的整体感知,同时也对推动中西美学精神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的文化是一种情感文化,中国的哲学是一种境界哲学,而西方的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西方的哲学是一种实证哲学。所以,对中西味觉审美的关注与研究有益于将中国感性体验与西方理性思维相结合,促进中西民族审美心理的换位思考,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中西文化的对接、对话和优势互补,同时启示我们用“和”的观念看待和改造世界,打破了西方一直以来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二元对立,使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体验美善合一的人文关怀,乃至社会和谐的普遍理想,从而在审美超越的同时也实现人格的超越。
  
  其次,审美本身就是一项生命活动。中国味觉审美是一种关注内在与生命的审美体验,是物与我的交融,是天与人的沟通,是表现人生命存在的一种独特方式,引领人们回归诗性圆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味觉审美不仅仅追求生活中可感的“味内味”,更追求精神上无知无觉的“味外味”,在审美过程中追求“澄怀”、“心斋”、“坐忘”的精神状态,打破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束缚,还原了心灵的澄澈自由,追求人生的诗性生存,促使人们的生活朝着审美化、艺术化、诗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引领着审美主体淡忘俗世,关注纯粹的生命与情感,从而回归心灵与自然,涤荡功利化的审美因素,实现艺术化的人生境界。
  
  最后,审美更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层次的精神超越。味觉审美超越了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五味,追求“和味”、“淡味”、“无味”、“至味”等,赋予了味觉以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生命观照,在审美过程中体现了对生理欲望的超越,对理性宗教的超越,对世俗功利的超越,引导着人们关注人自身,有益于推动当下身体美学的发展,同时在对自我本体的关怀中实现不期然而然的心灵回归,从而纠正中西方美学中出现了审美形式化的趋势,引导人们重新审视文学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层联系,使文艺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母体之中,避免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剥离,回归天人合一的情感世界之中,回归审美超越的人生境界之中。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北京大学哲学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 陶文台等。先秦烹饪史料选注[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
  [4] 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8
  [5]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7] 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一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8]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9]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0]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1] 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2]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 彭富春。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4]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5] 于民。气化谐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6]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 皮朝纲。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现代意义[M].成都:巴蜀书社,1999
  [18] 皮朝纲。中国美学沉思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19] 皮朝纲,李天道。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20] 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1] 陶礼天。艺味说[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22] 陈应鸾。诗味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6
  [23] 张利群。辨味批评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4] 张法。美学的中国话语: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三大主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5] 童庆炳。美学与当代文化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6] 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7]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8] 陈伯海。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9] 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30] 贡华南。味与味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1] 彭会资。中国古典美学辞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32] 李欣复。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史[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33] 陈方既,雷志雄。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
  [34] 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
  [35] 萧元。书法美学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
  [36] 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37] 庄严,章铸。中国诗歌美学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38]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9] 成复旺。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0] 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1] 皮朝纲 .中国佛教美学史[M].
  [42] 林乃桑。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3] 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4] 张宇光。吃到公元前: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溯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45] 罗启荣,何文丹。中国酒文化大观[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46] 韩胜宝。华夏酒文化寻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47] 陈平原,凌云岚。茶人茶话[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8] [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97
  [5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2]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3] [英]鲍桑魁。美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4] [美]凯·埃·吉尔伯特,[德]赫·库恩。美学史上卷[M].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5] [美]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 高建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6] [波兰]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7] 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 2 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58]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判史(第一卷)[M].杨岂深,杨自伍。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9] [意]贝尼季托·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0] [美]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1] [美]乔治·桑塔耶纳。美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2] [英]佩特。文艺复兴[M].张岩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3] [英]贡布里希。 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M].李本正,范景中。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64] [德]康德。实用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65] [英]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6] [英]罗杰·弗莱。激进的美学锋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7] [美]达布尼·汤森德。美学导论[M].王柯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8] [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9] [美]考斯梅尔。味觉[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
  [70] [美]马文·哈里斯。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M].叶舒宪,户晓辉。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7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72] [英]罗伯茨。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M].杨东平。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73] [法]萨瓦兰。厨房里的哲学家[M].郭一夫,付丽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74] [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杨若薇。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75] [日]冈仓天心。茶之书[M].江川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期刊论文类:
  
