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模式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6 共7520字
摘要

  高耗能产业群是我国的基础性工业,随着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对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加快该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有效应对和解决雾霾气候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由路径。高耗能产业一般指传统矿产资源型产业,如冶金、化工、建材、火电等产业。在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由于能源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相互依赖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高耗能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基于生态产业链网建设,形成了高耗能产业集聚发展的势头和现象。高耗能产业群具有“三高” ( 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 的显著特点,其能耗和污染排放占据工业的绝大部分。据统计,上述高耗能产业群的组成部分只占工业组成行业的 28%,但能耗总量占工业能耗总量的80% ,煤炭消耗总量占工业的 93% ,电力消耗总量占 70%;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占工业的 41%,二氧化硫排放量占 90%,烟尘排放量占 84%,粉尘排放量占 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95% ,二氧化碳排放量占 90% .可见,高耗能产业群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的关键领域。

  由于我国能源禀赋以煤为主 ( 70% 左右) ,煤也是上述高耗能产业的原料; 同时煤燃烧又是三废排放的主要源头,故节能与减排是密切相关的。循环经济中的生态产业链网建设在高耗能产业中既有纵向延伸 ( 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也有横向关联 ( 废物和副产品跨产业综合利用) ,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化组织。这就需要从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高耗能产业群①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以提升和改善产业集群的综合节能减排效应,这对于促进我国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涉及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有关概念、理论、效应、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和思考,并进行研究展望,以此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 一) 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和协同效应研究

  按照协同学创始人---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的基本观点,协同学即协调合作之学,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对复杂系统来说,协同发展 ( Synergicdevelopment 或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是指系统内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协同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1].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也不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 “网络竞争”时代,只有能在网络组织中更好地组织、协调与其他成员关系才能真正成为赢家[2 -3].

  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是集群内部各子系统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和合理的结构,能够产生促进系统本身以及集群系统环境提高效率、良性发展的有利影响[4].魏世红等[5]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竞争与协作协同的效应体系,设计了协同机制模型框架。产业集群也是一复杂的供应链系统。邹辉霞认为,协同学揭示了供应链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或者从有序走向更高级有序的微观机制,为此,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模型和方法[6].从产业集群的宏观层面,吴义爽等 ( 2011) 以浙江为例,分析了制造企业 “服务平台”战略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 “跨层面协同” 和互动发展模式[7].

  企业集团或企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特殊的微观表现形式。高晶等[8]对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和内外部协同机制进行了研究。邹志勇认为,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来源于企业宏观能力、中观能力和微观能力的共同作用[9].傅元略等应用企业网络理论并结合企业集群协同创造价值的特点,揭示了企业集群上下游的成本协同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10].产业共生是产业协同的新型表现形式,是指一个产业的运行依赖于其他产业所废弃的副产品的存储、回收以及再利用,还可以延伸到对公共设施的共享,如能源、水、污水处理等[11].NickRobins 和 Ritu Kumar 通过一系列案例 ( 主要是高耗能产业) 阐明: 工业企业不仅要对他们自身生产的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负责,还应对城市中上下游产业的废物排放承担责任[12].

  ( 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及集成研究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是新时期的热门词汇,二者的概念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有必要进行必要的澄清。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1.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 circular economy)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13].低碳经济 ( low carbon econ-omy) 是英国政府于 2003 年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14],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减小碳基能源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的经济增长模式[15].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可以归纳为: ( 1) 联系。从发展背景、目标导向、指导理念、技术层面、运行环境等方面来看,二者都有相似性;( 2) 区别。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内生驱动力,低碳经济还没有; 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循环经济则没有; 循环经济关注广泛物质的减量和循环利用,低碳经济主要关注能源领域。周宏春认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很多活动重叠。循环经济从资源角度测度,低碳经济从碳排放强度考量。由于资源包含能源,可以说循环经济的范畴略大于低碳经济[16].

  在二者的实践中,韩宝华认为,我国现阶段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都存在无法突破的困境,实现二者的系统整合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难题[17].杨志认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 《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处理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18].郑志国则提出低碳经济可以纳入到循环经济框架下,通过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19].

  2.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集成研究。贺业方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根本共同点在于均需要提高广义资源生产率 ( 生态效率) ,为此,基于资源产出率的理论分析、情景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碳减排的途径[20].胡佳丽等从微观企业和宏观产业链两个层面建立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价值网。徐玖平等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节能减排、能源结构、产业模式三个维度诊断循环经济实践困境,提出了循环经济低碳模式[22].

