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训练论文

军事后备力量的强化训练问题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4 共6495字

  中央军委***主席站在战略全局,对提高部队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军事训练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后备力量作为我军的有力助手和未来作战的重要补充力量,必须坚决贯彻习主席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实战化训练不断引向深入,全面提升军事训练质量水平和支援保障作战能力。

  深化认识,树牢实战化训练思想。加强实战化训练是提高遂行任务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必须深化认识,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实战先实训的思想。一是认清安全态势,拓宽抓实战化训练的战略视野。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深刻调整,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转型,我国安全形势更加复杂,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多元,军事斗争准备任务更加繁重。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地区安全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全面贯彻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安全需求在哪里,实战化训练就跟进到哪里,持续增强后备力量“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功能,为维护安全、促进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二是认清战争走势,增强抓实战化训练的责任担当。信息化战争是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作战,虽然直接参战力量减少了,但支援保障力量却增加了。

    海湾战争中,美国首批征召的5万预备役部队,近80%担负装卸、运输、净水、油料、翻译、医务、法律、救护、扫雷、弹药补给、装备维修等支援保障任务;在伊拉克战争中征召的2.7万名预备役人员,全部为人事、通信、测绘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未来战争中,后备力量很可能担负城市防空、后方防卫、重要目标防护、为现役部队补充兵员及各类支援保障任务,是赢得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充分认清后备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充分认清人民战争依然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摒弃“后备无用”的错误思想,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推进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确保随时收得拢、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三是认清改革大势,激发抓实战化训练的创新活力。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以实战化为标志的军事训练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开创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新局面,必须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大势和后备力量转型发展趋势,用前瞻眼光审视、用创新思维筹划,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后备力量训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破解面临的人员编组、组训模式、装备保障等方面的矛盾问题,激发抓实战化训练的创新活力,走出符合时代要求、贴近使命任务、体现民兵预备役特色的实战化训练路子。四是认清训练形势,增强抓实战化训练的紧迫意识。目前,后备力量抓基础训练多,抓实兵演练少;抓简单课目训练多,抓难险课目训练少;抓体内循环式训练多,融入作战体系训练少;抓一般性训练多,抓复杂电磁环境、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少。这种状况与实战化要求差距还比较大,难以适应未来作战保障需要。问题是工作的导向,要客观分析后备力量训练形势,正确对待训练现状与实战要求的差距,以更紧的意识、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推进实战化训练,着力拉长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的短板。五是认清特有优势,坚定抓实战化训练的信心决心。后备力量开展实战化训练既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也有一些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尤其是地方科技信息、军工产业及医疗、通信、石化、物流、工程机械、电磁频谱等行业系统,专业人才和装备技术资源雄厚,军民通用性强,可为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提供有力保障。人武系统要认清寓军于民的独特优势,坚定抓好实战化训练的信心决心,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积极并善于借助地方优势资源,弥补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保障缺口,不断拓展实战化训练路子。

  理清思路,把握实战化训练方向。实战化训练,简言之就是按照实战要求去训练。因此,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必须贯彻战斗力标准,遵循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紧贴任务和建设实际组织实施,确保训练方向不偏。一是坚持真难严实。降低训练难度、简化训练内容、放宽训练条件和考评标准等问题,在后备力量训练实践中还普遍存在。要坚持依法治训、按纲施训,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做到环境真、内容实、标准高、考核严、难度适宜,使训练尽可能贴近实战,锤炼过硬训风和顽强作风。二是融入全军体系。仗在一起打,兵就在一起练,后备力量训练只有深度融入我军训练大体系,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应有作用。美军积极建立“无缝隙一体化陆军部队”,分步骤将预备役部队编入战时拟增援的现役部队进行合成训练,使现役与预备役两支力量的教育训练深度融合。我们要借鉴外军的这些经验,加强统筹规划,同步安排现役和后备力量训练任务,同步制定训练计划、下达训练指示,同步组织训练监察和考评,努力实现资源共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突出信息主导。信息化是最大的实战化。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相对滞后,既游离于现役部队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之外,也没有很好地运用地方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成果,致使训练信息含量比较低,与保障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不相适应,成为制约实战化训练深入的最大短板。要将通用数据库、一体化指挥平台引入后备力量训练中,奠定战时信息融合和对接保障基础,同时,逐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动员指挥信息系统,强化信息系统运用训练,推动信息力向动员力转化。四是强化任务牵引。训练与任务结合得越紧,训练针对性实效性就越强。民兵预备役人员年度训练时间仅有二三十天,3~4年一个训练周期,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形成能力,必须在抓实编组、保证复转军人率和专业对口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任务开展训练,确保训练效率和效益。要依据后备力量可能担负的任务确定能力指标,依据能力指标设计训练目标,按照训练目标规划训练发展、安排训练内容,构建起以任务为核心的新型训练体系,实现后备力量训练全面转型。五是立足自身实际。实战化训练关键在实,绝不能脱离后备力量建设实际搞“假大空”那一套。要充分考虑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保障、基地建设等客观条件,充分考虑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训练基础和可承受能力,力所能及、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开展实战化训练,不提过高要求、不定过高标准。

