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口腔科学论文

上颌中切牙采用长牵引钩的控根疗效

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孙留振
发布于:2019-05-30 共4738字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长牵引钩对上颌中切牙控根效果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正畸治疗患者, 采用长牵引钩对上切牙进行控根治疗, 并对控根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1-SN (°) 和1-NA (°) 在控根后均有明显增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1-NA (mm) 也有一定程度增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长牵引钩控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上切牙控根方法。

  关键词: 控根; 上切牙; 长牵引钩;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 root-controlling method and explore its effectiveness.Methods: Twenty-seven patients eligible for inclus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rthodontic department of Anya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Long traction hooks wer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root-controlling over upper anterior teeth.Related measurem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tages.Results: After a treatment of ( 4. 1±1. 2) months on average of the patients.The1-SN angle and 1-NA angle were increased, such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meaningful ( P< 0. 05) . And 1-NA distance increased, which, however, w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 P> 0. 05) .Conclusion: The long traction hook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of the upper incisor teeth torque.

  Keyword: Root torquing control; Upper incisor; Long traction hook;

  上颌中切牙唇舌向倾斜度是影响美观和咬合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1,2,3,4], 也是正畸治疗的难点, 尤其是需要前牙大量内收的拔牙病例, 矫治后期可能出现因转矩控制不足导致上颌中切牙过于直立或舌倾。为获得良好的上颌中切牙唇舌向倾斜度, 需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控根。临床上经典的控根方法是在不锈钢方丝上弯制转矩, 操作简单, 不影响美观, 但也存在明显缺点。一是加力过程中的力偶臂 (不锈钢方丝横断面的对角线) 太小, 很难精确判断弓丝弯制的具体角度, 易造成所加转矩大于或小于应加转矩情况[5]。如果过大, 就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还可能引起并发症, 如牙周膜及牙髓的炎症反应、牙根吸收等[6,7];转矩过小则控根效果不明显。第二, 不锈钢方丝刚度较大, 无法提供稳定且持久的转矩力[5,8]。临床上另一种常用的控根方法是使用圆环形的控根辅弓, 多项研究报道了该方法对上前牙转矩调整的有效性[9,10,11,12]。与直接在主弓丝上加转矩相比, 转矩辅弓提供的转矩力相对稳定而持久, 但在控根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如上颌前磨牙颊向倾斜、牙弓增宽, 前磨牙开牙合、覆盖增加等[9,10,11]。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采用长牵引钩对上颌中切牙控根的方法, 并探讨其有效性。

  资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

  选取安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28例, 其中男11例, 平均年龄 (15.26±3.55) 岁, 年龄范围19.72~12.90岁;女16例, 平均年龄 (14.89±2.71) 岁, 年龄范围18.39~12.34岁;平均疗程 (4.1±1.2) 个月。纳入标准: (1) 采用MBT系统、0.022英寸×0.028英寸槽沟的金属托槽 (3M公司, 美国) 矫治的患者; (2) 上颌拔牙矫治 (不论下颌是否拔牙) , 且拔牙间隙已经关闭或因上前牙舌倾无法继续关闭的患者; (3) 临床表现为上颌中切牙明显直立或舌倾, 且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头影测量分析证实上颌中切牙舌倾。

上颌中切牙采用长牵引钩的控根疗效

  2、矫治方法

  上颌使用0.019英寸×0.025英寸镍钛方丝 (深圳速航, 中国) 。两侧上颌尖牙远中各放置1个短牵引钩 (杭州新亚, 中国) , 并把短牵引钩和上颌第一磨牙颊面管进行结扎;2个上颌中切牙远中弓丝上各放置1个开口朝向远中的长牵引钩 (杭州新亚, 中国) , 调整其方向至远离牙龈35°[8] (图1A) 。使用弹性橡皮链 (Ormco公司, 美国) 连接4个牵引钩进行加力 (图1B) , 加力至长牵引钩轻轻接触牙龈为止。每4~5周复诊1次, 复诊时调整长牵引钩方向, 在原来基础上远离牙龈方向约5°[13], 并更换新的橡皮链, 加力至长牵引钩再次轻轻接触牙龈。经 (4.1±1.2) 个月 (2.5~6.0个月) 后, 上颌中切牙唇舌向倾度明显改善, 再次拍摄头颅侧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

