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欧美对我国光伏“双反”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10465字

  第三章欧美对我国光伏"双反"的影响

  第一节欧美对我国光伏"双反"的概况

  一、 欧美对我国光伏"双反"的背景

  美国在奥巴马政府之前就幵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直接促进了其在生物燃料、氧能、风能方面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得到了不断壮大.

  2009年6月在金融危机造成的低迷经济环境下,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法案》,确立了美国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美国的光伏太阳能市场也得到快速扩大.2012年末,美国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已经超过了 7. 68GW,并且预计这一数字到2016年将提高到30. 5GW,图3.1反映了美国市场近年的高速增长情况.

论文摘要

  欧盟地区素来重视能源和环境问题,并一直关注和致力于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包括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欧盟地区国家都在投融资、税收、资源等方面给予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诸多优惠政策,使得欧盟地区长期以来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领头羊.欧盟的光伏产业也是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强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如图3. 2所示,该地区的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从2007年5. 26GW上升到2012年的69GW,占据了全球光伏市场的70%,毋庸置疑欧盟是当前全球光伏的最大市场.

论文摘要

  与欧美光伏市场近年快速发展相对应,我国的光伏产业也大概从2005年后幵始急剧扩张,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国家.但是因为国内下游应用市场较小,因此电池、组件等光伏相关产品90%左右都出口至国外.特别是随着国内光伏产品制造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国内较低的劳动、资源成本等因素,国内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图3.3反映了国内从2007年到2011年出口至欧美和其他国家的光伏产品金额,可以看出出口的金额不断上升,如果考虑到光伏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可以想象出口数量的增速更快.

论文摘要

  不过,随着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加深和不断蔓延,欧盟和美国经济面临窘境,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欧盟各国纷纷缩减政府财政支出,应对日益加深的债务危机.光伏产业一直以来都依靠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而得以快速发展,因此,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政府下调对光伏上网补贴后,欧盟各国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

  尽管美国作为潜力很大的新兴光伏市场,但因为之前的新能源制造业税收抵免政策、1603现金奖励计划的到期等原因,政策的变化还是使得光伏投资出现波动.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个光伏市场,欧美市场需求的下降使得整个光伏产业出现了发展的困境.因为之前光伏产业的快速扩张,使得很多光伏企业都加大投资力度,扩充产能.市场供需快速转换下,全球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产品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欧美一些光伏制造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利润下降,财务压力增加,有些不得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其中也包括Evergreen、Qcells、REC Wafer等全球知名的光伏企业.表3. 1列举了 2011年-2012年破产的大型光伏企业名单.

论文摘要

  在产业低迷的情况下,欧美一些公司认为其本国的一些光伏企业的经营困难以至于破产倒闭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向其出口的低价光伏产品存在恶意的倾销以及不正当的政府补贴,从而导致欧美生产者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渐被中国产品占据.于是2011年10月19日,德国光伏公司SolarWorld在美国俄勒同州的子公司联合部分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对我国相关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申请,要求对进口的电池在中国生产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基板、太阳能板立案调查,并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以打击中国产品的不正当竞争,保护国内生产者利益.

  而就在美国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初裁后,2012年7月24日以SolarWorld为首的EUProSun又在欧盟地区发起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申请,此次反倾销调查申请涉及的产品更广,包括了桂片、电池、组件、基板等几乎所有从中国进口的晶体桂光伏产品.紧接着9月25日,EU ProSun又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反补贴调查申请.至此,欧美两个主要的光伏市场均向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攻势,国内光伏产业面临出口市场萎缩的风险,对已经处于产业低谷的国内光伏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

  二、 欧美对华光伏"双反"的进展情况

  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在接到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申请后,按照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和裁定程序迅速组织了相关价格信息搜集和贸易数据查找等工作.2011年12月2日,基于前期对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听证会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美国商务部最终正式确立了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2012年3月20日,商务部作出了反补贴初裁,要求对进口的相关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 9%-4. 73%的临时性反补贴税,5月17日又公布了将对相关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 14%-249.96%的临时性反倾销税.2012年10月1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光伏"双反"的最终裁决,反补贴税调整至14. 78%-15. 97%,反倾销税征收区间为18. 32%-249. 96%.随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11月7日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的实质性损害进行最终认定,将对中国的相关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税,税率与商务部公布的数字保持一致.

