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工程论文 > 机械工程论文

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社会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蔡孑民
发布于:2022-05-26 共13008字

摘 要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主要住宅以多层建筑为主,基本都不安装电梯,随着社会主义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老龄化,这些老旧公房加装电梯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然而加装电梯却困难重重,要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困难,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本文主要对其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的问题给予了一下建议性的解决方法,证明了其可行性,最后说明其加装电梯的意义重大。

  关键字:老旧多层房存量多 安装瓶颈 可行性 意义重大

Old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Installation of Lift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ocial Needs

Abstract

  In the 90s of last century the main housing of the main multi-storey buildings,the basic no elevators, s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ity of aging, theinstallation of lifts these old public housing has become a necessity of urbanconstruction trend, but the installation of lifts has been difficult, to a good solutionto these difficulties, need all the sup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difficulties, and themajor issues proposed to give a bit of the solution, prove its feasibility, the finalinstallation of the elevator on its significance.

  Keyworks : A large number of the old multi-storey housing stock Installation bottleneck Feasibility significant

目 录

  序言
  1.目前老旧工房的社会需求调研
   1.1.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多层房估计数
   1.2.房屋结构状况
   1.3.随着城市老龄化,生活质量提高受限制
  2.推行老旧工房加装电梯的六大瓶颈问题
   2.1.住宅业主意见不一
   2.2.老旧公房的老式结构带来的技术种种困难
   2.3.融资难,大多是退休或中、低收入,改造费难凑齐
   2.4.电梯管理问题
   2.5.电动机电压无法提供
   2.6.建筑安全
  3.克服各大瓶颈的提议
   3.1.针对业主的意见不一
   3.2.对于老旧住宅房屋结构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提议
    3.2.1 针对老旧房的结构,对于电梯配置型式及井道构建设想
    3.2.2 针对老旧房屋主要的四种主要结构,给予以下电梯设计四种方案
   3.3.关于融资问题
    3.3.1.政府全额投资,为老百姓办实事
    3.3.2.政府和居民共同投资模式
    3.3.3.政府和单位共同投资模式
    3.3.4.房产开房商投资模式
    3.3.5.电梯厂商投资模式
   3.4.加装住宅电梯的管理问题
   3.5.关于电压的问题
   3.6.关于安全问题
  4.目前国内外老旧公房加装电梯的情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序 言

  1854 年,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在纽约的水晶宫向世人展示了第一台电梯从次电梯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至今已经有 150 多年了时间了。

  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提升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 15°的刚性导轨之间。有了电梯,人们不会再为如何爬上高楼而苦恼,有了电梯,如今的建筑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电梯在如今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老龄化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应老人们的需求——需要给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老龄化问题在英国、瑞士、德国和芬兰等欧洲国家出现得较早,因此为老住宅加装电梯的工作也开展得较早。在这些国家,一般 4 层以上楼房就有电梯。

  以瑞典为例,在 1983 年就开始了十年政府规划,对约 30 万幢公寓进行修理、改造和更新。瑞典政府和国会为电梯的改造研究划拨了特别基金款,并成立改造电梯工作组,目的是推出可靠、便宜而且适用于多层住宅加装的电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都应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给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因此势在必行。

  然而要给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政府缺少相关的措施,到从业主意见不统一,最后到本身技术上的限制,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要有效克服这些困难,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本文就以提出的主要困难,并对其研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小区加装电梯

1.目前老旧工房的社会需求调研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主要住宅以多层建筑为主,基本都不安装电梯,随着社会主义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老龄化,这些老旧多层住宅的居住都以老人为主,没有电梯老人出入都变得十分不方便且很有危险,有得老人甚至因此而不出门被困于家中。因此老旧多层住宅用电梯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需求。

  1.1.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多层房估计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主要城市建造的房屋以多层为主,即五、六、七层楼为主体。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的条件,这些住宅楼没有安装电梯。此类老旧公房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存在着。以下是上海、广东、广州几个大城市的老旧公房的存量数据:

  在上海市,据上海电梯行业协会处获悉,相关数据显示,上海七层楼以下没有电梯的多层房面积约 1.5 亿平方米(逾 20 万栋);在广东省,据不完全统计,就有 18 万幢老楼需加装电梯,其中按设计要求可加装率 70%;在广州省,据有关部门估计,未装电梯的旧楼超过 5 万栋,在住人口仅 60 岁以上的居民就有近 100 万。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需要加装电梯的老旧房的数量据保守估计不会少于 100 万,且在未来的五年内,将以 2 位数的速度增加。

  1.2.房屋结构状况

  老旧公房楼道昏暗,倾斜坡度大,攀爬困难,对于老人来说更是困难至极,而老式公房的结构、地基墙体承重、建筑材料等都是按没有电梯的房屋要求来设计、施工的,不具备安装电梯的条件。如随意改变,轻易加装,一则会带来不安全因素,二则会影响房屋质量。

  1.3.随着城市老龄化,生活质量提高受限制

  最近几年老龄化是个热点话题,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 60 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 10%,新标准是 65 岁老人占总人口的 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今年 4 月 28 日发布了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 1 号)。里面的第五项,年龄构成的数据是: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222459737 人,占 16.60%;15-59 岁人口为 939616410 人,占 70.14%;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177648705 人,占 13.26%,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18831709 人,占 8.87%。

  不论按照哪个标准均说明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显着,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出行能享受良好的陆地公共交通服务时,也渴望在住宅里得到便捷的垂直交通。老年人上下楼困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强烈希望上下楼有电梯代步,继而对多层住宅电梯产品的需求量将呈稳步增加态势。

  广州日报曾有如此一篇报道《三代人爬 9 层楼用了一个钟头——代表委员作客本报“权威在线”倾听民意,韩志鹏委员谈及旧楼加装电梯难时潸然泪下》,文称家住旧楼“有的老人跟我说过,上去了就下不来了,在上面等死。”韩志鹏说到这里声音哽咽起来。

  韩本人的父母居于旧楼,为使两老到韩家小叙,他和儿子搀着两位老人,爬爬歇歇,爬了九层楼梯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像此类的报告还有很多很多,可见对于老人来说加装电梯是当务之急。加装电梯主要是为了解决年老体弱住户上下楼的不便,改善居民出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减轻年老市民二次置业的负担等问题,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特点,是利国利民的事情,是当前我国社会所需要的。

2.推行老旧工房加装电梯的六大瓶颈问题

  老旧房加装电梯的确是目前我国社会所需要的,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且在其加装过程中有诸多的困难的地方,以下是其过程中主要的七大瓶颈问题:

  2.1.住宅业主意见不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五十六条规定: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二)制定和修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规约;(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五)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七)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旧楼加装电梯属于其规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要加装电梯必须得到三分之二的业主的同意。

  此项法规十分民主而且公平,然而却给加装电梯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对于低层的用户,加装电梯他们有颇多的意见。底楼的业主认为加装了电梯通常对于他们来说是毫无用处的,然而,加装电梯会使一楼的业主居住环境的通风采光受损,对其原本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甚至二楼的住户大多认为没有装电梯的必要。除了低层住户的原因外,有的还会考虑说,我住这个地方,我已经习惯了,天天爬也习惯了,再一个我还可以锻炼身体,我何必去出这个钱。

  有时即便是满足了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的条件,在各个地方实行起来却异常的困难。

  以上海为例,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但因为住户之间意见分歧没有完全解决,事后矛盾不断,上海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事情也就此停滞。2008 年底,广东出台《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参考《物权法》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原则,引发不少纠纷和诉讼,至今只有一处小区顺利完成了电梯加装工作。此外,新快报也有报道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普澜一街 10 号楼的 12 户业主将禅城规划局告上法庭,原因是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装电梯,因一户业主坚决反对,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竟不批准加装电梯。

  最终禅城区法院一审判 12 名住户败诉,其楼不得加装电梯。在广州市,相关部门还制定《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规划管理办法》,将原来规定的“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便可加装电梯”,改为“加装电梯要征得受影响的业主同意”,等于是多数高层住户要服从少数低层住户。虽然这一规定很好地保护了少数人的利益,但对多数人的利益的尊重显得不够。

  2.2.老旧公房的老式结构带来的技术种种困难

  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都是没有考虑装电梯的,所以其房屋建造结构很多都不能满足其内部增设井道来加装电梯。房屋加装电梯,对于土建方面的要求主要是井道面积、底坑深度和顶层高度,顶层高度及底坑深度是选择电梯速度的关键。在电梯轿厢高度尺寸一定时,较高的额定速度必然需要较高的顶层高度。顶层高度的要求是由 GB7588-2003中 5.7 条规定的。就是: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