  图1 长牵引钩图片
图1 长牵引钩图片

  A:主弓丝上放置4个牵引钩;B:弹性橡皮链连接牵引钩进行加力

  3、测量方法

  对上颌中切牙控根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 具体测量项目为: (1) 1-SN (°) :上颌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 (2) 1-NA (°) :上颌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 (NA) 的交角; (3) 1-NA (mm) :上颌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 (NA) 的距离。每个测量项目测量3次, 取其平均值。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控根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上颌中切牙控根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比较:1-SN (°) 和1-NA (°) 在控根后均有明显增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NA (mm) 也有一定程度增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表1 控根前后上颌中切牙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n=27, ±s)
表1 控根前后上颌中切牙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n=27, ±s)

  注:控根前后对比, *P<0.05

  典型病例 患者, 邵某某, 女, 13岁, 主诉:上门牙前突。临床检查:上牙列中度拥挤, 21和23之间有1颗多生牙, 下牙列轻度拥挤, 双侧磨牙均为远中关系, 前牙深覆盖, 凸面型。诊断:安氏Ⅱ1类错牙合。治疗计划:拔除14、24和紧邻23近中的多生牙, 直丝弓矫治。间隙基本关闭后, 上前牙明显直立, 通过长牵引钩进行控根, 效果显着 (图2~5) 。

  图2 矫治前口内像和侧位片
图2 矫治前口内像和侧位片

  图3 控根初期口内像和侧位片
图3 控根初期口内像和侧位片

  图4 控根后口内像和侧位片
图4 控根后口内像和侧位片

  图5 控根前后头影测量重叠图
图5 控根前后头影测量重叠图

  蓝色为控根前, 红色为控根后

  讨论

  控根时上颌选用0.019英寸×0.025英寸镍钛弓丝, 是由于其扭刚强度小于同等尺寸的不锈钢方丝[14], 在橡皮链和长牵引钩的作用下更容易产生形变, 以实现控根的效果。首次控根时, 调整长牵引钩与牙龈的角度为35°, 采用弹性橡皮链连接4个牵引钩, 使长牵引钩轻轻接触牙龈, 此时 (即0.019英寸×0.025英寸镍钛弓丝被扭转35°时) 产生约为20 N·mm转矩力矩[8], 是上颌中切牙控根移动的最合适力矩[15]。复诊时调整长牵引钩, 使之再远离牙龈方向5°, 复诊间隔为4~5周, 这样, 每次加力根尖移动距离不大于1mm[13], 相对安全。

  临床上施加在牙齿上的力都可以分解为前后向、垂直向、横向等3个方向的力。分别从颊侧和牙合面2个观察角度进行二维受力分析。由于本控根装置左右完全对称, 仅以右侧为例进行牙齿受力分析。从颊侧分析 (图6A) , 弹性橡皮链作用在长牵引钩上产生的力f, 可分解为向后的力f1和向下的力f2;f1通过弓丝形变对上颌中切牙产生根腭向的力, f2是使上颌中切牙伸长的力。橡皮链作用在短牵引钩上产生的力f’可分解为向前的力f1’和向上的力f2’;其中f1’通过弓丝传导对上颌中切牙产生冠唇向的力 (它和f1是产生控根效果最主要的一对力) , f2’使上颌前磨牙段有压低趋势。

  从牙合面分析 (图6B) , 弹性橡皮链作用在长牵引钩上产生的力f可分解为向后 (远中) 的力f1和向右的力f2;其中f1通过弓丝形变对上颌中切牙产生根腭向的力, f2则和左侧相互抵消。橡皮链作用在短牵引钩上产生的力f’可分解为向前 (近中) 的力f1’和向左 (腭中缝方向) 的力f2’, 其中f1’通过弓丝传导对上颌中切牙产生冠唇向的力, 对控根有利;f2’使前磨牙段牙弓有缩窄趋势。

  图6 控根过程中牙齿受力分析
图6 控根过程中牙齿受力分析

  A:颊侧;B:面

  本研究结果显示, 1-SN (°) 和1-NA (°) 在控根后均有明显增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控根后上颌中切牙唇舌向倾斜度明显增加。1-NA (mm) 也有一定程度增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上颌中切牙切缘略向唇侧移动。综合3个测量项目来看, 控根方法的效果主要来自上颌中切牙牙根向腭侧移动。虽然在弹性橡皮链和主弓丝作用下上颌中切牙牙冠有唇向移动的趋势, 1-NA (mm) 的增加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可能是短牵引钩和上颌第一磨牙颊面管进行结扎, 有效阻挡了上颌中切牙的唇向移动。控根疗程平均 (4.1±1.2) 个月, 最长6个月, 上颌中切牙唇倾度平均增加约8°, 达到了正常参考值范围;本方法是一种有效、快速的对上颌中切牙控根的方法。

