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民俗漫画《阿布!阿布!!》的德育美学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1 共3886字

  一、缘起及研究思路
  
  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陶冶情操、激发情感的作用与宗教类似,具有普适性教化功能。从发生学角度来讲,民间美术具有地域分异性和原发性,与原始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多与民俗活动相关,具有类似宗教的神秘感;同时,民间美术产生于民众之手,存在于百姓生活之中,具有最为广泛的民众基础。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蕴含着传承数千年的“多元共生”“同构”“和谐”等传统造物思想,寄托着祖辈“求生”“趋利”“避害”“祈福纳祥”等美好愿望。因此,以民间美术作为美育题材,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民俗漫画是结合传统民间文化元素进行创作的现代漫画。

  该画种集民俗性与时代性于一体,既迎合了少年儿童对漫画的喜好,也融入了传统民间文化因素,在提倡民族文化自觉的今天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阿布!阿布!!》是民俗漫画家景绍宗于2010年创作的民俗漫画童话。该作品以水彩漫画为媒介,以童话故事为载体,讲述了男孩不点儿与自己的保护者--家传布老虎阿布在“毒五月”战胜五毒的成长经历。对虎、五毒、门神等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恒常主题进行合理转换,加入“和谐”“诚信”“宽容”“独立自强”等来源于传统同时亦有时代意义的民族精神,寓教于乐,激发读者的道德情感。文章以艺术学为平台,结合教育学、民俗学、社会学研究,认为该作品探寻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造型方式和表达方式,合理地赋予了传统题材新的精神价值,对研究民间美术元素的现代应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实现了民间美术的德育功能。

  二、民间美术元素内涵的合理转换
  
  滋生流变于中国数千年传统的民间文化,往往依附于民俗过程的静态符号载体。剪纸、布偶、门神画等物质形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性,具有较为固定的象征意义。民俗漫画作品以民俗元素为主要题材,以少年儿童为受众群体,既要考虑民俗元素固有的功能性意义,也不能忽视受众的心理特点,因此只有对前者的内涵予以必要的深化和转换,才能适应后者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作品《阿布!阿布!!》融合了与端午礼俗相关的传统哲学观念,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作为隐含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赋予传统民俗元素时代精神及人性特征,达到通过视觉形象唤起观众的心理期待和联想,与受众产生共鸣的创作目的。

  1.传承哲学观念
  
  中国文化追求个体系统、社会系统及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个体的和谐由心理和谐和生理和谐两部分构成;社会系统的和谐则建立在人与人交往、人与所属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自然系统的和谐包括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都与阴阳五行对立转换思维结构密切相关。《阿布!阿布!!》“反映了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三个系统和谐发展的哲学理念”,①借用民俗元素之载体,将传统哲学观念巧妙地蕴藏在童话故事中。个体系统的和谐体现在男孩不点儿与蛇女阿秀的自我认知过程中,不点儿由于身体“气化失调”“阳不潜藏”而多梦,梦中与布老虎阿布勇战壁虎、蜈蚣,阳气大增;蛇女阿秀属“阴”,为保护朋友重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的社会角色,化为巨蟒,不点儿和阿秀最终都达到了阴阳的调和;在与五毒较量的经历中,蛤蟆、蜘蛛实现了由恶到善的转化,说明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提醒人类反观自身的错误,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由人、神、怪等各种社会角色的代表组成的社会系统也在相互交往中通过换位思考、互信互爱,实现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转。

  2.民俗元素的时代精神
  
  “真正传统的好东西是不会完全走掉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且要努力去发扬和继承它。”②与民俗活动相关的物质形态有其特定的传统含义,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发展,物质形态的含义也不断变化,这是环境的使然也是应然。以传统哲学观念为基础,寻找民俗元素的时代性意义和现代价值,是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以传统的“虎”文化为例,从青铜器上的虎纹图腾到民间艺术中虎的造型,外观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内涵也不断丰富,但不变的是对力量的敬畏、对“勇”的崇尚。在《阿布!阿布!!》中,作为主角之一的布老虎最开始是主人的保护神,勇敢地与毒虫战斗,而后却被蜈蚣吞入肚中,需要主人不点儿营救。可见“虎”在作品中不单是“勇猛”之“勇”,更重要的是“勇气”之勇。传统意义上可以护佑儿童的“虎”不再是无毒不克的安全屏障,而成为给予儿童自信自强之力的精神支撑,赋予了传统民间“虎”艺术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需求。

  3.造型变化突出“人”性
  
  “民间文化中始终保存了某些原始崇拜观念因素的影响和痕迹,但在历史进程中也不断纳入新的因素,接受新的影响,以至于逐渐丧失或改变了某些原始成分而呈现嬗变之势。”

  ③民间文化在嬗变的过程中,超自然的力量逐渐失去神秘性,主体对内在的自省和对客观现实的审视使民间美术的表现对象由“神”逐渐过渡到“人”.如,“门神造型就经历了由自然形态的桃枝到人格神‘神荼郁垒',再到历史功臣,甚至普通军民的演变过程”④.

