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宋代禅偈的主要类型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18 共7655字

  宋代禅僧的偈赞作品存世甚多,依据创作机缘的不同,禅门偈颂可以有多种分类形式,本文认为可以概括为开悟、说法、劝世和临终四种类型,因为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一个禅僧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点,在这些重要场合,禅僧们常会以诗偈形式来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此外,题写在个人“写真”上的“自赞”也是宋代禅偈的一种重要形式。
  
  

  首先是开悟偈。南宗禅所说的“顿悟”,总需要一定时节机缘。或是得到禅宿的启示,或是在某种情境下获得启发。一悟之后,心灵即展现出全新的境界。以诗偈诵出个人的领会,就是所谓“开悟偈”.开悟过程本来类似诗歌创作中的灵感激发,表达出来即特别富于诗意。在禅籍里,开悟偈往往穿插在具体人的发悟故事里,故事与诗歌相互呼应,饶有情趣。禅门流传的开悟机缘,特别显示出禅富于实践性的特点。对禅的体悟在一机一境之中,因此一些开悟偈往往禅思与诗情相交融,如哲理诗,含义深厚,耐人寻味,这里略举几首宋代禅门的开悟偈。

  法顺( 1076-1139) ,北宋末南宋初江西临川白杨寺僧。佛眼清远禅师法嗣。俗姓文,绵州魏城( 治所在今四川省绵阳市东) 人。承嗣后值其师兄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顺公往助,任藏主。主持法堂经教。其时合寺僧众近二千,法席极盛,顺公出力尤多。再于临川白杨寺弘法,法席称盛。顺公上堂,必吟诗偈,诱导人心,持律精严,修行清苦,尤为同道景仰。他所作开悟偈为:

  顶有异峰云冉冉,源无别派水冷冷。

  游山未到山穷处,终被青山碍眼睛。

  顺公依止清远禅师时,闻师举傅大士《心王铭》,言下有省。其后深入经藏,顿明大法。乃趋丈室作礼,向清远禅师呈上此偈。清远笑而可之,遂付心印。

  此偈形象生动,借千山万水喻禅宗各门各派竞相弘法,百花齐放,认为这是宗教繁荣,佛法深入人心的好现象。同时,也表示自己要坚决探索下去,以期深入禅宗妙义。此偈由于写得生动形象,因而也很有说服力,可视为优秀的哲理诗。

  净全禅师的开悟偈为:

  灵云一见两眉横,引得渔郎良计生。

  白浪起时抛一钓,任教鱼鳖并头争。

  净全禅师为大慧宗杲法嗣。钱象祖《天童无用净全禅师塔铭》,记载了净全禅师顿悟的因缘经过:

  “师杲公,祝发具足戒。尝请益,杲曰: ‘但起灭不停处看。’师夙夜参究,曾不少懈。一夕,闻山门宵逻者传呼照管火烛,忽有所警省,乃疾趋方丈。杲喝云: ‘去! 得之本有,失之本无,宜息狂躁。’师不觉泪下,寝食俱忘,若有所负。因入室,杲举‘灵云见桃花,那里是他不疑处?’师拟开口,杲遽批颊一击,豁然顿有契悟,即说偈云云。”

  唐代禅僧灵云,即福州灵云山志勤禅师。初住大沩山,因睹桃花而悟道,作偈云: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这本身就是禅宗史上着名的一段开悟实际。宗杲启发净全,让他思考灵云的那个“不疑处”到底是什么? 并且用“批颊一击”这样激烈的形体动作来斩断他的种种妄想,最终净全获得顿悟,写出此偈。

  由此可知,宋代禅门的悟道机缘往往借用前人公案,通过对公案的递进或翻案,经过漫长甚至痛苦的思索,打破自身的思维窠臼,从而发现此前从未发现的一片新天地。从这一点看,禅悟的过程与诗歌创作的灵感激发过程确实有着相同的机制,这正是这类禅诗如此之多的根本原因所在。而禅悟之所以要求得名师的印可,主要原因在于: 老师是“过来人”,深知禅悟的甘苦,同时,由于他已经开悟,因此具有一双“慧眼”,可以一眼看到禅僧所作偈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式的模仿,还是真正从自己心底发出的独特的声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证明他并没有悟,只有后者才能够称得上悟,这其实与今日一些学者辨析一篇论文或一部着作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有类似之处。因此可以说,那些得到名师认可的开悟偈,一般来说都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即使是借用已有的公案题材,也一定有其独特的见地或特有的角度。从文学角度说,这样的诗通常也就是好诗。