  欧盟在接到EU ProSun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申请后,分别于9月6日和11月8日正式确立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娃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13年2月,欧盟委员会就此次"双反"调查举行了两场听证会,并于3月7日在EUProSun的要求下宣布将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进行进口登记,这被外界认为是在为征收追溯性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做准备.尽管中欧高层多次就光伏"双反"进行蹉商,但是6月6日,欧盟委员会还是对外宣布将对进口的中国相关光伏产品征收11. 8%的临时性反倾销税.

  尽管欧盟的"双反"最终裁决具体结果还有待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欧盟必定会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只是具体税率还需慎重考虑.因此,当下中国最主要的两个出口市场都已经确立了"双反"措施,对于利润率巳经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欧美对华光伏"双反"的合理性分析

  美国、欧盟先后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措施,而中国相关光伏企业纷纷进行抗辩,中国政府高层也对欧美的光伏"双反"持反对立场.因而,本文有必要对欧美光伏"双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对此次光伏"双反"有更清晰、深入的认识.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以及各国《反倾销法》、《反补贴法》,一国对进口产品釆取反倾销措施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倾销和补贴的存在,相关产业发生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损害和倾销、补贴存在因果关系.下面依次对其分析.

  (一)倾销和补贴的确定

  关于倾销的确定,最重要的就是正常价格的选择.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直没有被欧美认可,所以需要以可比的第三方替代国价格作为正常价格参考.

  美国和欧盟分别选取泰国和美国作为替代国.但事实上,泰国和美国的价格与中国的市场价格可比性很低.一是,泰国和美国在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生产规模上根本不能和中国相比较,作为规模经济十分显着的光伏产业泰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必定高于中国;二是,中国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成本很低,而美国一直以来的劳动力成本都很高.这使得拿中国的价格和泰国和美国比较,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生产水平和价格水平.所以在倾销确定方面,此次欧美"双反"调查过程并不合理.

  有关补贴的确定,美国和欧盟在反补贴调查中列举了多项其认为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存在的政府补贴,二者对于可诉性补贴的认定大体一致,表3. 2列举了美国认定的可诉性补贴的内容.

论文摘要

  不过从上表列出的相关补贴来看,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补贴,按照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规定,应当归于非可诉性补贴,因为这只是刺激国内光伏市场的手段,并非为了扩大光伏出口.关于多晶桂供给低于正常价格,也是不符合实际.国内多晶硅供给结构由自产和进口两部分组成,进口约占50%.特别是为了消化产能,欧盟、美国和韩国的多晶桂大量低价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国内多晶硅价格迅速下滑.国内的多晶桂低价是与全球同步的,是市场化的、完全竞争的市场.另外,像外商企业"两免三减半"于2007年3月取消,进口设备免除增值税和关税以及外商企业购买国内机器设备减免增值税的规定也在2009年1月1日截止.目前,部分企业依然享受这些优惠是优惠期未满的结果.应当承认的是,当前相关光伏企业也确实享受政策性信贷优惠和出口信贷优惠政策,部分企业也能获得政府直接的现金补贴.此外,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候,也会给予企业在土地成本、水电税费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确实有助于增强光伏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因此,对于欧美认定的可诉性补贴项目,尽管有些存在争议,但无可否认有部分确实真实存在.

  (二)实质性损害的确定

  关于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中国出口到欧美的光伏产品的金额和数量确实不断的增长.图3. 4显示了 2009年到2011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金额从14.8亿美元上涨到67.9亿美元,三年接近翻了 5倍.同时,出口到欧盟的金额也分别达到79. 4亿、196亿和192. 6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光伏组件和电池在欧美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市场影响力很大.

论文摘要

  正是中国的光伏产品加入到欧美市场的竞争,由于其规模效应、劳动力资源、成本低等因素使得相关光伏产品价格竞争力较欧美企业同质产品更有优势,从而导致了在欧美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中国光伏产品需求的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欧美部分企业逐渐失去竞争力,造成经营困难以及破产倒闭的现象,前一节表2.1已经列出了主要的倒闭企业名单.因此,可以确认中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后,欧美相关产业确实出现实质性损害.

