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循环经济的文化层面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21 共8681字
论文摘要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的重大课题。应该指出,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模式,所以,我们要从文化模式的角度去把握循环经济,揭示其内在的文化蕴含,如此才能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渗入到人们的文化精神和社会生活中去,形成人们自觉的行动,从而有力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循环经济与文化哲学

  循环经济来源于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发源于西方的现代化,根植于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哲学。这种哲学导致了理性的极度膨胀和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成了征服与被征服、主与仆的关系,甚至连人本身都在理性的压迫下趋于僵化窒息,失去其鲜活的生命状态。人们终于痛苦地认识到,现代性以征服自然、解放人类的良好愿望开始,却正在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威胁。因此,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对所谓现代性的发展方式提出质疑,而循环经济正是这种质疑的产物之一。人们认识到,要避免灭亡的命运,就必须改变既有的发展模式,而最根本的就是要超越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哲学,以平等乃至敬畏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这种后现代主义哲学正是循环经济的文化之源。后现代主义虽然是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反思,但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许多内在的契合,因此就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而言,我们应该到传统文化之中去寻找其文化上的源头,并以此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内在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是“有机的自然主义”:“对中国人来说,自然界并不是某种应该永远被意志和暴力所征服的具有敌意和邪恶的东西,而更像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物体。”
  这就使得中国人形成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物我不分的模糊性、与自然相通的亲近性、天地万物一体的融合性、含蓄曲折的隐喻性以及直觉性、顿悟性形成中国人思维的特点。这与西方主客对立、征服欲、物欲极强的思维方式是很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从根本上说就是对物的态度的不同,是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的把握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人与天地同源同根、同构同律,天人主客是相通相融的。
  《易经》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一是认为自然法则与人事规律具有一致性;二是将自然的属性与人格品德联系起来;三是在天人关系中,意识到人是能动的主体;四是热爱自然,天人情感交融。“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无论喜怒哀乐,吉祥祸福,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的养育。透过自然景物,能更生动的理解认识的奥妙和情趣,反过来,人事的吉凶成败也增添了自然景物的风韵和色调。“”人与自然互相映照,息息相通。六十四卦象与文比肩配列,紧密合作洋溢着《易》作者对自然的爱恋之情。”
  这种天人主客相融、万物一体的思想在张载的《西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发。《西铭》认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胞物与,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年高,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
  这里明确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点,包含了人与人(民胞)和人与物(物与)两个方面的关系,认为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这里的物指的是宇宙万物,包括了所有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物,突出地阐明了人对物的态度,即人应该把物当作自己的朋友,人与物是相通的,人与万物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正是中国文化的鲜明态度和鲜明性格。正因为人与宇宙万物具有“一体之仁”,所以人才会“见鸟兽之哀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王阳明语) 由此透露出中国文化的独特信息,即任何一人一物都存在于一体之中,万物一体乃是最原始的。万物一体才使得人与物的存在有了支撑,有了基础。所以,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人应该以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他人与他物。这不是施舍,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被要求的自我意识。
  正是基于这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人与自然是内在有机统一的认识,中国文化认为人与万物都是朋友,具有一种内在的亲和力。人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要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要善待自然、善待万物,尽量保护和促进万物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发展。所以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变化过程,不要以人力去强行改变。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对于自然万物应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要企图去做自然的主宰,不能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征服和统治的对象。而儒家也认为人“与天地参”,能够“参天地之化育”,就是说,人对万物的作用是调整、引导,而不是粗暴干涉;其最高境界在于,人能够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促进万事万物的和谐发展,兴旺发达。
  这种观念与工业社会的人们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与自然对立甚至与自然为敌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很显然,循环经济与这种文化哲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把人与自然万物看成是一个内在的有机的整体,倡导一种速度与效益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而不是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形经济,即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大量地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仍弃到空气、水系、土壤、植被这类被当作地球“阴沟洞”或“垃圾箱”的地方。它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力求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这里,我们显然深深体会到了循环经济的文化精神,即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主客相通相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参天地,赞化育”等等与自然友好、亲和的文化哲学,这些实际上是循环经济的灵魂之所在。

