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湖南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来源:高教学刊 作者: 周子玉
发布于:2021-03-29 共6032字

  摘要:近年来, 我国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 而我国生态文明能否得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是否能被真正践行, 取决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认知和态度。通过调查, 大学生环保意识有以下特征:参与环保意愿较强, 环保意识认同度高;环保具体知识贫乏、行动力差。影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高校因素主要有环保社团、环保知识讲座的积极影响, 政治思想课程和环保选修课程影响则较弱。根据调查分析, 要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 需要革新环保相关课程, 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推动与校外环保组织的合作。

  关键词:高校; 环保; 生态文明;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Whether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n be realized and wheth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be practiced really depends on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strong, high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lack of specific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or mobility.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ositive are environmental group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cture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we need to reform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ated courses, create a green campus culture,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早已经是世界性的共识。从十七大开始, 我国也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 开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到2012年,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其重要性, 将之提升到战略层面, 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认识到,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人的命脉在田, 田的命脉在水, 水的命脉在山, 山的命脉在土, 土的命脉在树。”之后, 他反复强调:“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 也就破坏了水, 山就变成了秃山, 水就变成了洪水, 泥沙俱下, 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 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2)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是充满希望的下一代。我国生态文明能否得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是否能被真正践行, 取决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认知和态度。因此, 调查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 了解影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因素, 对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 调查组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等综合方法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 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67份, 有效率93.4%, 发放范围涉及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8所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群体, 其中男性学生占比54.6%, 女性学生占比45.4%;理科、工科、文科、体育和艺术专业分别占31.2%、30.8%、20.6%、17.4%;党员、团员、群众分别占10.2%、84.2%、5.6%;城市户籍的学生占53.8%, 农村户籍的学生占比46.2%。

  另外, 调查组在各高校组织了数十场有针对性的座谈和访谈, 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细致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具体来说, 当前大学生环保意识有以下特征:

  (一) 参与环保意愿较强, 环保意识认同度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大学生参与环保意愿较强, 环保意识认同度较高。高达90.6%的大学生认同,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环保是一个重要素质”。有83.5%的大学生表示, 如果有机会, “非常愿意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30.2%的同学“很想去”环保组织实习, 另有56.1%的学生则表示有机会“愿意去”。

  至于在相关讲座和课程教育上, 学生表达参与的意愿要低一些, 有51.2%的学生愿意参与听“环保相关讲座或人文素质课程”, 另有12.4%的学生不愿意听相关课程, 并在关联问题调查中认为上环保内容的人文素质课程“没有太多意义”。

  总的来说, 从数据看来, 大学生对于环保观念有较高的认同度, 对于参与环保实践有较强烈的愿望。但是对于以课程形式呈现的环保理论的学习比较漠视和回避。

  (二) 环保具体知识贫乏

  从调查结果来看, 与环保观念“高认同”相对应的是环保具体知识上的“低认知”。从身边的环保知识来看, 只有21.4%的大学生正确地分辨出来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高达87.9%的学生不知道常见的大白鹭是湖南省野生保护动物;仅有16.3%的学生知道牛仔裤等衣物的制作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稍好一点的是关于湿地保护的概念, 有41.7%的学生能正确选出湿地保护的意义。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等远离日常生活的概念上看, 能够了解的大学生比率就更小了。只有14.2%的学生知道绿色经济的概念, 12.3%的学生知道生态文明的确切含义;甚至有17.6%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过生态文明。至于更加详细的环保内容, 如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哪些方面进行转型等问题, 能够选择正确的学生不超过30%, 且这部分学生多来自环境保护相关专业。

  在更为深入的座谈和访谈中, 不少同学表示, 学习日常课程已经压力很大, 专门去学习关于环保的理论知识, 感觉很枯燥, 非常耗费时间。从调查结果看, 从微博、微信等网络获取环保知识的多达80.4%, 从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仅仅9.1%, 从报纸、书籍获取这方面知识只有2.7%。由此造成大学生的环保理论知识极度缺乏, 碎片化, 不成系统等问题。

  (三) 环保行动力差

  在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块, 有一个很特殊的状态:那就是高认同并未带来高认知, 也没有带来高行动力。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 不少大学生虽然很认同环保理念, 但在日常生活中, 往往并没有真正践行这一理念。

