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16038字

  

  党的十八大后,***主席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在古田会议旧址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长期和平时期,军队保持旺盛不衰的战斗精神是很难的。在缺乏实战检验的情况下,锻造战斗精神主要靠训练。我认为,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是落实***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强军目标,聚焦强军实践的具体体现。我们从事军事文化艺术教学,应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是深入贯彻强军目标的重要举措。***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鲜明提出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对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要求部队一切工作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主席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来,高度重视军队院校建设,明确要求院校要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军事人才。***主席关于加强院校教育的重要战略思想,明确了院校教育的作用地位,指明了院校教育的目标定位,提出了院校教育的质量标准,确定了院校教育的改革重点。***主席关于实战化军事训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训战一致、教战一致”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能打胜仗对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的核心牵引,赋予了院校教育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始终坚持聚焦实战、靠拢部队,着力提高实战化教学水平,努力培养一大批有过硬的打仗本领,能胜任本职工作岗位的军事文化艺术人才。

  二是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是推进部队全面建设的必然要求。军委领导反复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广大的部队官兵要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上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打仗,一切准备都要保证打赢。

  就培养“能打胜仗”战斗文化人才而言,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有利于促进部队和院校全面建设水平的跃升,有利于提高部队和院校核心军事能力的提高。由此而见,整体推进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能够确保军事文化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部队文化骨干队伍在实战条件下开展文化工作,将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贯穿教学训练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始终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组训施教,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等问题,确保培养的军事文化人才经得起实战的检验。

  三是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是深化院校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院校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只有深化改革创新,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才能搭建符合实战要求的战斗文化教学平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紧贴部队军事训练和实战任务,突出教学训练的一致性、课堂讲授的针对性、教学方式的实战性、教学角色的交互性和教学环境的仿真性,着眼学员能力素质的提升,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实现教为战和学为战的有机衔接与融合双赢。去年以来,军委总部加强了对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的监察督察。院校教育督察情况通报指出,部分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办学总体设计聚焦实战、靠拢部队不鲜明,教学内容与使命任务要求不适应,教员的实战化教学能力素质不够高,正规化管理要求落实不严格等。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实战化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因此,我们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要准确地把握总部提出的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姓军为军、为战教战、研战备战的思想观念,完善专修(实验)室、模拟训练平台、综合演训基地等实战化教学平台,打造熟悉实战任务、熟悉战备训练、熟悉战斗文化的教学团队,培育能打胜仗的人才,多出实战管用的成果,创办部队满意的教育。

  

  理论是创新的先导,创新是理论的灵魂。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需要创新的理论作指导。***主席关于军队院校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我们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的战略指导。

  第一,强军必强校,治军必治校。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主席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解决了办什么样的军队院校,怎么样建设军队院校等重大问题。人才是强军之本,院校是育人之基。军队院校教育既是军事人才培养的集体干部部,又是现职干部培训的前沿主阵地,充分发挥院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势在必行。

  首先,院校是教师成长的沃土。组织实施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应始终牢记课堂连着战场、连着战争胜败、连着国家安危。教员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水平,决定着战斗文化教学的质量。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也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新型教员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新型军事文化人才,因而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推进战斗文化教学的实践中,院校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一大批“为战教战”的实战化教员队伍。

  其次,院校是学员成才的摇篮。培养学员准确把握和科学掌控现代战争的能力,是军队院校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军队院校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员“敢战”“思战”的战斗精神,又要注重培养学员“能战”“善战”的实战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通过严格规范的实战化教学,引导学员适应国际战略局势发展变化,掌握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打赢战争与遏制战争的辩证关系。聚焦未来战场,使学员在先进的作战思想和战斗文化指导下,按照总部规定的训练大纲,通过教学和训练,不断提升实战能力①。

