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现代化通讯及云技术支持下的无缝医学救援系统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18 共5015字
论文摘要


  武警部队作为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国家内部安宁的神圣使命.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遭受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等各种突发事件威胁的形势越为严峻,使得武警部队卫勤应急医学救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医学救援重要力量的组成部分,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武警部队医疗机构虽然在常态下发挥着较好的院前与院内急救的功能和作用.但当大的突发灾难发生后,武警部队各级医疗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迅速而高效地融入医学救援中,利用现代化通讯及云技术支持下的无缝医学救援系统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安全和构筑公共安全屏障,仍是武警部队卫勤实践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 无缝医学救援的含义

  医学救援概念的引入源于战争活动,现代的医学救援是指通过医学等手段使受困对象脱离灾难或危险,得到医学救护的活动.无缝医学救援是指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伤病员,按时效救治理论和原则,组织并实施医疗救治的活动.无缝医学救援具有紧急性、不确定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当灾害发生后,往往会造成集体性伤害、伤员群发,而要挽救危重伤员生命,降低死亡率,必须力争最短时间内展开最为有效的救援行动,而灾害事件的不确定性给无缝医学救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

  2 武警卫勤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框架及医疗机构在其中的作用

  2003 到 2013 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危机、汶川大地震、南方寒冷灾害,以及青海玉树大地震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面对这些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应急医学救援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缝医学救援,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的情况,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 Ⅰ) 、重大( Ⅱ) 、较大( Ⅲ) 和一般( Ⅳ)[2]; 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主要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4 部分组成,武警部队卫勤医学救援主要依托于武警总医院、各总队医院、医疗处突分队,以及下级卫生队等单位开展,在部门首长的统一领导下以成立专家库的形式,对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和卫生力量进行整合和调配 ,并与已经建立的、遍布省、市( 州) 、县( 区) 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站) 一起,构筑了纵横交错的应急医疗救援网络.在武警应急医学救援网络中,总队医院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运用基于医疗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平台,不仅是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主要承担机构,同时也是应急医学救援信息沟通的网络中心,担负着与参与救援的各部门间建立伙伴关系,分享资源信息的重要责任,是部门间协调的重要枢纽.基于目前的武警应急医学救援网络基础,以总队医院为枢纽构建武警部队无缝医学救援体系,可在第一时间直接参与伤者的救治,在关键的"白金 10 分钟"和"黄金 1 小时"对伤者进行极为关键的损伤控制,避免伤情的加重,杜绝院前出现无效救治和不正确处置,从而为伤者的救助争取了时间,降低了死亡率和残疾率.

  3 武警部队卫勤保障中无缝医学救援存在的关键问题

  3. 1 组织协调的综合能力薄弱 武警部队卫勤保障中无缝医学救援不同于医院的急救工作,突发的各类灾难往往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医学救援不仅仅强调医学救治,更多是和其组织管理、运行和指挥协调等工作.在"重处置轻管理"的大医疗卫生现实环境影响下,无缝医学救援工作并没有形成综合性的、长效的应急医学救援组织管理体系,面对复杂多样的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任务,总队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应急医学救援预案,往往需要临时成立救援指挥机构,由于缺乏持续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应对复杂的救援管理和指挥工作时,便会因救援队伍力量分散而出现效率低下及指挥不力等问题,无缝医学救援管理运作的较大随机性、难以掌控救援效果成为无缝医学救援的重大障碍.

  3. 2 救援人员持续供给能力不足 人力资源亟待提高.武警部队无缝医学救援主要依靠救援人员的紧急救护,现场救援人员快速、全面的现场伤情信息采集并及时、准确、简洁的汇总上传,随后真正理解专家通过通讯设施下达的诊断和抢救意见,以及正确、有效地实施急救方案是无缝医疗救援成功救治伤病员的关键.因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保障是无缝医学救援的前提.整体而言,应急医学救援人才严重匮乏,在武警部队医疗机构中缺乏专业化的医学救援队伍,医学救援队伍大多是临时从武警医院各科室以及下级卫生机构抽调的医务人员,具有队伍不稳定、技术单一、综合急救处理不强等特点,并不适应复杂多变的无缝医学救援工作,急需引进适应"大救援"理念的医学救援人才[3].

