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训练论文

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对战士身心素质的提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4 共4843字

  军事训练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战场打赢的重要保证。然而在训练中所产生的训练伤病也成为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对基层部队训练伤调查报告显示其伤病率在 2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3].有研究表明人体机能与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形成的重要致因[4-5].目前,训练与医学专家对军事训练伤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和治疗方面,而对训练伤病的预防研究较为缺乏,本文旨在针对战士由于心理和身体的不适应造成的训练损伤,运用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提升战士身心素质,主动适应军事训练的同时预防训练伤,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为促进作战需要的科学化的军事训练模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全军卫勤训练基地 2014 年参与培训的 118 名战士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从中筛选出 80 名无心理健康问题、训练伤病、感冒及慢性疾病的战士。将 80 名战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名。其中干预组年龄( 19. 37 ±2. 50)岁,身 高 ( 170. 08 ± 5. 03) cm,体 重 ( 62. 91 ±6. 38) kg,对照组年龄 ( 19. 09 ± 2. 78 ) 岁,身 高( 169. 75 ±4. 12) cm,体重( 60. 56 ± 4. 70) kg.本研究均征得受试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1. 2. 1 试验训练: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对干预组进行本研究规定的功能性身心训练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组训模式,对照组则进行原有的军事训练。共进行为期 8 周训练( 试验训练) ,每周训练 3 次,每次1. 5 h.具体训练内容如表下: 干预组训练内容: 动作准备训练: 动态拉伸、神经激活; 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悬吊举腿训练、悬吊倒立; 速度训练: 弹力绳抗阻跑、跑台阶、跑跨栏架、折返跑; 有氧训练:12 min跑步; 心理行为训练: 超越自我、勇攀高峰、信任背摔; 康复再生训练: 静力拉伸、扳机放松、泡沫轴滚动; 综合训练: 400 m 障碍跑阶段性练习和完整练习。对照组训练内容: 力量训练: 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腰腹力量训练; 速度训练: 100 m、30 m冲刺跑、往返跑; 耐力训练: 5000 m、3000 m 跑; 综合素质练习: 400 m 障碍跑。

  1. 2. 2 心理量表测试: 采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自我效能评价量表两种心理测试工具,训练伤问卷调查表、专业医生诊断作为测试工具。测试心理症状水平和训练损伤出现的可能性。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包括 90 个问题,设置有 9 个基本症状因子[6].内容涵盖躯体化、敌对性、人际关系等方面。

  1. 2. 3 功能动作筛查(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测试: FMS 是通过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等7 个动作表现对机体发生训练损伤预判。该测试分为 4 级评分制: 受试者按规定完成动作是出现机体疼痛为 0 分; 受试者不能完成规定的测试动作为 1分; 受试者完成规定动作但出现机体的代偿现象为2 分; 受试者顺利准确完成规定动作为 3 分[7].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配对 t 检验比较受训者试验前后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 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受训者试验前后 FMS 各项动作平均得分变化情况;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 χ2检验比较试验前后训练伤病情况,α =0. 05 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 1 身心功能性训练对战士心理应激素质水平的影响 经过 8 周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干预组SCL-90各因子除恐怖、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P < 0. 01) ,其中以敌对性、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焦虑因子和自我效能感差异显着 ( P <0. 01) ; 对照组训练前后 SCL-90 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两组训练后 SCL-90 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见表 1.【1】

  
  2. 2 功能性身心训练对战士身体运动功能水平的影响 训练前,对干预组 40 名战士进行 FMS 测试,由于训练前后各个动作的得分数未能成正态分布,因此,对训练前后的动作得分率进行 FMS 得分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 7 个动作训练前后得分除直线弓箭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 ﹥ 0. 05) ,其余6 个测试动作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1) ; 对照组 7 个动作训练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两组训练后各个动作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见表 2.
  
  2. 3 两组训练伤发生率比较 训练后,对干预组和常规组发放军事训练伤病调查问卷各 40 份,回收80 份,并且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生常规组和干预组学员进行训练伤的医学鉴定。干预组训练后训练伤为 3( 7. 5%) 名,对照组为 12( 30%) 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3 讨论
  
  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是融合功能性体能训练和心理行为训练,旨在由训练的视角提升运动功能和心理素质从人体适应本身预防训练损伤的新型训练模式心理行为训练沿用并创新了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培训的训练理念[8].因此它的训练模式的产生与拓展训练有很深的渊源。同时,以军队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心理应激情境,对受试者进行心理素质进行培训,有助于提升心理素质,从心理层面改善训练伤的致病因素。本试验中,对试验组训练前、后进行 SCL-90 和自我效能感测试并进行对比分析,除 SCL-90 量表中的恐怖、偏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敌对性、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自我效能感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训练后 SCL-90 和自我效能感测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看出,通过身心功能干预的阶段性训练,对受训者的心理特别是容易造成训练损伤的主观应激心理因子如: 自信、焦虑、团队协作、抑郁等个性负面因子具有良好的正向影响。

  身体功能性训练最早起源于美国 AP 公司,由Cook 等[9]设计并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与只注重运动表现的传统体能训练不同,身体功能性训练是通过功能动作的练习,注重人体动力链的整体训练,强调能量传递的效能和人体最基本的灵活性、稳定性的训练。并形成阶段性、多层次的系统训练模式[10-11].

