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绘画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书画传播上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1 共579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多媒体技术在书画艺术传播中的运用研究
【第一章】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历史背景体
【第二章】中国书画艺术的大众传播
【第三章】中国书画艺术的网络传播
【第四章】 多媒体技术在书画传播上的作用
【结论/参考文献】书画艺术传播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多媒体技术在书画传播上的作用
  
  4.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全世界范围性的向信息时代跨入的发展加速,多媒体技术也在这股大的发展趋势中大展拳脚,一显其矫健身姿。它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和传播途径,大大地缩短了信息在传递路径上的耗时。以多媒体应用为特征的技术发展,可以说是电子计算机的又一次革新。
  
  Multimedia 是“多媒体”这个概念的词源,它的前部分“multi”是个介词,意为“多”,在计算机的专业词汇中是多道处理(系统)的意思;后半部分“media”是媒体、煤质的意思,其复数形式为“medium”.在计算机的专业范畴里,媒体有煤质、媒介两种含义。前者是能够储存信息的现实存在的物体,我们常用的 U 盘就是煤质的一种。后者是用来传递信息的载体,常见的有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一般来说,多媒体技术中所用的媒体是指这些信息载体。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ultimedia Computer Technology)是对各种信息载体做逻辑上的连接,将这些信息载体整合在同一个文件系统里,并且相互之间能够交流互动。
  
  4.1.2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
  
  在现代的传播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是它能够将多种信息载体融合在一起,带给受众更多、更全面的感官冲击,快速抓住人们的吸引力。在同一时间内,应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信息,比传统媒体的容量更大、内容更为丰富。人们可以在相对零碎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信息。
  
  4.2 应用案例分析
  

  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和“故宫数字社区” 在多媒体与传统绘画相结合方面,有一个十分轰动的例子。那就是上海世博会上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这个作品一经面世就得到了如潮的好评,是将现代技术用于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的大胆尝试。
  
  融合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智慧和现代科技元素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神奇再现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城市风貌,全新展现了东方绘画的韵味,也传播了中华祖先与自然的智慧相处之道。
  
  无独有偶,故宫博物院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像是最近十分火热的《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应用软件,都是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做,以求给观众带来即时的艺术享受。
  
  顾闳中的这幅人物长卷是古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顶尖之作。但由于珍贵书画藏品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观众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一珍品。此举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这幅宋代人物长卷的珍品。这款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观赏的应用软件,设计得生动鲜活,为观众提供了不一样的多感官的文化体验。它的细节放大功能也给专业研究类的受众群提供了第一手的高清素材。
  
  打开《韩熙载夜宴图》这款应用,在故宫博物院的 LOGO 出现后,就开始了一段视频导入,一轮圆月,竹影清疏,在主持人春晓的叙述中了解绘画的背景:“在南唐后期,国事日渐衰弱……”整个欣赏过程中,都有清雅的南音伴奏。在鉴赏层中,每段画面都有博物馆的专业讲解音频和视频,轻点画面,还有文字介绍。用户能够享受到全面的私人导览。南音欣赏方面,每段画面都有来自台北的“汉唐乐府”的专业出品。像是《李姬弹唱》部分的视频,就是专业乐手身着绘画中的服饰弹唱,纤纤素指抚弄琴弦,软语轻唱,醉人心脾。随着弹唱的进度,视频右上边还缓缓放映所唱诗余的文字。长按屏幕,还有烛光轻闪,绘画中的人物姓名也被一一标注出来。
  
  为了对产品负责,故宫博物院邀请了诸多在各自专业领域闻名的专家来参与设计。像是在影视作品美术指导方面见长的叶锦添,来自祖国宝岛的南音演奏团队等。
  
  专业鉴赏方面,有书画专家单国强、余辉为大家做专门的讲述。这款应用软件还开发了英文版,专门请美籍学者安义宣配音。在设计方面,也是耗费心思,前期准备和拍摄花费将近两年。对前期准备的素材反复修改,只为了精益求精,制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这款应用软件。
  
  上文中提到的这款应用中的诸如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介的相互结合,使得这款应用自身具备了极高的吸引力和艺术性,可以说,是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绘画作品的再次创作。
  
  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社区的构想当中,还包括了网站的改版工作。后续也还有很多在孕育中的各种数字应用。
  
  着故宫博物院出品的这些多媒体应用软件当中,很多真人或是卡通的图像信息,比如桌案、茶具、衣饰、乐器等,都不是随意摆放设计的,都有专家顾问做严苛的指导。故宫博物院对这些出品应用的严谨的态度,也感染到了用户。有的用户专门在网上发帖讨论这些包含了工作人员大量心血的精到细节,引来大批网友的积极跟帖回复讨论。
  
