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工程论文 > 机械工程论文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与基本理论(3)

来源:创意与设计 作者:黄雪飞
发布于:2017-02-09 共12618字
  1.3.1 当代工业设计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必要性。
  
  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比较优势指一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竞争优势主要指政府和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活动对提高竞争力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代国家发展的主要优势路径在于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更多地源于创新的优势,把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材料、新的企业组织以及新的服务形式等新要素引入生产体系。
  
  工业设计活动的核心在于创新并创造附加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知识、智力、信息以及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等软件资源。当然也受到自然、交通、环境、人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它更多体现的是竞争优势。
  
  1.3.2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具有比较概念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体现的比较概念,其中的强弱关系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显现出来的。它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内部区域间的工业设计产业在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其竞争优势通常是通过争夺工业设计服务的业务来源并提供创新服务的各方面条件,提供符合委托方要求的设计创新服务而实现的。竞争力的直观表现是产业的市场份额以及盈利水平,最终结果可以通过产业规模及产业效率来衡量。
  
  1.3.3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具有系统性,是多层次的有机考察。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和工业设计企业竞争力紧密相关。国家竞争优势本质上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是企业与区域以及企业与国家之间的纽带,“产业有竞争力,国家自然会有竞争力”.[5]人类社会在信息、知识、智慧三个方面都有了巨大发展,工业设计产业集中体现了这三个要素。工业设计产业呈现出系统性的特点,这种传统工业设计活动多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微观层次,现在已经进入到中观和宏观层次了,工业设计产业已经被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了。
  
  因此,从考察的范围来讲,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来综合考察。国家创新体系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顶层设计。基于国家层面的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属于宏观层次的考虑,各大城市或区域范围属于中观层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构成了微观层次。三个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整体思考,系统规划。
  
  1.3.4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本质是设计创新能力和市场转化能力。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通过创新产品或设计服务在市场上的份额来体现。它取决于用户对创新产品或服务价值的认可度和制造业对设计服务提供方的肯定。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是工业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结构、效率、机制、制度安排的结晶,其本质是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并将其转化为经市场检验成功的创新产品。
  
  工业设计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产业,其设计创新能力在于运用工业设计的系统观念、创新方法去实现委托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具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体现了积极、健康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以此帮助委托方应对全球竞争。
  
  2.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关于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为深入,涉及面广泛,层次丰富,研究成果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竞争力理论研究
  
  早期有李嘉图基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演化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技术差异决定产品相对价格差异;随后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发展了比较优势论,新要素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研究开发等新要素。(Adam Smith, 1776,1979; Ricardo,1817; Heckscher, 1919)
  
  1990 年波特提出“国家钻石”理论(国家竞争优势),为产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完善的研究框架。他认为国家必将经历要素推动、投资推动、创新推动、财富推动等四个发展阶段。全球学者在此模型框架下,演化出国际化钻石模型、九要素模型等适于不同国家、城市或产业的竞争力研究模型(Porter,1980,1985,1990; J.Dunning,1993;Dong-Sung Cho,2000)
  
  在竞争力评价方面,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已形成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WEF 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创新(Innovation)作为全球竞争力指数 (GCI) 的 12 项评价指标之一,反映了设计创新与国家整体竞争力关系密切(WEF,2002)。
  
  2. 生态观
  
  即挖掘设计与文化创意活动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剖析其发展必须依附于所处区域的产业生态环境,健全完整的产业形式(Hilary Collins, 2010)。还有目前全球已进入创意经济时代,深入阐释创意经济、政策、创意产业集群、创意城市等概念的内涵,对包括中国上海在内的全球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展开现状调研 和 分 析(Lily Kong 等,2009; Li Wu Wei 等,2009)。
  
  3. 系统观
  
  即强调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工业设计学科不同于一般科学的本质属性,认为设计可提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Simon, H.A, 1969, 1987);基于设计研究、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等层面,诠释设计认知的本质、设计能力和设计知识等要素(Nigel Cross, 1982)。
  
  4. 发展观
  
  即在充分认识工业设计在发展专业化设计与制造的同时,也意识到设计这一跨越科学与艺术两大学科领域的属性。工业设计是面向未来的学科,国际性、1Margolin,George Richard Buchanan, 1996)。
  
  5. 续发展观
  
  即反思商业化工业设计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强调设计的社会和伦理价值(Victor Papanek,1972,1995);从造物活动与生态环保分离状态转向提倡兼顾使用者需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企业发展的系统创新(Carlo Vezzoli, 2001);立足设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设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研究(田中一光,2009);从工业设计活动中对物的关注转向对工业设计中的易用性、情感性,以及未来的产品设计特征的关注(Nonald A. Norman,2006,2009)。
  
原文出处:黄雪飞. 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特征及理论构架[J]. 创意与设计,2016,(02):15-20+55.
相关标签:工业设计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