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时间:2015-11-26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4766字
摘要

  近十几年来我国流动儿童人数日益庞大,截止到2010年已达到3581万,且有增长的趋势[1].目前,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均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问题行为等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显著高于城市儿童[2-4],且流动性越高,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就越强[5].同时,在一项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稳定性的追踪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的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在一年内呈现稳定的趋势[6].为了帮助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其心理行为发展及相关影响因素得到心理学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完善,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歧视知觉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刘霞等[7]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歧视现象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客观的受歧视程度,个体主观感知到的歧视知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综合国内研究者十年来的几十项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可显著正向地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等内化问题[3,8],而且这些研究呈现出了非常稳定一致的结果。但关于歧视知觉与儿童另一发展指标--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之前的研究者还较少涉及。国外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移民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歧视知觉对非洲裔、拉丁裔、亚裔移民儿童的吸烟、饮酒等外化问题行为均有直接的预测作用[9-11].国内仅有的一些研究发现,生活压力事件、负性社会环境等危险性因素可以正向地预测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4,12],但有关歧视知觉和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还尚少,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但研究显示不是所有儿童都会出现心理发展的不良问题,儿童自身存在的一些保护性因素可缓冲危险性因素对其的不利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弹性[13].心理弹性指个体在经历逆境后仍能良好适应并积极发展的过程[14].近年来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聚焦于心理弹性的保护性机制,即探讨心理弹性是如何帮助个体在不利处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些研究者根据心理弹性在个体应对环境时起到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心理弹性的三个相关模型[14,15],包括补偿模型(强调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均可直接预测个体发展结果)、挑战模型(强调不同程度的压力可能具有挑战和促进的双重作用)以及保护模型(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减少了不利后果的发生)。补偿模型只简单研究了心理弹性对发展结果简单的预测作用,而挑战模型更多局限于理论论证,实证研究较少。因此近年来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心理弹性的保护性模型。

  心理弹性的保护模型认为,尽管危险因素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心理弹性可在其中担当"调节器",它和危险性因素的交互作用会减少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16,17].Rutter[18]也提出,心理弹性可以通过改变个体对危险性因素的认知、减少负性事件的消极连锁反应、提高个体的心理能力以及为个体获取更多资源提供机会等作用机制为处于危险性因素中的个体提供保护。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也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模型提供了证据。一项针对有童年受虐待或创伤经历的成人的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可以缓解创伤经历对抑郁的不利影响[19].国内一项对532名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调节效应显著,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可以作为-个缓冲因素,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20].总结已有研究可以假设,心理弹性也可以对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是否起到调节作用,以期找到对流动儿童有效的保护性因素,为降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

  以方便取样、自愿参与的方式选择北京市3所小学四、五、六年级的577名流动儿童参与调查。其中男生331人(57.4%),女生246人(42.6%);四年级190人(32.9%),五年级189人(32.8%),六年级198人(34.3%)。同时,来京时间小于等于3年的儿童有124人,大于3年的420人(缺失33人);无转学经历的儿童348人,有转学经历的210人(缺失19人)。

  1.2研究工具

  1.2.1歧视知觉采用刘霞等[21]编制的"个体歧视

  知觉"问卷测量流动儿童感知到的歧视。问卷共17题,采用4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4=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儿童感知到的歧视知觉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5.

  1.2.2心理弹性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

  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测量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量表共27题,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该量表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2个维度,其中个人力15题,支持力12题,总分越高代表心理弹性越高。该量表在国内青少年群体的应用中具有良好信效度[23],在本研究中,两个分维度量表的Cronbachα分别为0.82和0.75.

  1.2.3问题行为根据方晓义等[24]编制的问题行为

  量表修订,让儿童回答自己出现的问题行为的情况。量表共17题,采用4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4=完全符合),总分越高代表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水平越高。该量表在国内被广泛用于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中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5].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88.

