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生态文明理论的相关阐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6 共8285字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理论的相关阐述
  
  新型城镇化在过去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的城镇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一部分,它有着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解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生态文明两者的理论基础,探究两者间的深层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涵义及特征
  
  (一)城镇化的概念
  
  20 世纪 70 年代由英语“urbanization”翻译的“城镇化” 一词在中国流行开来。大英百科全书中对城镇化的定义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简单地说,城镇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高低,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区域总人口的比例的多少,即城镇化率来表示的,城镇化率越高就表示城镇化的水平越高。城镇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在现实生活中,其复杂程度用人口转移来反映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把这种以“人口转移型”为主的城镇化称之为传统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涵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在 2003 年由谢志强在《社会科学报》中提出的。2007 年张荣寰在他的《生态文明论》一文中论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涵义,“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①***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新型城镇化,并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感。”②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片面看重追求人口集中、空间规模的扩大和的扩张,新型城镇化的“新”就在于它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内容、特征和方式,是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市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的城镇化,是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升城镇的文化内涵为中心,以提高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镇为基础,以发展可持续经济为动力的城镇化,来实现农村人口高质量高效益的转移,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立足于人的需要,不断增加和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和教育水平,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而新型城镇化是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更适合人类宜居的城市。
  
  2.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不断提升内在的过程。传统工业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扩张,但也随之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城市人口的极速聚集造成城市供给的巨大压力,给周围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虽然带动城镇化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但产生的问题也使得自身发展陷入困境,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得不到平衡。
  
  新型城镇化正是建立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之上,以绿色经济和科技为支撑,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改变过去城市通胀病,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以建立低碳环保更宜人居的城市为目的的城镇化。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设生态型、环保型、低碳型城镇,解决医疗、就业、上学、住房等问题,健全养老和医疗等保障体系,提高民众的食品安全质量和健康水平,关注城市环境质量,注重城市环境治理,建成垃圾处理系统,重视农民转为市民后的问题,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3. 新型城镇化是有特色的城镇化,是生态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有鲜明个性、极具特色的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的千镇一面,而是因地制宜的找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科学之路,既不搞拿来主义,也不照搬照抄。以当地风土人情为特色,展现中华民族各个地域不同的历史底蕴和风采,打造个性镇、特色镇,使城镇多样化,各具灵魂性。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要建立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宜人居的城镇,是改变过去不成熟的方法,向改造与建立生态城镇转变。大力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不断减少企业污染物和工业三废的排放;普及清洁生产,做好垃圾废弃物的再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把建设生态城镇作为解决问题的重点来抓,让其成为解决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突破口。
  
  二、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解析
  
  (一)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的涵义“从广义上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①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建设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不断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出的所有的改造社会的实践。
  
  它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要求人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以及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尊重自然规律,承认大自然的客观性,认识到违背自然规律会遭受惩罚,要对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能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想法。顺应自然发展,是在不违背自然界客观规律得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保护自然环境,是要求人类有度的使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控制在自然自身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自身调节和休养生息的时间,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找到平衡,不能一味的索取,不知节制。
  
  (二)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发展
  
  在 19 世纪的西方,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认为人类是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成为大自然的支配着,主宰着一切。就像莱斯所说的那样,“通过科学与技术征服自然的观念,在 17 世纪以后日益成为一种不正自明的东西。”②在马克思看来,这种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的思想是脱离实际的,是不能被实现的。“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总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类是大自然的产1展的基础条件。但人类又具有社会性,一种高于自然物质的属性,这种特性让人类不仅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现代人类社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具体国情,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观。
  
  1.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结束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我国领导人开始注重生态民生的建设。毛泽东提出了要根治各个流域水患,消灭荒地荒山,逐步绿化祖国的任务,并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促进了农林业的发展。1973 年,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使得我国环保事业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这也标志着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这一领域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当中。除了环境保护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植树造林思想和水土保持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邓小平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国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旨讲话上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①。我国相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保护法》等多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 1979 年把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植树节。这些法律的颁布,结束了我国环境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以国家法律形式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原则和制度,做到了有法可依,使环境保护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当时的国情下,邓小平主张要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环境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加大推广和普及发展绿色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和方法,用来改善我国的不合理现状。我国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从立法角度加强保护,并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从而使得我们党的生态思想开始逐渐形成。
  
