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我国中小型水库治理及湿地的保护利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26 共3826字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多,人均水土资源占有率偏低,而且全国各地之间水分布严重不均,南方多雨水,北方严重干旱,对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影响很大。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大气污染情况的加剧以及水土流失情况的严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湿地的保护,目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水土资源和湿地保护工作中,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 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利工程大多数兴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不同程度地出现渗漏,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势必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堤防工程存在着堤顶高程偏低,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等问题。因为自然灾害,水毁严重,水资源不足,利用率低。小型水库加强长效管理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小型水库工程主要是为农田灌溉用水服务,即效益以农灌为主。一般而言,小型水库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放水(闸)涵洞、灌溉渠、下游河道等,均属管理范围。

  1.1 大坝

  小型水库大坝多为土石坝,小塘坝工程甚至都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了施工,完全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挡水坝的高度或坝顶宽度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体与两岸的交接处没有排水沟,山坡集雨会直接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护坡,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这样的水库会存在一些风险。

  1.2 溢洪道

  大多数塘坝工程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泄洪流量小,库容最高水位如接近坝顶,会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1.3 灌溉渠

  作为农灌效益占主要地位的水库,灌溉渠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的,水库灌溉多采用自流方式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用漫灌、串灌,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渠道不能更好地进行维护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4 河道

  河道是水库汛期泄流排洪的重要航道,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它的承受能力大小事关河道两侧农作物的正常生育与生长。所以为安全起见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重在维护。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的投资力度,水库下游河道干流进行了全面清淤改造,保护有效农作物耕地,建设完工的水库工程将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对农民增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做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繁荣稳定、经济增长、遏制旱情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实行水利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夯实农业基础,水利工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援,从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水利工程才能造福千家万户如何加强水库管理,保护水库的平稳运行,是水利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 我国中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水利事业的发展差异较大,仍有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缓慢,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现有的一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一些中小型水库工程,基本上都是 20 世纪末 60、70 年代修建的,当时的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设计能力及建设质量标准都已不能满足如今水利的发展需求。加上年久失修、工程老化、退化,很多工程已经失去应有的功能,存在安全隐患,对周边的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也是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大坝高度或坝顶高度不够,有的水库大坝没有建设反滤层,缺少排水沟建设,甚至很多水库的溢洪道没有设计尾水段,泄洪时会淹没农田,遇大水时难以及时泄洪,影响水库安全;一些水库经多年运行,存在放水涵管渗漏的现象,水库蓄水不足,难以满足旱时农业灌溉的需求,甚至有些水库的渠道垮塌严重,难以达到洪汛期的防洪目的。

  2.2 水库工程管理滞后

  当前我国的中小型水库管理处于落后状态,无论是在管理制度还是方法上都不十分完善。一是水利工程建设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工程建成后往往权责划分不清,导致工程的后期维护管理跟不上;二是管理费用的不足,直接影响到水库设施的更换及维修,很多小型水库的管理费用基本上只能是利用水库的资源开展多种经营,管理运行费用短缺,有的水库甚至无人管理,这些情况导致水库出现险情时无法及时排除,设施人为损坏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多地方水库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交通不畅

  中小型水库多建在交通不便、远离交通干线的地方,加上通往水库及过往车辆很少,所以基本上现有的一些中小型水库都没能完善库区的道路,一到雨季车辆无法通行,交通状况是中小型水库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旦遇到险情,抢险救援车辆和人员不能第一时间达到库区,给排除救援工作带来了影响到。很多中小型水库基本都是采用巡察的方式,没有专人 24 小时值守,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难第一时间传达,造成通讯不畅,必然怡误抢险的最佳时间,产生严重后果。

  2.4 管理能力不强

  中小型水库的管理人员,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已经形成习惯,工作方式老套,思想保守,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导致管理水平很难提高。

  3 对策与措施

  水利部门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水库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彻底清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对水库的管理权责问题进行明确,要加强水利宣传工作,提高对水利工程的认识,依法治水,对水资源要管好用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库管理要标准化、自动化,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建立职能明确、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争取资金,购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建立信息网络,改善办公条件等,以此提升中小型水库工程的管理水平。

  水库管理单位要积极争取交通部门支持,完善进库道路,确保防汛抢险物资和人员的及时到达。建立水库安全守护工作,随时有人监控,发布水库安全信息。要因地制宜,利用水库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解决水库维护经费短缺的问题。

  中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很多,既有历史遗留,也有新产生的;既有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资金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排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使中小型水库工程平稳安全运行。

  4 湿地的生态保护与利用

  4.1 湿地资源的应用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除了水库的建设与维护外,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湿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要。

  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实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能发挥其根本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更倾向于对相关政策手段的重视,往往忽视湿地利用、资源保护及利益与市场化手段的平衡和协调,造成了湿地生态环境发展退化情况的发生。

  4.2 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

  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与国家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湿地生态恢复是我国的一项公益事业,经费应由财政来承担。目前,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与湿地恢复和保护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很难顺利实施,导致湿地的必要基础研究经费和日常保护经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水土保持与利用的延续工程。

  4.3 动态监测

  我国湿地管理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导致管理手段不具动态性,湿地监测体系尚未健全。湿地保护的形式很少,主要集中在建立湿地小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湿地工程等,由于监测手段的缺失使得湿地资源的相关信息不能被充分掌握,从而延误治理生态缺水和重大污染的最佳阶段。

  5 完善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5.1 建立科学的湿地研究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能够充分掌握我国湿地情况的变化,也是作为科学利用湿地资源的必要手段。湿地检测管控系统需要依托先进的 3S 技术,它能够使该系统更加完善、科学和立体化。此外,可以通过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对湿地保护检测管理方针进行完善。

  5.2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素有“地球之肾”之称。湿地保护是一项漫长持久且收益较慢的工程,离不开社会的持续关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湿地的使用权以及获得的收益要分散于各级地方政府,并按照我国的相关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由地方各级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行使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所有权,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合理分配利用并保护水土湿地资源,从而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5.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冲突和矛盾,首先要对各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强化。世界各国湿地的保护实践表明,建立的协调机制都具有跨部门性。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的手段主要有:紧急磋商、说服、行政指令和建议等。这种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是通过对政府部门间的优化沟通、协作与联合强化建立的。协调式管理机制,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共同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与湿地保护的共识。

  建立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尤为重要,该体制的建立应由政府做表率,并围绕湿地保护补偿投入,一方面鼓励投资者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开通渠道提高社会关注度,通过公众集资、募捐等方式募集资金,从而提高湿地保护工程的公众关注度,使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得到良性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