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美国主流媒体上的社论漫画中图像隐喻的解读

时间:2015-09-03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5428字
摘要

  1 引言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概念。这意味着,除语言外,图像、声音、手势都可以作为隐喻概念化的媒介( Cienki and Müller 2008,Forceville 2006,Zbikowski2002) .由于广告语篇包含形式多样的图像隐喻,所以广告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除了广告语篇,作为交际语篇的西方社论漫画同样集中大量丰富的隐喻,国外针对社论漫画中 的 隐 喻 研 究 主 要 有 Gilmartin and Stanley( 1998 ) ,Edwards ( 2001 ) ,El Refaie ( 2003 ) ,Forceville( 2006) 以 及 Joost Schilperoord 和 AlfonsMaes( 2008) 等。但是,国内目前针对社论漫画中的隐喻研究尚不多见,仅有潘艳艳( 2011) .社论漫画和广告漫画交际目的不同,广告漫画的目的是唤起受众对目标域的积极态度和情感,而社论漫画表达的是对话题消极甚至批评的态度。社会学和新闻学领域对社论漫画的研究较深入,但是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漫画的选材与特定政治形势的关系上( 如总统选举、战争) ,对隐喻的作用虽有所提及,但尚未就社论漫画中隐喻概念化的方式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本文拟以美国主流媒体上的社论漫画为例,探讨图像隐喻中源域与目标域映射涉及的实现方式及社论漫画中图像隐喻的解读方式。

  2 研究设计

  2. 1 语料来源

  本文的语料收集主要来源于 3 家美国社论漫画网站上述网站收入美国当代知名社论漫画家的作品,包括近些年来普利策获奖社论漫画家 Mike Luckovich,ClayBennett 和 Matt Wuerker 等,也包括了业余社论漫画爱好者的作品,较具代表性。我们把时间限定在 2011 年以来的漫画,语料的收集不受作者、事件的限制,但要求漫画至少包含一个图像隐喻,或是图像隐喻和语言隐喻的组合。即漫画中的图像隐喻须指代有隐喻关系而非类比关系的至少两个域 X 和 Y,其中一个充当源域另一个充当目标域。

  我们共收集到涵盖政党、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几个领域共 127 幅社论漫画,其中绝大多数包含不止一个隐喻,但是研究将重点放在目标域的隐喻概念化过程上。社论漫画的解读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语用交际目的,但也要求读者具备对相关人、物及事件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相关事实,如新闻事件、历史史实和文化习惯等的了解,这些知识储备与读者充分解读漫画中隐喻所要传达的意义密不可分。

  本文假定读者是全知的,也就是说,读者不仅熟悉社论漫画这一体裁,而且还能够识别漫画中相关人、物及事件并具备相关知识以充分理解漫画的主旨。

  2. 2 研究方法和步骤

  对每幅漫画我们采取以下步骤: ( 1) 对漫画的内容我们用 X is Y( X 和 Y 分别代表目标域和源域) 来释义,确定源域和目标域以及映射涉及的各个方面; ( 2) 确定两个域之间映射的实现方式。按照 Forceville( 1996) ,Philips & McQuarrie( 2004) ,Teng and Sun( 2002) 以及 Joost Schilpero-ord and Alfons Maes( 2008) 的研究,我们区分 3 种实现方式: ( 1) 将其中一个域通过另一个域的图像置换出来( 替换 replacement) ; ( 2) 两个域并列出现( 并置 juxtaposition) ; ( 3) 两个域视觉上合为一体( 融合 fusion) .依据 Groarke( 2002) 及 JoostSchilperoord and Alfons Maes( 2008) 对社论漫画中隐喻结构的分析,尽量客观重现漫画表达的观点。

  下文将以 4 幅社论漫画为例,详细例示如何按照以上步骤解读社论漫画。

  3 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将通过案例来例示如何采用以上几个步骤对图像隐喻进行分析,分析旨在: ( 1) 说明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映射涉及的 3 种实现方式;( 2) 指出对社论漫画的解读还须要增加一个步骤和维度; ( 3) 对漫画传递的批判观点进行解读。

