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藏艺文博园规划设计中藏文化的保护传承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4 共6593字

  引言
  
  西藏,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形态得以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足而厚重。藏文化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其传统的文化形态独一无二,是人类文明园地中一束瑰丽的奇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藏文化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势,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尤其在西藏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藏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本”,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改原有宗教寺庙遗产观光的单一产品形态,向更为丰富的以博物馆、文化产业园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化和体验化迈进。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吞米岭·藏艺文博园,将承担起引领拉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其规划定位为“以集中展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体。

  本文以吞米岭·藏艺文博园 ( 以下简称“藏艺文博园”) 概念设计①为例,探讨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展示、保护、传承与发展藏文化,以及如何将藏文化元素转化为设计语言在藏艺文博园中进行表达,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1 对藏文化的浅释

  西藏地处高原,其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独立性及民族性,呈现出一种相对纯粹的表现形式,成为世界多元文化资源中的瑰宝。西藏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吐蕃建筑,历史悠久的藏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美轮美奂的壁画、唐卡和金铜造像,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民间歌舞,以及大量至今仍在人们口头流传的史诗、歌谣和谚语等。这些文化是西藏人民的财富,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

  追溯藏文化的本源,可归结为宗教力量的渗透与感召,这样的概括可能不够全面,但大体准确。宗教信仰已经渗入到西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构建聚落格局、营造建筑形式和组织建筑空间等建设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 图 1)。

  2 对藏文化的表达-吞米岭·藏艺文博园概念设计

  2.1 项目概述

  藏艺文博园场址紧邻原 138 国道,距达孜县城约 5 km,距拉萨市中心约25 km.由园区到市区及县城的车程均在 30 分钟之内,属于城镇居民城郊出游较为适宜的范围。园区处于拉萨河谷地带,场地平整,背山面河,南面接桑珠林村,后部为缓坡和山体,有水渠流过,周边已经开发了多家“林卡”度假村。

  从旅游区位条件看,园区正处于“拉萨-林芝”的旅游热点线路上,是拉萨三大旅游廊道之一的“茶马古道”东廊道和拉萨河生态旅游景观带上的重要节点。

  园区主题的释义为“纪念性的藏地艺术全景图卷”,即通过主题场景全景展示西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源自先贤的生活智慧,为世人开启一扇深入体验藏地艺术的大门。

  2.2 规划内容

  规划以藏文化全景展示和深度体验为主题,打造文化旅游项目,着力于搭建一个藏文化企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创业平台,不仅可以为拉萨本土居民与外来游客提供优质的文化休闲体验空间,还可以保护与传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该定位,规划从宏观的场地布局、中观的空间形制、微观的建筑风貌肌理到最终项目的设置均彰显与表述了藏文化的意蕴,并通过将藏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相融合的设计语言实现了文化内涵的外显转化,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与体验藏文化。藏文化反映了藏族地区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且往往隐含在一种内在的秩序和规制中,而这种秩序与规制通常又物化表现在藏族地区传统的聚落布局、寺庙建设、建筑形制与居住模式中,或是通过藏族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景来展示。藏艺文博园整体空间与业态的塑造,尝试从物化的藏族地区聚落、寺院和民居建筑等形态以及场景化的藏族居民生活模式中借鉴经验与寻求方法。

  基于对藏文化的解读,规划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①宏观层面的场地整体布局,强调生态文化的适应性-借鉴与整合藏文化的自然生态文化观和“林卡”理念;②中观层面的空间形制建构,关注精神内核的解释-挖掘与融汇藏文化的核心,即藏传佛教“坛城”的内涵;③微观层面的建筑风貌、肌理塑造,强调民族特色的体现-传承与再现藏族地区传统建筑的风貌和肌理;④文本内容的业态编排,关注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演绎-再现与展示具有原真性的藏文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