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中春雨意象的形式与情感意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12 共9939字
摘要

  风、花、雪、月、雨、露、冰、霜是历代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春雨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风调雨顺则丰收有望,相反则将面临饥馑甚至灾荒。自古以来,人们对春雨都极为重视。春雨与古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人也极其关注。因此,春雨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气候现象,而且是一个被赋予浓厚的情感色彩的文学意象,早在《诗经》中就有描述祈求春雨的篇章。在唐代,作品数量开始增加,宋代开始,作品数量急剧增加,内容逐渐丰富: 在体裁方面,诗、词、赋、文各体都有; 在题材方面,时令、田园、羁旅、思乡、离别等均有涉及,名家名作不断涌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隽语,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时令或自然物象题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成就影响深远。对于雨,已有学者对雨意象、秋雨等进行研究,但尚未见有专门研究春雨意象的。因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期待方家指教。

  一、春雨意象的基本意义

  春雨是一种气候现象。我国古代以农立国,靠“天”生活,春耕秋收或春耕夏收的耕作方式,使人们把一年的希望都寄托于春雨,雨润土膏才能五谷茂盛、春生秋成。时代越是久远,人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就越强,有研究者认为,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就有卜问春雨的记载①,在春天的耕田占卜仪式上,巫师祈求天神降下甘露,滋润农田,以保丰年。由于与农耕生活的密切关系,春雨必将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文学作品并不是直接称为“春雨”,而是称为“甘雨”“灵雨”等,如《小雅·甫田》: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黍稷,以榖我士女。……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这是记述人们祈求春雨的情景,“甘雨”就是春雨,“榖”是养育之意; 《鄘风·定之方中》把春雨称为“灵雨”,“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对此,清严虞惇《读诗质疑》卷四说: “虞惇曰: ‘春雨既降,农桑之务作,命驾而亟往,劝劳之勤于人也。’”《小雅·信南山》描述春雨“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优渥”“沾足”都是说春雨充足,浸润土壤,生养五谷。

  魏晋时期,文学作品依然用“甘雨”称赞春雨,晋张华《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赞美春雨滋养万类。

  在魏晋及之前,春雨还被称为“膏雨”“喜雨”“时雨”.“膏雨”较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九年》: “季武子如晋拜师,晋侯享之。范宣子为政,赋黍苖。季武子兴,再拜稽首曰: ‘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①汉代班固《嘉禾歌》即用“膏雨”形容春雨: “冬同云兮春霡霂,膏泽洽兮殖嘉谷。”春天的小雨如膏泽一样肥美,滋养着五谷。“时雨”“喜雨”的说法较早见于曹植作品,其《时雨讴》写道: “和气致祥,时雨渗漉。野草萌变,化成喜谷。”诗中的“时雨”显然是指春雨; 其《喜雨诗》云: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春雨很知时节,在该下的时候来了,而且是下在夜晚,还伴着阵阵雷声。人们听到这些便可期待秋天的丰收了,这样的雨不就是“喜雨”吗? 全诗并未出现“喜”字,而喜悦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这种表述方式开启了杜甫《春夜喜雨》的写作模式,当然,从艺术成就和影响来说,后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魏晋及之前的文献也常用“甘雨”形容春雨,如《管仲·四时》说: “然则春、夏、秋、冬将何行?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此谓星德。”②《淮南子》也说: “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③《大戴礼记》卷十三所记载的周朝祭辞这样说: “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以正月朔日迎日于东郊。”很显然,此处的“甘雨”指的就是春雨。这里的几例都是说春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它泽惠万物,养育生命。