  3.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20 世纪末,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世纪难题,并得到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江泽民在 1997 年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把我国的生态问题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率,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②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江泽民又提出,“要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和农业生产的稳步提升。”在此之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而且在《刑法》中增加了“破坏环境和资源保护罪”,对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丰富了上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法治化的思想,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阶段,形成了更加全面的生态思想。不过,当时工作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还不足。
  
  4.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一些积攒已久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从我国当时具体国情出发,在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已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党的思想体系当中,在意识上体现了其重要的地位,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③在党的十七大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④提高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层次。在提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提纲后,我们党又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以胡锦涛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即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目标,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012 年 11 月 8 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①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显着的位置,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把生态文明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2013 年 4 月 2 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2013年 5 月 24 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3 年 9 月 7 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谈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2015 年 1 月,在云南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工作时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论;2015 年 10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些讲话阐释了生态兴衰与文明变迁、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耦合关系,形成了***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 包涵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继承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已开始成熟发展。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成果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理论和认识上不断提升,而且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1.环境污染得到治理,状况逐步好转。在污染物治理方面,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大幅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也使得酸雨面积大幅减少。COD 即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下降 10.1%,使得重要流域的江河水质逐步好转。
  
  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的排放总量逐年下降,重金属污染事件也不断减少。近几年人们普遍关心的雾霾天气和 PM2.5 的平均浓度值都有所减少,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达标天数同比增加。我国陆续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两项规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2017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 2012 年下降 10%以上,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目标和举措①。《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等措施②。我国还颁布实施《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25 万吨,达到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各阶段规定的任务数量。
  
  2.更加严格的立法和审查。立法方面,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环保部门又加快推进与其相衔接的法律法规。而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新增按照天数累计罚款的制度,相比于过去的一次性处罚,这种新制度要求对那些责令不改继续违法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自下令的次日起,按原处罚的金额按天数连续累计处罚,直至整顿合格为止。环境司法方面也开始有变化,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环境刑事案件和纠纷案件的相关解释,各地的环境部门向公安机关移交的案件数量也逐年增加。在审查方面,我国颁发了 46 项对石化、钢铁和煤炭等重点产业污染物排放的标准③,对其做出更高的要求。在对项目进行环境预测评估方面也更加的严格,多涉及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环境污染的行业,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不予批准。对选址不合理,排污严重的项目不开绿灯,尤其在有生态保护区和水源的农村地区,给当地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护。
  
  3.注重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随着人类的发展,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断有物种在地球上消失灭绝。而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失去了过多的物种,势必会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存产生消极的影响。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我国开始不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同时加大提高湿地保护率的力度,不断的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和培育,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上升到 21.6%④。自然保护区 2700 多个,使得 85%的陆地生物物种得到了保护⑤。开展遍及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700 多个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⑥。还对农村的水生态系统加强了保护,并解决了 3.05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①,受益人口达到农村总人口的 82%②。
  
  (四)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社会中的一部分,按照生态文明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是“改变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的思维观念向可持续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农村。”③农村生态文明的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生态文明具有自然性。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此基础上,实现我国农村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化和生态化。二是农村生态文明的整体性。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是改变农村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农村环境和氛围,转变农民传统思想的过程,它涵盖了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建设。
  
  (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农业的基础性角度上看,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粮食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各项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直接利用和再生产的过程,它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失去了环境基础,农业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乡划分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分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方面,它们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且农村生态整体水平没有城镇高,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鉴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加快步伐,力求在实践中取得成绩,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生态文明的关系阐释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内涵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要建立有质量、有文化、有保障、有发展的城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不单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这么简单,而应当涵盖生态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各个方面,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向可持续发展观转变,最终目的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两者有着共同的内涵目标,都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最大程度的发展经济,进而忽视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出现的众多困境。农村生态日益突显的问题,是对城镇化发展提出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对的重要挑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就是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改变过去粗狂的发展模式,建立良好的循环体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解决过去快速发展遗留下的“旧账”.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的相互协调和整体配合。新型城镇化只有不断的加快发展提升内在,用城市工业反哺农村农业,为其提供资金设备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才会更好的助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向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支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反过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农村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保障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缺少农业生产的粮食基础,城市人口就会失去生活保障,所以城市要发展就不能没有农村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基础,农村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就会减慢。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长远的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发展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