  1)、轿厢导轨能提供不小于 0.1+0.035v2(m)的制导行程;

  2)、轿顶检修平面上方必须有 1.0+0.035v2(m)的空间;

  3)、井道顶最低部件与导靴、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横梁或部件之间距离不小于0.1+0.035v2(m),至轿顶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3+0.035v2(m);

  4)、轿厢上方有一个 0.5m*0.6m*0.8m 的空间。

  同样底坑的深度在 GB7588-2003 中也有相关的规定。简单来说就是:

  1)、底坑中应有一个 0.5m*0.6m*1.0m 的空间;

  2)、底坑底面至导靴、安全钳、门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1m,至轿厢其它部件距离不小于 0.5m。至于导靴、安全钳、门部件的影响因素一般都可以满足。

  对于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其内部结构都比较紧凑,房距小,没有足够的面积用于电梯的井道。同时老旧的房的平均的楼层高度都在 2.3-2.5m,对于电梯的顶层高度很难使其满足。再者,老旧房的地基都比较浅,且基础房基础沉降不一,连接有困难。

  如此只能考虑在其旧楼的外部另行加设外挂式井道。外加井道可以采用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形式这些形式中,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井道的施工周期长,环境卫生差,对居民的干扰大,一般不宜采用。再者,建造外挂式井道还要考虑防雨排水要另行处置将大大地增加工程的总造价。我们假设一部电梯 15-20 万元,如果没有预留电梯井道,另行修建,加上设计、报建等费用,总计约需 40-50 万元,如此高的造价,即使按 4 户 6 层分摊,那么每户也须出 2 万多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对于退休在家的老人更是难以支付的。

  此外,加装的电梯都采用非标设计,而老旧房结构差异较大,标准贯彻有难度。所谓非标设计,就是非标准设备的设计,即根据需求者要求而设计,同时保证工厂产品质量符合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由于老旧房结构各式各样,有廊式结构,有半平台结构,有平层平台结构,还有回旋梯结构等等,这些结构之间差别很大,甚至同一种类型结构的房子结构之间也有差别,这使得在设计时很难制定其标准。每个不同结构的旧房加装电梯都必须重新设计,这大大的增加了工作量,同时增加了其安装成本,还延长了整个加装电梯工程的时间。

  2.3.融资难,大多是退休或中、低收入,改造费难凑齐

  对于已有住宅加装电梯,无疑将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正如上述瓶颈所述,老人们微薄的退休工资,即使分摊到每户也很难支付其加装电梯的费用。就算电梯建好后,还有一笔可观的运营维护费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每部电梯年检费每年 1000-2000 元,管理维护一年也需 6000-10000 元,加上电费、清洁,每位业主每月每平方米会增加 0.5 的管理费用。一个拥有 100 平米房屋的业主,每月增加物业费 50 元。老旧小区一般是低物业费,要增加物业费,恐怕住户不情愿,又会给物业工司工作带来难度。

  另外,抛下这些暂且不论,楼房改装也需要申请报建,审批后方可实施。报建费用一般按照建设费用的 5%收取。这些都需要集资安装电梯的老街坊自己掏腰包,这对于老人家来讲,的确有点吃不消。居民用户要支付电梯的使用费用已经有些困难,而保健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者,产权变更难。电梯改造后涉及部分建筑面积的变更,相关产权证变更难以操作,也会影响居民付款的积极性。

  如今很多旧楼住的都是退休的老人,收入不多。电梯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它的非排除性造成了大家的共同消费,面对这些高额的费用,这就避免不了免费搭车情况,但是却无人支付成本,从而致使旧楼加装电梯这一工程的卡壳。

  2.4.电梯管理问题

  对于加装的电梯而言,其设备的技术是成熟的,但是,已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工程,涉及到居民利益、市容、景观、环境、土建及房屋结构、电梯及建筑规范等诸多问题,是一个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于管理工作者来说,也有很多的新问题。

