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近代文学论文

《点石斋画报》对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22 共2904字
论文摘要

  《点石斋画报》1884 年 5 月 8 日(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采用连史纸石印,每期刊载图画新闻八幅,每月上中下旬各出印一次,随《申报》附送,也单独发售。因由点石斋石印书局印刷,故得名《点石斋画报》。1898 年 8月停刊(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共刊出画报四十四册、五百二十八卷。画报刊行前后历经十五年,共刊登新闻图画四千六百五十三幅。《点石斋画报》主要由“奇闻”、“果报”、“新知”、“时事”共同构成,它以文字配图像为主体,来表现变动的历史瞬间和时事新闻。

  陈平原先生在《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中把《点石斋画报》在晚清的特殊意义概括为 :“用图像的方式连续报道新闻,以‘能肖为上’的西画标准改造中画,借传播新知与表现时事介入当下的文化创造。”

  画报以单线白描的写实画风和夹叙夹议的文字说明,对晚清政治、军事、民族、宗教、社会生活百态等做了详尽的描绘,因此画报对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郑星球则通过图像分析的方法,指出画报的图式语言对近代中国美术,尤其是对年画、连环画、版画和文学插图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图式上看,《点石斋画报》采用了图文并茂的体式,打破了中国插图“左图右史”的传统,改为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图文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并且文字和图片呈上下排列的版式。其概括、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和直观的图像内容形成了对话关系,辅助读者全方位地理解图画所传达出的信息,从而便于读者的观赏和思考。为了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画报在绘画风格上坚持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笔墨意趣的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技法,如明暗、透视等技巧,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也正是其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和图文结合的图文体式及包罗万象的题材内容,为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开创性作用。

  1、 连环画的发展形成及画报在其发展中的地位

  连环画,是连环图画的简约叫法,俗称“小人书”。是一种 20 世纪出现在中国的以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艺术读物,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由壁画故事画和小说加插图演变发展而来,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文字精炼、集文学与绘画于一体的特点和以图为主,图文结合、连续性、叙事性、书籍性四大特征。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的画像石和魏时期的敦煌壁画,经历了南北朝到唐代的萌芽期。到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发达,在书籍中出现了连续性的插图。而到元、明时期,这种连环性的插图开始在小说和戏曲剧本中盛行。严格意义上说,以上的发展时期出现的插图从形式特征上并没有体现一种表现内容的连续性和图文并茂于一体的图式,因此并不能称之为连环画,而只属于连环画发展的萌芽期。连环画的形成期是在清末随着石印技术从西方的引进而开始。19 世纪末上海出现了《点石斋画报》等早期画报和章回小说中的“回回图”,如光绪十年(1884年)印制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西厢记》等书中每回每篇都插有一二幅图画。1885 年,《点石斋画报》报道了朝鲜东学党事变,运用前后 8幅图画的连环形式描绘事变的发生、发展直到结束。其内容紧凑而连贯,具有章回小说的某些特点,从“其画面情节的连续性、人物形象及画风的一致性来看,这套作品更接近于现在的连环画”。连环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的确立是在 1925 年至 1929年的几年间,上海的世界书局出版了《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连环图画西游记》、《连环图画封神榜》、《连环图画岳传》五部冠以“连环图画”的作品,并因其广泛的社会接受度,使得连环图画或简称连环画的名词最终被社会承认。从图式语言的构图模式、描绘手法等方面来看,以上五本连环画在形式和画风上基本上都受《点石斋画报》

  图像模式的影响,具有《点石斋画报》图像模式的一些典型特征。因此,可以把《点石斋画报》视作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先声,对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2、 对中国近代连环画形式特征发展变革的重要意义

  《点石斋画报》在报道朝鲜东学党事变中运用前后 8 幅图画的连环画的形式报道了事变的经过,这是连环画最早出现于报刊的实例,也是最接近于连环画形式的一套作品。因此通过对其图像体式、连续性、叙事性几个方面的分析,来研究其对连环画形式特征发展变化的重要意义。

  2.1 从图像体式上看,《点石斋画报》的图像主要采用以图文结合、以图为主、上文下图的图式结构图像在画面中占据主要的位置,而文字则是以概括性的描述予以介绍。在这套连环画中,描述性的文字整齐如方块状的排列在画面的最上方,并占据五分之一的位置。这种编排方式使得文字与画面的联系更为紧密,对连环画图文分离、把文字置于画幅上端的连环画图文版式基本格局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刘伯良的连环画《薛仁贵征东》中的图像,不论从图文占据的比例还是其画面的风格特征都与此套作品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并且是第一本定型的现代形式的连环画书,因此足见《点石斋画报》对连环画发展影响之深刻。

  2.2 从连续性上看,《点石斋画报》多以单幅的画面来表现时事新闻、社会事件等内容,同时依靠文字的描述来展现事件的概况报道朝鲜东学党事变采用了 8 幅连环画图配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来记录事件的发生与结果,图画之间具有内在关联的连续性,打破了用单幅图文来记录事件的表现模式。不过这样一个复杂的事件仅仅靠 8 幅图画是难以说清楚的,因此文字描述更多地承担了表现事件连续性的任务,每幅画中上端文字的描述内容要远多于画面表现的内容,图画只能选取其中突出的故事情节加以表现,用文字来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从而使事件的情节连贯起来,增强了记述事变的生动性。

  诚然,不难看出作为早期形式,这 8 幅连环的图像还是受到传统回目插图的影响。然而,从连环画形式特征的发展来说,这套连环画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进步,开启了连环图画连续性表现故事的先例。

  2.3 从叙事性上看,《点石斋画报》对东学党事件的描述,反映了事件中的人物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用多幅连续的图画充分展开,具有典型的连环画图叙事性的重要特征。同时也表现出在叙事范围上的拓展,突破了过去回目插图只表现传记题材的局限而扩展到了社会事件,为连环画进行更大题材范围的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也显示了连环画叙事的能力对东学党事变过程的描绘,《点石斋画报》的主笔吴友如、金蟾香等画家在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吸收了西画的透视、写实塑造等绘画技巧,生动地表现出事件的人物形象、比例、人群的运动冲撞、场景的安排布置等。“显示出画家们极强的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描绘的能力,如同摄影照片再现了现场,使读者身临其境,历历在目,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吴友如等画家以出色的绘画叙事能力,为以后连环画的故事性和情节性的形象描写刻画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3、 结语

  《点石斋画报》报导东学党事件的连环图画,是中国近代连环画的雏形,而《点石斋画报》则是中国近代连环画的最早载体,它对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形成、发展并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平原编.点石斋画报选〔M〕. 贵阳 :贵阳教育出版社,2000.
  〔2〕郑星球.《点石斋画报》图式流传于演化〔J〕.美术学报,2006(3).
  〔3〕宛少军.20 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M〕. 广西 :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