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金融学论文

大学生网贷成因论文(精选范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04-19 共8188字

  大学生网贷市场包括传统的购物平台或传统的电商平台。还有一种就是P2P网络贷款平台,这类网贷公司只需在工商部门登记,在工信部门备案即 可开展业务,经营范围并无网贷业务,属于违法经营。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网贷成因,下面我们就通过以下论文来探讨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网贷成因论文精选范文第一篇: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张琳净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给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网贷就是其中之一。校园网贷现在主要表现为诱惑之贷、高利之贷甚至是催命之贷,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建设的重要一员,大学生校园网贷却危害着这一重要成员。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肆虐,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要积极应对,携手创建健康清新的环境,迎接幸福和谐的新时代。

  关键词:校园网贷; 大学生; 成因分析; 对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对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贷款平台走进校园,并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滋长,填补了大学生金融市场的空白,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大学生网贷成因论文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还威胁到了各个高校的校园安全甚至社会公共安全,当务之急就是探究大学生校园网贷表现并就其成因找到解决对策。

  1 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现实表现

  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操作方便灵活、手续简洁,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解决了日常生活、助学贷款等问题,但校园网贷平台鱼龙混杂,陷阱重重。校园网贷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学生分期购物网贷;第二类为单纯的 P2P贷款平台;第三类是传统电商网贷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

  1.1 诱惑贷

  零利息、无抵押、无担保等口号吸引注意,手续简单、操作便捷致使大学生进一步踏入陷阱。面对这个大学生这个巨大市场,网贷公司各显神通。一方面通过大学生作"校园代理"的手段内部突破,轻易获得学生信任;另一方面通过简洁的手续、快速放款这样的外部条件吸引学生,甚至有平台放松监管,学生可以轻易地通过审核。甚至有些平台只需要有学生本人的信息就可以贷款,一些学生在遇到资金短缺问题时,又羞于开口寻求长辈帮助使,这些平台便吸引了这些学生成为校园网贷的一员。

  1.2 高利贷

  校园贷只是表,高利贷才是里。校园网贷深藏着陷阱,诱惑贷也逐步演变为高利贷,各大媒体也频频曝光诸如此类的消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某贷以月利率0.99%的噱头,造成利息不高的假象,但一推演,这款网贷的实际年利率达21.25%,再加上各种名目的手续费、中介费,利率可以达到50%甚至200%."一些平台甚至会打出零利息的噱头,实则为高利贷。学生逾期还钱是他们所乐见的,逾期越久收益越高,而最后买单的往往使一无所知的家长。

  1.3 催命贷

  部分高校学生处于涉世未深的状态,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并不强,甚至在接触到校园网贷,踏入这个深渊之后,也并未意识到不能还贷的严重后果。大学生借贷之后,如不能及时还贷,借贷公司往往会采用一些极端甚至违法的手段威胁学生家长:电话轰炸、家门口写红字、胶水堵锁眼,甚至会恐吓学生家长"要把孩子砍死"来逼家长还钱。有些网络贷款平台则是使用"裸贷""佳丽贷"这些手段,其目标群体主要是在校女大学生。如果借贷逾期不还,便会威胁借款的女生把她们的裸照甚至是视频发送给家人、同学甚至公布于众。一些学生在这时才会意识到自己踏入了一个怎样的陷阱,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隐私成了他人威胁自己的利器,一些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学生甚至会在网贷平台的威胁下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也有一些学生生不堪忍受,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这种压力。

  2 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成因分析

  校园网贷在各大高校如此肆虐泛滥,一步步从诱惑贷或者说是骗贷,成为高利贷,甚至最终发展成催命贷,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政府、高校和学生本身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2.1 政府监管不到位,法律体系不完善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贷款主要以助学贷款为主,对学生申请的条件、程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会对学生履行较为严格的审批手续。 助学贷款审批严格,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申请程序等有着严格的规范制度,然而网络借贷平台的虚假宣传、程序简化,使"校园网贷"逐渐演变,对于这种不良现象,政府并没有一个明文规定来说明如何对它进行管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保护自己的重要工具,而民法或者刑法中关于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并没有明确规定,甚至连出现已久的"高利贷"的相关规定都寥寥无几,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网贷平台特别是一些小额贷款平台肆无忌惮,寻找法律的漏洞,诱导大学生踏入"不良网贷"的陷阱,产生极为严重的恶劣影响。