  2.5.电动机电压无法提供

  配置上电梯的电动机电压为 380V 的,而住宅区提供的民用电压为220V,这会使得电梯无法使用。

  2.6.建筑安全

  建筑安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老多层建筑加装地体,就需要详细了解建筑物是否适合加装电梯,设备管线的调整布置、设备容量的扩容,电梯与建筑物的匹配等问题,一切都要以保证建筑安全为前提。

  总而言之,多层加装电梯之所以会遇到上述困难而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本身条件的限制和缺乏政府的重视扶持推动以及一整套完善的配套政策加以规范和引导。

  这些困难阻碍了老旧楼加装电梯的步伐,使其难以有效的推进。

3.克服各大瓶颈的提议

  面对加装电梯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应针对其困难考虑其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欧洲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瑞士、芬兰老龄化问题出现较早,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工作展开的也较早,他们在老旧房屋加装电梯上有丰富的经验,有许多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经验来解决我们的实施计划上碰到的难点,虽然国情不同,但是也有共性难点。

  3.1.针对业主的意见不一

  基于电梯这种公共物品的属性,其原因归结为一个词就是"利益问题",因此要想能成功加建电梯,就一定要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因此可有多个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对这部分通风光照受影响住户给一个合理的补偿,使这部分业主同意加装。

  补偿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直接经济上的补偿,也可以是给予房产上面积的补偿,因为在加装电梯井道时,低层产生的多余面积可以让低层业主所拥有,如今的房价之高,即使是仅仅几平方米,可能也更容易让业主接受。

  方案二:原楼加层。在条件允许下,在原有的旧楼上加盖一层,让底层的业主搬至楼顶,如此对于电梯的是否使用问题就不存在了,而对于原本的底层空间,可以出租或者出售,所得的经济效益直接用于弥补加装电梯的造价。

  方案三:技术上处理,使采光通风不受影响。在考虑井道的位置是,避免其旧楼的向阳面,从而有效避免其采光通风问题。此外,也可以采用通光型的井道,如此不仅美观而且也不存在了影响采光问题了。

  此外,政府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我国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定 7 楼以上房屋应设置电梯,从政策规定上看,不仅是多层老住宅,即便是新建的多层住宅也很少安装电梯。这样的规定与居民越来越高的居住要求和老年化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再看看国外,在英国等欧美国家,规定 4 层以上住宅必须安装电梯。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在推进多层老住宅加装电梯改造的同时,选择部分商品房、配套房和保障房开展新建多层住宅安装电梯试点,取得经验后向全面推开,以满足老年化社会背景下居民新的居住要求。

  3.2.对于老旧住宅房屋结构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提议

  3.2.1 针对老旧房的结构,对于电梯配置型式及井道构建设想

  A.为业主着想,电梯配置以经济型与优质可靠为出发点:

  1)额载以 630-800kg 为宜、额速以 0.63m/s 为宜。速度小功率小,所需动力设备的要求也相对降低,而速度小对老旧公房相对影响也比较小,比如提升高为 15m(6 层楼)的,总行程也只花 24 秒不到,普通居民生活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可速度降低也有效的解决楼层高度低的所引起的顶层不够的问题。而功率,以 800kg 载重为例,其动力配置,若配置永磁无齿曳引机电机功率也只需 5kw。

  轿厢采用不锈钢,尽管一次性投资略高些,但往后对电梯保养、使用寿命延长带来好处。

  轿厢尺寸建议使用深长型的(宽 1.1mX 深 1.7m),便于家具搬乘及伤病员救援。

  对重采用侧置式,若采用双折旁开门,则井道面积可控制最经济状态。

  电梯采用无机房型式,小功率电梯本身减小了其危险性且可以采用无机房型式,如此避免了顶层上加盖机房的麻烦。

  B.井道构建有多种方案,由业主选择:

  1)先用土建方法筑一基坑,立型钢井架,装玻璃幕墙。称为漂亮型的。

  2)先用土建方法筑一基坑,立型钢井架,装彩刚板夹心围板。称常规型的。

  3)全部采用土建方法从下筑到上,建一水泥井道。这称为传统型的。

  4) 外挂式井道,可以采用工厂化预制井道模块,具有轻质、隔热、防火、降噪功能,到工地组装,缩短工期,合理控制成本。在国外大多采用钢结构方案,轻质钢板围封,分段在工厂预制,现场进行拼装,这样施工周期短,井道结构重量轻,有利于改善地基承载。在福州,已有运用次技术的先例了,整个安置拼装过程不超过两个小时。如此技术如果得到推广,旧楼改造进度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C.底坑基础与房基不同沉降的解决方案:井道基础独立,层站出口与房屋楼板为浮动式绞链接。