  从文学作品的措辞可以看出写作者的心理。以上几个词中,“喜雨”“时雨”容易理解,而对于“甘雨”“膏雨”两个词,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甘”是一个表示味觉的词,“甜”的意思。甜味是人类最基本的味觉之一,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味感,在世界各地文化中,甜味都象征着美好的感觉,“甘雨”表达了人们对春雨的喜爱。“膏”字意为肥肉或油脂,表示肥美、润泽,肥肉、脂膏代表美味佳肴,用“膏”形容春雨,一方面表明春雨的润泽,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其珍贵。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把春雨描述为“甘雨”“膏雨”“喜雨”“时雨”,是着眼于它与人们的生活、万物的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它对万物的浸润、滋养作用。在我国这个典型的北温带季风季候区,丰沛及时的春雨就是人们的生命之水,春生才能秋成,而大部分的植物都需要春雨的滋润才能生长或恢复生机。这是漫长的农耕生产和生活体验给人们的共同感受,这种感受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形成了春雨的基本意义,或者说是描述性意义。魏晋南北朝及之前的文学作品中的春雨多是这一意义。到了唐代,文人在继承这一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又表现了春雨的景色美和意境之美,而且赋予多种情感内容,成为意蕴丰富的文学意象。

  二、春雨意象的形式及艺术表现

  唐代开始,文学作品中的春雨意象更加丰富多彩,不仅体裁多样,诗词文赋皆有描写,专题的题咏开始出现,而且在数量方面,自宋代开始便急剧增加,名家名作不断涌现,对春雨的描写更加细腻,角度更加多样,如形态状貌方面,称为“细雨”“烟雨”等; 在感受方面,称为“酥雨”; 根据发生的时间,常见有专题“夜雨”之作; 从时令特色方面,有“杏花雨”“桃花雨”等。这些作品不仅准确描述了春雨的自然特征,而且体现出不同的景色特征和意境之美,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 细雨。细雨是中国古代文学描写的重要自然物象,早在《诗经·豳风·东山》中就有“我来自东,零雨其蒙”的反复咏叹,迷蒙的细雨渲染出戍边多年的战士回乡希望的渺茫,形象贴切。春雨一般雨量不大,淅淅沥沥地,如丝如缕,别具美感,因此,“细雨”是文人常用的描写春雨的词,唐代文学作品开始大量使用,如李商隐《无题二首》: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这两例句中的“细雨”不仅写出了春雨的自然特征,而且似乎向我们传递着生命悄然萌动的春天的气息。历代文学作品描写春雨,“细雨”都是一个常见的词,如宋邵雍《春雨吟》: “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如何一霶霈,万物尽熙熙”; 明刘基《春雨三绝句》: “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清乾隆《仲 春 雨 景》: “翠 华 摇 扬 出 皇 州,细 雨 清 尘 润麦畴”等。

  不仅如此,“细雨”还体现出春雨的迷蒙和纤细柔婉的美感,早在唐代文学中就有表现,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历代传颂的佳句。细雨中鱼儿调皮地露出水面,似乎在趁机感受一下清新明丽的春天,而微风中的燕子似乎也显得更加轻盈了,在天空中快乐地飞舞着。诗句写得极其细腻、可爱,洋溢着清新明丽的春意。清代叶梦得《石林诗话》评此二句云: “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①古代着名作家中,陆游可以说是写春雨较多的诗人,一生写有 20 多首以“春雨”为题的诗歌,另有多首以春雨为题材的诗歌。在这些作品中,“细雨”也是较常见的字眼儿,如“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倚阑正尔受斜阳,细雨霏霏渡野塘”,“似盖微云才障日,如丝细雨不成泥”等,可见诗人对“细雨”的偏爱。

  为了表现春雨之“细”,文学作品常用“如丝”来比喻,因为“丝”与“春雨”都有细、轻、柔、长等相似特质。

  如唐欧阳炯《清平乐》: “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 宋陆游《雨中遣怀》: “霏霏春雨细如丝,正是春寒欺客时”;元袁易《春雨漫兴》: “江上平芜望欲迷,江边密雨细如丝”; 明朱静庵《春雨》: “湿云漠漠雨如丝,花满西园蝶未知”等,都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轻灵婉约之美。

