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解决方案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6 共2469字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 缺乏自我认识,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准确是多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面貌。首先,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应用技能往往过于自信,所以当下就业存在着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的现象。其次,多数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没有积极的求职心态,无法进行角色转换,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客观、冷静的进入求职状态。再次,学生步入职场后,往往无法按照预期尽善尽美的完成工作,其能力和岗位无法很好的契合,这中间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如薪酬待遇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公司普遍存在“加班”现象……而目前大学生对工资要求普遍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所以,目前社会让初入职场的学生措手不及,失去了方向。

  (二) 择业过程心理素质参差不齐,职业能力不足人们把当今时代称为竞争的时代,竞争机制已深入社会各个行业。

  大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已经历了各奖项的评比竞争,但其自身竞争意识在校园中并未真正得到强化。面对社会竞聘中更为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教师应灌输给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理念,帮助克服学生在求职时产生的不自信、胆怯等心理障碍。再者,因大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扎实、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偏低……这些职业能力的欠缺导致学生在求职时高估自身能力,选择就业单位时表现出了被动形和随意性。

  (三) 就业盲目,应聘存在随意性由于大学生在求职前对行业了解不够清楚,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不强,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用人制度及企业文化等,他们目标模糊,就业盲目。再有就是对自身认知不完全,从众心理往往是他们改变原有的求职目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大学生即便开始了职业生涯,也会因对工作的不了解、不适应而导致二次就业。

  (四) 缺乏自信,回避就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以上三种,还有一类学生处于回避就业状态。有目标有规划的学生从大三,甚至大二就已经开始着手就业问题了,但学校存在另一些学生,他们不想就业,对就业不抱有任何信心和希望,也无规划可言。他们认为就业问题棘手,一直处于一种回避状态,希望可以一拖再拖,甚至用考研这种借口来躲避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于,校方并未给予及时的就业指导,教师并未争取引导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对自身认知不够清晰。

  二、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 入学时引入“职业规划”概念==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从学生初入大学校门时,给学生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

  人们对职业的认知一般会经历大概五个阶段:1) 初步的职业认知及职业导向。这一阶段从小学或初中就已存在,学生会对其关注行业产生好奇,并开始意识到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性。2) 职业试探。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开始进行职业试探,这一阶段,学生利用机会,开始去尝试。3) 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前两个阶段里自己兴趣的导航,再辅以对职业的认识,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学生在大学阶段可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书。4) 职业准备。根据职业生涯计划书,学生通过大学准备或接受更高级的教育,进行职业所需技能以及知识的储备。5) 就业安置。学生在做好知识、技能储备后,开始步入社会,寻找其对应行业开始发展。

  (二)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书==根据人们对职业认识的五个阶段各阶段的认知特点,教师应在大学阶段开始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书。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引导:1) 自我认知:通过M BTI等相关测试,分析自我,包括自我认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个人特质、职业价值观等。通过测试题所得出的结果可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的分析自己、认识自己。2) 职业认识与决策。这里包括家庭环境分析、学校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以及行业环境分析等。根据这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做出定位,得出自身优势因素、弱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3) 计划与途径。由前两个步骤可得出个人职业目标,想要实现此目标要经过的职业发展路径,再由路径分析出大学期间应做的计划和实施途径。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再把长期计划划分为一个个短期计划。由以上步骤,教师可使学生对未来职业更加明朗,对大学时间更能有适当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有方向的朝每一个计划努力,从而在毕业之际能够更好地迈入社会。

  (三) 抓住实习机会,尽早做准备==许多学生在并不重视实习阶段,认为这一阶段可有可无,找借口逃脱和消极怠工的大有人在。这种消极的思想对学生的顺利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相比于认真实习的学生,不参加实习或消极怠工的学生对社会少了一份接触,对行业少了一次了解的机会,对迈入社会少了一次预热准备。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合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同时,在学生实习阶段要积极引导,为学生初次接触社会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处理和排解,并做好相关实习考核标准。要在规划、心理和考评环节上同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压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仍在持续增长着,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显现,所以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应做好准备,做到有职业规划,有知识储备,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和消极盲从的就业误区,克服掉自卑、焦虑、胆怯等心理障碍。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同时,注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辅以加强健康的就业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应做好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永吉,田爱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
  [2] 赵颂平,张荣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
  [3] 黄永乐。高师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4] 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