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渔业论文

泥东风螺最适宜生长的理化与饵料指标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24 共3527字
论文摘要

  泥东风螺 (Babylonia lutosa) 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蛾螺科、东风螺属,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泥东风螺肉质鲜美、酥脆爽口,是近年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具有管理方便、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近年来在我国东南沿海被养殖者接受并逐步形成生产规模。但是,随着东风螺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海区的捕获量日益下降,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养殖性状退化,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亏损面不断扩大,极大地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泥东风螺种质资源的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本文开展泥东风螺幼螺对不同饵料、盐度和酸碱度的适应性研究,通过记录泥东风螺幼螺摄饵率、生长速率等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分析出泥东风螺最适宜生长的理化与饵料指标,为泥东风螺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与推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实验用螺为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大埕实验基地培育的同一批次泥东风螺幼螺,挑选健康无病、壳体无损伤且规格统一的幼螺进行实验,各实验组分别投放50 粒幼螺,平均壳高 (10. 4 ±0. 8) mm,平均体重 (0. 21 ± 0. 04) g。实验容器为45 cm ×28 cm ×24 cm 泡沫箱,泡沫箱底部铺设50 mm 细沙 (粒径1 ~5μm),加满海水后充气全封闭培育,防止幼螺爬出。

  1. 2 方法

  1. 2. 1 幼螺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实验设置

  筛选南美白对虾 (Litope naeusvannamei)、远海梭子蟹 (Portunus pelagicus)、竹荚鱼 (Tra-churus japonicus) 和太平洋牡蛎 ( Crassostreagigas) 等作为投喂饵料 ( 投喂部分均为肌肉组织),设置四个实验组,每组设置三个平行,投饵量为所有幼螺总重的 10%,根据各实验组的残饵情况酌情增减投饵量,各实验组持续培育21 d,实验期间水温在 28 ℃ ~ 28. 5 ℃ 之间,海水盐度在 30 ~ 31 之间,日换水量为 100%。每三天记录各实验组幼螺的壳高和体重,每天记录各实验组幼螺的摄饵率。

  论文摘要

  1. 2. 2 幼螺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性实验设置

  根据极端盐度预实验结果,幼螺死亡率与海水盐度具有明显的盐度 -效应和时间 - 效应关系,幼螺48 h 半致死盐度 (LC50) 分别为 12 和 48,根据48 h 盐度 LC50值设定适应性实验的盐度,将幼螺分为六个实验组 (16、21、26、31、36 和41) 进行不同盐度的适应性实验,每组设置三个平行,以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 为饵料,投饵量为所有幼螺总重的 10%,根据各实验组的残饵情况酌情增减投饵量,各实验组持续培育 21d,实验期间水温在 28 ℃ ~28. 5 ℃之间,日换水量为100%。每三天记录各实验组幼螺的壳高和体重,每天记录各实验组幼螺的摄饵率。

  1. 2. 3 幼螺对不同酸碱度的适应性实验设置

  根据极端酸碱度预实验结果,幼螺死亡率与海水酸碱度具有明显的 pH - 效应和时间 - 效应关系,幼螺 48 h 半致死 pH (LC50) 值分别为pH3. 0 和 pH9. 5,根据 48 h pH 的 LC50值设定适应性实验的酸碱度,将幼螺分为六个实验组( pH5. 0、 pH6. 5、 pH7. 5、 pH8. 0、 pH8. 5 和pH9. 0) 进行不同酸碱度的适应性实验,每组设置三个平行,以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为饵料,投饵量为所有幼螺总重的 10%,根据各实验组的残饵情况酌情增减投饵量,各实验组持续培育 6 d,实验期间水温在 28 ℃ ~ 28. 5 ℃之间,海水盐度在 30 ~ 31 之间,日换水量为100% 。每两天记录各实验组幼螺的壳高和体重,每天记录各实验组幼螺的摄饵率。

  2、 结果

  2. 1 幼螺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实验结果

  经过21d 的培育,各实验组泥东风螺幼螺壳高和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图 1 为各实验组壳高、体重的生长曲线,表 1 列出了各实验组的平均摄饵率。实验结果表明,摄食太平洋牡蛎的实验组与其它实验组相比,幼螺壳高、体重生长最为显著 (P < 0. 01),摄饵率也最高 (P <0. 01),达到 (93. 1 ± 6. 2)% 。泥东风螺幼螺摄食不同饵料生长效果依次为太平洋牡蛎实验组 >远海梭子蟹实验组 > 竹荚鱼实验组 > 南美白对虾实验组。

