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浅论吴文英的恋情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徐安
发布于:2023-02-22 共15062字

  内容摘要:作为南宋重要词人的吴文英共有词作 340 余首,大致可分为恋情词、咏物词、祝寿酬赠词等这几种类型。文章主要是就所占比例较大的恋情词展开分析。首先解读了吴文英恋情词所包含的由“相恋——相思——失伴”这三种情感内容,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研究了吴文英恋情词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也提出了吴文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其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与修辞手法有着密切联系。最后指出了吴文英对后世词人在风格、内容及形式上这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吴文英 恋情词 梦窗词 苏杭姬妾

Shallow theory of Wu Wenying's love word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oet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Wu Wenying has more than 340 words,which can be roughly pided into romance word, poems, birthday presented word this several types. Thisarticle mainly analyze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love word. First reading of the Wu Wenying's romance wordswhich contained in the “love, lovesickness, lost with lover” the three emotional content, and combining theconcrete work analysis Wu Wenying's relationship of words is artistic charm, and also puts forward the WuWenying's unique artistic style and his unique writing styl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rhetoric. Finally points outthe Wu Wenying on ci in the style, content and form the profound impact of these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Wu Wenying ; love word ; Meng Chuang's word ; Su Hang's concubines

目 录

  一、引言

  二、吴文英恋情词的情感内容

  (一)相恋的甜蜜:“引鸳鸯弄水”

  (二)相思的寂寞:“秋镜照憔悴”

  (三)失伴的悲痛:“断魂在否”

  三、吴文英恋情词的艺术魅力

  (一)创作风格

  1.秾质密丽

  2.清逸沉郁

  (二)创作手法

  1.虚实结合,如梦如幻

  2.意象独特,富于魅力

  3.情景交融,婉约柔美

  (三)修辞手法

  1.用典

  2.比喻

  3.比拟

  四、吴文英恋情词的影响

  (一)内容上的影响

  (二)风格上的影响

  (三)形式上的影响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吴文英(1200—1260 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今存世有《梦窗甲乙丙丁稿》四卷,又叫做《梦窗集》。吴文英存词 340 首,其数量于南宋词人中仅次于辛弃疾。而且词作的题材涉及范围也较为广泛,大致可分为咏物词、酬赠词、祝寿词,以及恋情词等类型。现存的诸多研究资料中,很大一部分是研究梦窗词的整体的艺术特色的。如孙克强在《梦窗词在词学史上的意义》一文中就说道:梦窗词是“以其密丽浓艳的风格特征而独树一帜”。朱长英分析得出:“吴文英词作风格的形成既是对温庭筠、周邦彦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在南宋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所使然。”再如赵永源《试论梦窗词的风格》一文,就是主要从宏观与微观这两个角度,分析得出吴文英词的风格:“妍丽绵密中带有疏快之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完美融合。”通过整理发现,恋情词的数量将近 80 首,在存词总数中占到了近四分之一,比重很大。但是,就所阅读的文献资料与书籍中,并没有很多学者单独对吴文英的恋情词有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归纳,单独对吴文英恋情词这块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只有谢思炜先生的《梦窗情词考索》一文。

  所以,文章拟从内容、特色、影响等多个方面来较为细致地分析吴文英的恋情词,体会作者当时内心的丰富情感。也是借助对吴文英恋情词的考察,再次探索其词作的风格特色,希望可以进一步丰富吴词的研究内容,也旨在证实梦窗情词的价值所在,从而使得吴文英在词坛有一个更为客观的地位与身份。

  二、吴文英恋情词的情感内容

  吴文英笔下的恋情词,都是他无法释怀的爱情记录,抒发的是那一份刻骨铭心的情之体验。虽然吴文英到最后是孤身一人,但从他的恋情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苏杭姬妾一路走来的轨迹。吴文英恋情词主要描绘的是他一路走来与苏杭姬妾的甜蜜,再是他与之分别后的孤单寂寞,最后是他失去佳人后的悲痛这三种情感内容。

  (一)相恋的甜蜜:“引鸳鸯弄水”