  2. 烟雨。春雨轻细,缥渺轻灵,迷离朦胧,与轻烟极为相似。因此,文学作品也常将春雨比喻为“烟雨”,给人以梦幻般的视觉美感和享受,唐代文学中就有经典描写,如谢良辅《状江南·仲春》: “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江南的二月,春雨细若轻烟,“色如烟”将春雨的绵密、纤细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以江南为背景,以春雨为时令景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全诗的精彩之笔,诗人抓住了江南佛寺和春雨这两种典型景物,佛寺的神秘与春雨之迷离相映成趣,从而凸显了江南春景之美,此诗也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历代经典的描写如宋张耒《春雨中偶成四首》: “天低芳草接浮云,万柳含烟翠不分”; 欧阳修《蝶恋花·欲过清明烟雨细》: “欲过清明烟雨细。

  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 元张翥《石州慢·春日雨中》: “烟雨轻阴,庭院悄寒,晴意难准。社前燕子归来,恰换一番花信”; 明杨基《梅杏桃李》: “惆怅先生归去后,江南烟雨又蒙蒙”; 王凤娴《引庆和》: “洛阳三月雨如烟,添得离人思黯然”等,在这些作品中,如烟的春雨既有迷离飘逸之美,又营造出淡淡的感伤意绪。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与烟雨有着天然的情缘,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似乎也因为这迷蒙的烟雨而尤具诗情画意。“从美学上看江南,首先,江南美学意味着一个地理、气候、生态上的范围,即所谓地域江南。其次,江南美学需要主体从中感受到美,并把这一美感从客体创造出一种艺术样式,从主体上生成一种心理结构,即所谓心理江南。心理江南虽然必须建立在地理江南之上,但要从心理江南升华为美学江南,还需要具备文化优势。再次,是文化优势( 由政治或经济优势或二者合一而来) 让地理上的独特性得到突出,主体感受性得到强化并美化。当这三个方面汇聚在一起的时候,美学江南才呈现出来。”②唐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便开始向江南转移,江南的青山绿水更多地成为文人创作的素材。宋元时期,随着山水画兴起,江南春雨的迷离梦幻之美激发了文人不绝如缕的情思,如寇准《春雨》: “漠漠霏霏着柳条,轻寒争信杏花娇。江南二月如烟细,谁正春愁在丽谯”; 李石《长相思·花飞飞》: “花飞飞,絮飞飞,三月江南烟雨时,楼台春树迷”; 杨冠卿《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 “十年袖里梅花句,梦绕江南烟雨村”等,描写出江南春雨的细柔清婉,美感和意境俱佳。而元代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中“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张翥《摸鱼儿·元夕》中“先生归也。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两作品中“杏花春雨”的意象组合模式更使江南的春景诗意盎然,令无数人神往。

  3. 酥雨。就身心感受而言,人们对不同季节的雨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梅雨让人感觉烦闷,夏雨让人感觉凉爽,秋雨让人感觉凄凉,冬雨让人感觉寒冷,而唯独春雨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舒润、身心愉快。对于刚刚走出漫长肃杀冬日的人们来说,这种感觉是非常清新鲜明的。文学作品常常用比喻或通感的手法,巧妙地传达出这种美妙感觉,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样写道: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透过蒙蒙细雨遥望,隐约可见青青之色,那便是早春的小草,令人不禁心生欣喜之情,但当走近时,先前看到的青色却又不见了。诗人好像一位出色的水墨画家,善于通过设计背景来传神,而这“背景”便是那如酥的小雨,它温润如脂似乳,正是有了它的一番滋养,小草才清新得似有若无。“润如酥”三个字细腻、微妙、贴切地传达出春雨给人的温暖柔润之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形容春雨的经典词语而被频频使用,尤其在词中更多见,着名词人如苏轼、张炎、周密、王观、史达祖、高观国、高士奇、陈维崧、刘大绅等人的词作中均用“酥”来描述春雨,而且苏轼、史达祖等还不仅一次使用,如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其《南乡子·千骑试春游》也说: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反映出文人对用“酥”描述春雨的一致的认同。