  [1]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 范玉吉。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 毕曼。“味”象之“味”的心理透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漆琼娟。“味”与中国古典诗学审美鉴赏活动[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广州:暨南大学,2008
  [6] 皮朝纲。论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本质特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46-51
  [7] 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49-53
  [8] 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60-161
  [9] 陈良运。“美”起源于“味觉”辩证[J].文艺研究,2002(4):57-64
  [10] 陈望衡,黄沁茗。味觉与中国传统美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2-66
  [11] 宋庆东。“味”范畴与中国美学[J].重庆社会科学,2009(4):103-106
  [12] 钟光贵。《诗品》:我国第一部诗话--钟嵘“滋味说”的理论体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32-35
  [13] 童庆炳。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J].文艺理论研究,2001(6):60-67
  [14] 张思齐。宋代的味论诗学与苏轼的诗味追求[J].齐鲁学刊,2001(2):61-65
  [15] 王晓鹂。“滋味”说与隐、韵、意、境的关系[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9(4):4-6
  [16] 曹顺庆。滋味说与美感论--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札记[J].文艺理论研究,1987(1):66-75
  [17] 刘九州。中印“味说”同异论[J].外国文学研究,1986(1):109-114
  [18] 魏家川。从触觉看感官等级制与审美文化逻辑[J].文艺研究:2009(9):52-67
  [19] 王晋。“味”范畴的文化渊源和美学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43-48
  [20] 孟庆雷。形而上之“和”与形而下之“味”--钟嵘“滋味”说背后的文化思维逻辑,燕赵学术,2010 秋之卷:170-176
  [21] 戴跃侬。中华饮食文化与审美文化之渊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1(4):1-4
  [22] 文奇。中华美学思想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韵”、“味”的发展史[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22-28
  [23] [美]理查德·谢克纳。味美学[J].曹路生译,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5):31-44
  
  外文文献类:
  
  [1]Frank Sibley. Approach to Aesthetic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David Hume. Of the Standard of Taste[J],in Hume: Selected Essay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33–154. First published 1757
  [3]Dabney Townsend.TASTE:early history,Encycyclopedia of Aesthetics[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Dabney Townsend. Aesthetics:Classic Readings from Western Tradition 美学经典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Dabney Townsend. Hume's Aesthetics Theory:Taste and Sentiment,London:Routledge,2001
  [6]Richard  Shusterman. “ Of  the  Scandal  of  Taste ” [J].in  Paul  Mattick  ed.Eighteenth-Century  Aesthetics  and  the  Reconstru  of  Art[M].Cambridge :Cambridge Unniversity Press,1993:105
  [7]Richard  Shusterman , Adele  Tomlin.  Aesthetics  Experience[M].New  York :Routledge,2008
  [8]John Cornwell,Michael Mc Ghee,Philosopers and God:At the frontiers of faithand reason[M].London:Continuum,2009
  [9]E.C.Eoyang. Beyond Visual and Aural Criterion:The Important of FlavorinChinese Literary[J].Un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
  [10] David Summers.Why did Kant Call Taste a 'Common Sense'?[J].in Paul Matticked.the Scandal of Taste :Eighteenth-Century Aesthetics and the Reconstruof Art[M].Cambridge:Cambridge Unniversity Press,1993:146
  [11] Ted Cohen. The Philosophy of Taste:Thoughts on the Idea[J].in Peter Kivyed.The Blackwell Guide to Aesthetics[M].2004:169
  [12] Alva No?,Evan Thompson.Vision and Mind:Selected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of Perception[M].London:The MIT Press,2002
  [13] Robert C.Solomon.Thinking about Feeling: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on Emotions[M].New York:Oxford unniversity press,2004
  [14] Giorgio Tonelli.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M].Edited by Philip PWiener,New York,1973
  [15]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Taste[M].Richard Nice.Great Britai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84
  [16] Karl Ameriks.Kant's theory of Mind:An Analysis of Paralogisms of PureReason[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2
  
  致谢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三年的研究生岁月犹如指尖细沙,无知无觉便所剩无几。犹记得刚入学时,我对美学专业所知甚少,满心惶然无措,所幸得到导师彭励志教授的悉心教导,引领我一步一步走进美学这个新世界。
  
  本论文正是在彭砺志导师的认真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修改到完成,老师在框架结构、论文观点、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提出了各种建设性的要求和建议,并反复强调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求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力戒坐享其成,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其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钦佩,也令我受益匪浅。然因笔者愚钝和学术水平所限,未能完成导师的许多期望,在此深表歉意。文中学术观点,多有出处,不敢掠美,而自已领悟,尚欠深入。学术研究方面从来都是后来者居上,希望拙文对以后同类研究能起到铺路石作用。
  
  另外,也要感谢文传学院的其他授课老师对我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帮助和指导。七年的长大求学生涯,是我人生最温暖的时光。在文传学院这个大家庭里,各位老师如同家长一般,于我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是我学业上的良师,更给了我人生路上的指引。
  
  最后,感谢陪伴在我身边的同窗、好友,特别是我的同门师姐、师妹,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诸多帮助,在生活中也处处关怀,给我勇气和快乐。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这些学习岁月带给我的感动不会消失。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希望自己能够怀揣着美学的这份诗意情怀,尝遍生活之味,看遍人生盛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