  与《韩熙载夜宴图》APP 同步上线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官网栏目“故宫名画记”测试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阎立本的《步辇图》等 8 幅故宫珍藏名画都在这里得到了有趣的解读与互动。乙未年伊始,又推出了《每日故宫》这款轻量级的手机应用。这款应用每天都会推送一款故宫藏品,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观赏。这款应用照顾到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体现出随身性、使用时间碎片化等特点,在线更新、每日推送,通过精致的设计和特殊策划、交互,以每日一赏的形式向用户展现故宫代表性藏品。
  
  还在制作当中的《清代皇帝服饰》这款应用也会在今年发布。这款应用里发布的藏品大都很少跟观众见面,也不太可能长期展览。近年来,很多的清宫戏十分流行,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热捧。也是引起了对清代服饰的喜爱之情,这款应用软件将收藏在库房里的精美清代服饰展现给观众,满足大家高涨的人情。不止与服饰的表面,应用中还将皇室服饰的典章制度用数字媒体的方式灵活展现。对传统的刺绣感兴趣的观众也能在这款应用当中欣赏到其精细的制作。
  
  像是故宫博物院的微博平台上的信息就很好地将这些信息与社会热点话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故宫博物院的微博发布也十分应景,“三八”妇女节发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其中的“杨柳荡千”一图来祝妇女同胞们节日快乐。(如图)截至 2015 年 3 月 7 日,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已有 147 万粉丝。
  
  由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帐号发起的微博话题“让我们一起来读日历”在微博上已经有了超过 2.8 亿的阅读量,讨论热烈。《故宫日历》这本将传统书画艺术和历史鉴藏融会一起的出版物,是故宫近来发布的各种文化周边创意产品中的一款。
  
  许多的美术馆机构也开通了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与网民进行交流。大众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及时地了解到各种展览讯息,书画类的杂志期刊等,像是《中国书画》杂志、中国书画报、荣宝斋、上海书画出版社等,也是开通了公众平台,积极地追赶信息时代的浪潮。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传播影响力。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在对新媒体的运用上,有着自己的独特布局。在多方媒体平台上均有部署,并且,这些媒体之间也有交流联系。筹划在近年完善国家博物馆专属的媒体生态圈。同时,也兼具娱乐性,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业余精神生活的质量。下图中是国家博物馆发布的微博动态中的一条,用现代语境中的“超短裙”、“大翻领”、“吊带装”等语汇来另类解读丝绸之路文物展上的展品,对年轻一代的用户来说,极为亲切与贴近。
  
  数字展览
  
  传统展览受场地、时间限制只能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接受观展,数字在线展览则打破了传统展览在场地和时间上的限制,能长期展览,随时接受大量的网民在线观展。很多的传统的官方艺术机构也增加了在线展览的版块,像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还有艺术类的网站也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展览平台,雅昌艺术网的在线展览内容丰富、更新周期短,很受观众的欢迎。微博、微信平台上的各类有关展览的账号也是争奇斗艳,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选择。
  
  数字在线展览的特点:
  
  1、成本降低。传统展览所需要的场地、人力等资源,都是在线展览能够节省的。
  
  在线展览是通过数字复制的手段来进行展示,省去了传统展览对展品的保管及维护的费用。传统展览在前期布展阶段要将参展作品运到展览区域,这部分的运输费用是十分庞大的,尤其是一些跨国际的艺术品运输,还有高额的保险费用。在线展览则直接省去了这部分的消耗,同时也避免了一些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损坏。
  
  2、不受空间和展览规模的限制。网络媒介在信息存储和复制上的优势,使得展览的规模不受到传统展览所需场地空间的限制。观众还能够即时地与展览举办方,或是参展艺术家进行在线交流,展览方式更加多样亲民。
  
  3、辐射范围广。在线展览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开放了观众观看展览的机会,受众群增加,其影响范围也跟着扩大。
  
  艺术期刊的电子版与数字出版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近些年在网络平台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以其相较于传统出版而言亲民的价格、广泛的传播基础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平面媒体,像是报纸、杂志、传统纸质书籍等都出现了销量下滑。与之相反的是,数字出版的销售一路看好。就连着名的传媒巨头默多克也对其所辖公司的平面媒体的业务进行资源重组,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性媒体的经营上。
  
  这种情况不光是发生在国外,在我国也是。2013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全年收入规模达到了 2540.35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了 31.25%.产业发展与消费需求相辅相成,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密切相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由传统的书籍报刊阅读到网络电子阅读的转变,增加了数字文化的消费需求。我国国民在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上花费的时长不断增长,在这些数字阅读产品的金钱花费上也逐年增高。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供应,我国近年来数字文化出版量在逐年增加。
  