  还值得注意的是宋代词人王观《庆清朝·踏青》一词,该词不仅继承了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将春雨比喻为“酥”,而且更进一步说: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如酥”正是早春之雨的特色,而王观则更加进一步,用“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来突出春神造化的本领,因此,创作艺术上巧丽造境,在同类作品中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4. 夜雨。春天的雨一般是细细地飘洒,默默滋润着万物,毫不渲染。得到雨水滋润的花草树木,仿佛一夜之间生机焕发,沉寂的大自然顿时如画般美丽,令人惊喜赞叹,杜甫《春夜喜雨》就开创了吟咏春夜雨景的先河,而且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这种描写春夜喜雨的模式被历代文人继承,如唐李咸用《同友生春夜闻雨》: “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 宋陆游《春雨》: “冬旱土不膏,爱此春夜雨。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 杨公远《春夜听雨》: “小楼炙烛新未眠,好雨知时听不厌。

  ……添得明朝诗兴好,池塘草长水渐渐”; 明王世贞《春雨畦》: “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不晓意所欣,道是斋厨足”; 李日华《题便面画新柳》: “昨夜一番春雨好,淡黄金色满湖堤”等,都道出了人们对春夜之雨的欢欣和赞美之情,无论是内容和表达方式,都未出杜甫《春夜喜雨》的创作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春夜喜雨”后来还成为词牌名,内容便是赞美春雨如膏、滋润万物,如元王恽《点绛唇·春夜喜雨》就写道: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形式和主题都脱胎于杜甫《春夜喜雨》,从此也可见杜甫诗作的艺术影响之深远。

  5. 杏花雨。杏生长普遍,尤其盛产在我国北方。杏花是春天代表性的时令花卉之一,是早春花卉,宋祈《玉楼春·春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用杏花初放描写早春景色。杏花开放的时间稍迟于梅花,罗隐《杏花》“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写出了杏花的这一生物特性。杏花初开时是淡粉色,极其鲜嫩,古代文学作品常将春雨与杏花组合搭配,相互映衬,表现春雨带来的新鲜明丽的生机之美,唐代和凝《春光好·频叶软》: “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明丽鲜亮的杏花与春天的细雨相映成趣,渲染出清新舒暖的美丽春景。最具代表性的是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所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彻夜听着窗外淅沥的春雨,欣喜地想象: 明天早晨便能听到小巷中卖杏花的声音了。绵绵的春雨从诗人的听觉写出,骀荡的春光从诗人的想象中巧妙地流露,艺术表达形象而有深致,成为描写春雨的名句。其他如宋代志南《绝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欧阳修《田家》: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元黄溍《题平章康里公春日杏园西即事诗后》:“目断云车天路永,小楼春雨杏花风”; 明杨基《半身美人图》: “记得去年春雨后,杏花院里短墙头”; 杨士奇《荻港》: 春雨凝寒着杏花,春风吹绿上芦芽“; 清查慎行《题王石谷杏花春雨图》: ”溪光汃汃山蒙蒙,杏花十里五里红。此时江南新雨足,农事未起春方中“,这些诗句的杏花都起到了渲染和辅助表达作用,准确地写出了春雨季节天地一新、万物生机勃发的时令特征。

  6. 桃花雨。桃花常见,清明节前后开花。风柔日暖、水秀山润的春天里,桃花以”占断春光“的物色成为唤醒春酲的芳物,在古代一些时令或物候性质的农书、类书等文献中,常常以桃花记载春天物候,”桃花雨“”桃花水“等表述成为固定说法,桃花风也被作为春天的风信①。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往往会下雨,雨量不大,然而时间绵长,雨停的时候也是桃花即将凋谢的时候。桃花盛开时烂漫娇美,凋谢时如红雨般飘洒,十分美丽,引人注目。因此,人们喜欢用”桃花雨“来指称这一时段的春雨。与”春雨“这一名词相比,”桃花雨“具有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受到文人青睐。作为一种文学意象,”桃花雨“较早出现在追求浪漫的唐代文人作品中,如戴叔伦《兰溪棹歌》: ”兰溪三日桃花雨,夜半鲤鱼来上滩“,写的是浙江兰溪春日雨后的活泼生机。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以”桃花雨过春光腻“描写临川的春日美景。王维《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红色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柔和可爱,刻画了令人陶醉的春日山庄美景,令人”每哦此句,令人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②。在后代的文学作品中,”桃花雨“成了春雨的代称,用以描写暮春气象。元谢应芳《过太仓》: ”杨柳溪边系客槎,桃花雨后柳吹花“; 明陈贽《桃源行》”三春处处桃花雨“; 文仲义《夜雨绝句》: ”江南三月桃花雨,绿暗红稀春欲归。“桃花雨后,柳花纷飞,绿暗红稀,真是”春欲归“时了。