  3.2.2 针对老旧房屋主要的四种主要结构,给予以下电梯设计四种方案

  ①廊式结构。对于这种结构的旧楼,需要采用外挂式井道,井道的位置可以放在公共走廊的外墙面上或是楼梯的侧面,各层业主都可以通过公共走廊进出来使用电梯。

  ②半层平台结构。对于此种结构可以在楼梯间外侧增减加电梯井道,在楼道的半平台处设置层门,如此二楼和三楼用户共享一个层门出口,四楼和五楼用户共享一个层门,以此类推。当电梯到达第二个层门出口,二楼的业主下半个楼层梯级就到了二楼,而三楼业主上半个楼层梯级就到达三楼;在第三个半平层处则不需要设置层门,只要在四楼与五楼之间的半平层处设置第三个层门就可以满足四楼与五楼业主的出行需求。这种设计只需要业主走半个楼层的梯级就可以节省很多用在层门上的开销,减轻了业主们的负担。

  ③平层平台结构。与上面的半层平台结构类似,与半层平台结构不同点就在于,这种结构需要在每个楼层安装层门,与现在的新建高层小区电梯并无不同,电梯直达楼层的每个层面。

  ④回旋梯结构(室内)。回旋梯结构的电梯井道可以利用楼梯回旋的中间空间或者在一侧加装一个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在室内,这样的情况有个优点,可以在顶层建一个电梯机房以方便检修,井道机房的防雨水措施也更加容易做。

  ⑤其他结构情况。不利用楼梯间平层平台,可以借用居民的阳台或者是廊道中间位置的旁边加装电梯,当然对于居民的阳台可以做适当的扩大延伸,以适合安装需要。或者可以直接用就住宅楼中间的采光井道加装一个电梯,然后采用玻璃幕墙封闭井道以减小对旧楼采光的影响。关于加装电梯在老楼开凿层门会影响到线路,管道等设施的解决办法,可以在原住宅楼的基础上,利用钢结构加出来一片面积,可以送或者卖给客户,然后再新加的这片面积的旁边采用外挂式刚结构井道来加装电梯,这种方式虽然很好,但是耗资大,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很难接收那样高额的改造费用,只有少部分能够有企业单位报销的老公房能够做到。

  3.3.关于融资问题

  在加装电梯中,融资的确是个大问题,按理说用者出资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全部要业主出资,这明显是有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以投资的模式来解决这个融资问题,以下提出几种模式,供参考:

  3.3.1.政府全额投资,为老百姓办实事

  希望市政府能有一项政策投资,就像住宅的“平改坡”工程那样,投资没有收益回报,这种投资方式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一种体现,居民只承担电梯使用过程中的维保费用。

  3.3.2.政府和居民共同投资模式

  在欧洲,加装电梯的资金来源是多元化的。以芬兰为例,通常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居民三者承担,加装电梯的设备费用约为 5 万欧元/台,中央财政承担 40%,地方财政承担 15%,其余的 45%由加装电梯的住宅居民承担。而瑞典,在实施 1983 年的十年政府规划时,更是由瑞典政府和国会给加装电梯拨了特别基金款,以政府投资为主。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出资仍是一项政策性投资。政府是加装电梯投资的主体,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但与上述方案不同的是,居民也应承担小部分费用。关于投资比例的确定,要由政府部门经过宏观和微观的双向考察来确定。

  3.3.3.政府和单位共同投资模式

  如果住宅楼原来是单位承建的,且现在的住户仍是同一单位的职工居住,这时可考虑采用政府和单位共同投资模式,作为单位来说,这时一种福利性的投资。这样既不给上海的地方财政带来过大的压力,也不给居民带来经济负担。

  3.3.4.房产开房商投资模式

  对于一些地理位置较好,住宅建造年代比较近,尚且具有房产投资潜力的住宅,可以通过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加盟的方式。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可以通过对原有住宅加建顶层和跃层改造或者改造低层等措施,使其得到投资回报。加建面积住房的产权可以归房产公司所有。相对于政府和居民共同投资模式而言,这种投资模式也减轻了地方财政和居民的负担。