  (三)因果关系的确定

  最后,就涉及到倾销、补贴与损害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确定.暂且不论倾销、补贴认定的合理性.这样看来,确实可以认为中国向欧美出口的相关光伏产品对欧美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而,可以认定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如果客观的从整个全球光伏市场环境来说,这种认定也具有片面性.毕竟,全球光伏市场因为光伏补贴的下调和取消放缓了增长的速度,进而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光伏产业也出现了困境,企业利润持续下降、财务压力不断加大,很多已经开始亏损,其中一些中小企业陆续出现停产整顿以及破产、重组等情况.因此,欧美光伏产业出现经营困难,更多的应当是全球光伏市场的不景气造成的.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确实对于其国内生产者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其受到一定的威胁和损失.

  第二节光伏"双反"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前面第二章已经就反倾销和反补贴对进口国、出口国的经济效应作了理论分析.下面将结合此次欧美对华光伏"双反"实例,详细分析光伏"双反"对中国和欧美各自的影响.首先,本文将从贸易限制效应、贸易偏转效应、贸易抑制效应以及响应式反倾销四个方面阐述光伏"双反"对中国产生的实际影响.

  一、 贸易限制效应

  (一)光伏出口分析

  贸易限制应当说是反倾销和反补贴最为直接和明显的结果.在欧美向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后,受次影响本已处于市场需求低谷的欧美市场,进一下降低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根据2012年末的统计数字,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出现大幅下滑,总出口金额由前一年的326. 8亿美元下降到212.4亿美元,下降幅度达35%,具体见表3. 3.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出口第一次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其中,对欧盟和美国的光伏出口分别下降了 45%和30.5%.可以看出,欧美光伏"双反"的贸易限制效应相当明显.不过,出口下滑目前有一部分原因是整个市场的低迷,2012年光伏市场的增速只有5%左右,光伏系统安装量约为29GW,低于市场的预期.另外就是光伏"双反"的调查效应,使得欧美进口商受到潜在风险的威胁,不得不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

论文摘要

  所以说2012年光伏出口的下降只是一个开始,美国和欧盟的终裁效应还未显31,未来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征收必定会进一步大幅提高进口成本,欧美进口商可能会持续减少中国产品的进口.而中国目前出口的产品价格己经相当低廉,企业的利润率很低,按照当前美国终裁的结果,最低征收的关税税率达23.75%,这已经完全超过了企业的毛利率,更不用提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很低的净利率.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出口市场空间很可能被大幅压缩.而欧美光伏市场占据全球80%的份额,失去在这两个主要市场的竞争力,巨大的光伏产能如何消化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巨大风险.

  (二)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1贸易限制效应带来的出口下降最终导致了我国光伏产业的经营困境.下面将利用国内四大光伏企业的近5年的财务数据,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负债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光伏"双反"背景下我国光伏企业面临的经营现状.

  盈利能力方面,从图3. 5中可以看到,各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出现下降,其中净利率的下降幅度更大,三家公司的净利率为负值.盈利能力的下降,主要是供需变化促使的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价格持续下降.而"双反"调查带来的出口影响,使得企业库存增多,相关减值计提费用和库存成本增加,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毛利率下滑.而企业财务费用、运营管理费用因为出口限制和盈利下降不断增长,从而有进一步虚弱了盈利水平.特别是2012年,多家公司的销售收入下降幅度高达30%以上,亏损情况也不断攀升.

论文摘要

  营运能力可以从存货周转率和资产周转率两方面来看.欧美市场因为光伏补贴的下调造成需求的放缓,加上光伏"双反"的调查的造成的贸易限制效应,使得欧美进口商对于中国光伏产品的订单开始下降.因此,国内光伏企业的出货量减小,库存量增加.而库存价值随着光伏产品单价的下降而降低,使得存货周转率出现降低.而存货的积压造成库存成本和减值计提的提高,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限产或停产以缓解库存压力.而之前因为对光伏市场的乐观预期,国内各大企业都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扩充产能,造成了固定资产的大幅增加,当前出口受限及市场价格的下滑使得收入减少,利润下降,资产周转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论文摘要

  偿债能力是指一家企业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从图3.7中可以清楚地考至IJ,国内光伏产业速动比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而资产负债率则保持持续的提高.这其中的原因就是销售收入的减少以及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必须通过银行借款、信托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现金流.