  三、春雨意象的情感意蕴

  春雨是一种自然气候现象,但作为文学意象的春雨又因文人不同的经历和创作时的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融入的主观情感就有所不同。因此,春雨意象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别具意味的抒情载体: 文人或因春雨伤花而怜花惜春,或因春雨绵绵无尽而生离情别绪,或因羁旅客居遭遇春雨而思乡怀人等,这些都丰富了春雨的文学和文化内涵。下面分别论述。

  1. 惜春。古代文学作品对春雨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感: 赞美春雨滋润万物、惠泽人间的美好,感伤风雨送春、韶光易逝。刘勰《文心雕龙》中对自然物象的春秋代序所引发的心理反应做了深入的论析,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悲秋和咏春、惜春、春恨等。中国古代文学的春恨、惜春意识早在屈原作品中就有表现,”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此后,曹植、陆机、江淹、庾信、何逊等诗人的作品中皆有体现。至唐宋,出现了第一个创作高潮,形成了春恨主题文学。春雨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然而,春雨又扮演着另一种角色---摧花者,若遇风吹雨打,尤其是在暮春时节,便会使花辞故枝、落红狼藉,敏感的文人瞻物而思纷,产生悲悯之情。唐代李山甫《落花》写道: ”落拓东风不藉春,吹开吹谢两何因。“春雨也是如此让人欢喜让人忧。由飘雪坠红引发的风雨春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常见内容,早在唐代就有很多描写,如白居易《惜落花》: ”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枝上三分落,园中一寸深。“”惜“字即点明了题旨,李中《落花》: ”年年三月暮,无计惜残红。酷恨西园雨,生憎南陌风。片随流水远,色逐断霞空。怅望丛林下,悠悠饮兴穷。“”酷恨“”生憎“”怅望“等词表明了对春雨既恨又无奈的感情。温庭筠《春愁曲》: ”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春雨无情,落花深重,诗人的”愁“情溢于字里行间。宋代开始,有关作品数量急剧增加,艺术手法也更加多样,代表作家如秦观、张耒等。张耒《春雨中偶成四首》,其中的三首诗都充满着淡淡的清愁,如第三首这样写道: ”天低芳草接浮云,万柳含烟翠不分。燕子归时花遍落,暮云和雨入黄昏。“落花、暮雨、黄昏,这些具有伤感意味的意象让我们不难理解此情此意。其他如宋赵善括《好事近·风雨做春愁》:”风雨做春愁,桃杏一时零落“;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六曲小山屏,题满伤春句“; 明谢勉仲《春雨》: ”愁边雨细漠漠,天如醉,揺扬游丝晚,风外醸轻寒“; 清吴绮《用前韵赠澹心》: ”春风春雨乱愁生,纵有高轩不肯迎“等等都是经典的描写,春来又春去,似乎弹指间,未及欣赏桃杏飘香的三春美景,便见落花纷纷,让人无限怅惘。

  中国古代文人善于将自然物象的春秋代序与人生联系起来,春天用于象征最美好的青春韶华。怜花惜春就是对青春年华的流连,这一主题发端于楚辞,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悲哉行》、何逊《增新曲相对联句》等作品中也有体现,但在唐代之前,有关的作品数量还不多。唐宋时期,不仅作品数量骤然增加,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惜花主题,将花与女性的青春年华和美丽容颜联系起来,用春雨象征岁月,风雨送春归象征青春的消逝和容颜的衰老,从而形成了伤春或相思主题,代表作如李商隐《春雨》、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朱淑真《春日感怀》、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陆游《春日杂赋》、元好问《南乡子·风雨送春忙》、沈周《赋得落花诗三十首》等。在这些作品中,红杏、翠柳、落花、余香……春色宛然如画,然而,转眼之间,风雨落花,春归无迹,容颜已老,就像纳兰性德《南乡子·烟暖雨初收》词所写”人去似春休“,作品中的每一场春雨都隐然诉说着青春易逝的”愁“情。

