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衔接

时间:2017-02-27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张静,欧何生,黄丹媚 本文字数:3478字
  摘要

        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前提下,建立统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1].本文意在研究两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模式的现状,并为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衔接与贯通提供建议和对策。从理论上构建一套符合大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紧跟世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潮流的能使小学、中学、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相衔接和贯通的教育模式的方案,这对衔接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大意义。
  
  一、中小学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施行情况
  
  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基本心理健康维护,包括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智能训练。二是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包括对学习适应、常见行为、情绪、身心疾病等问题的矫正[2].三是学生潜力和创造力开发。具体包括:
  
  1.心理教育活动课。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会课、专题训练课等,这些课程均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一般每个班级在每学期课时量为8-10节。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主要为基本的心理素质教育。
  
  2.团体辅导课。从学生出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开设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题团体辅导课。
  
  3.个别辅导。对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范畴的学生进行发展性的个别辅导,并不是指补救性质的心理咨询[3].
  
  4.学科教学渗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适时适当地渗透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对学科教师的要求较高。
  
  5.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等科学严谨的心理测量问卷,对学生进行入学心理普查,建立正规的心理档案。
  
  6.专题讲座。根据学生出现的、较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如考前心理压力疏导、青春期叛逆心理等,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辅导讲座[4].
  
  二、大学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施行情况
  
  ( 一) 心理教育活动课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基础课,各学期均开设,主要内容包括新生适应、自我认识、宿舍人际关系、爱情教育、情绪调节、应对挫折、就业心理等[5].针对女生开设“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为陷入情感困惑的学生开设“爱情和性心理学”和“婚姻心理学”等课程。
  
  ( 二) 提供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囊括大量实用性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给学生提供交流心理烦恼、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平台[6].网站内容包括大学生普遍性的心理困惑,为大学生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心理教育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视频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视频、心理访谈等优秀的心理电视节目,启发性强的心理电影电视资源。帮助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应对压力、就业心理等方面掌握更多的实用性技巧,学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解决问题[7].
  
  2.学习资料。提供正规、权威的心理学网站和链接资源,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的理论常识、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心理学主题论文、书籍和科普专题课件等。
  
  3.网上咨询。大学生非常重视隐私的保密性,因此相对于现实环境的心理咨询来说,他们更容易接受互联网心理咨询。在BBS心理讨论区、QQ聊天室、邮箱、微博微信等网络咨询区,大学生可以设置一个虚拟的名字,不必担心泄露隐私,于是就能够更加轻松地互相讨论和交流,畅所欲言。心理老师注册一个用户名或设置一个邮箱,通过网络沟通的形式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积极的心理辅导[8].
  
张静,欧何生,黄丹媚.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4):81-82.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