  3. 3 无缝医学救援的技术和知识长期欠缺 武警部队卫勤保障中医务人员及应急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救援相关的知识技能,缺乏最新紧急医学救援知识,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不具备在短期内迅速接受、处置批量伤病员的能力,对现有救援装备的使用技能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熟练操作问题.武警部队应急医学救援人员应加强对生物、化学、核恐怖活动等特殊灾难事件的医学救援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无缝救援体系是新兴事物,尚未完全成熟,目前的救援人员对其相关技术及操作不熟悉,也是导致无缝医疗救援不能迅速有效应用于实践救援工作的原因.

  3. 4 卫勤保障中物资管理储备欠佳 救援过程中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医院的物资及药品储备缺乏目录清单,对储备物资缺乏使用、定期更换、分类存储及维修保养等科学管理程序; 无论是药材储备数量,还是应急医学救援技术装备,医院的存储与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难以适应大型突发事件所需的药品器械等物资要求.同时由于无缝救援体系依赖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因此需要相配套的高端电子设备,其高昂的价格也是武警部队难以全面构建无缝救援体系的重要原因.

  3. 5 武警部队卫勤保障中培训与演练机制薄弱无缝医学救援实践表明,迅速、正确的自救互救,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关键.目前,由于对救援医学等的重视不足,无缝医学救援队伍普遍缺乏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应急医学救援理论培训指导和临床实践知识,而现有的演练形式又存在着单一性、流于形式等普遍问题,导致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偏弱.

  3. 6 武警部队无缝医学救援地理位置的差异性武警部队无缝医学救援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平衡性.在诸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发达,无缝医学救援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救援网络,而在欠发达地区,医院无缝医学救援能力不足.

  4 关于完善武警部队卫勤保障中无缝医学救援的几点建议

  4. 1 完善卫勤保障无缝医学救援的管理 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应急救援关键在于组织管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为有效救援和高效运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增强救援组织管理、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武警部队应在部门首长统一领导下,专业人才分工负责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在机构内组建针对救援任务的应急机构,明确领导及组织机制,构建与同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其他医学救援机构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应急指挥协调能力.

  4. 2 健全武警部队系统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的运行机制 制订武警部队系统内部切实可行的无缝医学救援预案是其正常运行的前提,武警部队无缝医学救援标准化的实施、合理医疗路径的制订、全面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是其高效运行的核心.

  4. 2. 1 制订武警部队系统内部无缝医学救援预案通过在灾害发生前制订救援预案,可以有效增强对灾害的预见性,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科学救援.通过区域内灾害分析,制订相应的医学救援预案,从而明确救援职责,一旦灾害事件发生,便可以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通过平时对各类灾害事件特点和性质的掌握,可以做到临阵不慌地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因此,面对复杂多样的医学救援任务,武警部队医疗机构应制订周密、实用、可操作的应急医学救援预案.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救援人员学习救援预案,明确本职岗位的职责、任务和程序等工作要求,熟悉无缝医疗救援的程序、步骤及设备的使用,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无缝救援系统中建立全面的救治数据库,完善各种创伤的损伤控制措施,制订适应于我国、我军现状的有效急救方案,有效掌握"黄金 1 小时"的救治.

  4. 2. 2 实施武警部队无缝医学救援标准化 现场救援医师应按照国际通用的"CRASH PLAN"标准对伤者实施现场快速检查,该标准由着名的急救专家Freeland 提出,按照每个英文字母排序依次为: C =circulation( 循环) ,R = respiratory ( 呼吸) ,A = abdo-men( 腹部) ,S = spine( 脊柱) ,H = head( 头部) ,P =pelvis( 骨盆) ,L = limbs( 四肢) ,A = arteries and veins( 动静脉) ,N = nerves( 神经) .按此顺序对伤者进行检查,坚持争分夺秒救命第一的原则迅速处理最威胁生命的创伤.随后,迅速完成电子病历,内容有: 受伤机制,患者生命体征和专科检查体征,影像学检查( 车载 X 线机) ,初步诊断及目前处置措施.