  破解难题,走出实战化训练困境。当前,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既面临思想滞后、动力不足、认识不统一等主观因素的羁绊,又面临训练资源短缺、物质条件薄弱等客观因素的掣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努力走出“不谋实”“不敢实”“不愿实”“不会实”“不能实”的训练困境。一是破解精神懈怠“不谋实”难题。人武系统多数同志年龄偏大、晋升困难、出路较窄,一些干部因此产生“车到站”“船靠岸”“向后转”的松懈思想,工作标准下降,准备打仗意识淡化,缺少谋划推进实战化训练的原动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靠问责催生动力,建立实战化训练问责制,对于那些不思打仗、不抓训练,完不成战备训练任务,脱离实战搞形式主义的人员,严肃追究责任;要靠荣誉激发动力,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比武竞赛和岗位练兵、质量排序活动,积极选树各类训练典型,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引导干部为集体荣誉而战;要靠强军文化熏陶,深入进行形势战备教育、职能使命教育和“四有”革命军人主题教育,全面营造备战练兵氛围,进一步浓厚人武系统的“军味”“战味”,让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鞭策和警醒。二是破解装备欠缺“不敢实”难题。

  民兵预备役部队现有装备陈旧老化、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如车辆装备型号老旧、长期训练磨损较大,部队不敢组织远程机动;防空雷达、指挥仪等技术型装备,系统更新和专业维修跟不上,技术状态不好,很多单位怕用坏了,客观上制约了实战化训练落实。解决装备保障难题,要进一步理顺装备配备和管理机制,加大新装备配备和老装备升级配套力度,抓好现有装备经常性维修维护,尽可能保持装备良好技术状态,为开展实战化训练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注重统筹装备保障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选装备、集中调用,以满足后备力量重要演训活动所需。三是破解主体错位“不愿实”难题。民兵预备役人员是后备力量训练主体。实战化训练课目多数难度大、强度高,有些课目还带有一定危险性,民兵预备役人员或多或少存在为难甚至抵触情绪,使抽人难的问题“雪上加霜”.对此,各级组训者要率先垂范带动,教育引导促动,宣扬典型鼓动,让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加实战化训练;要做实做细训练中的安全防范工作,深入开展风险评估,把识险化险避险工作想在前做在先,确保安全训练;要健全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战备执勤和演训活动时的伤亡保险、医疗救治和优抚政策,消除后顾之忧。四是破解人才缺乏“不会实”难题。
  
  开展实战化训练,需要一大批指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学组训人才。从后备力量建设现状看,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懂炮兵、防空、雷达、工兵、防化等复杂兵种专业训练的官兵少,尤其是战炮分队指挥员专业对口率较低,军械、弹药专业人才匮乏,部分单位对防空作战、电磁干扰等新装备新弹种不会使用,主要依靠生产厂家指导帮带。这是当前制约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的“瓶颈”.要打破这个“瓶颈”,必须从选配源头抓起,定期从作战部队、军事院校、训练机构选拔一些指挥和兵种专业人才充实到军分区和预备役部队,输送新鲜血液,缓解人才不足压力;必须从强化培训抓起,全系统各层次落实军官“非转专”培训、专业技术骨干集约式专修精训和“四会”教练员集训会操,让官兵在强军兴训、备战练兵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优秀人才。五是破解条件有限“不能实”难题。构设近似实战的环境条件,是开展实战化训练的重要基础。然而,从后备力量训练实际看,缺少大型综合性训练基地,大口径火炮实弹射击和规模型实兵演练难组织;缺少电子战力量,复杂电磁环境难构设;缺少专业蓝军,模拟对抗演练难实施。破解这些难题,关键是要突破训练管理体制的束缚,积极借助现役部队、训练机构和军事院校的场地、技术资源和专业蓝军,构设复杂战场环境,让后备力量在身临其境中袪除和平积习,锤炼支援保障能力。同时,也要挖掘内在潜力,整合训练资源,建立一些规模较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训练基地,为后备力量进行“三实”训练和首长机关、分队实战化演练创造有利条件。

  抓住重点,提升实战化训练质量。实战化训练是一个完整体系,涵盖各领域全要素。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必须抓住重点对象、重点内容进行精训强训,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质量跃升。一是盯住第一能力抓动员演训。后备力量只有首先动员集结起来,才能遂行应战应急任务。美国各州每年都要组织本州的国民警卫队进行“战备动员鉴定”演习,以检验部队的快速动员能力,修订动员计划,改善战备状态。德国规定,预备役人员通常要参加12天的动员训练和3天的紧急动员演练,预备役军官还要参加4~6天的司令部动员演习。可以说,动员能力是后备力量的第一能力。