  二、循环经济与绿色文化

  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还蕴含着极为深刻的绿色文化,是对现代“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摒弃。这种价值观一方面强调了消费市场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造成了趋新奢费、用过就扔的享乐主义人生观;另一方面虚幻地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物欲,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和发展经济的手段,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导致了无限发展的经济观。而实际上,自然界根本无力承受这种索取,人类这种短视的增长与消费的欲望,隐藏着自我毁灭的危险。这是对自然缺乏道德责任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倡导循环经济、绿色文化,强调生产不仅包含消耗—生产—消费三个阶段,还要包括第四个阶段即“废料”的尽可能地利用和排放的无污染,并且尊重自然,停止无止境的物质追求,抛弃“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倡导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的朴素的绿色生态主义的消费观。
  首先是对自然实行“山林泽梁,以时禁发”的合理开发原则,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
  《孟子·告子上》曾记载了惨痛的教训:“牛山之木尝美矣,以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粟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灌灌也。人见其灌灌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所以,孟子提出了“数罟不入洼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思想。荀子也曾经指出“: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伐,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这就是要求人们尊重客观的生态规律,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用与养的良性循环。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可任意妄为、竭泽而渔,而要顾虑到能否持续、循环地利用,即注意在利用的同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涵养与保护。其最佳的效果是,通过养护不仅自然资源不减少,而且还能有所增加,为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其次,倡导绿色消费文化。《易·系辞传下》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种深广的忧患意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求人们要树立节俭为上的观念,爱惜自然、节约资源。《周易》中反复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甘节,吉”,即能够甘于节俭的则会带来吉利美好;“安节,亨”,即安于节俭的,做事才能通达顺利;“苦节,贞凶,悔亡”,即把节俭当作一种苦事,必遭凶险;“冥豫在上,何可长也?”即处在昏暗的局面中,仍然一味享乐,以此居上位,哪能长久?“‘初六,鸣豫’,志穷,‘凶’”,即因喜欢享乐而出名,说明其人意志消退,必将招致凶险的后果。《易·乾卦·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老子也说“:不知常,妄作,凶”;“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去甚,去奢,去泰”。《阴符经》则告诫人们“:自然之道不可违。” 墨家也提出了独到的“节用节葬非乐”的遏制消费主义的观点,主张人的衣食住行等满足基本需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奢侈腐化。民间的家训也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切都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阐明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等绿色消费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之,在当代科学发展理论中,“绿色”通常蕴含着生命、节能、环保等内容。绿色消费则包括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等5R的要求。可以说涵盖了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其二,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其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这种绿色文化无疑是循环经济题中应有之义。

  三、循环经济与制度文化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法律制度、形成经济激励机制等措施才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与制度文化无疑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一是政策导向,从本质上看,循环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是一种强调政府干预取向的市场经济模式。由此,政府的政策制定对于循环经济的有效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我们要通过政策引导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以有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消费政策要有利于遏制非理性消费,倡导绿色消费。如汽车消费,日本汽车年产量1000多万辆,拥有汽车将近1亿辆,其中只有30%左右是排放量大于1.3升的。而我国许多地方对低于1.3升排放量的汽车竟不给上牌照,不许走重要公路。这种政策就助长了滥用资源的炫耀性消费。正确的政策应主张适度消费,着眼人与环境的和谐。比如,空调不是开得温度越低越好,照明不是越亮越好,小轿车也没必要一味追求普及率,城市交通仍然要以公交为主等等。
  二是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根据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制定必要的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如德国1991年首次按照循环经济思路制定了《包装条例》,要求德国生产商和零售商对于用过的包装,首先要避免其产生垃圾,其次要对其回收利用,大幅度减少包装废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1996年又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把物质闭路循环的思想从包装问题推广到所有的生活废物。要求工商业者从“摇篮到坟墓”都要照管其产(商) 品,即研制新产品时就要考虑废物的清除问题,产品必须寿命长、维修便利、可拆除或重新利用;同时,生产者的“废物担保”必须是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必须承担废物利用或清除的费用。日本也正在为走向“循环经济社会”做准备,使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小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目前,日本政府正加紧拟订《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对比之下,我国立法相对滞后,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过度包装的问题,就急需依法治理。据报载:在广州市,中秋过后按250万户人家每户仅丢弃一个普通月饼盒算,将铺满2500个足球场。在青岛,大量高档纸盒甚至高级木材制作的月饼盒填满了许多路边的垃圾箱。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制定《包装法》,从法律上遏制过度包装,引导消费者选择环保、简约包装的月饼,把奢侈包装的月饼排斥在采购名单外;对生产、销售、消费奢侈包装月饼的行为征收奢侈税等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遏制奢糜消费。如上海卢湾区5家大型饭店规定,一张餐桌,如果吃剩食物的重量超过250g,消费者将被加收该就餐时段30%的餐费。以这样的举措来减少餐厨垃圾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是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要采取诸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激励和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流向循环经济,使之获得发展的宝贵的资金。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文化,只有以制度文化为基础,循环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与人文素质