  3.3.5.电梯厂商投资模式

  电梯厂商投资模式的思想主要来自于一种国外最新提出的电梯运作模式——付费电梯(paylift)。付费电梯这一概念得以提出,主要是由于电梯成本不断下降以及未来消费行为模式的改变。其基本思想是乘客至上,考虑乘客个人对舒适的需要。电梯就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只要投币或者插卡,电梯就投入服务,并自动计费,该种模式今年在德国已有样机试点。

  目前,我国电梯系统的运行与维保费用主要由物业管理来补偿,费用收取的原则是依据住户数量和面积的多少来分摊,而不管住户的人口多少和楼层的高低,因而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付费电梯的基本思想是,对于电梯厂商来说,加装的电梯不是卖出的产品,而是一种设备投资,根据实际的交通运营情况来收取服务费用。这意味着乘客可以采用类似于陆地个人交通卡付费方式,选择个性化服务,乘电梯才付出相应的花费,不乘坐电梯不用付费,改变现有的电梯付费按户分摊模式,按目前的消费理念,这种投资模式的回报周期较长。如果政府对电梯投资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作为公益投资,然后设备由电梯投资商运作,这种方案可能也是一种值得探讨的运作模式。

  此种运作模式建议采用 IC 门禁卡:即每一住户人员都持有 IC 门禁卡,进入电梯一刷卡立即自动输入目的楼层,加强了楼宇安保。其次也登记了你的使用次数,为今后电梯用电费用分摊有数据为证。如果二楼不开门则一、二楼居住户可以不交电梯使用费。

  电梯保养费、维修费在物业费中增加扣缴,不用电梯住户不负担。

  3.4.加装住宅电梯的管理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欧洲等国加装电梯后的管理。以下是欧洲等国电梯管理的简述:

  1)、管理的依据。英国 OTIS,瑞士迅达,芬兰通力三家公司在电梯管理方面均有共同之处,即在行政管理方面,均通过联邦政府立法,在法规中明确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或协会实施具体管理工作。三家公司均采用欧洲共同体的电梯技术标准,标准简称为EN81。

  2)、管理形式。一般政府不直接参与管理企业,但委托德国 TUF 检测机构或协会等中介机构对电梯管理实行具体的工作,并由欧洲共同技术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监督、指导。

  3)、管理要求。三家公司在对电梯产品进入市场、旧楼加装电梯的验收、在用电梯的年度检查,均有共同的操作方式,即整个过程必须符合欧共体 EN81 标准。并对电梯中主要的安全部件按标准进行检测,方可进入市场;新装电梯每台需通过中介检测机构的工程师到现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在用电梯按规定每年进行年检,也由中介检测机构对其进行。

  借鉴以上国外的管理经验,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建议由政府的有官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管理审批机构(可成立市、区(县)两级的职能部门),负责审定加装电梯的方案,以及专项基金的审批。具体的批报程序建议如下:

  1)、所在住宅的业主委员会提出要求加装电梯的报告,可能的话,报告中应包含居民承担费用的承诺。

  2)、物业管理委员会提供一个对住宅楼环境的影响,电气容量的承受能力等的意见。

  由电梯承包商(或井道结构承包商)提供加装电梯的土建图,包括井道结构、底坑的承载及其房屋结构的联系等要求。

  3)、上述资料齐全后,上报区(县)有关的职能部门审定。该职能部门应委托一个专业部门(如协会、设计院或专家组等)对楼的土建结构作分析,结合电梯制造商(或专业的井道结构承包商)提供的外加井道的结构方案,提出加装电梯的可行性意见。