  功能性身心训练的第一步是进行功能动作筛查(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FMS 是一个预测系统,它是依靠 7 个功能动作观察和 3 个排除性测试对人体基本动作的情况进行确认、分级和排序。

  预判人体在运动训练中由于肌肉、筋膜、骨骼的不适应性造成损伤的可能性[12].测试项目包括: 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扭转/旋转稳定性并附有 3 个伤病排查动作。有研究表明,FMS 测试总分 14 分以上者,运动训练中受伤的概率小于测试总分 14 分以下者[13-14].通过功能动作筛查( FMS) 测试,推断人体运动系统存在的运动代偿与受限,为制定安全科学且能有效预防训练伤的训练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训练前,对干预组进行 FMS 测试研究,根据训练前测试数据分析可见,受试的人员运动系统的功能水平整体不太理想,特别是如跨栏步、旋转稳定性等非对称性动作测试项目得分较低。受测人员完成动作测试时容易出现动作代偿性现象,导致人体运动能量的损耗和力量传导的损失,并且,运动表现中动作的长期代偿和不对称是产生训练伤病的最主要内在隐患[15].干预组通过 8 周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后再次进行 FMS 测试,并进行训练前、后比较,其中有 6 个动作训练前后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训练后各个动作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身心功能性干预训练对测试人员的运动功能,特别是人体最基础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具有显着性的提升,该训练对适应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同时也为训练损伤的预防提供了身体的功能性保证。

  受训者的心理和身体的适应能力和训练的不科学化是造成军事训练伤最主要的两大原因。人体的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心理素质、运动能力的不同导致适应军事训练的能力参差不齐,在接受大强度、长时间的军事训练很难避免训练伤的发生,然而借助医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倡导人体在健康的情况下有层次的训练势必能有效地预防军事训练伤[16-23].本研究从众多战士中挑选出未受过训练损伤且无其他疾病的 80 名战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接受功能性身心干预与军事结合性训练,训练8 周后干预组训练伤人数为 3 人,受伤率为 7. 5% ,远远低于现目前所调查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概率。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身心功能性干预训练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通过提升受试者心理和身体机能的适应性,从而降低军事训练中的机体损伤的可能性,达到预防军事损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昌林,王前进,王帅,等。 2009、2010 年全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 1) : 59-61.
  [2] 黄昌林,杨卫强,朱履刚。 2006、2007 年全军军训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 1) :91-93.
  [3] 赵刚,孙磊,史庆轩,等。 某特种作战团 2011 年度训练伤调查[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 8) : 675-679.
  [4] 万国华,宋军,杨小勇,等。 大学生课外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J]. 体育学刊,2013,20( 1) : 88-92.
  [5] 李山。 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分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 3) : 5-7.
  [6] 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7] Gray Cook. 动作 - 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 张英波,梁林,赵洪波,译。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8] 杨杰,黄文砚,杨飞。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融入军事体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 6) : 53-55.
  [9] Cook G,Burton L,Hoogenboom B. Pre-participationscreening: 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part 2[J]. N Am J Sports Phys T-her,2006,1( 3) : 132-139.
  [10] 李丹阳,胡法信,胡鑫。 功能性训练: 释义与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 10) : 72-76.
  [11] 龙斌,李丹阳。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 2) : 72-76.
  [12] 邓运龙。 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功能动作筛查与纠正练习[J]. 人民军医,2012,55( 10) : 1058-1059.
  [13] Pasanen K,Parkkari J,Pasanen M,et al. Neuromuscu-lar training and the risk of leg injuries in female floorballplayers: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J]. BMJ,2008,337: a295.
  [14] Emery C A,Cassidy J D,Klassen T P,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home-based balance-training program in reduc-ing sports-related injuries among healthy adolescents: a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an Med Assoc J,2005,172( 6) : 749-754.
  [15] 扆铮,尹军。 对“功能动作训练”之“功能动作筛查”的审视与思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 3) : 62-70.
  [16] 黄智,赵丹,龙仕柏,等。 科学施训对军事训练伤的效用观察[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 5) : 424-425.
  [17] 李海鹏,刘玉杰,朱娟丽,等。 装甲兵军事训练伤调查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 6) : 480-481.
  [18] 马晓燕,张瑞,白玉萍,等。 武警某部训练伤 210 例调查分析[J]. 武警医学,2014,25( 10) : 1035-1036.
  [19] 马玉萍,王兴泰。 军事训练性伤害监测的理论与方法探讨[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 1) : 73-74.
  [20] 向大伟,王兴泰,姚亚军,等。 2294 名军人伤害住院情况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26( 1) : 23-25.
  [21] 杨建新,韩海建,赵景平,等。 某部军事训练伤防护操对降低部队训练伤的效果观察[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23( 4) : 284.
  [22] 石朝琼,徐德超,汪志勇,等。 空降兵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空军医学杂志,2011,27( 3) :178-179.
  [23] 赵翠英,穆燕红,韩立存,等。 飞行员军事训练伤的调查与分析[J]. 空军医学杂志,2014,30( 3) : 131-13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