  2.2 高校教育引导措施不到位

  各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也是煞费苦心,效果却不甚明显。自2016年以来,特别是大学生校园网贷事件频繁发生后,各高校就采用了多种形式来宣传大学生网贷的危害:宣传片、主题班会、定期收集学生是否有网贷的情况,可谓是用心良苦。然而一些同学仍不以为然,依旧使用"分期乐"等平台进行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一些学生知道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危害,但是由于对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的接触不足,仍然会步入网贷陷阱。同时,尽管各高校都大力打击大学生网贷,但宣传网贷的海报、传单、小广告在校园内仍比比皆是;高校对于学生防范意识的培养、相关知识的培训、校园环境的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

  2.3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许多学生是进入大学之后,才首次离家开始住校生活的,这也使得许多学生一进入大学就犹如脱缰的野马,放飞自我。首次离开家长的羽翼庇护、监督管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许多事情了解不深却又充满好奇,再加上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以至于上当受骗。一些学生开始接触到新事物,甚至会产生价值观、消费观的扭曲,只在乎眼前的享受,做事不计后果,这也是许多学生深陷校园网贷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思想单纯,涉世未深,容易轻信他人的话;除此之外,许多学生在缺钱时不愿与父母商量,事情发生后不愿意告诉家人或身边的人,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学生走上"以贷还贷"的道路,深陷不良网贷的泥潭。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提供给网贷平台的这些个人信息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危害,缺乏相关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一些平台打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样的口号吸引大学生,但对于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学生来说,这种消费观无疑是扭曲的、异化的。还有一些学生想自己靠兼职赚取额外的生活费,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却踏入了"培训贷""刷单贷"等陷阱。不良网贷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消费习惯,刺激了大学生潜藏的欲望,导致了大学生腐朽的人生观的滋生。

  3 应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策略

  解决大学生校园网贷的这个问题需政府、高校及学生三方强强联手: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高校可以开设金融、法律相关的公共课,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大学生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3.1 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大学生校园网贷事件层出不穷,这使规范网络贷款平台运营的问题进入大众视线,借贷平台纷杂、方式多样,但普遍存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的形势。针对校园不良网贷的问题,政府可以实施以下三个策略:

  首先,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管理者,应该统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要完善关于大学生网络借贷的法律法规,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司法部门完善对相关案件处理的司法解释及关于网络借贷的相关规定。有了法律依据,在批准网贷平台进入市场时,在取缔非法平台时也是有理有据,从源头减少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其次,各省市监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可通力合作,完善对于大学生网贷监管的规章制度,携手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让不法平台无漏洞可钻。最后,针对网贷平台对申请人审核不严这个问题,相关部门也应加强规范和监督管理,严格把关。

  3.2 高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健康消费氛围

  首先,各高校应积极加强宣传力度,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断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其次,学校可以开设金相关课程,或者定期开展金融、法律、网络安全专题讲座,进一步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贷款、违约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提高是非辨别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学生受骗数量。最后,学校可以加强家校沟通和与学生的交流。学生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与老师协商,老师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有些学生在出现问题时不敢向家长反映,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可以登记好学生的家庭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家长和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进行实时沟通处理,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3.3 学生提高自控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在关于大学生校园网贷这个问题中,大学生自身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健康、绿色的消费观,攀比之心不可有,不盲目消费。《周易·否》中提到"君子以俭德避难",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并不是说要生活得多么贫困还要精打细算,而是要我们树立一个健康的、正确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建立一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状态。

  其次,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诚信。如果学生能够培养起自己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那么在借贷之前,他便会想到因为自己的这一举措很可能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很多麻烦和压力,做好风险预判,从而远离大学生网贷。

  最后,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他人的甜言蜜语,在做事前要考虑清楚,天上是否会掉馅饼?这个馅饼是否会砸到你?当代大学生可谓是同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尽管接触网络较早,但一些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仍然不强,作为一名成年或将要成年的大学生,要学会明辨是非;同时要学法懂法用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权益,不仅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更要尊法守法。

  校园网贷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校园网络贷款的兴起也说明它是有市场的,但是它却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逐渐发展成为诱惑贷、高利贷甚至是催命贷。如今在多方努力下,大学生校园网贷发展趋势有所缓和,但仍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侵害大学生。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要通力合作,抵制大学生校园网贷。特别是作为网贷平台主要目标群体的大学生,要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控力,逐渐对大学生校园网贷产生"免疫".久而久之,大学生校园网贷自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还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阳作林,张波。校园不良网贷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引导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10):41-47+124.