  2. 离别相思。春雨缠绵、淅沥,如丝如缕,与文人细腻柔婉的性格极为契合,极易触动他们敏感的心理。

  在所有情感中,离别相思之情最令人迷茫而感伤,而这与春雨丝丝缕缕、如烟如雾的自然状貌极其相似。因此,古代文学作品常把离别之情比作春雨,产生了别样的情感意蕴,早在唐代就有专题描写,李商隐《春雨》是代表作,”怅卧新春白祫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晩,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这是一首情诗。诗人因春雨而引发出许多怀思的情愫,有追思、有梦境,连情书都无法寄送,可见情思之苦,更可知这种思念的无奈而又无休无止。

  写得尤其缱绻婉约的是宋代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雨绵绵的时候所生发的淡淡感伤。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下片”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写凝望春雨时所见所感,与唐代崔橹《 过华清宫》”湿云如梦雨如尘“所表达的意境相近。秦观以纤细的笔触,把幽眇的情思描绘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境界,抓住了”丝雨“和”愁“所具有的”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用语奇绝,从而使读者通过环境和心灵的契合、情与景的交融,体味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是历代传颂的佳作。

  其他又如宋无名氏《长相思·雨如丝》: ”雨如丝,柳如丝,织出春来一段奇。莺梭来往飞。酒如池,醉如泥,遮莫教人有醒时,雨晴都不知“; 明谢榛《春闺》:”罗衣初试薄寒生,荳蔲花开感别情。零落铅华君不见,画楼春雨燕双鸣“; 清吴绮《鬓云松·春雨》: ”滴尽红檐声欲碎,点点丝丝,学做离人泪“等,都用春雨极其形象地写出了离愁之苦。

  3. 羁旅愁思。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通过对孤灯听夜雨的描写,表现了离别的伤感。诗人何逊发现了雨意象的细腻情味,并以清丽的笔调加以表现,艺术影响深远,此后,雨意象便经常与羁旅漂泊、孤独这类主题联系在一起,代表作是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一夜听春雨“,表明诗人彻夜无寐,窗外缠绵的春雨时刻都在撩拨着他的思绪,国事家愁,万千心事,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同样是听雨,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暗寓怀友之情,而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的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收到了极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其他如宋李处权《表臣检校东皋雨中有怀诗以促归》: ”旅泊愁春雨,春寒更北风“; 元代虞集《赋程氏竹雨山房二首》: ”游子闻春雨,思亲望故园“; 明张羽《春雨》: ”轻风逓迟折,春夜苦复长。脉脉夜来雨,如缕萦羁肠“等,都能让我们体会出春雨意象所承载的诗人的羁旅漂泊和孤寂的情怀。

  4. 闲适意趣。春雨时许多的户外工作或劳作都不能进行,平时忙碌的人们可以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适。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春雨自在地飘洒,诗人画船醉卧,悠闲听雨,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

  诗句写得清新明丽,亲切可感。最具代表性的是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这首词吸引我们的不是青笠绿蓑、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时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景色。春雨中的青山、渔舟、白鹭,以及两岸粉嫩的桃花,色泽鲜明而柔和,气氛宁静而又充满活力,这种艺术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匠心,也反映出他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一时和者甚众,苏轼、黄庭坚、朱敦儒等都有摹写,如苏轼《浣溪沙》就这样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仅如此,这首词还流播海外,为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七首奉和之作,就是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的。

  总之,由于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以农立国,靠”天“生活,人们把一年的希望都寄托于春雨,雨润土膏才能五谷茂盛、春生秋成。春雨作为生命之水的意义积淀在人们的心里,成为春雨意象形成的基础。经过历代文学作品的描写,春雨意象的文学内涵和审美文化意蕴逐渐丰富,使春雨从一种气候现象而成为能够唤起全民族共同记忆的符号。康熙《题耕织图》”一年农事在春深,无限田家望岁心“,概括了数千年来我国农耕民族年复一年的切身体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