  同步将电子病历上传至救援中心,救援中心指导现场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和转运,从院前转送到院内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 1 小时被称为"黄金 1 小时",往往决定了多发伤患者是否能够救治成功,利用无缝救援体系可做到远程指导救助,确保"黄金 1 小时"不延误,甚至可以将院前急救升级等同为院内急救.救援中心根据传输来的电子病历及随时获取的患者病情变化信息,对患者做出完善、准确的伤情评估、全面的诊断,并制订相应的救治措施,指导现场的损伤控制救助,安排院内的接诊、检查及相关救助准备工作,保证患者在伤后得到连续、有效、合理、及时、正确的救治.伤情评估即评分,目前创伤评分的方法有: 简明损伤评分( AIS) 、创伤指数( TI) 、创伤评分( TS) ,可选用一种作为标准.

  4. 2. 3 制订有计划的合理的医疗路径 询问受伤机制及病史,细致查体,受伤部位的影像学检查,相关检验( 血常规、血型、凝血系列、肾功、血气分析) ,初步诊断,抢救处理,电子病历上传至救援中心,调取数据库,准确评估伤情,全面诊断,制订救援措施,指导现场救治,同步观察伤者病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步监护下进行损伤控制转运伤者,到达医院后进一步检查治疗.

  4. 3 完备武警部队卫勤保障中物资储备制度与管理 无缝医学救援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医疗机构参与救援必须在建立救援物资的战备库制度的基础上,完备对救援物资的管理制度.药品、血液、器材物资、急救车和各种医疗救援急救设备等物资储备可以有效支撑现场急救,以及中后期相当数量的普通医疗工作.此外,武警部队卫生部门还应配备有物资储备标准及储备清单,制订并严格执行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对救援物资的准入、定期置换、应急调用以及事后管理评估等工作.

  4. 4 组建武警部队内部专业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武警部队救援组织机构建设是救援活动的重要保障,无缝医疗救援专业人才是现场综合紧急救援的主体.因此,医疗机构应注意组建专业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依据救援实践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考量救援人才予与纳入,组建包含一线救援队伍、后备救援队伍及专家救援队伍等在内的稳定团队,平时进行严格的学习与培训以备应急之需.高质量、高水平专家库的建立是保证高效、准确救治的关键[4].

  4. 5 加强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培训和演练 灾难发生后,无缝医学救援的效果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救援人员面对灾难事件的能力和素质,而救援能力和素质离不开日常的培训与演练工作.为提高武警部队医学救援能力,可以依托区域内的医科院校及医疗卫生救援中心,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演练活动.同时选择不同地理条件、不同通讯方式下运用云技术进行无缝救援演练[5].

  4. 6 加强武警部队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准备 武警部队各级医疗机构应在提高常规事件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应对不明原因疾病、生物恐怖、核危机等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和灾难准备,制订应急预案,增加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知识、救治技术等的准备工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适应各种情况下应急医学救援需要[6].

  【参考文献】

  [1] 程红群,吴乐山,陈文亮,等 . 军队医院的应急医学救援[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 2) : 118-119.

  [2] 樊毫军,侯世科,郑静晨 . 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建设分析[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 1) :77-78.

  [3] 李自力,郭豫学,王世文,等 . 我国紧急医疗救援人才建设的思考[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2( 5) : 291-292.

  [4] 呼文亮,南克勉,陈振锋,等 . 救援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途径[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 12) : 71.

  [5] 张军勇,丁迎周,张美进 . 军队医院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 1) : 57-58.

  [6] 贾铁武 . 灾害公共卫生应急的能力建设[J]. 疾病监测,2003,18( 4) : 143-1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