  实现牙齿控根移动依靠力矩, 即力和力臂的乘积[16]。正畸临床上控根常用方法是在不锈钢弓丝上加转矩和使用转矩辅弓, 前者因力臂 (不锈钢方丝横断面的对角线) 太小很难提供精准的转矩力而影响控根效果[5];后者增大了力臂 (主弓丝到牙颈部的距离) , 控根效果较好[9,10,11,12]。本研究使用长牵引钩控根, 进一步增大了力臂 (主弓丝到前庭沟的距离) , 一是加力点更加接近牙齿的阻抗中心, 使控根更加得心应手, 二是较长的力臂使每次调整可视化, 进而更容易提供精确的力矩。另外, 本控根方法的反作用力落在前磨牙段的短牵引钩上, 可以通过短牵引钩和第一磨牙颊面管的牵引钩结扎, 整个后牙段作为支抗, 这克服了传统控根方法的反作用力集中在个别邻牙的情况。

  根据受力分析容易得出, 本方法对上颌中切牙控根的同时可能带来上颌中切牙伸长、前磨牙压低、前磨牙段牙弓缩窄等副作用。摇椅弓可以压低前牙、伸长前磨牙、前磨牙段牙弓增宽[17], 恰好和上述副作用方向相反, 而且, 摇椅弓对上颌中切牙唇倾的力对控根有利;所以, 配合摇椅弓使用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Najafi HZ, Oshagh M, Khalili MH, et al.Esthetic evaluation of incisor inclination in smiling profiles with respect to andibularpositio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15, 148 (3) :387-395.
  [2]Cao L, Zhang K, Bai D, et al.Effect of maxillary incisor labiolingual inclination and anteroposterior position on smiling profile esthetics[J].Angle Orthod, 2011, 81 (1) :121-129.
  [3]Ghaleb N, Bouserhal J, Bassil Nassif N.Aesthetic evaluation of profile incisor inclination[J].Eur J Orthod, 2011, 33 (3) :228-235.
  [4]Sangcharearn Y, Ho C.Maxillary incisor angulation and its effect on molar relationships[J].Angle Orthod, 2007, 77 (2) :221-225.
  [5]白丁, 辜岷, 张剑.固定矫治器中切牙转矩的控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9 (2) :104-107.
  [6]Darendelier MA, Kharbanda OP, Chan EKM, et al.Root resorp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lterations in physical properties, mineral contents and resorption craters in human premolars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light and heavy controlled orthodontic forces[J].Orthod Craniofac Res, 2004, 7 (2) :79-97.
  [7]Casa MA, Faltin RM, Faltin K, et al.Root resorptions in upper first premolars after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torque moment.Intra-individual study.[J].J Orofac Orthop, 2001, 62 (4) :285-95.
  [8]黄宁, 辜岷, 韩向龙, 等.正畸方丝转矩力的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6 (2) :152-155.
  [9]陈蓉, 杨雁琪.前牙转矩辅弓的应用[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5, 12 (4) :177-180.
  [10]秦燕军, 顾月光, 刘可, 等.控根辅弓对上颌切牙转矩疗效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4 (6) :787-791.
  [11]张海燕, 彭利伟, 石丹.前牙转矩辅弓在临床初步应用体会[J].口腔医学研究, 2010, 26 (6) :860-862.
  [12]王培洁, 冯云霞, 刘丽霞.控根辅弓的临床运用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8, 17 (12) :974-975.
  [13]王丽艳, 林珠, 施亮, 等.切牙转矩对上颌骨性前突患者颌骨和软组织侧貌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 28 (7) :420-422.
  [14]辜岷, 白丁, 梁芮, 等.正畸方丝转矩余隙角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 20 (3) :171-173.
  [15]Wainwright WM.Faciolingual tooth movement:its influence on theroot and cortical plate.[J].Am J Orthod, 1973, 64 (3) :278-302.
  [16]傅民魁, 林久祥.口腔正畸学[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95-96.
  [17]陈莉, 张丁, 傅民魁.摇椅型唇弓作用下牙弓三维变化趋势的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2, 9 (1) :24-27.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
原文出处:孙留振.长牵引钩对上颌中切牙控根效果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05):290-2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