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论述中国与西方传统绘画的空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16 共2508字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绘画体系,就是中西绘画,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两者在艺术创造上和表现形式上的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空间差异上也有所不同。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在绘画领域有更多的交流。

  1、 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

  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意识方面与西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取决于在独特的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统摄下画家所产生的人生观宇宙观以及审美意识。中国的传统画家在视线的流动之中把握空间万象,不限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空间的表现也出现在流动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里面展现中暗含了历史性的观察和感受,在表现时“以大观小”,受中国传统的哲学影响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心物相应”,从主观感受出发,超越物象,超越小我,追求物我融合,宇宙精神和画家自性相契合的绘画状态。因此传统的中国绘画方向是心里意象空间发展的艺术。中国正是受老子的这种宇宙和万物创生的思想的侵染,创造出了中国特有的水墨艺术。而正是因为中国的笔墨艺术的开始才创造出生生不已的万物世界。中国画品讲究的是“气韵生动”这是中国哲学基本概念,“气”在传统绘画中是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最大的特点是对气的描绘。

  “道生气,气生万物”,人与宇宙,自然的相通之处还在于气的连通。中国画家受中国传统空间观念的影响,以主体的生命意识来感受自然空间,在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表现中,体现出中国画家独特的空间意识。中国画家在绘画空间意识表现中追求一种生命空间的重建和再创,通过对自然空间中一草一木的关注,来体会客观世界的生命精神。

  2、 西方传统绘画空间

  西方传统绘画是一种造型主义,从古希腊时期就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性艺术。其空间结构严格遵照几何学与透视学的法则,重视物象的立体感,创作出的作品具备真实感,力图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西方传统绘画所表现出的空间往往是静止的一瞬间,是自然物象中的某一个视域范围,而不像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那样是多个视角空间融合。西方绘画空间意识依据是空间透视法的原则这一透视法源自古希腊的艺术传统。西方人的哲学观以理性为基础的,他们对世间万物都是秉承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他们,西方人侧重于“形式美的和谐。西方绘画自然也是以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出现的,尤其是对透视法的研究。再发展到后来的西方哲学宇宙观: 心境相视、物我相对、天人有分等,他们把客观物象当作自己的对立面去研究。画家们更是要凭借自己的绘画技巧极力地模仿自然、再现自然,努力的探索总结写实的技巧和规律,研究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学,为的是描绘出一个真实的、立体的视觉空间。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达 芬奇所说的绘画要以镜子为例,就是说画家要像镜子一样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追求视觉真实的道路,开始在平面上寻找纵深感的空间。在美学的领域出现了移情悦,直觉表现说等重视主体精神感受的学说。西方绘画空间意识突破了古典绘画时期的科学的、理性的空间意思,形成自由个性的空间意识,画面的空间也摆脱了三维立体的表象的束缚。

  在塞尚,毕加索画中,经常出现对客观造型的有意歪曲,如透视不准、人物变形等。无意于再现自然。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根本上是为了创造一种形与色构成的韵律。塞尚重视绘画的形式美,强调画面要素的构成秩序。这种追求其实在西方古典艺术传统中早已出现。塞尚始终对古典艺术抱着崇敬之情。他最崇拜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他力图使自己的画,达到普桑作品中那种绝妙的均衡和完美。塞尚认为,画家创作一幅画,“哪一条线都不能放松,不能留有任何缝隙,以免让感情、光、真实溜了出去”,这是他的创作经验。同时,他有意地把那只果盘的支脚不画在正中,虽然盘子看起来有点别扭,却有效地使画面的诸视觉要素有序地联系起来而达到相互平衡。那偏向左侧的水果盘上部,与左上角背景的一簇叶子相互联系,而这簇叶子又与右上角的那簇叶子相呼应。塞尚通过画中的图像,在画上组成了两道交叉的对角线———其中一条起于左上方的叶子,并通过果盘上部、画中央的那堆苹果,直到右下方的小刀和桌布边结束;另一道虽色彩偏暗,却也清楚可辨: 从右上方的叶子开始,经玻璃杯、中央苹果堆,一直延伸到左下方的桌角。这两道斜线在画的中央交叉,构成了画面稳固的框架。在塞尚画中,整体关系,犹如一张网络,所有物象在网络上各得其所。任何细节和局部都不可随意挪动,否则,整个结构便会失去平衡。

  3、 中西空间的意识性

  西方的绘画从一开始便是理性的,科学的,物我二分的空间意识。在色彩上也是进行了科学而理性的分析。将现代的心理学、生理学也融入画面的分析中。而相比之下,中国的绘画更趋向于感性的成分,一切法则、规律,都是玄之又玄,一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便概括了一切。西方绘画在现代派诞生以前都是以再现客观物象为能事,讲究科学与理性,而后在东方以及非洲艺术等的影响下转向感性成分的表达与宣泄,这更接近于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绘画,有人就曾说东方艺术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此言虽有些极端,不过也有一定道理,我想应该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不分国界和种族的。理性-科学-自由,这便是西方绘画发展的一个脉络。于是也理解了为何国内的艺术院校一直以西方的绘画体系作为教学的基础,想来科学、理性更易于入手,待到后期则需要的是东方艺术那种自由的境界了。真正是一个“有法到无法”的转变。难怪人们常说“教学相长”,在教的过程中也是自己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西融合,走中庸之道,而不是厚此薄彼,在教学上也应当是这二者思想的结合,只是各个阶级不同而各有各的侧重点罢了。

  哲学观和人生观的差异,中西绘画空间意识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视觉艺术。中国讲究空,无,表现为“虚”,西方绘画讲究确,有,表现“实”; 中国画重表现,西方绘画重再现。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更理念,讲究的是中国认知理念和现实的结合。来源于生命感,从精神角度着手,不是为了构图而是表现宇宙观念的形式。西方传统绘画追求逼真地再现客观环境和事物,这得益于透视法的运用,即在二维平面中凸现三维虚幻空间。准确的透视运用使画面呈现出逼真的空间效果。西方写实绘画的空间营造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科学的焦点透视法。而中国是散点透视都是宇宙空间观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