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中小学校长开展“自我研究”的内涵、现实意义及遵循原则

时间:2014-05-10 来源:未知 作者:7号编辑 本文字数:3429字
论文摘要

  一、中小学校长开展“自我研究”的内涵特征

  “自我研究”作为西方教师教育界的一种“新学术”,其理论体系虽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内涵特征等问题还有需要进一步达成共识,可是“自我研究”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已十分明确。与其他研究类型相比较,“自我研究”更加突出“自我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的作用,在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方面也都有所差别。

  1.校长“自我研究”要确立“自我意识”

  “自我研究”的主体是自我。校长自身亲历的教育实践或与校长关系密切的问题往往是校长“自我研究”的对象。

  开展“自我研究”首先要确立“自我意识”,这是因为它不仅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也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校长通过“自我研究”解决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这是“自我研究”与其他类型研究有所不同之处。

  2.校长“自我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前提。面对许多纷杂多变的教育现实问题,校长虽然有许多亲身经历和感受,但是要从中甄别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问题也并非易事。“自我研究”不仅指向研究对象,也指向自我。研究自我、认识自我是很重要的,但是也是很困难的,这不仅需要勇气和信心,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直面问题,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校长“自我研究”要提倡“合作意识”

  校长开展“自我研究”,不仅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也会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开展“自我研究”不会一帆风顺的,总是困难重重。事倍功半、半途而废的比比皆是,究其原因虽然复杂,但是从研究策略角度来看,缺乏合作意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校长往往囿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摸索,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得所研究的问题深度和广度受到很大的限制,直接影响“自我研究”的成效。

  二、中小学校长开展“自我研究”的现实意义

  1.认识“自我”,追求卓越

  “自我研究”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自我研究”指向实践,也指向“自我”。校长开展“自我研究”

  不仅要反思“自我”教育实践,也要反思“自我”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我们知道,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是相对稳定的,改变或转变也绝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高尚的职业精神。可是,面对教育实践改革,这种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不可回避。因此,提高校长自身职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不断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关键。

  从全国知名校长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那种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对学校教育实践锐意改革,所形成高层次自我修养的精神境界,就是很好的例子。

  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需要勇气和智慧。这与现实中的“我”和心理因素支配下的“我”关系密切,回避之就会形成“自我”意识淡薄。校长身在学校教育第一线,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凭着学校办学经验,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从校长经验交流情况得到充分体现。校长忙于学校管理事务性工作,“问题”意识淡薄,缺乏“自我”教育实践的反思,成为“事务型”校长,导致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难以转变,影响了自身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也影响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品质。

  2.认识“他人”,增进合作

  校长“自我研究”指向“自我”教育实践和“自我”价值观念,这都与教育环境和他人交往关系密切。开展“自我研究”不仅需要学习“他人”的新知识新经验,也需要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找出差距,发现问题,为开展“自我研究”创设基本条件。沟通和交流促进反思,重新审视“自我”教育实践和“自我”价值观念,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合作为开展“自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集思广益,增进沟通与交流,促进“自我研究”取得成效。

  合作增效众所皆知,有效合作并非易事。校长开展“自我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改进教育实践,也在于提高反思能力和转变价值观念。校长开展“自我研究”的内容相当广泛,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困惑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坚持开放、提倡合作是校长开展“自我研究”取得成效的关键。合作何乐不为,事实上有效合作仍受到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蹴而就并不多见。合作需要信心,也需要勇气。

  合作意识淡薄是“自我研究”陷入困境,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之一。

  3.促进“自我”可持续发展

  校长发展事关学校发展,事关教育发展。尽管校长发展方式多样,但是都离不开学校教育这片沃土,它滋养着校长成长,走向辉煌。校长发展有其内在需求和愿望,这种需求和愿望与校长“自我”意识关系密切。校长对人生价值、职业意义的追求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校长发展因个体的主体性和内在潜能的差异性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特征。校长开展“自我研究”要以创新教育为契机,提高“自我”意识,深入教育实践;强化反思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升华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

  发展是一种变化,发展与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发展意味着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而无意义的变化不是发展。校长发展是指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这种有意义的变化必然推动教育实践改进和创新。校长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发生有意义的连续变化和更新,这符合校长成长的规律。事实上,校长对这种道理是了解的,他们多数在教育实践中默默无闻、勤奋地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教育实践进行了改进,可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相对滞后,无法从旧形态向新形态的“飞跃”,发展也受到影响。校长开展“自我研究”的意义也在于此。

  三、中小学校长开展“自我研究”遵循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学校教育问题不只是学校内部的问题,它与教育大环境有关,也与社会现状有关。学校教育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校长开展“自我研究”必须坚持开放性的原则。一方面,要向校内开放,组织力量开展研究活动。另一方面,要从教育大环境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学校教育问题研究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避免仅凭经验和老眼光看问题,否则,就会使问题研究陷入困境。“自我研究”不仅是一个研究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校长“自我研究”坚持学习新知识和借鉴新经验,用新的理念和观念分析教育问题的内外在原因,使“自我研究”取得成效,达到改进教育实践的目的。

  2.实效性原则

  中小学校长开展“自我研究”要坚持从学校教育实践出发,以改进教育实践和创新教育实践为目的。学校教育实践都有待于改革和创新,其所涉及的问题往往多且复杂。如何获取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不仅需要开展调研,更需要进行论证,把有价值的问题从困惑和繁杂问题中甑别出来,这是有效开展“自我研究”的前提。开展“自我研究”应立足于学校教育实际,结合学校发展需求,融入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同时,要善于总结和推广,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是重新再认识的过程,是升华的过程,没有研究成果的研究至多只是经验而已,研究成果得不到推广没有现实意义。

  3.探究性原则

  校长身在学校教育第一线,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凭着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并常常进行总结和反思,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可以从学校发展状态得到充分显现。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广泛、日益深刻,使得校长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现象、教育方法与手段做出判断、评价和选择。这就要求校长立足教育实践,深入探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调适情感和意志,深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形成具有独立评判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教育实践证明,校长是学校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校长开展“自我研究” 能使校长清醒的认识到学校教育实践现状与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不断追求改进和创新,摆脱那种仅凭个人感性经验或者作为他人思想被动改革的实施者。

  4.合作性原则

  校长开展“自我研究”往往与自身亲历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关,其原因主要是对教育实践活动规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校长开展“自我研究”能够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当然,校长仅凭自身学识和经验对客观教育现象的准确判断和理解也会存在种种困难的,出现偏见和误解现象也在所难免。因此,校长开展“自我研究”与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是必要的。事实上,教育实践活动总是由不同群体直接或间接参与形成的,其中包括学生、教师、教育组织、社会机构等。他们对教育实践活动在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体验、感受和看法等。他们之间交流与合作,不仅扩展了教育实践视野,也加快教育实践深度理解,有效提高“自我研究”的成效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梁琳.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吴海棠,蒋京川.国内外可能自我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2,(04).
  [4]王建宗.论校长办学价值观的反思、调适与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4).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