  吴文英的一生大多时间都是在江南的苏杭,且只与两个女子有过感情,吴文英对待爱情甚是细腻,喜于用词来表达自己沐浴爱河时的甜蜜。但是,这些恋情词都是在他的苏杭姬妾离开之后才写的,所以我们只能从这些追忆的词作中来寻找当时吴文英与她们相遇相恋的场景。如《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上阕所描写的那样: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从题目中的地点可以看出,该词描写的是吴文英在杭州西湖初遇杭妾时的情景。就是因为是回忆,才可以看出吴文英对这段感情的印象之深刻。上阕大部分是写景,在这样的一个春天里,梦窗独自泛舟西湖,眼前的美景让他想起了与心上人的第一次相遇。

  春风吹落花瓣,点缀着这一片芳草地,点点红色好像少女害羞时泛起的红晕的那种娇态,很好地用眼前的花来衬托心头的佳人。“肠漫回、隔时花见,背面楚腰身。”犹记得,蓦然回首,仿佛还能看到第一次相遇时,佳人婀娜的身姿在花丛中摇曳,让人觉得妩媚妖娆,更是令吴文英过目难忘,只一眼,而后忆念终生。佳人虽逝,那份初遇相恋时的甜蜜依然保留在吴文英的内心深处。

  再如着名的《莺啼序》(荷合赵修全韵)上阕所描写的: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

  这首词与《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是一个时期的作品。词的上阕实际上是在咏荷,而咏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怀人,吴文英恰到好处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写在一首词里。词的一开始,吴文英便回忆起与苏姬两人划着小舟穿行在荷丛中,一同欣赏着粉嫩的荷花,招引着正在戏水的鸳鸯,才子佳人在采荷的途中看见了鸳鸯,让人读来倍感温暖与甜蜜,给人一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画面感。荷花如同美人出浴般冰清玉洁,实际上是在赞美与自己一起的采莲人的楚楚动人。佳人出浴,满脸的倦态,在吴文英看来,哪怕佳人极尽慵懒之态,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甜蜜的感受。

  另外,像《宴清都·连理海棠》中的“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一句也表现吴文英与情人之间相依相偎的甜蜜生活。

  (二)相思的寂寞:“秋镜照憔悴”

  早年的甜蜜时光如此短暂,吴文英晚年一个人来往于苏杭两带,同时内心也倍受相思之苦的煎熬,所到之处,必有感怀。如《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

  结束萧仙,啸梁鬼,依还未灭。荒城外、无聊闲看,野烟一抹。梅子未黄愁夜雨,榴花不见簪秋雪。又重罗、红字写香词,年时节。

  帘底事,凭燕说。合欢缕,双条脱。自香消红臂,旧情都别。湘水离魂菰叶怨,扬州无梦铜华阙。倩卧箫、吹裂晚天云,看新月。

  这是作者在寓居苏州盘门时,在端午日看到这熟悉的景和物而触发的对苏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吴文英孤身一人留在盘门外过着端午节,除了无聊寂寞外更多了一份相思的惆怅悲凉。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吴文英看着室外城郊处的景色也倍感荒芜,唯一能为这番风景做些点缀的只有一抹袅袅的野烟,还能让人隐约感觉到一丝生气。江南水乡梅雨时节,绵绵细雨淅淅沥沥,更是为词人的心头增添了一份愁绪。室外不见火红的石榴花,更使他愁上加愁,鬓发也增添了几分花白。不过是一株普通的石榴花,为何会让吴文英加深了忧愁?实际上这里的“榴花”是借代苏州去妾。以花代人,爱妾已然离开,吴文英对她的思念却从未停止。今日又记起了往日的这个时节自己为去妾所作的那些词,触景生情,对情人的思念又增加了一分。

  下阙以感怀旧事起头,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作为了结。吴文英与苏姬曾经的情深意浓、如胶如漆,在苏姬离去的那一刻开始,两人间多年的情分也就从此断绝了,属于她的香味也已然淡消。自己虽念旧情,但是“扬州一梦”难续,破镜终难重圆。于是词人终于忍住无尽的思念而回归现实,独自卧阑吹箫,企盼用箫音吹散天上的愁云与内心的愁绪,期盼看到被云挡掉的明月,期盼苏妾听到箫声能够回到自己身边。希望虽有,但此刻的相思寂寞之情还是盛满了孤单寂寞的吴文英心中。

