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的特征与取向(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6772字
第三,加快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等,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合理竞争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鼓励融资创新,加强市场监管,使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地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外汇体制改革,方便境外投资,完善企业在境外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第四,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改革。根据土地的种类和用途来分类设计有效的土地管理改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形成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引导农村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和流转,科学合理使用农村土地。
  
  第五,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改革。尽快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制定和规范职务发明、技术入股等政策法规,加快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合法权益;通过给予一定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创新,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来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运用公开透明的科学技术创新交易市场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四)淘汰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
  
  当前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我国的产能过剩并不是个别行业面临的问题,而是涉及很多行业和领域的问题 (王志伟,2015)。许多企业由于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过高、融资债务过重而面临生存危机。帮助企业顺利渡过危机,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稳增长的当务之急。
  
  第一,加快通过刺激国内外市场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要淘汰一批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的企业,提升一批质量和效益稳定的企业。积极开发国际市场需求。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未来五年,仅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达35万亿美元。这已经吸引了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关注。我们要尽快拿出具有吸引力的方案,把这些需求变成我国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要进一步激发国内市场潜能,打破地方主义壁垒,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统筹兼顾各地区发展特色,积极消化过剩产能。
  
  第二,加快推进企业破产清算。在各级地方政府所辖国有中小企业中,还有许多长期处于停产状态而没有进行依法破产清算,其三角债和职工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形成了大量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间三角债恶性循环,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稳定压力。如果这些企业能够依法破产清算,就能够有效地解决部分企业间债务,使职工也能够依法享受破产企业待遇,缓解地方政府压力。
  
  第三,通过 “减负”重新激发企业活力。在新常态下,政府应当主动担责。政府要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多给企业提供资金、项目、补贴上的支持,积极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2016年,我国经济不再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通过采取预调和微调等手段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率,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动态平衡。
  
  总之,在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积极作为,通盘努力,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打破原有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形成的定式思维,要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护经济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政策,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尽快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4-19.
  [2]马宇。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转型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10):10-14.
  [3]王志伟。新常态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J].社会科学研究,2015,(4):20-27.
  [4]郑嘉伟。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5,(5):39-44.
  [5]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4-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3):5-3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