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技术论文

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电子战特点及其启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19 共3538字
论文摘要

  2011年3月19日利比亚当地时间18点45分,随着法国"阵风"和"幻影"战斗机突入利比亚领空,利比亚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虽然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但透过战场的硝烟,作为现代战争精灵的电子战,在整个作战过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和启示.

  一、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电子战行动的特点

  (一)充分发挥非对称力量优势

  利比亚战争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战争的胜负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悬念.但是同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一样,面对同样力量弱小的对手,联军并没有轻视对方,而是充分发挥作战力量的非对称优势,动用了大量现役先进武器装备,再一次将战场作为了装备的试验场.仅就电子战装备而言,就有法国的C- 160G"加百利"信号情报飞机、英国的"哨兵"AEW.1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意大利的"狂风"ECR电子作战与侦察飞机、希腊的EMB145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和瑞典的S102B Korpen信号情报飞机.另外,美军的电子战飞机,诸如EP- 3E、P- 3C、F- 16CJ、EC- 130H、E- 3、E- 8C、EC- 130J、RC- 135V/W、"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等也全部悉数登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军新型的EA- 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此次美国海军共派出了5架EA- 18G"咆哮者"电子攻击飞机参战,这是该型飞机服役以来首次参加实战,主要用于破坏利比亚的防空雷达系统,为联军的空袭飞机护航.EA- 18G配备有ALQ- 99雷达干扰吊舱、ALQ- 218V(2)战术接收机和APG- 79相控阵雷达,并携带AMRAAM空空导弹和反辐射导弹,USR- 113通信干扰吊舱则安装在武器舱内,拥有十分强大的电子攻击能力.

  (二)注重形成一体化作战行动

  利比亚战争的作战目的是打击和削弱卡扎菲政府军的作战能力,帮助反对派武装力量推翻卡扎菲的独裁统治.围绕这一核心军事目的,联军采取了以空袭和远程精确打击为主的作战方式,而电子战行动则始终服务于战争的主体行动,注重与其他作战行动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为确保空袭任务的顺利实施,联军出动大量电子战装备压制和摧毁利比亚的防空体系,为其他作战飞机提供安全保障,确保火力打击的顺利实施.

  如在空袭过程中,美军的EP- 3E、RC- 135等信号情报飞机专门对利比亚的雷达和通信信号进行严密的监视.同时,美国EA- 18G、EC- 130、F- 16CJ反辐射攻击战斗机以及意大利的"狂风"ECR电子作战与侦察飞机等则执行对利比亚防空设施的电子攻击以及防空压制与摧毁任务,充当开路的急先锋,并贯穿作战行动始终.在整个空袭利比亚过程中,美国并没有出动先进的F- 22战斗机,却承担了近100%的电子战任务和70%以上的空中监视任务.离开了美军的电子战支援,英、法等国的作战飞机就将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危险.

  (三)灵活选择不同的作战手段

  善于根据作战环境与作战目的的不同,灵活地选择作战手段,"软""硬"杀伤有机结合,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电子战的不二法门.在已经逝去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实施的电子进攻基本上是集中强大的电子战力量,对敌方进行全面的压制干扰.然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除利用持续、高强度的电子干扰,瘫痪伊军的指挥、控制、通信、防空等电子信息系统外,还大量使用高速反辐射导弹对伊军的防空雷达阵地、GPS干扰装置等进行直接的打击摧毁.而在此次联军空袭利比亚的作战行动中,为了彻底压制和摧毁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为空袭的作战飞机提供安全保障,一般在对利比亚防空雷达的干扰和反辐射摧毁中,无疑摧毁更受青睐,因为"硬"杀伤取得的效果是彻底的,每摧毁一个敌方的防空设施,作战力量的对比就向己方倾斜一点,避免了重复打击.

  但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利比亚却往往将一些防空系统设在医院、学校附近或者直接隐匿其中,对其实施直接摧毁将会带来严重的人道危机和大量的负面报道,同时由于受到交战准则的制约,联军曾不得不多次放弃使用反辐射导弹,于是电子干扰压制就成为应对这类目标的最佳选择.