  另外一首表达对情人思念的是《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

  烟波桃叶西陵路,十年断魂潮尾。古柳重攀,轻鸥骤别,陈迹危亭独倚。凉颸乍起。

  渺烟碛飞帆,暮山横翠。但有江花,共临秋镜照憔悴。

  华堂烛暗送客,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犹忆分瓜深意。清尊未洗。梦不湿行云,漫沾残泪。可惜秋宵,乱蛩疏雨里。

  这是一首吴文英与苏姬分别后因思念而写下的恋情词。然而时隔十年,再度重游与情人分手的那个渡口,伤感之情还是不禁生起。吴文英独自倚靠危亭,远处湖面烟波浩渺,山峦翠影斑驳,湖光山色,一片迷蒙虚渺。再看近处,江水清澈,江面如同一面镜子,照着这的人影、花影,却不想照出的是一番憔悴的面容。今时不同往日,苏妾一去,吴文英便形单影只,独身一人也是索然无味,百般无聊。

  下片便开始转入回忆与佳人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她送走别的客人,单独留下自己。

  回头顾盼,眼波流动,传达出含蓄的柔情蜜意,吴文英仿佛还闻到了一阵四溢的芳香。

  犹记得美人与自己分瓜时的情景,白玉般的手腕、青葱般的纤指,仿佛还在眼前,直到现在内心还有一层感慨留恋之意。秋宵佳节,想要借着这杯中的残酒浇灭心中的无限愁绪。却不想这只是梦一场,还来不及享受与恋人幽会的甜蜜,这梦就醒来了,泪水也沾满了衣衫。唯有这淅淅沥沥的雨声和蟋蟀的叫声,如此清晰现实,伴着词人度过这漫漫孤独无眠之夜。结句将内心的凄凉与景色的凄迷相结合,使吴文英想要表达的思念这一主题更加明显。

  陈廷焯曾对该词评价:“伤今感昔,凭眺流连,此种词真入白石之室矣。一片感喟,情深语至。”从这两首词可见吴文英真是为伊、为情消得人憔悴啊。词人内心因思念引发的苦闷更加跃然纸上。

  (三)失伴的悲痛:“断魂在否”

  吴文英的这两段爱恋真是刻骨又铭心,当他失去了这两位佳人后,内心依旧魂牵梦萦,从而加深了自己的悲痛郁闷。而这种情感也在他的词中有所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了: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溯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这首词共分为四段,是吴文英所有词中最长的调子。吴文英的这首《莺啼序》是梦窗为悼杭州亡妻之作,而全篇最能体现吴文英在失伴后那种揪心的苦痛的是第四段的描写。

  第一段写的是现实生活中杭妾死后,吴文英独自生活在苏州,感叹“春事迟暮”。内心无法排解的柳絮般的苦愁情绪也是被延续到了全词的最后,为此也是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悲。第二段是在回忆发生在杭州西湖边的刻骨铭心的情事,春色无边而欢事无多,因欢喜交加而泪湿歌扇与金缕衣。最后三句,进一步写了与杭妾之间的欢乐过往,但是却不过分露骨,而是委婉含蓄。第三段写的是与杭妾分别后的情事。又一年的暮春来到,吴文英却独自一人客居水乡。别后重寻旧地,又忍不住地追叙起了与爱妾的初次相遇。忆起了伊人顾盼生情时的眼色之美;苍翠的远山见到她的蛾眉而自愧不如。通过吴文英这么一写,当时在西湖上偷传情意以及后来的欢爱再次呈现在读者眼前,但这一段的抒写已经有了生离死别的惨淡意味,在下一段中就会有更明显地体现。