  [2] 胡林,雷宇。80后女辅导员揭不良校园贷陷阱[N].中国青年报,2017-12-29(3)。

  [3] 林罗添骥。高校突发事件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以不良校园网贷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1):140-142.

  [4] 肖慧,刘小燕。校园不良网贷教育整治工作实效性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0(06):95-98.

  [5] 晏子昂。《网络安全法》实施背景下的互联网经济犯罪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8.

  文献出处:张琳净。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7):114-115.

大学生网贷成因论文精选范文第二篇: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校园贷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

  作者:钟亿华

  作者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研究发现,"校园贷"的发展呈直线上升趋势,校园贷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校园贷"的心理成因和防范措施角度展开论述,目的是为了让当代大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使用"校园贷",并且告诫其要防备各种金融风险。关键词:

  心理学; 大学生; 校园贷; 成因分析; 防控策略;

  校园贷在大学校园兴起,且疯狂蔓延。校园贷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各种风险,大学生深受其害。因此,了解大学生"校园贷"心理情况,把握他们使用"校园贷"的动机和心理特征,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校园贷"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网贷成因论文

  一、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

  校园贷是指某些网上贷款平台为大学生展开的所谓的低门限、低利钱、无典质的金融贷款交易,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模式,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种挑战,同时它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目前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一)审核有漏洞,身份可冒用

  由于"校园贷"平台没有实体办事处,因此其贷款业务是通过互联网处理的,实际上并不面向借款人。此外,大多数大学生在互联网贷款平台上交易时,并没有认真的看相关条约的内容,也不要求向其要收条和发票,甚至有的交易平台根本没有提供合同,这导致了对借方信息审核的巨大漏洞。

  (二)高利贷性质

  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多,生活经验不丰富,历来都是犯罪分子作案的重点人群,也因此不法分子展开短期、小额的贷款勾当,故意掩瞒其非常高的利率,让不了解校园贷实质的大学生错以为利率很低。为了拉到客户,故意掩瞒高利率等伎俩是很常见的。

  (三)导致家破人亡

  滚雪球式的债务,让大多数普通人家无法承受,尤其是那些受到校园贷款困扰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家庭经济很一般,而校园贷款的危害对这些家庭造成的危害性更大。当家长得悉学生欠钱时,学生的欠款已经很多了。背上巨额债务后学生自残、自尽的后果一旦发生,一个家庭不仅要承受丧亲之痛,还有难以偿还的债。

  (四)正常教学秩序受影响

  根据网贷的流程和要求,大学生在贷款时都要求写下自己身边老师和同学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如果他们不能按时还款,债权人将以暴力手段迫使借款人还款,就连借款人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也会遭殃,同样受到电话和短信的暴力胁迫和骚扰,使老师无法正常教学,学生无法安心上课。

  二、大学生校园贷心理成因分析

  (一)攀比求荣心理

  大学生消费选择会彼此受到影响,有些大学生缺乏自我意识,禁不住诱惑,没有条件,但是想追求一种奢华而愉快的生活,在网上贷款的支持下知名品牌的追求强烈。这类倾慕虚荣,依托款项和物资来攀比的消费行为,给经济比较落后的学生及其背后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当这些相对较贫困的学生出现物欲横流的思想时,就会冒着风险去网上贷款,从而使自己有了沉重的校园贷款担子。

  (二)超前消费心理

  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网络金融中非现金支付方式越来越多。大学生是新事物的尝试者,他们更喜好选择新的东西,喜好购买时尚的东西,喜欢提前消费。而"校园贷款"的出现恰好符合一些习惯于超前消费的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收入,贷款后常常没法还款,因此堕入"校园贷款"的泥潭,没法解脱,终究被其淹没。

  (三)猎奇心理

  世界之大,作为年青一代的大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是超级强烈的,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他们往往对一些新出现的事物要比其他人更加敏感,他们这个群体比其他人更愿意去尝试接触和使用这些新事物。而校园贷作为一个网络金融中的新事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诱惑性,在不了解其中真实问题的情况下大学生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态度就入瓮了,最终受到伤害。