  特别是在当下光伏市场低迷时期,往往还需要提高客户的信用期,以扩大销售,所以更需要准备充足的流动资金.

论文摘要


    不过各光伏企业的财务数据中也反映了当前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当高,图中反映了各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07年相对正常的水平上升到2012年80%的高负债率,尚德、英利等大型公司的负债水平都很高,像LDK、中电光伏等企业的负债率高达90%.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得企业财务风险不断上升,也使得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

  也正是国内光伏企业在上述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方面的下降以及偿债风险的增加,使得曾经在美国股票市场灸手可热的中国光伏概念股遭受市场的集体抛售.尚德、英利、LDK等公司的股票价格从最高时候的几十美元下降到1-2元美元.而尚德、晶澳、大全新能源、LDK则因为连续30个交易日价格低于1美元遭到纽约交易所的退市警告.更令人震惊的是,无锡尚德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商,在严重的财务危机下不得不对外宣告破产重组,使得国内光伏产业真正感受到危机的到来.

  二、 贸易偏转效应

  欧美同时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釆取"双反"措施,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已经带来显着的贸易限制效应.欧美出口市场受阻,国内光伏产业为了消化巨大的光伏产能势必要扩大其他市场的出口.当前,欧洲的光伏市场累计安装量接近70GW,市场相对稳定,增速已经放缓.新兴市场中,美国、中国、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区近几年的增速较快,也是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光伏市场.图3.8是EPIA对近几年新兴市场情况和未来市场增长预计.

论文摘要

  因此,国内光伏产业正在不断加大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欧美以外的市场在国内出口的份额不断的提升,图3. 9列出了 2010-2012年国内三大光伏厂商非欧美市场出口份额,从中可以看出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

论文摘要

  另外,最重要的是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待开发,这也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特殊情况.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并不是因为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而是国内巨大的市场没有有效的政策刺激,使得中游的光伏产品不得不对外出口.所以,在欧美同时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后,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者纷纷提出扩大国内市场的建议,一些有利的刺激政策也开始陆续颁布.2012年在诸多政策刺激下,国内市场累计安装量增加了 5GW左右,增幅超过200%.按照《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政策,预计国内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到2015年将达到21GW,而根据国务院最新公布的信息,这一数字将提高到35GW这对于消化国内光伏电池、组件等产品的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贸易抑制效应

  光伏产业应当说是国际分工程度很高的产业.中国的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中游的光伏电池、组件等制造.上游的光伏机电设备和多晶桂原材料的生产主要在欧盟、美国、韩国等地区,下游光伏发电系统、电子控制元器件也多分布于欧美国家.目前,中国50%的多晶桂原材料从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口,表3.4做出了2008-2012年多晶桂进口的统计,可以看到这三个地区的进口量占了国内进口总量的90%左右.

论文摘要

  另外,中国每年进口的高端光伏设备的金额也高达数十亿美元.因此,目前欧美光伏"双反"造成的国内出口受限,出口大幅下滑进而导致的限产、停产等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最终会使得国内的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口量不断下降,从而使得国内进出口贸易发生进一步萎缩,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另外,贸易抑制效应也会使得国际贸易量的下滑,从而对欧美国家本身相关产业带来损害,第三节会详细分析这一影响.

  四、响应式反倾销

  欧美光伏"双反"不仅直接造成国内光伏产业出口的下降和企业经营的困难,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它可能引致其他国家进行效仿的响应式反倾销,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期间,印度也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确立了对华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査.尽管印度市场相比于欧美来说,对中国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一旦这种连锁效应持续扩大,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相继而上,那么将会进一步恶化当前国内光伏产业的出口环境.之前已经提到,东南亚、南美以及非洲等国是新兴的光伏市场,图3.8描述了相关机构对这些市场增长的估计.