  前三段都是在为第四段的凭吊之情做铺垫。这段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沉浓郁,意境开阔。可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吴文英在经历了失去心爱的伴侣的情况下继续抒写他胸中的无限悲痛之情。于是所见之景皆被吴文英着上了一层悲的色彩。最后这句“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去妾已去,明知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却还是忍不住问一句:“断魂在否?”似乎期盼去妾的魂魄能够回来与自己相伴这就足矣,极力渲染了凭吊的巨痛。

  在这首词中,吴文英从现实的伤春到回忆里的欢娱,再到记忆中的分别,最后又回到现实,凭吊逝去的情人,一波多折,层层深入,将他内心的那种复杂情绪展现无遗。

  但这一曲招魂曲却再也招不到心上人归来的那日。陈洵评此词说:“通篇离合变幻,一片凄迷,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然得其们者寡矣。”

  与《莺啼序》一样,也是抒发悼念亡妾时的悲痛的词还有《定风波·密约偷香踏青》。

宋词

  三、吴文英恋情词的艺术魅力

  (一)创作风格

  南宋的词坛上大家云集,各有特色。薛砺若在《宋词通论》中言:“继姜史之后,略微晚出的吴文英,又为此派入添了一个异样的色彩,它是姜夔时期一贯下来的一个小小的旁枝,一个奇特的结晶,他的作风一如姜史之雅正,而更要来的古典,更要来的温丽。”陈廷焯曾这样评价吴文英的创作风格:“梦窗长处,正在超逸之中,见沉郁之意。”由此不论是吴文英的所有词,还是这些抒写他相思恋情的词作,风格大抵可以分为两种:秾质密丽和清逸沉郁。

  1.秾质密丽

  吴文英的词,不管是恋情词,还是那些咏物词、祝寿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浓妆艳抹,色彩绚丽。所见之景物皆被染上浓郁的主观情绪,并且色彩各异。这也造就了吴文英这些用来抒写爱情篇章的作品更加的密丽质实,曲婉深邃。如《霜天晓角·香莓幽径滑》:

  香莓幽径滑。萦绕秋曲折。帘额红摇波影,鱼惊坠、暗吹沫。

  浪阔。轻棹拨。武陵曾话别。一点烟红春小,桃花梦、半林月。

  全词除“武陵曾话别”一句,其余全是景语。行文之处,没有用到一个虚词,吴文英是通过“香霉”、“幽径”、“波影”这一系列的客观之景来表达对姬妾之思念的。喜用实字是吴文英创作的一大特色,张炎主张的是虚字的清空,对于吴文英的词主“质实”自然是不予支持的。但吴文英的恋情词多半正是实字间的相连相贯、景象间的叠加组合,才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浓郁质实之风。

  吴文英恋情词秾质密丽的特点还体现在词中不时出现的多种色彩意象,他喜好用各种经过雕饰的、浓艳的字词来创作。如《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中“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一句,吴文英就是以凄迷开阔的情景,加以幽冷哀艳的蓝色辅助,来表达自己对爱妾的伤悼之情。又如《澡兰香·淮安重午》就是运用“榴裙”、“红绡”、“绀纱”等多种与节日相关的、颜色艳丽的风物、景物,在一幅优美的画面中追忆逝去的爱情。

  吴文英恋情词经常是断断续续的意象占据主导,少有实质性动作描写,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彼时彼景,这也使得吴文英的恋情词更加密丽缜密,浓郁质实。后代清人况周颐曾有此评价:“近人学梦窗,辄从密处入手。梦窗密处,能令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如万花为春。”足以证明吴文英恋情词绵密质实,又透露着一抹鲜丽哀艳之色的风格特点。

  2.清逸沉郁

  吴文英的恋情词带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单一的秾质密丽,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可以在浓密中见空灵之气。吴文英虽好用实字,但恋情词中凄冷空灵的景色也能造就这种清空超逸的风格特色。如吴文英的那首《夜合花·柳暝河桥》: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词中描述的都是吴文英回忆起往日与苏姬游乐时的美好场景。上片还给人一种平实的感觉,“十年一梦凄凉”一句,将全词的感情基调陡然从往昔的甜蜜拉回到了如今的凄楚。吴文英又利用“溪雨”─“岸花”─“残鸦”─“芳草”─“斜阳”一系列孤冷的意象,勾勒出一派凄凉、冷落的氛围,让人感到境界之开远浩渺,读来便有一股空净之意。该词上下片的情感大幅度转变,从欢愉甜蜜到忧怨凄苦,正是词作风格由密丽幽邃转向了超逸清空。