 论文摘要

  2. 2 幼螺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性实验结果

  经过 21 d 的培育,泥东风螺盐度 26 实验组和盐度 31 实验组幼螺与其它实验组相比,生长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表 2 列出了各实验组的生长情况及其平均摄饵率。实验结果表明,盐度 31 实验组与其它实验组相比,摄饵率最高(P <0. 05),为 (86. 7 ±7. 1)%。适宜泥东风螺幼螺生长的盐度范围在 26 ~31 之间。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2. 3 幼螺对不同酸碱度的适应性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 6 d 的培育,泥东风螺pH8. 0 实验组幼螺与其它实验组相比,幼螺壳高、体重生长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摄饵率最高 (P < 0. 01),为 (85. 1 ± 8. 4)%; 从表3 可以看出,pH6. 5 实验组与 pH8. 5 实验组相比,其平均摄饵率略高,壳高、体重差异较小(P > 0. 05)。因此,泥东风螺幼螺培育环境的酸碱度不应低于 pH6. 5 或高于 pH8. 5。表3 列出了各实验组的生长情况及其平均摄饵率。

  3、 讨论

  本文在郑雅友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泥东风螺幼螺为实验材料,对不同饵料、盐度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图1 和表1 都表明太平洋牡蛎实验组泥东风螺幼螺壳高、体重的生长最为显著 (P <0. 01),摄饵率也最高 (P <0. 01),远海梭子蟹实验组幼螺生长速度略低于太平洋牡蛎实验组,但远远高于南美白对虾实验组和竹荚鱼实验组,泥东风螺幼螺摄食不同饵料生长效果依次为太平洋牡蛎实验组 > 远海梭子蟹实验组 > 竹荚鱼实验组 > 南美白对虾实验组。此外,实验发现南美白对虾肉质在水中极易腐烂,如果投喂量控制不好,将会迅速败坏水质,而蟹肉及鱼肉则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

论文摘要

  因此,太平洋牡蛎可作为泥东风螺苗种培育的首选饵料,但单一饵料的营养成分较为简单,生产上可考虑蟹肉和牡蛎搭配轮流投喂,保证各种营养均衡,利于幼螺摄食生长。

  杨章武等人的研究报道表明,盐度、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方斑东风螺幼螺的生长和存活极为重要。本文以方斑东风螺相关研究为参考,在极端盐度、酸碱度预实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重点设置了六组盐度梯度和酸碱度梯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泥东风螺在适宜的盐度范围内 (26 ~ 31) 活力较好,摄食正常,壳高及体重增长迅速; 当盐度过高或过低的时候,泥东风螺幼螺摄食量减少,腹足部缩入壳体,未见爬壁现象,生长速度及活动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1); 在酸碱度实验过程中,海水酸碱度在 pH8. 0 左右时,实验组幼螺生长及摄食活动正常,当酸碱度出现波动,低于 pH6. 5 或高于 pH8. 5 时,泥东风螺迅速做出应激反应,收起腹足部,潜埋入沙,停止摄食,这一实验现象表明泥东风螺幼螺对海水酸碱度变化极为敏感,其生长与自然海区的酸碱度密切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增殖放流活动中泥东风螺自然海区栖息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应用于泥东风螺自然海区资源恢复技术研究。综上所述,认为适宜泥东风螺幼螺生长的盐度范围在 26 ~ 31 之间; 环境生态的酸碱度为制约泥东风螺栖息、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在规模化繁育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和评价,这与文献报道的一致。

  本研究首先设计了极端条件下的预实验,在了解恶劣生态环境条件下泥东风螺生长和存活的基础上,设置不同饵料、盐度和酸碱度,对泥东风螺幼螺进行生长适应性的研究工作,拟通过人工条件的模拟进一步探讨适宜泥东风螺生长和存活的自然海区生态条件,为最终人为建立泥东风螺自然栖息地,恢复福建本地特色品种泥东风螺种质资源奠定基础。笔者认为,人工条件下构建泥东风螺的生态环境,饵料、盐度和酸碱度三者互相制约,泥东风螺对各种环境因子表现为不同的敏感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按其影响程度分别进行研究,探讨其比重赋值。此外,本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泥东风螺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为泥东风螺养殖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但是,为应用于泥东风螺实际生产和资源恢复,还需更为具体的确定泥东风螺生态环境因子的最佳组合,对各环境因素进行大量细致的影响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汉华,吴进锋,陈利雄,等. 东风螺人工育苗、养殖及产业化发展前景 [J]. 南方水产,2004,1(11): 2 - 5.
  [2]  陈德富. 泥东风螺 Babylonia lutosa ( Lamarck) 的繁殖与食性 [J]. 现代渔业信息,1997,12 (7):21 - 23.
  [3]  陈健光,吴进锋,张汉华,等. 东风螺增养殖研究进展及展望 [J]. 水产科技,2002,98 (2): 7- 9.
  [4] 郑雅友,曾志南,刘 波,等. 几种天然饵料对泥东风螺稚螺生长、存活的影响 [J]. 福建水产,35 (4): 301 - 306.
  [5]  潘 英,王如才,罗承巨,等. 海水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31 (6): 828 -834.
  [6]  徐华森,蓝魏星,金景华. 泥东风螺 Babylonia lu-tosa ( Lamarck) 人工育苗技术 [J]. 水产科技,2003,107 (5) 27 - 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