  1.3研究程序

  采用班级集体施测的方式,由有施测经验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生主试统一收发问卷。在施测之前,对所有主试进行问卷内容、指导语、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数据收集整理后,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流动儿童在歧视知觉、心理弹性和问题行为上的特点。

  不同群体流动儿童在各研究变量上的描述统计如表1所示。采用Univariate对不同群体(不同性别、来京时间、转学经历)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歧视知觉方面,性别主效应显著(F(1,535)=9.44,P<0.01),性别×来京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535)=4.92,P<0.05),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来京时间小于等于3年时男女生感知到的歧视知觉无显著差异(MD=0.11,P>0.05),而来京时间大于3年时,男生的歧视知觉显著高于女生(MD=2.56,P<0.001)。

  在问题行为方面,仅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530)=16.16,P<0.001),男生的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采用MANOVA对不同群体(不同性别、来京时间、转学经历)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心理弹性总分上,转学经历(Wilks'λ=0.98,F=5.78,P<0.01)的主效应显著,来京时间×转学经历的交互作用(Wilks'λ=0.99,F=3.78,P<0.05)显著。

  进一步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学经历仅在个人力上的主效应显著(F(1,535)=11.52,P<0.001),无转学经历的流动儿童个人力水平显著高于有转学经历的儿童。来京时间×转学经历仅在支持力上的交互效应显著(F(1,535)=7.18,P<0.01),来京时间大于3年的儿童中,无转学经历的儿童的支持力水平显著高于有转学经历的儿童,而在来京时间小于或等于3年的流动儿童中,有无转学经历的儿童在支持力上无显著差异。

  2.2歧视知觉、心理弹性和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歧视知觉和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呈显著负相关,和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呈显著正相关;问题行为和个人力、支持力均呈显著负相关。见表2.

  2.3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由表3可见,在控制了性别、来京时间和转学经历等变量之后,歧视知觉、个人力和支持力均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个人力对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支持力对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个人力对歧视知觉的调节作用,根据歧视知觉的得分将被试分为高歧视知觉组(歧视知觉得分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的被试)和低歧视知觉组(歧视知觉得分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的被试),用同样的方法将被试分别分为高低个人力组,呈现个人力对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由附图可见,在低个人力组中,随着歧视知觉的提高,问题行为也迅速提高;而在高个人力组中,随着歧视知觉的提高,问题行为提高的斜率较为平缓。Simpleslope检验显示,低个人力组儿童的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高于高个人力组的儿童(β低个人力组=0.46,P<0.001;β高个人力组=0.18,P<0.01),即个人力的提高降低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的预测性。

  3讨论

  3.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及问题行为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男生的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已有研究得出的结果相一致[26,27].来京时间小于等于3年时男女生感知到的歧视知觉无显著差异,而来京时间大于3年时男生的歧视知觉显著高于女生,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女生的社会适应性好于男生而导致[28].

  MANOVA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转学经历的儿童在心理弹性的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该结果可作为转学经历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补充。之前的研究发现,高学校流动性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等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低学校流动性的儿童[5],这可能是由于转学经历可能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最终导致了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减少流动儿童的转学次数、让儿童稳定地进行学习生活,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3.2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对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性别、来京时间和转学经历等变量之后,歧视知觉、个人力和支持力均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该结果验证了歧视知觉作为流动儿童群体经常面临的不利影响因素之一,可能会增加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而心理弹性可作为保护性因素,直接减少流动儿童的消极发展结果。此结果也与国外针对移民青少年的研究结果相符合。美国一项探讨移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危险性及保护性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的提升可显著降低非裔和拉丁裔移民青少年的物质滥用、性行为等问题行为[29].

  同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在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支持力对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该结果说明了个人力可作为保护性因素与歧视知觉相互作用,降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理论相一致。Kumpfer和Bluth[30]提出的弹性框架理论也强调个体的特征作为与发展结果相关的最近端影响因素,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性作用。个体在经历消极事件之后,可以通过积极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控制等方式缓解生活事件对自身的冲击,促使其对生活状况产生正面的评价和感受,减少环境中危险性因素对自身的不利影响,最终促使个体获得高水平的发展[31].流动儿童身上存在的个人力可能成为其重要的"保护罩",将歧视等危险性因素的影响"隔离"在外,帮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结果对于减少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促进流动儿童良好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进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需要关注儿童面临的不利处境及消极发展结果,更要善于发现其自身存在的潜力和资源,相信他们可以获得健康成长。同时也为针对流动儿童的干预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即可通过提升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尤其是个人力部分,从而达到降低危险性因素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妇运,2013,(6):30-34.
  2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人口与经济,2008,6:7-14.
  3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心理学报,2009,10:967-979.
  4金灿灿,刘艳,陈丽。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2012,35(5):1119-1125.
  5胡宁,方晓义,蔺秀云,等。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应用心理学,2009,2:166-1766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1-6.
  7刘霞,赵景欣,师保国。歧视知觉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2):216-223.

    相近分类:儿童心理学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