  又如吴文英的那首《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开头两句就极为押韵,读来琅琅上口。整首词并没有过多艳丽的色彩加以雕饰,而是以一种清朗的基调,朴素的面貌来给读者呈现吴文英当时对爱妾的思念。又如着名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写羁旅途中的怀人之意。全词不加雕饰,许是吴文英信手拈来的一首应景之作,没有了吴文英恋情词一贯的浓艳密丽,更多的是清朗疏快之感。

  总的来说,在词的创作上,吴文英主要学习借鉴了周邦彦,再加之其苦心孤诣的力求创新。最终,形成了他秾质密丽与超逸沉郁并存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也正是他的这种独树一帜的词风对南宋婉约词在艺术道路上的深化产生了影响。

  (二)创作手法

  吴文英作为南宋的着名词人,恋情词数量如此之多,可见他所采用的词的创作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他在写恋情词时比较常用的几种手法可以总结为这几种,分别是虚实结合、意象叠加、情景交融。

  1.虚实结合,如梦如幻

  吴文英很多与恋情有关的词其实都是在两位姬妾去世或离开之后所作,所以很大一部分场景是通过自己故地重游所激起的回忆,以及反复出现的梦境,采用虚实结合、时空交错的手法,让自己的情思在今与昔之间自由穿行。如《踏莎行·润玉如绡》: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吴文英着意刻画苏姬的玉肤、樱唇、浅浅的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这些都是吴文英的梦境,却始终无一字点破是说梦。

  让人误以为佳人还陪伴在词人身边,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正应了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直到下片开头以“午梦千山”四字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吴文英午间小憩时的南柯一梦。而梦境与现实相距着千山万水般的遥远。在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现实中的片刻光景。两句合起来便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梦初醒时所产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不觉又回想起梦境中的爱姬盘系着采丝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宽褪的印痕。身体虽然已经回归现实,但心却仍留在梦中。结句的雨声、风吹菰叶的沙沙声,把吴文英飘忽的思绪从梦境拉回了现实,爱姬的倩影无法寻得,惟有“雨声”、“菰叶”

  作陪,顿时一阵凄凉哀怨之感。王国维也对此大加赞赏,认为这两句是以梦境的虚无来表达难以说出口的情思和哀怨,让人在梦幻中感受到了吴文英内心的缥缈虚空。

  又如《点绛唇·时霎清明》中所写: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此词是作者在清明节追忆苏州去妾之作,作品以西园为载体,以燕子为喻,表达了作者无限相思之痛苦。

  时光匆匆,一下又到了清明时节。吴文英手捧鲜花,独自一人追忆西园景色。清明时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西园一片生机勃勃。但景色虽美,伊人却去,所以词人只愿追忆,不愿回去而触景生情,自寻烦恼。

  “燕子”两句,将燕比人,是想象之词。燕子尚能一年一度按时飞回老家,而那位离他而去的伊人,却像东流之水一去而不复返,留给词人的惟有对往事的痛苦回忆。面对着这柳絮飘舞的景色,词人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离别爱人的相思泪。苏妾虽弃他而去,而词人却情绵绵,思切切,时刻追忆,实是一位至性至情人也。

  同时运用到这一手法的还有着名的最长的调子《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和《新雁过妆楼·梦醒芙蓉》。正如陶尔夫所言:“梦幻, 是开启梦窗心扉的一把钥匙。”

  2.意象独特,富于魅力

  吴文英的词被很多人评价为“七宝楼台”,很多人不认同吴文英的这种意象铺满全词的写法。但是吴文英的词正是由这些各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意象慢慢铺砌而来,才使词中流露出一种浓郁的艺术风格,也使得吴文英的恋情词更具美感。吴文英的恋情词多以伤感落寞为基调,所以在他的所有恋情词中出现的意象也必然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丝悲情意味。下面就列举两个在吴文英恋情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

