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南水北调中里运河水土流失防治的实施与效果

时间:2014-08-15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3111字
论文摘要

  1 淮安市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东线在淮安穿城而过,淮安城区段里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二梯级。建国以来,里运河一直没有进行整治,沿线河道垃圾遍布,排污口门较多,水污染及底泥污染严重,水环境治理严重滞后,城市排水体制落后,污水管网覆盖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城区的水环境及居民的生存环境,制约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危及南水北调输水水质的安全。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淮安市截污导流工程同时实施。

  淮安市截污导流工程位于淮安市清河、清浦、淮安三区及经济开发区,通过铺设截污干管、清除里运河污染底泥和拆除里运河沿岸房屋,解决大运河和里运河的水污染问题; 通过整治清安河,解决淮安市区污水处理后尾水的排放问题,保证南水北调调水水质。该工程是淮安大规模的城区水环境整治项目,将极大地改善淮安市城区特别是里运河沿线水环境。

  2 里运河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

  里运河是淮安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干线。由于里运河沿线两岸居民密集,基础设施薄弱,居民生活习惯是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里运河,严重污染东线调水水质。为保证南水北调调水水质,打造里运河清水廊道,建设文化长廊,淮安市抓住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契机,对城区段里运河沿岸影响调水水质的房屋进行拆迁,同时对里运河沿岸带进行水土保持,打造沿岸景观带。

  工程从里运河桩号 0 + 000 ~ 23 + 667,长约 23. 7 km 的沿岸带实施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 23. 64 hm2。针对沿线的一些集中拆迁段,因人为活动破坏,水土流失原本就较为严重,房屋拆迁后,增加了裸露地表,如不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势必造成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里运河输水水质造成新的影响。为此,工程注重对里运河沿岸因拆迁房屋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范围进行水土保持治理。主要为桩号 0 + 210 ~ 1 + 500,2 + 500 ~4 + 160 左岸迎水面、桩号 23 + 200 ~ 23 + 800 段左岸,以及桩号8 + 770 ~ 10 + 473 两岸。

  其中,对处于郊区的地段,水土保持防护范围确定为内堤坡至青坎( 含青坎) ,防护措施本着以实际地形布置为原则,采取对河坡及青坎损坏影响部位散播狗压根草籽,位于堤坡上种植一排意杨,株距 3. 5 m; 坡脚种植一排杞柳,株距 1. 5 m; 河坡种植一排海桐球,株距 5. 0 m。

  对于城区段,为顺应城市发展要求,同时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对该段水土保持适当提高标准,在满足水保要求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园林元素,河坡绿化本着经济合理,做到以人为本,亲近自然,工程与环境和谐统一,最大发挥水土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水保措施考虑植物造景,绿化景观效果,为附近的居民提供游憩场所,做到人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植物布景以灌木和乔木结合,形成高差叠起,给人层次感,种植刚竹、木槿、棕榈、紫薇、金边黄杨等绿化苗木及观赏花卉,辅以建筑小品等。

  工程通过控源截污,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与其他里运河水利建设项目共同促进滨水环境品质提升,里运河基本实现了水利与园林、治水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成为了淮安市水文化与水景观相结合的生态走廊,是具有淮安市里运河特色文化内涵的水文化景观区,正逐步向国家水利风景区迈进。

  3 工程初步成效

  3. 1 以人为本的构思
  “人对水的感情,往往与人的参与条件有关”。沿岸绿地运用各类景观元素多方位地创造了各种人与水接近的条件,创造人的行为需要的各种环境空间场所,做到人和环境的有机融合。从工程整体景观效果来看,植物配置欢乐祥和、附属设施满足功能和舒适,硬质元素与植物结合造景协调统一,并借助里运河水面,突出滨水景观主题与情趣,构建了各类休闲游憩的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以满足市民需要,成为淮安市市民享受自然风景的又一场所。游览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空间,寄情于景,在感受到水文化的同时,又可以观赏休息,也可以运动休闲,既可以沐浴阳光,也可以享受阴凉等等。

  3. 2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岸线是城市的风景线和游步道”,也是最佳的驻足观景点。淮安市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里运河沿岸带各段情况不一,有的是自然场地,有的是移民拆迁留下的场地。局部区域存在土地贫瘠,土地沙碱化,土壤含水层少等情况。工程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措施,通过整理荒坡荒地,增加绿化面积,调整种植结构来改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在条件较差区域采用人工块石驳岸,并在块石缝隙绿化点缀,展现自然风貌。工程形成的植物生态系统既具有保水保土,涵养水源生态效益,又具有一定的景观效益。

  水土保持工程为里运河滨水景观的打造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保障,从而为东线输水线路形成了一条沿岸带生态屏障,巩固了以截污导流为重要内容的治污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里运河水质。2013 年 5 月 30 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开始试通水以来,水质达标,并于 12 月 9 日正式通水,水质向好。

  3. 3 绿化造景
  滨水植物景观的建设要在满足生态需要的前提下,以艺术构图原理为指导,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表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工程沿岸带绿化宽度为 20 m ~ 50 m 左右,种植设计需要巧妙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小中见大”地进行空间扩展。正如中国明代造园名家、散文家袁牧的《随园诗话》中“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在里运河水土保持绿化植物配置上,绿化树种选择以当地树种为主,根据植物特点,科学配置乔、灌、草高低错落,达到区域绿化四季常青、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工程以选用合欢、朴树、枫杨、广玉兰、日本晚樱、垂丝海棠、碧桃、紫薇、红枫、池杉、榉树、水杉、落羽杉等乔木为骨架,以喷雪球、麻叶绣线菊、贴梗海棠、西府海棠、紫荆、芭蕉、云南黄馨、红叶石楠、金钟、夹竹桃等花乔木为点缀,以铺植高羊茅草皮( 满铺) 、白三叶草地被为基调,以长春蔓、金丝桃藤本为脉络,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色彩等运用于景观的创造和环境气氛的渲染,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互合理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3. 4 硬质景观
  在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居住区环境中,园林建筑小品以其轻快、活泼、精致、优美的姿态活跃其中,成为改善环境、提高环境空间艺术水平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工程中景观小品元素融入功能性、整体性和个性等特点,突出其材料的质感、装饰的色彩及加工工艺等特征,在营造各类空间中成为焦点,渲染环境意境及空间使用的氛围。硬质景观彰显其各自特色,结合主题,塑造水文化、园林景观形象。例如园路铺装材质和色彩、花架围合空间、石的质感坚强、亭的风格与留恋等等,给游览者产生了各种观赏美感,既可以在园路散步产生流动变幻景,又可以在亭中停留赏静景。

  3. 5 夜景亮化
  工程夜景亮化小品主要为庭院灯、草坪灯、泛光灯,通过亮化形成一系列亮点,勾勒出里运河沿岸轮廓,形成独特的滨河夜景。沿河绿化和水面之间的互相协调,相互依托,增强了河岸的纵深感。亮化中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也为里运河沿岸带来了日夜不同的景观效果。

  4 结语

  淮安段里运河是淮安市城市建设的特定区域,它正逐渐成为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沿岸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考虑水利防洪、水土保持的功能外,还应以生态理论、园林艺术作指导,结合本地自然、社会环境影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淮安正在进行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积极打造 5A 级旅游景区,相信不久,一幅“新清明上河图”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 刘永德. 建筑外环境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 磊,汤庚国.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运用[J]. 林业科技开发,2009( 5) :37-38.
  [3] 卢 仁. 园林建筑装饰小品[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