  (四)幼稚单纯心理

  校园贷宣扬其具备"低门限、低利钱、无典质"的特征。易于操作,快速审核和快速借出,不需要保证就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看起来似乎要求很低,事实上有许多隐藏的陷阱。大学生只要具有一点金融知识和法律常识就能够轻易的识破,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轻信了校园贷的谎言,最终被骗,从中反映出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淡薄和缺乏法律常识,更反映出大学生单纯心理。

  三、大学生"校园贷"的防范措施

  (一)政府:加强监管,完善相关体制

  1. 加强监管,完善监管体制与规范

  当前,政府机构应使网络贷的法律法规更加的完善,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规范,使校园贷款平台的监管对象进一步明确,对网络借贷的准入限度进行提高,避免出现学生仅用ID卡就可以进行借贷交易等的问题,加强监管,加大审核力度,明确处罚标准,增加违法成本,加强对消费群体的保护,杜绝"变相高利贷"现象。实行一票否决制。一旦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应该严肃处理这些平台,而对于技术不完善、没有安全认证服务的平台,监管部门应该强制关闭这类平台。

  2. 完善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

  每个高校都设立了勤工助学机构,有奖学金、助学金、励学金、助学贷款等各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和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国家在助学贷款这一方面力度很大,同时还提供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类型的贷款,鼓励大学生创业,解决了大学生的部分资金困难问题。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教育引导,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1. 建立校园不合理网络贷款日常监控体制

  高校有很多预警机制,比如安全,个人意识等方面,完全可以把不合理的校园贷纳入日常的预警机制里面,一旦出现不合理的校园贷的情况就立即响应预案,及时介入,避免更为严重的情况出现,也将这类信息的出现告知其他学生,引起其他人的警觉。

  2. 多管齐下增强大学生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许多大学生选择校园借贷的重要缘由是想要有更高消费能力,说明了许多大学生消费观和价值观有很严重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通过相关的理论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鼓励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培养他们的自立和吃苦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意识到赚钱的辛苦和父母培养自己不容易,从而形成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强自立和合理消费成为校园的新趋势。

  3. 加大普法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校园贷存在很多问题,收费不合理,但许多大学生并不觉得有问题,他们还是愿意签这样不合理的条款,这说明很多没有大学生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的问题,高校应展开一些相关的课程或讲座,促进大学生了解相应的金融和法律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校园贷款的陷阱,强调个人信息的重要性,防范学生信息泄露,帮助学生提高识别和防备网上欺诈性贷款的能力,并提高防备意识。

  4. 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我们清楚的知道校园贷的滋生和不断的出现问题,与大学生的内心所追求的攀比、炫耀等高消费心理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在大学生已进入校园的时候就有必要进行一系列以价值观念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训练,在问题发生之前做好大学生心理干预,预防大学生误入"校园贷"的深渊。如果出现了个别特别严重的个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形式的心理危机干预,尽早的解决问题。

  (三)家庭:承担起教育大学生的重要责任

  家风良好,教育得当,可以培养孩子不攀比消费、不提前消费的优良习惯。家长应以身作则,合理安排家庭的开支,时刻关心孩子花钱的去向,一旦发现孩子有不合理的花钱行为,应及时进行引导、教育并制止。家长在给予孩子钱财的情况下,教他们进行财富的再创造,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理财知识。让孩子在假期进行生活实践锻炼,让他们体会艰苦的生活状态,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

  (四)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大学生应增强防骗意识。大学生比较简单,易相信他人,不懂得自我保护。所以大学生要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等。

  大学生应学法懂法提高防范意识。大学生应该自主学习金融知识,了解贷款平台运作模式、相关法律规定,提高识别金融风险的能力,不被常见的金融陷阱所迷惑。

  大学生应树立积极的消费理念,避免超前消费、豪奢消费等错误的消费观念,知道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实用购物,不攀比,不盲目追求知名品牌。

  大学生应学会自力更生。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父母收入的来之不易,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这个平台,在自己时间、工作能力的限度内参加勤工俭学,俭朴生活,分担一部分家庭的经济开支。

  四、结语

  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贷"危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学生自身需全部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各方监督,帮助和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吉利。"校园贷"的危害及解决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2):126-128

  [2]杨丽丽。大学生校园贷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9):67-69

  [3]陈曼曼乔占泽。从高职学生消费观的视角探究校园贷[N]宁波职业技术学报,2018(10):33-37

  [4]刘诗姝张越章航季梦怡张懿。大学生校园贷的认知及其外因内因分析[J],金融经济,2018(6):6-8

  文献出处:钟亿华。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校园贷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1(02):65-6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