  (1)“梦”的意象

  梦是吴词中最能体现其情思特征的意象。粗略统计了一下,“梦”在梦窗词中就出现了一百七十五次,而在吴文英的七十余首恋情词中,“梦”这一意象就要出现了近四十次之多,被吴文英使用的频率之高显而易见。梦是虚幻的,在梦中, 吴文英可以重温往日的欢乐和柔情,可以见到曾经相恋过的情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离烟恨水, 梦杳南天秋晚。”(《琐窗寒》)“新烟初试花如梦, 疑收楚峰残雨。”(《齐天乐》)“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极相思》) 等等。因此,陶尔夫也曾说过:“事实上,梦窗词已不是一般地、直接地去描写或反映客观现实,不是一般地、直接地去抒写自己的情感,而是习惯于通过梦境与幻觉曲折地反映词人的内在情思与审美感受,并由此构成整体上与其他词人迥然异趣的梦幻型歌词。”在吴文英的这些梦境里,我们看到了吴文英内心深处隐秘深邃的情感幽怨,如梦一般一直缭绕在心头的那份真情。

  (2)“燕”的意象

  燕子这一意象在吴文英的大部分恋情词中都有出现,他将燕子比成他的姬妾,寄寓了吴文英对恋人的丰富情感。“燕”字在吴文英恋情词中大概出现了有 20 次左右,也是很频繁的。如《瑞鹤仙·泪荷抛碎壁》中“最无聊、燕去堂空”中的“燕”是借喻了苏姬,“人去楼空”后的吴文英也是万般寂寞无聊。陈洵评此词:“堂空尘暗,则人去已久,是其最无聊处,风雨不过佐人愁耳”;《瑞鹤仙﹒晴丝牵绪乱》中“总难留燕”则是表达了对苏州去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点绛唇·时霎清明》中“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天空中的燕子尚且还能飞来又飞去,但是往事却一去不返,爱姬亦是如此。吴文英借“燕”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佳人的思念眷恋,但却无力改变事实的愁苦心情。燕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寓意,而吴文英却通过这一只只辞归的燕,为自己的伤心愁绪找到了一个重要的载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此外,吴文英的恋情词中出现较多的还有一些具有色彩意味的意象,如“彩扇”、“玉纤”、“琼腕”等,使得吴文英的恋情词显得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更是让读者眼花缭乱。这就更使得梦窗词的意象意境多样化起来,为吴词增添了一份深邃幽谧,凄迷朦胧之感。

  3.情景交融,婉约柔美

  吴文英的恋情词中并非只有与姬妾的情感而无他物。他还擅长情与景的穿插交融,能让人在欣赏他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他内心的深情别绪。《风入松》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西园是一个令吴文英悲欢交织之地,一个令吴文英魂牵梦萦之地。

  词的上片主要是在写清明时节,屋外风雨交加,残花满地,勾起了吴文英惜花伤春的惆怅情绪。落花无情人有意,吴文英内心因天气因人事而产生的各种愁杂情绪,都凝炼在“愁草瘗花铭”这五个字中了,蕴藉深远。很快又到了分别时,吴文英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依依惜别,万分不舍。这条条柳丝中寄托着寸寸柔情,让人不免被他的专情打动。然而内心的伤感苦闷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能与情人在梦中相见。

  无奈好梦却被黄莺交杂的啼鸣惊醒。词的上阙所描写的景物集中精炼,但并不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显得错落有致、密中有疏。这也为下阕的抒情做了一个铺垫。