  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制度文化作基础,而且对社会的人文素质还有着很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我们要从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来提高社会的人文素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政府来说,要努力为全社会做出表率,以自身的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在使用中,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使用,主动回收废弃办公用品等。例如克服公务消费开支巨大,大手大脚的浪费现象;在城市发展中注意选择更节能环保、更有中国特色、费用更适当、使用面积更合理的建筑,而不是出于虚荣心和面子光鲜,选择奢华的运行费用巨大的方案。
  总之,政府要养成绿色、文明的消费风尚。如德国在推广再生纸的行动中,政府不但向国民发出号召,还以自己的行为为国民做好表率———它让德国邮政放弃使用原木浆制成的信封,转而使用再生纸,要求德国的中小学必须使用再生纸制作的课本。
  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程度之高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可见,政府的行为是社会人文素质的标杆,政府应该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承担起引导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使人们以环保、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
  从企业来说,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伦理和社会道德责任感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一是遵循“3R”原则,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积极创造绿色市场,积累绿色利润,提高自然资本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这方面,我国企业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如我国每创造1美元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再如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二是树立对自然生态怀有道德责任、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珍惜自然、养护自然的生态道德、生态伦理,要有亲仁厚生、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仁民爱物的价值追求和悲悯情怀,走出传统经济的“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建立起节俭节约、循环生产和循环消费的观念。三是承担起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多赢,决不以牺牲绿水青山、人民健康和人的生命为代价来谋求发展。
  从个人来说,主要是要从教育入手,提高公民绿色消费的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一点十分重要。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数据:1999年,全球绿色消费总量已达3000亿美元;90%的德国人、84%的荷兰人和89%的美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到消费品的环境标准;85%的瑞典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80%的加拿大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商品;77%的日本消费者,只挑选和购买符合环保要求的商品。这种群众性的高素质的绿色观念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使人们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反对挥霍浪费,避免破坏环境,从而形成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实基础。
  从社会环境来说,要努力营造好的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天蓝水清地绿,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生态上乘。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移风易俗,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简朴、节约、诗意、审美的消费氛围,形成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浓厚空气。这一点台湾的经验很值得学习,如在台湾的宾馆中,备用毛巾的标签上写着几行字:“为爱护地球,本毛巾不漂白、不染色;为爱护自己,本毛巾无化学添加剂;本毛巾为天然棉纱织成,因含有少许棉籽油和棉籽壳,故色泽微黄,属正常自然现象,使用后将会越洗越白,越洗越软。感恩厂商×××提供此天然产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随手作环保。”
  又如坐电梯时,电梯开关处醒目地写着:“依据统计数据,电梯每启动一次需耗费30元成本。为了节省资源,如果你的体力许可,烦请多走楼梯代替搭乘电梯,多走楼梯有益身体健康喔。”
  在书店买书的时候,如果你不主动要,服务员一般不会主动给你袋子的;而袋子都是纸质的,绝不会是塑料袋。一般商店里都会张贴告示“:配合政府政令,请尽量自备环保手提袋。”不管是在高级饭店还是陋巷的小饭馆,用的都是消毒后可再使用的筷子,而不是一次性木筷。
  垃圾回收箱上,往往有这样的宣传句:“您每天只要一个环保小动作,就可拯救一个热带雨林。”回收的废纸也是要分类的,B4纸放在一个地方,其他的纸放在一个地方,不可混淆。这些保护环境的举动,几乎都是出自台湾公民社会中普通老百姓的自觉意识。没有强制、功利,也没有沾沾自喜的“做好事”意识,而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在台湾,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优化生态,不仅仅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更是公民的一种权利。
  可见,生态环保的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的心灵;形成了这样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环境,无疑将有力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见循环经济具有深刻的文化蕴涵,基于此,我们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从经济方面努力,还要在文化上着力;即要在全社会形成天地万物一体、天人主客相通相融的有机整体宇宙观,形成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珍惜自然、养护自然的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绿色消费文化和亲仁厚生、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仁民爱物的价值追求及悲悯情怀,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和不断提高社会的人文素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党的十八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刻把握循环经济的文化蕴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无疑具有积极而持久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0:281.
  [2]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5.
  [3]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
  [4]张世英.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说[J].新华文摘,2002 (01) .
  [5]庄子·齐物论[O].方勇.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孟子·尽心上[O].万丽华,蓝旭.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道德经·第六十四章[O].楼宇烈,王弼.北京:中华书局,2011.
  [8]道德经·第二十五章[O].楼宇烈,王弼.北京:中华书局,2011.
  [9]道德经·第五十一章[O].楼宇烈,王弼.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孟子·梁惠王上[O].万丽华,蓝旭.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荀子·王制[O].方勇,李波.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13]易经·豫卦[O].周平.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14]道德经·十六章[O].楼宇烈,王弼.北京:中华书局,2011.
  [15]道德经·第十二章[O].楼宇烈,王弼.北京:中华书局,2011.
  [16]道德经·第十九章[O].楼宇烈,王弼.北京:中华书局,2011.
  [17]道德经·第二十九章[O].楼宇烈,王弼.北京:中华书局,2011.
  [18]朱子家训[O].刘维.哈尔滨:黑龙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9]33 名院士呼吁建节约型社会:有权花钱无权浪费[N].新华网,2005-03-03.
  [20]、[22]于平.月饼奢侈包装危及公共利益[N].新京报,2004-10-03.
  [21]李蓓.今后去餐厅吃饭 吃剩食物如果不打包则加收餐费[N].劳动报,2005-07-28.
  [23]高岚,吴红梅.中国经济增长代价高昂 多管齐下破“资源瓶颈”[N/OL].http://news.jschina.com.cn.
  [24]李斌.马凯: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N/OL].新华网,2004-11-06.
  [25]钟和.“有毒服装”提醒你关注穿着健康[N].浙江市场导报,2005-04-30 (22) .
  [26]关天道.台湾公民社会印象记[J].南风窗,2005.7.
  [27]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