  ( 三) 跨国企业集团、产业集群的绿色管理机制和产业链传导机制研究

  跨国企业集团公司属于典型的产业链或供应链企业,其绿色管理机制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国外学者们从制度合法性和资源基础观这两种角度进行了研究[23].制度学派的学者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绿色管理是为了满足内、外部合法性要求。其中,外部合法性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或第三方、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压力,内部合法性则是为了满足组织的内部惯性,这种惯性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管理认知、经验和文化基础上的[24 -25].资源基础观学派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绿色管理是为了建立特有的 “绿色竞争优势”,如最终绿色产品优势,绿色管理能力、绿色技术等中间产品优势[26 -27].

  研究产业集群绿色管理机制和产业链传导机制的文献不多,代表性文献有张伟 ( 2010) 在导师冯之浚教授指导下,系统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28],指出: 开展循环经济要求产业适度集聚,企业的空间集聚要求实现循环经济,二者互为动力。通过利用 1990 - 2008 年 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集聚水平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工业产业集群度的提高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喆儒 ( 2010) 对国际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位于国际供应链上游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这一运行中[29]; 郝海等 ( 2011) 对供应链信息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30]; 黄莉芳等 ( 2012) 运用 1999- 2008 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基于成本费用和生产规模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机制[31].

  二、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 一) 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高耗能产业在国内外都是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资源型产业集群或高耗能产业群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产物,国外没有这一提法。不过,循环经济的 3R ( re-duce,reuse,recycle) 原则来自于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的 3R 制造法。循环经济理论引用最多的成功案例---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是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石膏制板厂等为核心,建立了高耗能产业集群且无废物排放的生态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此外,美国的 Brownsville,Chat-tanooga,Choctaw 生态工业园区,加拿大的 FortSaskatchewan,Cornwall, Becancour 生 态 工 业 园区,日本的腾泽、Kokubo 生态工业园区等都是体现了高耗能产业的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的协调发展的典范。在国内,许多国家级和省级行业型生态工业 ( 示范) 园区选择在高耗能产业如钢铁、铝业、磷化工、煤化工等行业来建设,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协同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一般都是以某一高耗能产业为核心,体现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发展的建设范例。这也就是说,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追求产业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目标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园区内构建生态供应链网的基础上的,生态供应链网越密集,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越高,废物排放就越少,甚至可以达到实现零排放的程度。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的运行机制一般是在他组织( 一般需要政府来启动、引导和政策支持) 的启动下,以构建生态产业链为目的,以园区零排放为目标,通过入园企业之间的自组织的绿色供应链协作达到上述目的和目标的。

  但是,高耗能产业群的协同发展并不局限于生态工业园区,实际上在区域经济层面研究高耗能产业群的协同发展更有现实指导意义。因为,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受到诸多限制,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投资成本巨大,而且,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不是目的,而是探索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是为探索区域性的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提供的试点。云南省的案例说明了亟须在区域经济层面考虑高耗能产业群的战略建设和发展问题[32].当然,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性作用对高耗能产业群的区域层面产业集聚起到了很好的启示和指导。现在,在我国能源与矿产资源密集地区,所涌现出的大量高耗能产业群集聚现象和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目前国际上直接研究区域经济层面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文献很少,主要是从产业共生 ( industrial symbiosis) 的角度来阐述,其内容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思路大体相同[33].例如,澳大利亚是资源大国,该国学者对矿产业的产业共生、区域资源协同、区域发展协同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论述[34 -36].Turkay 等( 2004) 对化工行业企业间的协同进行了建模和定量分析[37].

  国内对这一问题重视也不够,已发表了一些以某一高耗能产业为核心,发展跨产业的产业链模式或论证其优越性的文献。代表性文献有: 包菊芳等对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以钢铁为中心,将水泥厂、电厂、化工厂、聚合物加工厂等综合起来,建立多条生态产业链[38]; 孙静春,席酉民等对一煤炭集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仿真研究得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煤电、煤铝、煤化工、煤建材) 可以抵御经营风险,并增加赢利能力约 30% 的结论[39]; 铜陵有色金属 ( 集团) 公司以铜产品为主力产业链,同时构建以矿产资源共、伴生硫、铁元素综合利用及产品延伸深加工的化工循环圈[40].张方运用协同理论确定了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演化和发展的序参量[41]; 郑季良等对基于建材业的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42],对高耗能产业群节能减排进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43],对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度评价进行了研究[44].

  ( 二) 高耗能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由于低碳经济也是高耗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些文献对高耗能产业或企业的碳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例如: 徐大丰运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各工业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力系数,得出高耗能产业碳生产率较低、碳排放影响力系数较高的结论,指出降低碳排放、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45]; 柳克勋提出了钢铁企业实现低碳化、生态化的具体目标[46]; 刘文权通过对钢铁工业不同工序和不同流程 CO2排放状况的分析,认为低碳炼铁是钢铁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炼铁的第一步,并在阐述国外低碳炼铁技术的基础 上,探 讨 了 我 国 低 碳 炼 铁 技 术 发 展 的方向[47].

