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探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22 共3063字
论文摘要

  利他行为指自愿帮助他人而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大学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与国家的前途密切相关。目前已有的大学生利他行为研究认为: 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利己利他观念倒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己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人生价值观上,一些大学生不再认为生活具有什么崇高意义,挣大钱虽然是一个具体目标,但自己又没有挣钱的机遇和能力; 在道德观上,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以赚钱得利为目的,只向“钱”看,不顾职业道德与良心; 在行为方面,普遍存在一种“过客心理”,他们不愿主动选择,因选择太耗费精力; 不愿积极承诺,因承诺太冒风险,对待生活持观望的消极态度。

  这种现象着实让人担忧。公正世界信念是美国心理学家 Le-rner 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其理论核心是: 人们相信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会得到公正的对待,好人得好报,坏人受惩罚,每个人都得其所应得。由于这种公正世界信念能给人一种安全感和对世界的控制感,所以人们极不情愿放弃这样一种信念,当人们遇到不公正的事例时,就会陷入忧虑不安的境地,人们就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当人们看到助人以后的不公正待遇,人们的利他行为便越来越弱,现在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围绕公正世界信念如何调节缓冲忧虑和愤怒情绪、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和激发进取行为等方面展开。Zuckerman研究了公正世界信念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了河北省唐山市 2 所高校,因为三年级与四年级学生毕业实习,无法取样,所以未选取三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其中医学类 201 人,理工类 172 人,师范类155 人; 男237 人,女291 人,年龄17 ~25 岁,平均21. 74岁。共发放 58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528 份( 91. 03%) 。

  1. 2 方法
  1. 2. 1 利他行为调查问卷 李建明、杨美荣自编利他行为调查问卷,由 10 个项目组成,前 8 项分别描绘了 8 个需要大学生表现出利他行为的社会场景,问是否愿意给予帮助; 后 2 项询问了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动机,答案有积极回答和消极回答2 种,积极回答表明利他行为的动机是利他性的,即不要求任何回报,助人者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他人利益; 而消极回答表明利他行为的动机是利己性的,是指在实现他人利益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个人利益。信度为 0. 746,表明有较好的稳定性。

  1. 2. 2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 JWS) 杜建政等人基于Rubin 和 Peplau 编制的公正世界量表( The Just World Scale)与对部分大学生的访谈编制而成。量表包含 19 个题目,3 个因素( 终极公正,固有公正,固有不公正) ,每道题目有 5 种程度,“1”代表极不同意,“2”不同意,“3”代表不能确定,“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其中正向计分项目 12 个,反向计分项目 7 个。量表采用利克特 5 点计分,总量表的 α 系数为0. 808,各分量表的 α 系数也均在 0. 640 以上。

  1. 2. 3 施测程序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被试。施测前,由主试宣读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被试全部匿名独立完成测试问卷,所有测试在同一周内完成。

  1. 3 统计处理
  
  数据通过 SPSS 17. 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运用卡方检验,列联相关,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 1 调查内容项目做肯定选择和否定选择的人数及百分率见表 1。【表1】
论文摘要
  
  2. 2 不同公正世界水平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差异性比较 见表 2。卡方检验显示,F6,F8,F9 的公正世界水平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高等水平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更愿意提供帮助( P < 0. 05) ,列联系数分别为 0. 116,0. 125,0. 123,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存在一定相关。【表2】
论文摘要

  2. 3 各项目在公正世界信念得分的比较 见表 3。独立样本 t 检验显示,F1,F3,F4,F5,F6,F8 终极公正得分愿意提供帮助组高于不愿意提供帮助组,差异极其显着( P < 0. 05) ;F9,F10 终极公正、固有公正、总分得分积极回答组高于消极回答组,差异显着( P <0. 05) ; F6,F7 固有公正得分愿意提供帮助组高于不愿意提供帮助组,差异显着( P <0. 05) ; F3,F4,F5,F6,F8 公正世界信念总得分愿意提供帮助组高于不愿意提供帮助组。【表3】
论文摘要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 10 个调查项目中,前 8 项除了 F2( 42. 0%) 和 F7( 38. 4%) 之外做肯定选择的百分率在 62. 3%~ 80. 1% 之间。结果说明,在大学生中利他行为还是相当普遍的。但是,利他行为的出现与否会受到受助对象特点的影响,如果是带有负性评价意义的社会个体,如醉汉或年轻力壮的乞丐,大学生会比较少的表现出利他行为,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在作出回答时,对被试表示怀疑,怕自己的利益会受到侵犯。F10 做积极回答百分率分别为 89. 6%,表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从动机来讲,绝大多数是利他性动机,这与学者 张 会 平、李 虹 的 研 究 结 果 是 一 致 的,绝 大 多 数( 94. 8%) 大学生帮助别人是为了他人的幸福。

  公正世界信念是个体对这个世界的评价,本研究显示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公正世界信念有利于提高利他的发生,高水平的公正世界信念更愿意提供帮助,这与 Zuckerman 研究的公正世界信念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结果相符。与低公正世界信念组被试相比,高公正世界信念组的大学生更愿意提供帮助( 如愿意帮助老弱病残的乞丐) ,个体有更强的助人动机,是为了他人幸福快乐而帮助他人的。对于利他行为的原因,面对不公正的受害者,公正世界信念者的第一反应是同情,纠正不公正或补偿受害者,当这些措施无法实施或不公正无法得到补偿时,公正世界信念者才会运用责备无辜受害者策略重建其公正信念。但是也会受一定情景、受助者的特征的影响,当被试是带有负性评价时( 如年轻力壮的乞丐) ,会使其公正世界信念受到威胁,于是会选择拒绝提供帮助。
  
  终极公正指的是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事情的结局终将是公正的,本研究显示愿意提供帮助组的终极公正得分在 F1、F3、F4、F5、F6 显着高于不愿意提供帮助组。终极公正信念则使人们可以容忍当前的不公正,但期待着每一件不公正的事都会在未来的某一点上得到恢复或补偿。曾有研究表明终极公正与温和的态度相关,而且终极公正与平等原则和需要原则相关。虽然说在有些情境下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公正,但人们相信帮助以后的结局会是公正的,相信世界对自己和对他人比较公正的人,更有可能将人们看作是诚实、可靠、不自私和利他的。

  参考文献
  
  [1]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J]. 心理学探新,2000,20( 75) :59-63
  [2]牛巨龙,田爱民. 加强大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6,5( 5) :87-89
  [3]Dalbert C,Stoeber J.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distress at school[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5,8( 2) :123-135
  [4]Hafer C L. Investment in long - term goals and commitment to justmeans drive the need to belief in a just world[J].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26( 9) : 1059-1073
  [5]朱丽芳. 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坚持性的关系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 2) :192-193
  [6]Gall T L. Spirituality and coping with life stress among adult survivors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J]. Child Abuse Negl,2006,30 ( 7 ) : 829-844
  [7]张会平,李虹. 大学生利他动机的调查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 4) : 285-28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