  有些开悟机缘非常奇特,因此开悟诗也就做得非常奇特。如北宋圆悟克勤的开悟诗: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此诗具有某种“艳情”色彩,如果不用在谈禅里,几乎和一般情诗没有多少区别了。但是它确实是一位高僧开悟的真实记录。此偈的写作也有一段故事: 法演( ? -1104) 为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绵州巴西( 四川绵阳) 人,俗姓邓。年三十五始祝发受具,游学成都,后拜谒浮山法远。依其劝勉,往见白云守端禅师,参究精勤,终于廓然彻悟,受印可,并受命分座说法,开示来众。最初住在舒州四面山,不久迁返白云山。应世四十余年,法化大振。晚年住蕲州( 湖北) 五祖山,故后世多称之为“五祖法演”.据说法演在蕲州时,有一位喜爱参禅的提刑官即将离任归蜀,他来到法演禅师面前,请求禅师给他一些开示,法演便举出两句小艳诗,令其参悟,诗句是: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那位提刑官对此茫然不解,开悟不了。倒是在一旁侍奉的克勤禅师听后颇有所悟,便写了一偈呈给法演。法演非常赏识克勤的这首偈,认为他开悟了,并说: “我侍者参得禅也! ”自此,克勤由一位普通的侍者升为法演禅师的传嗣大弟子,其后大弘杨歧宗,被列为当时“丛林三杰”之一。

  体会一下克勤此诗的意境,此诗当属典型的以情喻禅: 那铺着锦绣帏幄的闺房里,金鸭香炉吐出的香气已渐渐消散。少年在锦绣帏里听完笙歌,喝醉了酒,让人搀扶着走回来。这样令人心迷神醉的风流韵事,只有那个佳人---恋爱的意中人知道罢了,别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其中的况味呢? 这象征着悟道的境界,就好像是从佳人的深闺中归来一样。他的确是体会了悟道的境界,可这个“道”是什么却不可或无法向外人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缠绵的恋情,只有个中人,方知个中味吧。除了情与禅的内证体验都有不可言说的特点外,还在于两者又都有缠绵缱绻、一往情深的特点。用白云演禅师的话说就是:“红粉佳人,风流公子,一一为汝诸人发上上机。”

  当然,这一点与宋代的社会背景也有一定关系,不过至少充分说明: 禅悟是随时随地、在任何领域中都可以获得的,并不一定非要参禅打坐,关键是要有一颗能悟的心。这种主张也正符合南宗禅的宗旨。

  第二是示法偈。唐代以来丛林中禅宿上堂示法,师资间商量问答,互斗禅机,棒喝交驰,往往使用象征的、模凌两可的语句或奇特的动作表达禅解,示法偈即在这样的情况下兴盛起来。这类偈的数量更多,因为一般来说,一个人一生通常只能有一首或两首开悟偈,频繁地作开悟偈恰恰证明没有开悟; 而示法偈则随时可说,毫无限制。这里略举数则:

  上堂云: 秋光清浅时,白露和烟岛。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明明举唱,明明剖露。三十年后,莫辜负人好。

  上堂云: 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大众,眼在鼻上,脚在肚下,且道宝在甚处? 乃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段示法偈颇有特色。上来先说了四句四言偈,然后用白话问大众一个问题,最后以一句唐诗( 崔护《题都城南庄》) 作结。从语录所记这样的上堂说法情景推断,当时禅僧上堂说法,应该是边说边吟边唱的,类似于后世的戏剧,宾白与唱段混在一起。在宋代,示法偈的一个重要功能变成禅僧上堂说法的一种仪式化的形式。

  上堂云: 豁开户牖,万里不挂片云。杲日腾空,四顾清风满座。湖光浩渺,野色澄明。万象森罗,全彰海印。直得头头妙用,物物真机。心境一如,纤尘不立。正当恁么时,万机休罢,千圣不携,坐断毗卢顶,不禀释迦文。婢视声闻,奴呼菩萨,德山临济直得目瞪口呿。有棒有喝,一点也用不着。且道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 倾盖相逢元故旧,何妨来吃赵州茶。

  这段示法偈也很有特色。开端的那段话,视为杂言体的诗偈也可,视为骈文体的铭赞文亦可。中间又提出一个问题,最后以两句七言偈作结。

  上堂云: 宝峰高士罕会到,岩前雪压枯松倒。岭前岭后野猿啼,一条古路清风扫。禅德虽然如是,且道山僧拄杖长多少? 遂拈起曰: 长者随长使,短者随短用。卓一下。

  上堂云: 枯木寒灰,铜崖铁壁。春到无痕,春归无迹。桃花红,李花白,明眼人前,一场狼藉。
  
  可见不同示法偈风格颇有不同,有比喻、暗示的“理语”,也有富于情趣的“诗语”.越是到后来,越讲究表达技巧,富于“诗情”.第三是劝世偈。劝世偈,一般是面向世人,内容以描写世态真相、劝人超脱行善等为主,语言比较通俗,富有哲理性。比如宋初僧人遇贤的一些诗作:

  心闲增道气,忍事敌灾屯。

  谨言终少祸,节俭胜求人。

  金斝又闻泛,玉山还报颓。

  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回。

  门前绿树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

  聊与东君论个事,十分春色属谁家。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

  他时若向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