  一些文献对高耗能产业或企业的低碳经济路径进行了分析。例如吴志斌根据我国建材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阐述了建材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思路[48]; 韩仲琦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水泥工业低碳经济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实现 CO2减排是水泥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体现[49]; 王汝武剖析了热电联产对降低碳排放的作用,指出通过改造大型凝气机组为供热机组的举措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循环经济[50].

  三、研究述评及问题的提出

  通过上述研究综述和讨论,本文以为,开展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应思考和把握如下几个问题:

  1. 协同效应是产业集群、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的根本机制,对高耗能产业或企业来说,产业共生是协同发展和协同效应的新时期要求。

  2. 无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归根到底是要解决节能减排问题,节能是共同的目标,减排对象则不同。由于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价值目前还不明显,低碳经济建设主要还是表现为节能与控制碳排放上,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协同研究提法还比较少见。鉴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进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因此,既可以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目标来重点研究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也应看到,随着低碳经济国际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低碳减排目标将不断提高,也需要高度重视在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概念中纳入低碳经济范畴,或者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协同运作和协同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亦即上升到构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理论体系的层面。

  3. 随着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跨产业运作现象的涌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耗能产业型或资源型企业集团。据初步观察,其绿色动力机制,目前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的政策压力和企业内部管理的便利性,以及企业 ( 集团) 内部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需要,来自于产业链或供应链企业的协同机制还比较弱。显然,要研究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其绿色管理机制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涉及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的绿色管理机制两个方面。从目前来说,企业集团的行政型绿色管理机制比较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单靠企业集团自身的绿色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受到很多的局限性,需要从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多企业协同运作绿色管理机制来进行深入研究。

  4.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形式大体形成了如下几种模式: 热电联产即利用高温焙烧或冶炼过程中的余热来发电模式; 煤、电、建材联产模式; 煤、电、化一体化模式; 冶金、建材联产模式; 化工、建材联产模式; 冶金、化工联产模式等。但是,由于基于产业集群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的协同机制还未形成,造成高耗能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建设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有必要通过加强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通过他组织和自组织的有机结合来解决不协同的状况。

  5.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认识和实践的不协同。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针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重点行业---高耗能产业群进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系统研究,以及对某一类型产业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集成发展或协同发展研究都还比较少见。这可能与政府对企业碳排放的约束不如对传统三废排放控制的标准那么严厉有关。例如,我国对二氧化碳排放还没有上升到界定为有害气体的程度,目前主要还是出于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宏观调控之需。随着我国对碳排放控制的目标和要求越来越严格,将三废排放与碳排放进行协同控制,已经在 “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呈现出来,而以高耗能产业为对象来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协同研究具有必然性,实际上它也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和有效路径。

  四、研究展望

  基于文献述评以及对研究问题的思考,在此从协同效应的定量研究、产业链延伸和可持续的协同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给出如下研究展望:

  1. 基于节能减排进程研究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效应及协调优化。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进程要求,高耗能产业的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数据得到越来越多公布,可更多地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及其协调优化进行深入研究: 一是对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由定性研究为主转入定量研究阶段,丰富和深化理论体系; 二是通过对数据的挖掘,进一步揭示和实证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建设及成效的内在联系和协同效应,为循环经济实践的进程控制及绿色管理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这一研究专题已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和立项。

  2. 制造业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高耗能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单从高耗能产业本身的研究是比较局限的,实践中已经涉及到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和传导机制问题。例如,消费性产业众多废旧产品的拆卸和回收都要回流到高耗能产业上,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枯竭危机客观上要求大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比率。因此,从绿色供应链或低碳供应链的视角,拓展高耗能产业群到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范畴是必要的,未来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3.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得到了较深入研究。高耗能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经济模式的概念是比较明确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节能减排目标越来越严厉,作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基于节能减排一体化建设如何实现高耗能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涉及问题众多,如经济问题、管理问题、法律问题、工程技术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潘开灵,白烈湖。 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 [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0.

  [2] MARTIN CHRISOPHER. The agile supply chain: com-peting in volatile markets [J]. Industrial MarketingManagement,2000,29 ( 1) : 37 - 44.

  [3] JEFFREY H. DYER.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win-ning through extended enterprise supplier network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USA) ,2000: 20 - 30.

  [4] 李辉,张旭明。 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研究 [J]. 吉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学报,2006,46 ( 3) : 43- 50.

  [5] 魏世红,谭开明。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7,( 5) : 71 -7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