  在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中,传统的出版行业只有顺应发展的浪潮,才能不被淘汰。同样的,在艺术出版领域也是如此。书画类艺术书籍的图片容量比其他的普通文字出版要占的比重大的多。传统出版在图片印刷质量上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不能保证图片的质感。但数字出版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书画图片通过数字复制进行传播是没有什么(可以忽略不计)损耗的,受众接收到的图片信息是一致的。唯一有区别的就是不同的接收终端在图片显示上的性能差异。
  
  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直投等新技术基础平台作为传播通道,并且,各类移动终端能够快速准确地接收到上述通道传递的数字信息出版物。这种数字信息时代的阅读习惯已经强势占领了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产力的发展从来都是由科学技术的革新带动的。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知识的传播途径。现代的激光照排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印刷的速度与质量。进入 21 世纪,信息通信技术(ICT)的飞速发展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新的技术更好更快地扩大了出版业的影响范围。同时也大大地缩短了信息交流的延时性,拓展了人类沟通交流的空间范围。计算机芯片技术、元数据技术、语义技术、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排版及印刷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权利管理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大规模开发使用,不仅仅对平面媒体的质量起到了改进作用,而且,整个行业的生态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只是单一的在平面媒体中专研,更多的跨媒体合作成为新的风尚。
  
  传统出版业的发展与兴盛为当时的思想传播、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支持和推动作用。数字出版也是如此:20 世纪末期由信息爆炸的独特社会现象转变到为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求的知识文化服务社会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197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便提出了 UNISIST 科学交流模型,将出版业所代表的正式交流渠道置于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中心位置。进入21 世纪,理论界又预见到,网络出版等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出现正在模糊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界限,更可能导致非正式交流渠道地位的提升。随着以读者(网络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交流模式,比如博客、微博、微信和即使通信工具等新型数字出版形态的不断涌现,理论构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众多的期刊杂志在经营原本传统纸质媒体的同时,也越来越耗费心思地经营相应的电子期刊。
  
  艺术电商成立于 2014 年 4 月 18 日的“HIHEY.COM”,是一家领先的在线艺术品零售和在线拍卖市场,总部设在北京 798.这家新起的艺术品电子商务网站拥有艺术史理论专业的团队,还有专门的艺术管理人员全程跟进。这种全新的艺术品的电子商务,开始慢慢改变艺术圈的生态。这也是互联网的魅力。在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实际的购买行为表达对艺术作品的喜爱。经济实力不够也能够参与评论,也给艺术评论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出对艺术的看法。
  
  4.3 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多媒体技术替代不了的现场感。从艺术接受这个层面来说,艺术接受的过程十分强调艺术作品的现场感染力,书画艺术亦是如此。数字技术可以快捷地存储、复制艺术作品,但观众在展览馆现场观看艺术作品的多感官体验是数字技术不能取代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提到了艺术作品的“光晕”,这种“光晕”便是多媒体技术不能展现出来的。这种“光晕”是需要观者真真切切地在展览甚至是艺术作品所应该存在的现场去感受的。
  
  图像化信息依赖造成认知能力的弱化。书法和绘画艺术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承载丰富内涵的作品。在如今的移动阅读习惯当中,最快速地获得这些信息的方式就是图像或是视频。在这些图像化的信息的不断刷新下,观者对艺术作品及艺术作品背后的思考大大地消减了。人们变得只对图像信息有关注,而图像信息后面的内容则变得无关紧要。但实际上,那些隐藏在图像化信息背后的东西才真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值得去深究的。
  
  这种“思考”的消减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大众传播其自身所具有的传播导向性。即在前文中提到的大众传播的“权威性”.主要是大众媒体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多数只是某一种或某几种雷同的解读,这种对艺术作品解读的“单一性”,某种程度上引导着观众也向着这几种解读上聚拢。其实不然,艺术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多样的,不应该有“标准答案”.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大众媒体的这种“单一”解读,恰恰是限制了观者本身的思考与感受。
  
  多媒体技术对艺术作品本身也是有一定的伤害的。拿敦煌的数字博物馆来说,在数字信息的采集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对洞窟壁画等是有伤害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伤害,换来了可以长期永久保存的艺术信息,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人群涌入洞窟参观给艺术作品造成的更大伤害。
  
  将艺术信息放在移动互联网的语境中进行传播,就免不了艺术信息被粗俗的网络语言所伤害。这种伤害无法避免,我们只能通过正向的引导来解决。将那些被网络用语粗俗化的艺术信息视为“砖”,通过这些“砖”引起大众关注,抛砖引玉,引导观者发现、探究被这些“砖”掩埋的真正的高雅艺术,即我们所谓的“玉”.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