  再次,院校是战斗文化的孵化器。战斗文化虽然是一种微观文化,但却能折射出精神的力量与胜利的光芒。营造浓郁的战斗文化氛围,既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军味”上;又体现在军营文化的“特色”上。例如,院校教育督察组在进校督察中发现,有的院校主体培训专业和主干课程设计,与学员遂行使命任务所需能力不相适应,专业划分过细、指向偏窄,与实战要求契合不紧、联系不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军现代化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应紧抓机遇,应对挑战,开拓创新,强化战斗文化“软实力”,为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第二,创建强军文化。最近,***主席在视察部队时强调指出,要打造强军文化,巩固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坚定官兵革命意志,升华官兵思想境界,纯洁官兵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主席关于“打造强军文化”这一战略思想,指明了现代军队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今年以来,全军部队为全面贯彻落实***主席提出的“打造强军文化”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了“强军风采”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培养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主席曾经指出,培养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军队也是不能打胜仗的。创建强军文化必然要求院校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充分发挥战斗文化在部队战斗精神培育中的特殊作用,焕发时代光彩,更好地为培育战斗精神服务,这对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培养担当强军重任的军事文化艺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斗文化是具有勇于牺牲精神的广大官兵用鲜血和生命,在残酷的战斗实践中凝成的。它是激励士气、鼓舞斗志、弘扬精神的一种英雄文化,具有塑造战斗品格、培养战斗意志、激发战斗潜能、宣扬战斗精神的特质内涵,是孕育部队战斗精神、促进战斗力整体跃升的最直接有效的文化形态。实践反复证明,战斗文化是战争年代制胜的看家本领,更是和平时期“软实力”的生动展现。只有向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训练聚焦用力,才能把“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内化为我军特有的精神气和战斗文化精髓,固化为广大官兵的坚定信念和使命追求。

  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教学环境打造、主干课程设计与战斗精神传承,大力培养一大批“打仗型”的文化艺术人才。在我党和军队的历史上,抗大学校的战斗文化教学,就曾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抗大学校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学原则、方法制度、办学传统,以及抗大人共同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行为模式等,亦为当代军人所传承与弘扬。然而,从部队战斗文化建设情况看,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总结了很好的经验,但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当前,特别要避免战斗文化建设陷入“形式化”“、不为战”、“变味道”

  的误区,尽快解决战斗文化建设难题,重新审视传统战斗文化,呼唤回归经典战斗文化。通过开展战斗文化教学,从组训施教、实战要求和文化特色诸多方面,不断提升军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实战化水平。

  第三,名师必晓于实战。***主席强调指出,名师必晓于实战。要加大院校教员同部队、机关干部交流力度,加深教员对部队战略策略、作战指挥、作战装备、作战能力等整个军事斗争准备的了解。任职教育院校建设一支为打仗、教打仗、研打仗的名师队伍,是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的根本保证。经***主席批准,中央军委颁发的《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强调指出:健全院校教员与部队、机关干部交流制度,将院校任职经历纳入指挥军官任职资格条件。军委提出的这一要求,有利于吸引部队优秀指挥军官到院校任教,有利于提升教员的实战化教学水平。据了解,目前全军院校有相当一部分“三门”教员,经历阅历单一,缺乏部队历练,课堂授课能力与实战化教学要求不相适应,高水平的优质课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战化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晓于实战的名师队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就具备的素质而言有三点体现。

  一是娴熟的军事专业素质。我认为,娴熟的军事专业素质,是名师能力素质构成的基本前提。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特点表明,大力培养适应实战需要的创新型名师队伍,每一位教员应具备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专业知识实、理论水平高、基本技能精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包括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武器装备操作与运用要领,能够做到充分发挥作战效能。

  二是全面的综合业务能力。提高现职干部任职培训质量水平,要有一支指挥与技术、战术与技术相结合,知晓与本学科紧密相关的学科理论和前沿知识的教员队伍。这样才能够在实战化教学过程中,既教学员文化艺术知识,又与来自作战部队的学员互动,培养军人必备的特质。所谓的军人特质,是革命军人所特有的稳定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征,是战斗精神在军人行为中的具体表现。深入开展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要求任课教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军人特质,能够经受近似实战环境的考验。实践证明,革命军人的特质,作为一种直接影响与支配实战化教学活动和战斗意志的身心状态,蕴含着广大官兵英勇善战和勇于牺牲的丰富内涵,是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在政治、军事、心理、作风等方面的集中反映。

  三是丰富的任教经历阅历。丰富的任教经历阅历,是培养“打仗型”名师队伍的基础条件。战斗文化的实战化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培养学员能力的标准,源于实战和训练的需求①。因此,承担实战化教学任务的教员,应具有一定的部队工作经历,熟悉部队的编制体制、训练动态和武器装备,了解部队官兵的思想生活及能力素质情况,及时掌握部队训练的新变化、新特点,以便在实战化教学中有的放矢,培养出适应任职岗位需要,部队广大官兵欢迎的“专业技术精、组织能力强、适应岗位快、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军事文化艺术人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