  由此可见,赋予“神”以“人”性是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观念由蒙昧走向自明的必经之路。作品《阿布!阿布!!》中对武将门神秦叔宝、尉迟恭的“人”性描绘进一步具体化,身材粗壮的漫画造型突出尉迟恭鲁莽的性格特点,高挑瘦长的秦叔宝敏感机智,也和平常人一样知疼知痒;原本用于避邪祛灾的布老虎阿布与孩子历经磨难,共同成长,原来的灰色老鼠鼻变成五彩丝线绣鼻;五毒中的蛤蟆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弃恶从善,背上开满莲花;有“多子”涵义的蜘蛛本无害于人,只因人类影响其繁衍后代而口吐缠枝纹丝蔓……故事中的“神”“怪”都在其传统形象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创造,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为常见的民间美术形象注入新的生命力,让读者在角色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与角色拉近距离,产生认同感。这也正是民间美术“以人为本”“开放兼容”造型观念的现代实践。

  二、读图过程中的德育观照
  
  “儒家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本体论、人性论、道德论、教育论的统一。”

  ⑤“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传统文化的本体论所在。公民道德教育具有超越性的一面,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因而与超功利性的美育密切相连。在读图过程中进行的德育观照,也是从激发个体道德情感出发,使个体坚定道德意志,从而引导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行为,最终使个体形成群体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

  1.个体:激发道德情感
  
  个体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如何克服自身弱点,实现身体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提升,与道德情感的激发密切相关。艺术作品要做到对个体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心理状态的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的后续创作才能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作品《阿布!阿布!!》中既有对儿童心灵“断乳期”的理解,也有对其独立思想意识的肯定。如,不点儿害怕独自睡觉,阿秀因为向往人类的生活而脱离家人,后来不点儿为救朋友战胜了恐惧,阿秀也接受了自己生而为蛇的事实并得到人类的友谊。小读者在感知故事情节、观察角色形象的同时,结合自身经历及情感体验,产生角色认同,从而激发道德情感。

  2.交往:引导道德行为
  
  与人的交往及对行为的模仿,是儿童认知社会的必要途径。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让·皮亚杰的个体研究结果认为,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靠感觉和模仿认识世界,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模仿行为是儿童获得习惯的重要途径。在激发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对道德行为的模仿是顺理成章的过程,其中还涉及道德意志品质等因素。如,在作品中,描绘蛇女阿秀与人类的交往过程,起初是失败的不被接纳,然后封闭自我不愿交流,再是敞开心扉获得友谊,最后认识自己,战胜恐惧,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社会化。这样的安排实际是以中华传统“龙”文化为基础,将儒家“人之初”的“性善论”以及民间推崇的不畏强敌、迎难而上的英雄主义加入到美术形象中,实现了个体与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

  3.群体:形成道德观念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它可能建立在已有的道德观念基础之上,也可能来自生活经验,得到群体认同的道德行为和共同的道德情感体验是普适性社会道德观念形成的必要因素。

  个体的道德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会起到引导他人的作用。

  “被群体认可的道德行为成为习惯性行为,就会发展为社会道德风尚和价值观。”

  ⑥在作品《阿布!阿布!!》中,不点儿为救出阿布决定勇敢地与蜈蚣战斗,这样的行为得到了蜘蛛、门神、阿秀的赞同和帮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精神的体现,与现代社会依然认可的珍惜友谊、互帮互助等道德主张一脉相承。最后,闰五月里所有角色一起出场的“大团圆”情景传达的依然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符合民间艺术“求大、求全、求美”的造型原则,也是现代社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文追求。

  结语
  
  民间美术来自民间,丰富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无论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工艺如何工业化,外在色彩、造型如何演变,只要其建构基础没有改变,内涵精神没有被遗忘,在新的时代就仍然会有其存在的价值。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没有出现断层,民间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加入符合时代需求的民族精神,丰富其内涵,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必然选择。在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探索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的价值观如何通过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少年儿童的美育活动入手,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是将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新生血脉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何星亮。从传统节日看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以端午礼俗为例。民族研究,2008(3)。
  ②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45.
  ③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160.
  ④戚序,张红琼。公共安全意识变迁与门神造型的衍变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⑤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6.
  ⑥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