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广告设计论文

招贴设计中日常材料媒介语言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26 共2669字
论文摘要

  一、材料媒介语言

  招贴是现代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最便捷的手段之一。现代招贴设计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实用价值,还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性。招贴设计是瞬间艺术,作为户外广告,它表达的主题要明确,视觉上需要抓住人的眼球。招贴的视觉语言包括图形语言、文字语言、色彩语言,其中最重要的是图形语言。

  在招贴设计中表达主题图形,我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媒介来表现。一直以来,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在努力地寻找打破媒介制约的方式和手段,以求创造出更新的视觉效果,而材料是一切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呈现的载体,是一切物质文化体现的载体。就招贴设计而言,任何方案的实施,都需要付诸一定的材料才能得到显现。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新型材料的诞生,新型材料为艺术的多种表现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艺术家对材料的挖掘也使材料增添了新的概念。例如,建筑设计中对材料的创新性态度与积极探索,也一直启迪着艺术设计的材料实验,那种出人意料、不拘一格的效果也引导着设计对材料应用的创新思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与上海世博会欧洲国家馆设计以及许许多多的媒体艺术、综合性交叉性设计,这些手法使材料得到了新的身份,使手法产生了新的价值。

  材料的密度、硬度、强度、延展性、触感和温度是材料物理性能的集中表现,也是材料物质性最基本的方面。不同性能特征的材料,总会给人不同的感官体验,通过视觉和触觉、语言和联想、象征和文脉,材料的诸多特征不断在启发、暗示、催生形式,形式表现和创作的多样化手法由此生成,如不锈钢的锋利硬朗、铝合金的精致细腻、木材的温暖亲切、碳纤维的轻盈。所以对招贴设计来说,材料的肌理本身也是视觉传达的一种语汇,具有相对应的传达属性。

  材料媒介语言不仅能起到叙事、增强视觉冲击力的作用,还能探索未知的设计领域。2004年原研哉策划并完成了一个项目叫“触觉展”。“触觉”这个词意为与触摸的感觉相关或是触感舒服的。这个词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我们如何以自己的感觉进行认知的态度。与形状、颜色、材料和质地打交道是设计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在这次构思设计中,不先去想颜色和形状就开始设计。例如,设计一个咖啡杯,一般设计师都会先画一个草图作为整个流程的第一步,而这个展览要求设计师在得出关于其形式或任何东西的图像之前,先从思考咖啡杯如何刺激和唤醒感觉这一点开始。我们把这种对人类感官的创造性唤醒称为“感觉的设计”。

  二、日常材料媒介语言的应用

  著名的德国行为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说过: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任何日常用品都可以是艺术品。好的设计出发点不一定是宏大的,也可以是一件小的东西。学会借用日常小物件也是招贴设计中一个有效地表达概念的方法。

  2008 年奥地利籍美裔设计师施德明的招贴作品中大量地运用材料语言表达概念,使作品具有某种观念的表达,并准确地使用适宜的材料语言表达作品观念。例如,他为Levi’s公司501牛仔裤设计海报的时候将牛仔裤拆散成线和扣子,重新组合成裤子的图形,加上用线组合成的文字,拍成照片。

  黄炳培为香港文化博物馆创作的帆布材料“红白蓝”招贴,材料选择的是红白蓝尼龙袋而非纸张,跳出常态的框框,构思独特、手法简单、想象力丰富。设计师在保留了材料本身的基础之上,做出无穷的变奏,在熟悉图案的基础上,以解构、重构、再拼合的方式,带来崭新的感觉,让这顺手拈来却经常为人忽视的平常物品展现出无限的活力,体现出了设计师眼里宝贵的“香港精神”。

  一件小小的物件就可以成就一件优秀的招贴设计,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小物件,而在材料的选取上,要遵循招贴设计的要求。红白蓝尼龙袋是最能代表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红白蓝尼龙袋能使香港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励香港人不忘香港精神。

  “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是日本设计师原研哉2004 年4 月举办的一个展览,共有 32位日本的顶尖创作者参与。这个展览可以称为一种实验,使用再设计的手段把熟悉的东西看作初次相见般将其重新设计。这种手法可以修正和更新我们对设计实质的感觉,这种感觉隐藏在熟悉的环境中,太过于熟悉而使我们不再看见它。这个项目要求这32 位顶尖的设计师设计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商品,例如卫生纸、火柴等。这些参展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包括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摄影、时装、文学等,并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每一个创作者都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方案,来展示再设计出的产品与传统产品的明显区别。通过这个项目来破解通过这些差异来发现设计的本质。

  坂茂是日本的一位建筑设计师,在这次展览项目中,他参与的专题是卫生纸。坂茂的纸筒设计建筑闻名世界,他的这种设计手法有着充分的理由,纸张表面看上去非常脆弱,实际上有着足够的强度和耐久力,完全可以用于永久性建筑。纸管使用简单、可用廉价的设施来生产,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纸管能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也符合普遍的标准,所以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采纳,还可以进行回收。1995 年的阪神大地震后,为了不破坏森林资源,坂茂利用纸筒设计了临时性住房和一间教堂。2000年的汉诺威世博会上,坂茂设计的日本馆也是用纸筒设计的,该馆建立在世博会一结束就能回收利用这个理念上,不仅实现了建筑所需还避免了滥用资源。从这些项目上我们均可以感受到他的设计理念。根据这种理念,坂茂在这次再设计展览项目中,将卫生纸的纸卷芯设计成了方形纸管。由于芯是方的,上面的卫生纸也被卷成了方形。传统的圆筒卫生纸放到纸架上用时,能很轻松顺畅地拉出来,有时还会拉到地上,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方纸卷放在纸架上被拉时则会很费劲,也不会出现卫生纸被拉到地上的情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的浪费。所以,传统设计的圆纸卷拉出来的纸会比你实际需要的多;而方纸卷由于阻力,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传达出了节省的信息。方形纸卷的优点还表现在其外形上,圆纸卷间间隙较大,而方纸卷则能紧紧地靠在一起,从而节省了运输和存储空间。可见,一个卫生纸再设计方案就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结语

  人们常常引用一句话:“世界是物质的。”意思是说世界的存在与被感知是通过物质的方式而实现的。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说过,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但是得合适。在材料的选取时,要利用与其相匹配的材料语言表达作品概念。我们要学会进行主动的思考和选择,将材料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

  参考文献:
  1.王志俊.图形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尹定邦.图形与意义.科学出版社,2001.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邬烈炎,周庆.材料表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相关标签:招贴设计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