  在“进入大学以后你是否用过一次性用品?”的问题中, 66.8%的同学承认“经常使用”, 23.6%的学生表示“每周至少用过一次”, 只有3.9%的学生表示“从未使用过”;看到地上有垃圾时, 也只有28.1%的学生表示会将之放入垃圾桶;在“进入大学后你拥有过多少条牛仔裤?”的问题中, 53.7%的学生选择了“5条以上”, 有10.7%的学生选择了“10条以上”;在“离开电脑多久时间你会关机”的问题中, 有37.9%的学生选择了“4小时以上”, 38.1%的选择了“2小时以上”, 另有5.3%的学生选择“一般不关机”。只有在关于纸张节约的问题上, 有89.4%的学生表示日常一般会双面打印资料。

  另一方面, 大学生们对于他人破坏环境保护的行为容忍度较低, 但更多的是停留在内心愤怒层面, 不会化为主动的行为。如“如果你看到身边的同学随地乱扔垃圾时, 你会怎么办?”的问题中, 只有11.3%的同学表示“会阻止对方”, 有83.8%的学生表示“会愤怒, 但不会直接阻止对方”;只有4.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发现对方“食用国家保护动物”等各种破坏环保的行为中。

  二、大学生环保意识的高校影响因素

  (一) 高校环保社团的积极影响

  在调查结果分析中, 调查组发现, 在“是否参与过环保社团”这一问题中答“是”的学生, 在后续的一系列环保具体知识问题上正确率较高, 涉及实践的行动力也较强。在身边人食用野保动物的问题中, 选择“劝阻对方, 向对方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学生中, 参与过环保社团的占了90.8%。进大学后“从未使用过”和“很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学生中, 这一类学生也占了84.2%。更引人注意的是, 在选择“从课堂上”和“从书籍中”获取环保指导的少部分学生中, 环保社团团员也占了大多数。

  从这一数据看来, 高校学生自己组织的环保社团对于学生有效地增加环保认知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 环保相关内容讲座的正面影响

  湖南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将环保内容引入人文素质系列讲座, 部分讲座则是相关环保公益组织与学校社团联合筹划。从调查数据看, 大学生对于环保相关内容的讲座接受度比较高, 对效果也比较认可。

  在“你是否愿意参加环保相关内容的讲座”这个问题中, 93.5%的学生表示, 在不与重要课程冲突的前提下, 愿意参加;在“你希望学校多久组织一次环保相关讲座”的问题中, 有42.8%的学生希望“一个月一次”, 26.5%的学生希望“一个学期一次”, 另有7.2%的学生表示“越多越好”;在被问到“你认为环保讲座是否有用?”时, 有63.8%的学生认为“有用”, 17.3%的学生认为“比较有用”, 只有4.9%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用”。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大学生对纯知识性的环保讲座 (通常由各院校环保或法学相关专业专家主讲) 兴趣远小于实践型的讲座 (通常由环保公益组织派人主讲) 。在“你希望环保讲座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中, 有73.6%的学生选择了“环保实践相关内容”, 只有20.3%的学生选择了“系统性的环保知识”。

  (三) 政治思想课程和环保选修课程影响较弱

  从环保知识的累积来讲, 政治思想课程中的环保内容和系列环保选修课程 (如环保法课程) 应该是高校中能够最为系统、最为全面地为大学生提供环保知识的环节, 也应该起到最大的效果。

  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 这一类课程对大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影响比较弱。一方面, 在被问到“你觉得政治思想课程中的环保内容对你是否有用”时, 74.3%的大学生表示“没什么用”, 只有17.4%的学生表示“有用”, 还有4.8%的学生表示“没听”。另一方面, 在问到“你是否选修了环保类相关课程”时, 只有12.7%的同学表示“选修过”, 16.1%的学生表示“以后会选”;在问到“你觉得学校开设环保类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是否有意义”时, 有43.8%的学生认为“没什么意义”, 有31.7%的学生认为“有意义”, 另有13.7%的学生选了“不知道”。

  总的来说, 大多数大学生对政治思想课程和环保选修课程的态度比较消极和回避。

  三、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途径

  (一) 鼓励环保相关课程改革求新

  比起基础教育来说, 高等教育对培养的人才专业性更强, 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相应的, 对于包括环保理念等在内的大学生德育的要求也更高。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精英力量, 他们对于环保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高校的课程体系是能够系统、全面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孵化器。从数据来看, 这一孵化器目前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要让大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打下环保理念的知识基础, 就需要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创新, 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这就要求高校需要将环保相关的知识学习融入当前德育体系里, 如将环保法律法规放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中, 为大学生环保行为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要借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全校性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 一方面各种相关的环保课程要进行革新, 要培养秉持环保理念的教师队伍, 要建构互相呼应、有机完整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与环保相的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教师进行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新, 将环保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日常生活出发,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逐步引导, 将环保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 培养他们作为主人翁对于社会、世界的责任感。在这个基础上, 再将之上升到宏观系统的理论知识层面, 帮助他们理解我国相关环保法律制度和最终目标, 为他们以后环保理念的实践提供切实的理论基础。