  (四)实时展开严密的战场监视

  严密的战场监视和实时的情报保障是联军进行空袭的基本保障.一方面,注重平时的侦察监视和情报搜集.多年来,法、美、英等西方国家的侦察卫星对利比亚的重要军事设施和基地,如机场、指控中心、雷达设施以及导弹阵地等均进行了详细的侦察记录并精确定位.此次对利比亚的空袭作战中,联军第一波攻击首先是采用"战斧"及其他巡航导弹对利比亚的防空系统进行远程精确打击,而这得益于平时卫星侦察情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是在空袭过程中,联军出动大量的信号情报飞机和侦察飞机对利比亚政府军的雷达和通信信号进行严密监视,一经发现立即进行电子干扰和摧毁,彻底压制利比亚的防空系统,为空袭飞机提供安全保障.

  据担任"奥德赛黎明"行动总指挥的美军非洲司令部卡特·汉姆上将表示,第一轮打击之后,就没有探测到利比亚远程防空雷达在工作.

  二、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电子战行动对我们的启示

  (一)树立与强敌作战的电子战指导思想

  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无论是今天的利比亚战争,还是已经逝去的阿富汗战、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都愈加悬殊,战争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展现了强大的电子战力量优势,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很多人畏惧于对手的强大,另一方面也使许多人看不到电磁斗争的复杂性、激烈性和困难性,认为电子战的胜利是理所当然.我军未来电子战不可避免,必须树立与强敌作战的电子战指导思想.首先是强敌之强.要勇于正视,但更要客观辩证地看待敌之强大,我军从来都有战胜强敌的优良传统.

  另外必须树立立足现有电子战装备与强敌作战的思想,充分认识到电磁领域斗争的激烈性、困难性,加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争取把对手吃透,找到对付的办法.

  (二)加快构建攻防兼备的电子战力量体系

  电子战具有攻防主体的分离性、攻防技术的相异性以及攻防力量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传统上,我们将电子战关注的重点总是放在了电子进攻方面,重视电子战"矛"的作用,强调通过干扰、压制、破坏敌电子目标体系等达成作战目的.然而,在信息化条件下,体系对抗将成为作战的基本特征,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都将对电子战的作战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利比亚战争表明,在强大的对手进攻面前,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电子防御,己方的信息系统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或遭到致命打击,整个作战体系将被瓦解,顺利实施电子进攻也将成为不可能.

  所以,电子战力量的发展建设,应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大力发展战役级和战略级电子战力量,同时实现电子战力量由单纯的软杀伤向软硬杀伤结合乃至融为一体的方向发展,由单个电子设备和分离式电子系统的对抗向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系统对抗和体系对抗发展,最终实现由主要是进攻型的战术级电子战力量发展为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力量完备的多层次、攻防兼备型电子战力量体系.要组建适当的"网电一体"电子战力量,同时加快新型电子战装备的研发.

  (三)积极推进电子战融入联合作战体系

  在信息为主导的信息化时期,未来作战表现为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集中体现在运用具有一定规模、相互作用的行动实体,依托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进行的体系对抗.联合作战是实施体系对抗的基本依托.积极推进电子战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既是联合作战争夺制信息权的需要,也是发挥电子战作战效能的保证.一方面,要建立一体化的联合作战电子战指挥协调机构,它应由联合指挥员领导的各军兵种派往联合作战指挥部的代表为骨干而组成,其职能是根据战役总计划,统一调配、协调电子战行动;确定作战各阶段电子战行动的重心及各军种电子战系统与其他作战系统之间、各军种电子战部队之间、电子进攻与电子防御之间在作战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要做好电子战力量的内部联合.要根据总的战役意图,统一协调好作战编成内电子战软、硬两种作战手段的紧密结合,电子进攻、电子防御两个主体间的协调转换,电子战行动与其他作战行动之间的协调一致,达到电子战系统与其他作战系统的协调统一.

  (四)注重创新适应实战需要的电子战战法

  电子战战法是将电子战力量转化为电子战实际作战效能的"催化剂",是未来赢得战场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对比利比亚战争与已经逝去的科索沃战争,我们会发现,同样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同样是面对以空袭为主的军事打击,同样是面对敌方高强度的电子压制,利比亚政府军处处被动挨打,无所作为,而南联盟军队却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不对称优势,积极创新研究作战方法,用落后的武器打下了F- 117隐形战斗机.未来的战场上,敌我双方在电磁领域的斗争必将更加激烈和复杂,特别是在面对技术比我先进,作战力量比我强大的作战对手时,如何最大限度地立足已有装备发挥我军电子战的优势,最大限度地破坏、瓦解敌方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我方的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都给电子战战法的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战法,创新战法,发挥己方优长,克敌之短,已成为赢得未来战场上电子战主动权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 戴清民.电子防御导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2]郭剑.电子战行动60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3] 陈克林.信息化战场上的电子战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