  在欧盟市场逐渐趋稳以及光伏"双反"对国内出口贸易限制的情况下,扩大新兴市场的出口是国内产业的一个重要战略.如果有更多的国家像印度一样,那么国内光伏出口就会受到更多的围堵,那么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是无法解决国内光伏出口转移的.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欧美光伏"双反"还可能导致相关产业的继发性保护.之前的欧盟发起的对我国光伏玻璃的反倾销就可以作为这一负面影响的例证.甚至会引发欧美和中国之间更多产品的贸易摩擦,对于国内的出口经济有着更为不利影响.

  第三节光伏"双反"对欧美的经济影响

  光伏"双反"对于中国的光伏出口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同时也会对欧美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节将从产品价格效应、贸易保护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等方面具体分析.

  一、 贸易保护效应

  美国从2011年10月发起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申请,2012年5月公布初裁结果,11月终裁进一步认定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在初裁的基础上对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进行了调整.但是两税叠加起来最低23. 75%的惩罚性关税税率,对于利润率已经大幅下降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这无疑会大幅限制中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而欧盟市场从2012年7月开始在EUProSun的施压下,内部支持"双反"的声音逐渐增强,进口商不得不考虑未来征收高额关税的风险,从而使得本就开始放缓增长的欧盟光伏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更加谨慎.从前一节表2. 3中可以看到中国对欧美光伏产品出口金额在2012年分别下降了 45%和30. 5%,尽管这其中也有光伏市场本身低迷的原因,但毋庸置疑的是欧美光伏"双反"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图3.10列举了 2010-2012年国内三大厂商的欧美市场出口份额,可以看出国内企业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逐渐被降低.但是,由于欧盟地区2012年的光伏系统安装量同比出现超过20%的下降,因此其国内进口需求下降难以利用"双反"效应来衡量,尽管"双反"确实巳经造成中国光伏企业对欧盟地区的出口出现大幅下降.

论文摘要

  相比而言,从美国市场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光伏"双反"效应的显现.尽管,美国光伏市场2012年的增长接近70%,但是国内光伏产品对其出口下降了 30.5%,大多数厂商对美出口的比重发生下降.中国的光伏出口下降势必有利于欧美国内生产者趁机扩大市场.根据美国光伏制造商First Solar的2012年和2013年1季度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到,其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上涨.2012年销售额从2011年的27. 7亿美元增至33.7亿美元,涨幅约为22%.而2013年一季度的销售收入也较上一年同比增长52%,增幅十分明显.但是由于2012年整个光伏市场的供给远大于需求,特别在光伏"双反"威胁下,由于担心大幅关税的征收前期出现大量出货,结果使得从多晶桂到组件产品的一致性下跌,这在前面已经作了详细分析.所以,尽管2012年度该公司收入大幅提升,但最终并未盈利,出现小幅损失,不过损失较上一年已经出现缩小.因此,可以看出美国采取光伏"双反"后,确实对其国内的产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 产品价格效应

  理论上,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后,国内市场的价格会上升,以削弱出口国倾销和补贴带来的价格优势.但是美国市场在"双反"终裁后并未出现价格上升的情况,相反,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产品都出现进一步下…降,欧盟和其他国际市场价格变动也是如此.出现这种情况,并非表示反倾销和"反补贴对于出口国的出口没有影响,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的市场供求和成本收益之间的权衡对于市场的价格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第一,从2011年末开始,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开始放缓,而市场供给却依然大幅上升,从而形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因而造成了全球各大光伏企业的利润下降,经营出现困难.尽管美国2011年10月发起对光伏"双反"调查,并且最终于2012年以征税结案,这确实大大提高了进口成本.但是因为此时市场供给过多,而进口需求却出现一直处于低谷,相关厂商不得不以低价出货以获取足够的现金流以维持企业经营.第二,多晶硅原材料的价格已经从2011年30美元下降到2012年末的20美元,其成本约占整个光伏组件的40-50%,使得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得以持续降低,加上光伏产品生产技术和效率的不断提升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因而,面对低迷的市场,各厂商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使得光伏相关产品的价格在2012年发生持续下跌,光伏企业损失不断加大.