  4)、有关部门对加装的井道是否影响市容景观的问题做出评估。

  5)、经区(县)职能部门的审核同意后,再报市政府的主管职能部门最后审定加装电梯方案及配套资金的落实问题。

  3.5.关于电压的问题

  民用住宅只提供 220v 的电压,因此可以选用动力马达电压为交流 220 伏,以适应居民区 220 伏交流电压。

  3.6.关于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电梯本就属于特种设备,具有危险涉及人身安全,由于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用于加装住宅梯的制造、安装和验收标准。所以,加装的住宅梯的一个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其安全要求不能降低。如为了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采用浅底坑和井道顶部低空间等问题必须认真地作出风险评估。其检查过程必须如《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中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每 15 日必须进行一次维保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以此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还要考虑加装电梯的抗震问题,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建筑地方标准。在上海市,其建设委员会组织根据上海当地的土地情况,编制的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于 2000 年7 月 1 日在上海施行。该规范第二部分“抗震加固”明确指出,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或扩建时,如需变动原有的结构,必须按改建或扩建后的结构状态建立力学计算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和鉴定,并按现行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上海现有的多层住宅结构多为砌体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在构建井道时必须结合实际的设防烈度采取一定的抗震措施,对建筑进行加固,以满足《规程》要求。尤其井道搭建于住宅外墙时,应复核电梯偏载运行、安全钳动作及地震时给墙体带来的侧向载荷。

  若是以上提议对于六大瓶颈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那么老旧住宅电梯将在全国范围里顺利地进行。

4.目前国内外老旧公房加装电梯的情况

  老龄化问题在英国、瑞士、德国和芬兰等欧洲国家出现得较早,因此为老住宅加装电梯的工作也开展得较早。在这些国家,一般 4 层以上楼房就有电梯。以瑞典为例,在1983 年就开始了十年政府规划,对约 30 万幢公寓进行修理、改造和更新。瑞典政府和国会为电梯的改造研究划拨了特别基金款,并成立改造电梯工作组,目的是推出可靠、便宜而且适用于多层住宅加装的电梯。

  新加坡政府在加装电梯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当时新政府提出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2004 年开始政府预算 50 亿元为早期的组屋翻新、加装电梯,居民只需要负担费用的 5~12%,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年来,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宁波、厦门、福建、温州等城市相继开展了多层加装电梯改造工作。广州市在省建设厅下发《关于旧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后,成功为 500 多幢楼房安装了电梯。上海静安区结合旧区改造,通过多层住房加层加装电梯并腾空底层场地,甚至解决了旧式小区缺乏公共绿地小区服务设施等困难,提高了百姓的生活和居住品质。

结 语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层住宅内电梯被纳入住宅基本功能的趋势。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将大大完善老旧住宅的居住功能。基于电梯这一准公共物品的特殊属性,通过对这项工作实施的困难分析,借鉴本文所提出的对策,由政府主导这项工作,帮助住户分摊加建电梯的费用,发放补贴金,补偿安装电梯的私人部门或者直接补偿住户,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公开招标开发建设企业,对工程进行审计、监理。并制定一定的标准协调低层住户和高层住户的出资额,解决住户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得各方利益都达到最优化。利益问题解决了,困难便迎刃而解,那么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才能成为现实,同时技术上本文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设想,这证明了其可行性。

  多层住宅是我国居民的主体住房,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在方便了老年市民生活的同时,面对不断飙升的房价也减轻老年市民二次置业的沉重负担。面对广大市民如此巨大的生活需求,逐渐把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这项工作提上日程,继续深入研究此项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努力从多个层面寻找解决对策是当务之急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项工作将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最终惠及百姓的理念,因此对这项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 1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4.2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7 年 10 月 1 日.
  [3]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
  [4]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S] .
  [5]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广东建设局.
  [6]朱昌明,乔红宇,支溪凤.上海已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电梯,2002,No.6.
  [7]支溪凤.赴欧洲三国对加装电梯的考察.[J] .上海电梯,2002, No.1.
  [8]支溪凤.谈住宅用电梯和多层楼房加装电梯的前景.[J] .上海电梯,2001, No.4.
  [9]GB/T 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S].
  [10] Elevator Traffic Handbook: Theory and Practice. Barney, G. (2003, January).
  [11] HowStuffWorks "How Elevators Work".Harris, Tom. (2002).

致 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常熟理工学院的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在是荣幸之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这出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旧楼安装电梯是已经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

  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高级工程师,在电梯专业方法的内容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提供给我们大量的相关信息,这使得我们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受益良多,也要感谢我的第二导师B老师,从论文内容到各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尽心尽力地为我检查修改。没有两位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机械工程学院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的仓促和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着我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

  恳请阅读次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给予指正,不胜感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