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正畸治疗加认知-行为干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2-03 共2187字
论文摘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常见病之一 , 以青壮年多见 ,主要表现为头面部或关节区疼痛、关节杂音及下颌运动异常 ,但究其病因 ,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目前 , 国内外学者基本对其病因达成共识 :TMD 是多因素疾病 , 可能与牙合因素、咀嚼肌、关节本身、躯体健康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 其中牙合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越来越被重视并认为是引起TMD 的重要因素。本实验研究就针对牙合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以正畸治疗联合认知 - 行为干预治疗 TMD 患者以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从本院口腔科 2008 年 6 月 ~2010 年 4 月门诊接诊的 TMD 患者中选出具有明显牙合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的 TMD 患者 48 例 , 其中男 20 例 , 女 28 例 , 年龄 16~28 岁 ,平均年龄 23.1 岁。患者牙合表现 :均 Angle 骨性、牙性Ⅰ类 ,前牙或个别前牙反牙合, 个别后牙正或反锁牙合。患者均自诉学习、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 焦虑失眠, 轻度自闭症。诊断标准:至少有其中 1 项以下症状和体征:关节或关节周围肌群疼痛 ,关节弹响 , 下颌运动异常 , 包括左右偏、张口过大或张口受限。CT 及颞下颌关节造影未见器质性改变。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 2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 ( 男女均等 ) 均由同一正畸医生进行固定正畸治疗 , 其中实验组由心理科医生联合认知 - 行为干预 , 旨在消除紧张应激和不良情绪 , 增加患者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及增强其自信心。

  1. 3疗效判定标准 以 TMD 的体征症状消息且 1 年复查稳定为治愈 ;体征症状较前有明显好转且 1 年复查稳定为有效 ;体征症状无明显好转或不能保持稳定者为无效。成功率=( 治愈 + 有效 )/ 总例数 ×100%。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形式表示 , 实施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治愈 12 例 , 治愈率为 50.0% ;有效 6 例 ,占 25.0% ;无效 6 例 , 占 25.0% ;成功率为 75.0%。实验组治愈 14 例 , 治愈率为 58.3% ;有效 9 例 , 占 37.5% ;无效 1 例 ,占 4.2% ;成功率为 95.8%。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根据流行病因学调查结果 , TMD 是口腔常见病 , 其发生率在龋病、牙周病、错牙合畸形之后的第四位。目前的研究结果倾向于 TMD 是多因素引起的咀嚼肌功能紊乱和颞下颌关节结构的退行性改变[1]。20 世纪 50 年代前 , 以 TMD牙合病因学说为主流派意见 , 没有争议。20 世纪 60 年代起 , Schwartz以及后来的 Laskin[2]提出肌痉挛学说和明确提出的精神心理学说 , 甚至否定牙合因素病因说。但两个学派均有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及实验研究证实。因此 , 逐渐发展成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理论[3]。

  认知 - 行为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 它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 , 通过建立正确的认知行为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行为。它并不是简单的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 , 而是将潜意识行为原理、暗示学习原理及技术、行为主义学习原理及其行为疗法、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学习原理、认知疗法等技术综合在一起而发展起来的临床技术。本试验研究采用认知 - 行为干预 , 通过与患者交谈 , 挖掘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机制 , 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疏导 ,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认知观 , 从容地对待生活、学习等压力。

  本实验通过正畸治疗矫治错牙合畸形 , 使颞下颌关节的弹响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 赵艳红等[4]通过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提示髁突由下前位后移至中位范围 , 关节结构较协调 , TMD 症状得到了缓解。但由于 TMD 的多因素病因机制 ,在对照组中 , 作者通过单纯的正畸治疗其成功率为 75.0%。高速等[5]对 78 例 TMD 患者用经中国学者正式测试修订的 MMPI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异常者占 70%。王世霞等[6]对高考前 3854名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认为 , 高考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等导致紧张心理、焦虑情绪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JDS) 的主要发病因素。本实验实验组中,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取得较好的疗效,成功率为 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于 TMD 的多因素的病因学机制 , 作者很难准确确定其某一致病因素。在对错牙合的 TMD 患者的正畸治过程中 ,特别是青壮年患者 , 应积极把社会心理因素考虑在其中 , 顺应医学模式转变 , 对其给予必要的认知 - 行为干预 , 重视心理因素在 TMD 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 更好地、更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林久祥 . 口腔正畸学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402-405.
  [2] Laskin DM. Etiology of the pain-aysfunction syndrome. J Am DentAssoc, 1969, 79(1):147-153.
  [3] Molin C. From bite to mind: TMD-α personal and literature review.Int J Prosthodont, 1999, 12(3): 279-288.
  [4] 赵艳红 , 王春玲 , 郭杰 , 等 . 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手术矫治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07, 25(5):463-469.
  [5] 高速 , 张震康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心理因素的研究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1989, 24(2):121-123.
  [6] 王世霞 , 郑先雨 , 李中伟 . 高考前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广东牙病防治 , 2007, 15(6):270-27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