论文摘要

  不过,从2013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欧美光伏"双反"的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多晶娃、桂片、电池和组件等产品的国际商场价格逐渐小幅回升,光伏市场的供求状况相对好转.首先,多晶娃原材料前期降幅过大,当前很难再向下调整.加上国内多晶娃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导致部分企业在加大多晶娃库存,防止后市征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2012年各大企业己经大量出货,而且因为"双反"都缩减生产计划,使得2013年上半年的产量减少.而日本、美国还有一些新兴市场的电池和组件需求量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再加上国内光伏市场在政策激励下已经不断扩大,使得光伏市场的供需较2012年有了好转.再次,美国已经征收"双反"税,国内企业在成本增长以及税收增加的情况下,开始小幅提高售价,以尽量减少损失.因此,目前光伏市场逐渐趋于稳定,产品价格开始从前期的低点幵始小幅增长,预计未来光伏"双反"的价格效应会随着市场供需的转好而逐渐加强.

  三、产业关联效应

  对于全球光伏产业连来说,中国的光伏产业只是其中的一个中间制造环节.上游的多晶娃原材料、光伏设备等产业欧美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下游光伏系统集成、设计和安装也是集中于欧美市场,欧美市场的累计安装量约为全球的80%.

  因此,中国与欧美国家相关光伏产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前面已经利用表3. 4说明了,国内进口的多晶娃原材料60%来自于欧美地区,另外还有数亿美元的机电设备从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进口.中国的光伏组件、电池产品80%左右出口到欧盟和美国,成为欧美下游光伏系统集成的主要零部件.

  不可否认,中国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对欧美国内的替代产业产生很大的冲击,中国的光伏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得欧美国内产业规模受到压缩.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措施,虽然会对其国内替代产业产生保护效应.但是也应当看到,一旦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将不利于光伏系统的成本下降,对于下游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受阻后,导致其产业规模萎缩会进一步产业贸易抑制效应,导致其对欧美等国的多晶硅原材料和机电设备进口的下降,这样又会造成欧美光伏上游企业出口下滑.

  要知道欧盟和美国当前从事光伏工作的员工数量分别达到265000和119000,光伏市场总价值可达580亿欧元和115亿美元,对于两国的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应当看到,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价值在整个光伏系统中的价值比已经下滑到50%以下,也就是说上游原材料、设备和下游系统控制、设计和安装的价值愈来愈大,欧美在上游和下游的相关利益要超过中游的电池和组件制造.光伏"双反"尽管会保护欧美国内替代产业,但上下游的损失可能更大.欧盟经济顾问机构Prognos对于欧盟"双反"的经济影响作了一项专门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将导致下游光伏系统成本增加以及上游相关产业对中国出口的下滑,最终使得相关产业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和失业上涨.表3.5,列出了征收不同关税情景下,经济损失和失业的状况.

论文摘要

  此夕卜,美国咨询机构The Brattle Group关于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对美国的就业影响的研究结论是在假设征收50%和100%的惩罚性关税后,将在2014可能累计导致14877~43178和16917?49589光伏产业和关联产业员工失业,而如果考虑中国可能采取的多晶硅反倾销措施,失业人数可能进一步增加.

  因而,可以看出欧美光伏"双反"对其自身关联产业具有很大的损害,仅仅保护了光伏产业链中游产业,对于在上下游具有更大经济利益和强势地位的欧美国家来说最终可能导致损失大于收益.

  第四节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此次欧美对华光状"双反"的背景和当前的进展情况,并且对"双反"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然后针对欧美进行"双反"期间的实际经济贸易数据和企业财务数据分别就"双反"对中国的贸易破坏效应、贸易偏转效应、贸易抑制效应和响应式反倾销以及对欧美的贸易保护效应、产品价格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效应进行针对性实证分析,客观地反映此次欧美"双反"对进出口双反产生的经济影响.下一章将产业链结构、竞争力和相关政策方面分析国内光伏产业遭受欧美"双反"的内在原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