  (二) 打造绿色校园文化

  1. 推动校园环境绿色化

  除了课堂内部, 高校外部的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的环保绿色化同样会对高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理念。

  这需要高校主动进行环境的绿色改造。要将环保理念贯通到校园环境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是环保环境硬件的升级, 在校园内广泛使用太阳能路灯、风能路灯, 教室、寝室和办公场所普遍使用节能声控灯、节水龙头;积极推行校园植被多样化, 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隐蔽的观鸟屋, 引导学生爱护候鸟, 维护和促进校园生态多样性。另一方面, 要注意环保环境的软件改造。如设置分类垃圾桶, 并在垃圾桶旁边标识分类相关知识;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站;鼓励同学之间二手书循环利用;设置环保信息宣传栏等。

  只有推动校园环境绿色化, 才能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受到环保理念的熏陶, 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树立坚实的环保理念, 从而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

  2. 鼓励校园环保社团建设

  大学生环保社团是由学生自己组建、自己管理的组织。从情感共鸣上来说, 它凝聚了对环保感兴趣、志趣相投的一部分大学生, 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是高校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

  对于学生的环保社团, 高校应该因势利导, 鼓励其发展壮大, 将之作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先锋队。首先要在经济上对环保社团加大扶持力度, 鼓励环保社团定期举行活动, 不仅要影响校内的同学, 还要能走出去实践, 真正对社会造成影响。如社团定期举行校内的环境保护知识竞赛, 举办环保文化节, 进行环保调查, 作为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等。

  另外, 也要安排专业老师作为学生环保社团进行指导, 指导老师的配置要有专业差异性, 如既要有环保专业的, 也要有环保法专业的导师。这样环保不同方面的导师协同指导, 帮助提高学生环保社团的理论知识, 确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方向, 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环保社团的作用。

  (三) 联合社会环保组织力量

  高校并不是环保的孤岛, 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也需要社会力量的配合。这里的社会力量既包括民间公益环保组织, 也包括环保局等政府机构, 要打通校内外环保合作, 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教育有机系统。

  一方面, 可以多接纳、多鼓励校外的环保组织进校宣讲, 展示目前国家和本地环保的最新成果;推动社会环保组织专家举办实践意义较强的讲座;另一方面, 也要促进学校环保社团走出去, 和社会环保组织共同成长。如定期选拔社员进入社会环保组织及政府环保机构进行暑期实习;鼓励学生社员参与到环保组织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 从实践活动里加深对环保的理解, 培养进行环保活动的行动力, 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我国和本地区的环保现状, 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校可以多给激励政策, 加重这些实践活动在入党、就业、评奖学金、评优等衡量体系中的比重。

  另外, 除了这种现实空间的走出去, 高校也要在数字空间和社会组织挂钩, 走出学校。这需要与校外环保组织宣传部门合作, 要促进学校环保微信公众号、论坛、微博等网络宣传平台的建构, 设置专门机构打理,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定期发布环保小知识, 建造完整的环保知识体系, 配合社会环保组织发起环保活动, 发布国内外环保相关新闻, 用网上绿色空间来实现对大学生的引导教育。

  总的来说, 从湖南的情况来看, 高校学生对环保有较高的热情, 但实际行动力并不理想。高校要增强大学生环保认知和行动力有很多途径, 但意识上的重视和资金、师资力量的投入是先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晶进.现实·寄托·出路——对大学生环保意识及环保活动的考察[J].高教学刊, 2016 (19) :256-257.

  [2]丁成, 马卫星, 陈天明.产教融合实践教育体系探索——以盐城工学院—环保科技城共建卓越环保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 2017 (07) :68-69+72.

  注释

  1 周生贤.建设美丽中国,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J].环境保护, 2012 (23) :8-12.

  2 陈二厚, 董峻, 王宇, 等.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新华日报, 2015-03-09.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原文出处:周子玉.高校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途径探索——以湖南省高校为例[J].高教学刊,2017(20):80-82.
相关标签:校园环保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