  图1中右侧是正燃着熊熊大火的加油机,由于连着加油机的加油管延伸至左,因此画面暗示左侧是需要加油的人。图中需要加油的人被一张美国地图代替,因此这幅图是替换的典型例子,图中涉及到的的隐喻域是美国和取油的人。这里美国地图是目标域,加油的人是源域,隐喻结构可以解读为“美国政府是加油的人”,“中东地区是加油机”.这幅图要传达什么观点呢? 众所周知,由于石油是战略资源,是现代工业的命脉,美国对石油的依赖决定美国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如美国2003 年 3 月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既有安全考虑,也有石油的目的。战后,美国通过控制伊拉克,加强自己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存在,继而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和控制世界石油价格。当前伊拉克局势使得安全问题成了美国的一大心病,频发的抵抗运动和爆炸事件使恢复石油生产的努力化为泡影。这也是熊熊燃烧的加油机不可能再为美国这个客户提供源源不断的石油的原因。因此,这幅漫画意在讽刺美国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引火上身。

  图2是并置的案例,图中是一辆插有美国国旗的汽车,汽车已经行驶至“财政悬崖”的边缘,但仍在全速前行,汽车车身上方露出白宫的屋顶。

  配图的文字为 The driverless car. 图中的“汽车”和“白宫”并行出现。这种组图方式需要读者解决由于二者之间的明显差异而引起的认知不一致问题,并寻找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Teng and Sun2002: 295 - 316 ) .要提炼出这幅漫画表达的批判观点,需要对美国政治局势有基本的了解。首先,奥巴马政府的财政赤字连续 4 年高居不下,使得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不断攀升。业内人士指出“滚雪球”式的美国公共债务问题如果解决不善,将演变成为严重的财政危机。其次,奥巴马多次遭共和党成员诟病,认为其从政经验缺乏,能力不合格。这些知识帮助读者将奥巴马政府与无人驾驶的汽车联系起来,发现联系二者的关键要素: 无人领导( 或无得力的领导) 、面临危机而浑然不觉。图中无人驾驶的汽车指代客观世界的事态局势,是源域,表达的隐喻结构为“奥巴马政府是无人驾驶的汽车”.漫画通过隐喻的方式将两者组合在一幅画面里,暗指奥巴马政府执行的财政政策带来的后果就如同一辆行驶在悬崖边但依然前行的无人驾驶的汽车一样盲目危险。

  图3是融合案例,即源域和目标域融于一个杂合的视觉意象里,表达 American government isan indulgent mom. 在 2012 年母亲节前夕,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刊登了一幅照片引起争议。图中 26 岁的母亲杰米正在给孩子哺乳,而站在椅子上吸吮乳汁的是她快 4 岁的儿子阿兰姆。

  这位母亲声称她采用的是亲密育儿法,但是许多批评人士认为此举过分溺爱孩子,会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图3将源域---“给超过婴儿期的孩子哺乳的母亲”作为“溺爱孩子”范畴的原型成员进行充分挖掘,讽刺了美国政府过于保护和迁就富人阶层( 1%) 、政府补贴工业、跨国公司和军工企业。这种解释需要读者进行范畴解读: 通过选取“给超过婴儿期的孩子哺乳的母亲”为源域,漫画表明美国联邦政府也应该归入“溺爱孩子”的范畴。

  图4包含不止一个隐喻,漫画中左边是一位手持针管的医生,根据相貌读者可以识别出漫画中包含的第一个隐喻“奥巴马总统是医生”; 画面右边病床上坐着一位病人,根据病人头戴的印有“US”字母的帽子,读者识别出另一个隐喻“美国是病人”; 画面中间的医用推车上是药水瓶,根据标签“health care reform”读者识别出第三个隐喻“医疗改革是一剂药方”.值得注意的是上述 3个隐喻共同触发了“医院脚本”,在此例中,漫画不仅将医生、病人和药剂的个别属性分别映射到目标域“奥巴马总统”、“美国”和“医疗改革”上,而且触发的“医院脚本”也将角色之间的典型性关系映射到相应的目标域角色上,在此例中映射的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图像隐喻在漫画中发挥两个作用: 陈述事件和发表评论观点。漫画中的细节可以触发涉及典型性关系的“图式”或“脚本”,如医生和病人,也可以触发包含原型成员的范畴域,如哺乳的母亲等。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