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提升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29 共3626字
论文摘要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就业能力

  通过搜索“就业能力”,我们发现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众说纷纭。 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充分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学者 Overtoon 认为就业能力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 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描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 ”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来促使自身知识的积累、潜能的开发,从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具体来说,其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

  1. 基本工作能力

  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必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2. 专业技能

  即大学生通过对本专业知识理论体系的学习从而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求职技能

  包括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定位、机会分析与把握、自我决策与营销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

  其中基本工作能力和求职技能是通用的能力,即对任何职位都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可以迁移的能力要求。 而专业技能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是一个专业区别并优于其他专业的核心资本,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重要标准。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 1998 年教育部为了适应国内迅速发展的社会保障事业而新开设的一个专业。 就业市场对口职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要求主要汇总为:1. 熟悉国家和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和人事政策。 2. 精通与社保、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续签,员工档案落户等手续的办理。 3. 熟悉社保管理流程,包括员工社保的申请、转入、转出、提取、退保,每月的社保缴费及与社保机构的对账, 公司员工社保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等。 4. 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 5. 熟练使用社保相关及各类办公软件。 6. 系统掌握社保专业的理论知识。 7. 热爱劳动保障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 8.

  能够适应经常外出的工作。9. 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10. 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11. 普通话标准,口头表达能力强。 12. 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 13. 抗压能力强。 14. 领悟能力强,执行力强。 15. 工作认真、仔细、耐心、踏实、稳重,等等。其中 1~10 主要为专业技能,其他的则是基本工作能力。 这些专业技能要求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只有切实掌握并学会运用这些必备的专业技能, 他们才能使自己立于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境地。 而基本工作能力则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求职技能则更多地体现在大学毕业生的面试环节。

  二、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以安徽某大学为例, 该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2 年开设,至今已历经 11 年的发展。 追溯该大学最近 3 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情况,基本情况见表 1。

  论文摘要

  通过上述具体描述, 我们不难发现该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高, 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大量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现象。 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一)就业心态不端正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劳保专业时,对该专业定位模糊,认为这个专业毕业后就只能进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狭隘地将这个专业的未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挂钩。等到毕业季时,他们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等待公务员、事业编的考试结果,结果不理想就等待明年再战,非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不进。

  (二)专业技能不扎实、缺乏实践

  根据安徽某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去向,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存在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现象。 那些进去企业工作的毕业生,除了少数从事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之外,更多学生在销售、会计、文秘、行政等岗位任职。 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扎实,没有实践工作经验。

  (三)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时间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并不长久,发展也不太成熟,加之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相关的专业老师缺乏对学生及时有效地指导。 大学生在宽松的大学环境里不知道如何规划四年大学生活,或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或是稀里糊涂地盲目考取证券、会计从业证书,或是跟随大流选择考研。 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难以有计划、有准备地去应对就业这个难题。

  三、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面对供大于求的客观现实,在就业竞争中并不占品牌优势的普通高校要想在就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片领域,必须从自身下功夫,寻找突破口。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升专业技能


  一方面,根据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学校可以引入关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相关操作软件,利用学校实验室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网上仿真任务模拟;另一方面,更新课程设置时间,实践课程应该紧接在理论课程后面,分散在每一学年。 比如:大一第一学期安排一周的专业见习,学生到各实习基地参观学习,培养其职业基本认识;之后的三学年每年安排四周到相关单位进行专业顶岗实习,每个学期学生的专业技能呈递进式增长;第四学年进行毕业实习,接受相关实习单位进行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职业道德训练。 这样可以做到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二)发挥导师作用,做好专业指引

  目前高校对本科生的管理主要由辅导员担任,可是受到专业的限制,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指导有限。 绝大多数学生进入高校后对自己的专业感到迷茫,更别说对专业前景的展望和规划。而导师则可以为学生勾画清晰明了的专业知识框架,可以将国际、国内与专业相关的背景、动态展示给学生,可以为学生分析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动态,使学生尽早地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 此外导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流培养: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并指导学生设定每学期目标,分析如何将目标细化为步骤,逐步指引并监督学生去完成目标。再次,导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为学生联系实习实践的单位,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专业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指导。

  (三)增加实习机会,丰富实践经验

  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渠道, 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沟通、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确立就业优势。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建立一些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广泛调动校友资源以及签订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上岗环境。 此外,学校也可以邀请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者给学生担任实践导师,为学生做一些专题讲座。

  (四)依托学生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正在发展、 逐渐成熟的专业,可以依托学生为主体成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协会。在专业教师的指引下基于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如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各个年级学生的积极性, 逐渐形成高年级带动低年级、低年级促进高年级的良好学习氛围。各种活动和比赛不仅能丰富和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 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根本上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更好地就业储备了资本。

  (五)贯穿职业规划,夯实求职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理的职业规划可以减少学生的迷茫和困惑, 引导学生较早地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合理地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充分地做好求职准备。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新生入校开始,分阶段有步骤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对职业的要求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更新,确保毕业时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其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各高校必须从课程设置、导师作用、实践基地以及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着手,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推动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代 洪甫.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对策[J].职人才资源开发 ,2009,(1).
  [2] 朱 梅.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 [J]. 职 业时空,2011,(4):141-142.
  [3]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8(3):91.
  [4] 谢志远.关于培养人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M].教育发展研究,2005,(1).
  [5] 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