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仰韶文化彩陶分类与装饰花纹

时间:2015-04-2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1892字

  一、彩陶概说
  
  彩陶,即在坯体上以矿物质颜料绘画图案,然后焙烧的陶器,多属泥质红陶。因其图案经过烧制,故不易褪脱,这与先焙烧后画图案的彩绘陶不同[1].

  大多数彩陶表面使用的颜料是天然的矿物研磨混合而成,放在窑中烧制后,颜料和陶胎经过化学变化融为一体,陶胎变成土红色,花纹成黑色、深红色或紫黑色。这样的烧制方法导致烧制出来的彩陶花纹经过几千年也保存完好,这也正是原始彩陶的特点[2].

  彩陶的造型品种繁多,装饰纹样丰富,有动物纹、几何纹等。

  二、仰韶文化彩陶分类
  
  仰韶文化彩陶因 1921 年 10 月 27 日瑞典人安特生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距今约 6000 年。仰韶文化彩陶主要类型以半坡和庙底沟为代表。

  ( 一) 半坡类型
  
  1953 年春季,在陕西西安市东面的浐河边上发现了半坡的彩陶。据碳 14 测定,半坡遗址的年代大约在距今 7000 年前,器物的主要造型有圆底折腹直壁形陶器、细颈直口尖底形陶器等。装饰纹样比较单纯,几何纹样是当时常见的纹样,具有一种纯朴和素雅的情趣。动物类纹样比较多,其中鱼纹最生动也最普遍,最能代表半坡彩陶装饰特点的是人面鱼纹。

  《人面鱼纹盆》是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之一,现在陈列在首都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厅中。这件陶盆上最令人回味的是绘有神秘的人面鱼纹的精美图案,陶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彩绘图案。它的画面由人和鱼组成,分为两组,每组各两个,对称分布。一组是两个图案化的鱼形纹,用三角、圈点表示鱼头,斜长三角、交叉斜线为鱼身、鱼鳞,单斜线或平行斜线代表尾鳍、背鳍和腹鳍。另一组为两个人面鱼纹图案,人在中心,脸呈圆形,脸上有一对细而平直的眼睛,鼻梁挺直,嘴旁各有一条变形的鱼纹,鱼头与人嘴重合,两耳旁也各附一条小鱼,简单的笔触却能绘出惟妙惟肖的安详神情,构成了一个奇特的人鱼合体形象,既天真又透着几分诡异。

  为什么陶盆里要绘制人面鱼纹呢? 有的人认为它是渔猎的巫术形式,表现了先民捕鱼的愿望; 有的人认为是人鱼灵魂和躯壳互相托寓的表现; 而人面鱼纹盆其实是盖在小孩的盖棺上,作为葬具使用的,表达了原始人类对孩子的守护。

  ( 二) 庙底沟类型
  
  以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出土彩陶为代表。器物的典型造型特征为曲腹小平底、卷沿曲腹、双唇尖底、葫芦形平地小口等。彩陶上主要绘几何图案,纹饰的组合富有弧线的美,装饰在器皿那鼓鼓的腹部,既显得整体造型丰满,又给人一种圆转流畅的感觉。动物形象较少。代表庙底沟彩陶装饰特点的是以点、线、面构成的连续带状花纹及由鸟纹演变的连续纹样。

  在叶纹、网纹、斜线、弧线等组织中常喜欢用一种圆点作为穿插装饰,具有较强的对比作用。装饰纹样的布置多在器物的口部、外壁的肩部上下,都是最容易与人的视线接触的地方。纹样构成有二方连续性构成,有单独纹样散点构成。

  三、仰韶文化彩陶的装饰花纹
  
  仰韶文化彩陶的装饰内容比较丰富,有写实的,有抽象的,甚至有些纹样还带有神秘色彩,主要类别有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几何纹四大类。半坡型彩陶以鱼纹最多最典型,庙底沟型彩陶则以花叶纹为最典型。

  这一时期的彩陶上装饰着各种写实的图案,也是把原始人眼中看到的自然万物呈现了出来。半坡遗址中的鱼类水族纹最具有特色,据学者猜测,鱼类水族纹是半坡各氏族共同的一种图腾。半坡鱼纹使用简单的线与面的组合,抓住了鱼的基本结构与形态,并使用不同倾斜度交叉的直线组成鱼体,鱼头部的空白处画上两只眼睛[3].鱼类花纹实际是当时人类的渔猎活动,我们的祖先将在生活中看到的事物进行加工与艺术提炼,并且加入抽象思维,使用圆形、三角形和菱形等几何形图案描绘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这些抽象图案反映出了人类大脑创造思维发展的历程。

  彩陶装饰不论纹样及形式有多么的丰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欣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彩陶花纹在器物上的位置与人的视线高低有很大关系,往往安排在视线最容易接触的部位。原始人类席地而坐,器物放置比较低,视线所能接触的部位以器物的肩部、上腹部,卷唇器的口沿及大口器的内壁为主,所以彩陶下半部基本上没有纹样装饰。

  总之,仰韶文化在长达 2000 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中国原始社会陶器艺术的核心部分,它结合了周围各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影响着周围文化的发展形态,这些文化共同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基底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仰韶文化是我国近代考古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它打开了我国近代田野考古的第一站,这为之后研究中国史前文化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12. 155.
  [2]冯先铭。 中国陶瓷史[M].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2. 323.
  [3]简洁。 中国陶瓷[M]. 合肥: 黄山书社,2013. 104.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