  抓好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必须把提升动员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快速动员集结训练演练。要扩大覆盖面,将动员训练融入基础训练和应用训练各领域,体现在入队训练、单兵训练、首长机关训练、分队成建制训练和部队综合演练各方面。要增强针对性,突出抓好快速动员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训练、首长机关带部分民兵预备役分队拉动点验和军地联演。要确立硬杠杠,完善快速动员训练成绩评定标准,制定快速动员能力评估标准,并结合遂行应急行动、战备执勤任务和重大演训活动进行动态检验,牵引和促进动员训练不断深化。二是盯住体系作战抓带训联演。信息化战争是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对抗,后备力量作为重要支前保障力量,必将与现役部队并肩行动、密切配合。要围绕共同担负的任务,持续深化后备力量与现役部队挂钩带训,采取混合编组、要素嵌入、伴随保障、定点掩护等方式,常态组织后备力量参加现役部队实兵演习。要围绕联合作战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参加诸军兵种联合基础、联合专项和联合实兵演练,促进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有机融合,提高整体遂行任务能力。

  要围绕国土防空体系集成,全面开展民兵预备役防空队伍一体化建设,统一战备、统一编组、统一训练、统一指挥、统一保障,发挥对“低、慢、小”目标末端打击优势,强化与空军部队在预警探测、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方面的联合训练,弥补低空探测盲区,提升整体防空作战效能。三是盯住重点队伍抓“三实”训练。危不施训、险不练兵,“三实”训练不实等问题,在后备力量系统仍有一定表现,如民兵实投训练很少搞,大口径火炮实射训练越来越少,爆破实炸作业基本不见了。为此,要按照训练大纲的规定课目,全面普及“三实”训练,确保每个训练周期内所有参训的重点部(分)队都能进行一次实弹射击或实投实炸训练。要全员落实以现役军官、预备役指挥军官、专武干部、民兵干部为重点的手枪实弹射击训练,抓好民兵应急队伍、防空队伍以及预备役步兵、炮兵、高炮部队实弹射击训练,逐步普及大学生军训实弹射击训练,加大特战狙击、工程爆破、电磁干扰等关键要害岗位的实射实炸训练,切实把该训的课目训到,把该训的内容训实,把该训的队伍训强。要统筹计划和使用各种弹药,适当增加民兵预备役重点队伍年度训练弹药指标,减少非战斗部(分)队训练弹药指标,防止出现一边弹药不够用、一边弹药要销毁的现象,提高训练效费比。四是盯住使命课题抓专攻精练。要加强作战问题研究,把后备力量可能担负什么任务、在哪里遂行任务、对口补充和保障哪支部队、怎样配合部队行动、如何进行指挥协调等问题研究透,在此基础上完善动员保障预案,牵引使命课题专攻精练向纵深推进。要突出使命课题研练,强化边境封控、通道控守、要地防空、后方防卫、重要目标防护及各类支援保障行动等实案化演练,抓实机动、宿营、警戒、伪装、换班、撤离等各类战场勤务训练,着力提升遂行任务能力。要抓好频谱管控、网络防护、核生化救援、科技装备抢修等新型后备力量训练,促进新质动员力保障力战斗力的生成。要根据预定作战地域的不同,常态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到岛屿、高原、城市、山地、沙漠、丛林等特定地形进行训练,强化严寒、酷暑、夜间、雨雪等复杂气象条件下训练,增强后备力量战场适应能力。

  健全机制,形成实战化训练新常态。实战化训练既是一种训练理念,也是一种新型训练模式,将对原有训练关系和训练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要保证实战化训练落实,就要建立一套可靠管用的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只有解决好“统”起来的问题,才能达到落下去、“实”起来的目的。要将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纳入全军训练体系统一筹划,在制定训练法规、出台指导性意见时体现后备力量训练的相关内容;要将后备力量重要演练活动纳入年度联训计划或部队演习计划,实打实地组织现役与后备力量混合编组训练,在训练演练中对接任务、协同动作、聚合力量;要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军地联训机制,定期组织国动委带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动员演练,探索动员指挥的方法、内容和程序。
  
  二是健全分级组训机制。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范围广、层级多、内容全,需要健全按级负责、分工明确、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教学组训机制。要逐步推进大集中组训,对于难度较大、组织比较复杂的“三实”训练、首长机关指挥所演习、快速动员及实兵综合演练等内容,适当提高组训层级,尽可能进行统一编组、统一训练。对于参加部队联训联演的民兵预备役部队,通常由师级以上单位统一组织,由军区或省军区负责训练考核与成绩评定。要大抓训练资源整合,变分散为集中,变各自为政为集约保障。
  
  三是健全考核评估机制。考评是检验实战化训练质量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是引导实战化训练深化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从实际情况看,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标准体系还不完善,有些课目考核标准较粗,不便于操作;有些重大难点训练课目考核标准较偏,难以保证遂行任务需要;还有些新增任务训练内容,没有明确标准。为此,要以实战为“参照系”,以能力为“坐标系”,抓紧建立按使命任务设计内容、按实战环境设置条件、按作战进程进行演练、按打仗要求评估能力的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体系;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人工采集与系统自动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区分层次逐级考评,增强考评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行“检讨式”“复盘式”讲评,发现战斗力建设中的短板与弱项,通过“问题倒逼”,促进后备力量军事训练健康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