  上阕是风雨天气所带来的“愁”,那么下阕中可以读到的便是词人对待爱情的一种“痴”。风雨停止,天气放晴。本不该再来这样的伤心之地,以免睹物思人,触景生悲。

  但梦窗依旧去游赏昔日与情人分别的林亭。每天都要来这里打扫一番,虽毫无希望而仍幻想着爱妾能够归来,足以显现吴文英对爱情、对爱妾的思念痴情。蜜蜂不停地扑向秋千,仿佛过去了这么久,佳人纤手上的芳香仍在。但到底时隔多年,哪还有什么香气存在呢?这是一种幻觉,表现了吴文英内心的痴念,隐约感受到吴文英内心的渴望与失落并存的情感。一夜之间怎会长出满阶的青苔?显然只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也许吴文英对于情人离去这件事印象还如昨日般清晰吧。这是一种“双鸳不到”的惆怅。这样的夸张,虽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可见吴文英对待这段感情之深、之痴。

  以景写情,寄情于景,吴文英将自己对情人的那份深情都融入进了这份好景里,给人一种浪漫而又感伤的气息。陈廷焯也评价该词为:“情深而语极纯雅,词中高境也。”1这首《风入松》没有生僻的典故用事,没有刻意雕琢的华美语词,但却足以将吴文英内心积存着的那份细腻的思念情愫勾勒出来,是一种淡淡的美。

  另外运用情景交融这种写法的,也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霜叶飞·重九》: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尽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蹋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这是一首吟咏九九重阳节的词,从中也能读出一种作者在悼念情人的味道,渲染出一种分外悲凉的气氛。下阕写自己悲伤至极的心情,无心写作,日落夜冷,秋虫悲鸣,愁绪万缕。希望明年有兴登高,语似宽解,意实沉痛。全词笼罩着秋风秋雨熬人及魂断意尽之悲哀。

  这是一首悼念亡姬的作品。“断烟离绪”便已是四字情景交融,用字凝练,统贯全篇。

  “断烟”写景,“离绪”写情,因断烟引起离绪,触景生情。重九的天气烟雨蒙蒙,傍晚还不见斜阳,用一种凄凉的心境和凄凉的时节,烘托出吴文英抑郁的情绪。重阳佳节,菊花盛开,秋雨萧瑟,花的香气含着雨气喷出。吴文英把秋风、秋雨、秋景写得极为肃清凄苦。在此凄风冷雨之中,作者又不禁回忆起当年与伊人重九登高时的欢愉,突出如今的孤身一人的悲凉凄境。以哀景衬哀情,将吴文英对爱妾的思念、悼念的感情都融会在了这个秋天的景色里。

  另外,着名的《莺啼序》(荷合赵修全韵)也是用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咏物的同时不忘追思往日的恋情。吴文英不是不擅长直抒胸臆,而是寄情于景的这种曲折婉转更让人印象深刻,如余音般,可绕梁三尺,回味无穷。

  (三)修辞手法

  吴文英的词读上去很晦涩,很难让人理解他想要表达什么,这与吴文英独有的修辞手法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似乎就是为了让读者与作品之间产生一种“隔”。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匠心独运,才使得这些普通词在这些普通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下显得朦胧而又生动。在吴文英的恋情词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手法有用典、比喻、比拟,而集多种修辞于一句词或一首词中在吴文英的作品中也是很常见的。

  1.用典

  用典就是化用典故,也包括一些成语或词句。吴文英擅长用典,并且是用一些僻涩的典故,借此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内心对苏杭姬妾满满的情思,吴文英的几十首恋情词,用典次数也有三十余次,也就是约一半的作品中都含有或多或少的典故诗句。看这首《解连环·暮檐凉薄》:

  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这是一首在秋夜因忆起苏州去姬而作的词,用到了不少前人的诗句。如上阕中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就是化用了唐代诗人李益的《竹窗闻风》中的“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闲引流萤”则是取杜牧《秋夕》中的“轻罗小扇扑流萤”之意。

  又如《玉蝴蝶·角断签鸣疏点》:

  角断签鸣疏点,倦萤透隙,低弄书光。一寸悲秋,生动万种凄凉。旧衫染、唾凝花碧,别泪想、妆洗蜂黄。楚魂伤。雁汀沙冷,来信微茫。

  都忘。孤山旧赏,水沈熨露,岸锦宜霜。败叶题诗,御沟应不到流湘。数客路、又随淮月,羡故人还买吴航。两凝望。满城风雨,催送重阳。

  这首词是吴文英客居淮安时忆念苏姬有感而作。词中运用的一些典故需要仔细揣度。

  “倦萤透隙”引用的是晋代时期的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唾凝花碧”语出李煜《一斛珠》: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妆洗蜂黄”出自李商隐的《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几时涂额藉蜂黄”。“楚魂伤”用了李贺的诗:“楚魂寻梦风飘然”,在这一词境中指代苏姬。下阕的“败叶题诗”则是化用了唐人红叶题诗的故事。结尾的“满城风雨”句用潘大临诗“满侧很难过风雨近重阳”。

  像《昼锦堂·舞影灯前》:“何时向,窗下剪红烛。”我认为这一句则是化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齐天乐·烟波桃叶四陵路》化用王献之《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评价梦窗词的用典就曾说过:“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就是说吴文英恋情词中所用之典故,都较为生僻不常见,这才使得读者对吴文英词感到难以理解。

  2.比喻

  比喻一直是文人词客们最为常用的一种修辞,创作风格迥异的吴文英也不例外。在吴文英恋情词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次数在十五次左右。也正是在吴文英巧妙地运用下,恋情词里的情感、对象都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姿态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如《声声慢·寒筲惊坠》:

  寒筲惊坠,香豆初收,银妆一夜霜深。乱泻明珠,金盘来荐清斟。绿窗细剥檀皱,料水晶、微损春簪。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

  重省追凉前事,正风吟莎井,月碎苔阴。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银台翦花杯散,梦阿娇、金屋沈沈。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

  这其实也是一首忆姬之词,是吴文英在看到了他人之姬后而触发的一系列感慨与思念。“绿窗”五句,追想姬人剥桐子情状。“檀皱”、“水晶”喻桐子;“春簪”以簪之细长,喻女人的手指,如“春葱”之喻指一样。“樱口”则是比喻爱姬口似樱桃,十分可爱。

  下阕中“梦阿娇”则是用《汉武故事》中的阿娇比喻成自己的姬妾,可见佳人之美貌。

  3.比拟

  为了使恋情词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更为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吴文英还运用到了比拟这一修辞手法,其中比拟包括了拟人和拟物两种,运用次数大概在十五次左右,与比喻出现的次数不相上下。就举《瑞鹤仙·泪荷抛碎壁》这首词: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剪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这是一首借景而抒情之作,全词旨在表达对去姬的思念之情。词中也不乏一些比拟手法。该词首句中的“泪”、“抛”二字就具有拟人色彩,“泪”使得雨中的荷花如人一般楚楚可怜,而“抛”则加强了一种动态美,使得该词的拟人意味更为深刻明显。“对小山不迭”句,也是用到了拟人,吴文英眼中连绵起伏的小山,在雨里就好似美人紧锁的眉头,使得原本静态的山丘增添了一层灵气。下阕“断柳凄花,似曾相识”则是赋予植物识人的本领,这样写比吴文英自身去辨识旧物更具感染力。

  再如《凤栖梧·化度寺池莲一花最晚有感》这首忆姬之作中所述,“妆镜明星争晚照”一句,整体上来看是化用了前人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而后又是把池水比喻成明亮的妆镜,把一池的莲花比喻成明星。一个“争”字又暗藏拟人的玄机,赋予莲花如美人般争奇斗艳的那种动态。“惆怅来迟羞窈窕”就是以花拟人,因开得太迟而害羞,使莲花颇有少女含羞的姿态。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这三种较为常见的修辞,吴文英在他的恋情词中还会时或运用到通感、借代,甚至是多种修辞兼用。这也许也是造成吴文英恋情词风格迥异,辞藻绵丽浓艳的一个因素。

  四、吴文英恋情词的影响

  吴文英恋情词数量丰富,其中所抒发的感情更是迂回缠绵、深刻真挚。在情词史上,吴文英的恋情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显得出类拔萃。他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他的恋情词包含了他真挚深沉的感情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正是这两者的美妙结合才使得情词由此被推向了宋代词坛的高峰。而吴文英所作的恋情词在以后的时期里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内容上的影响

  吴文英所写的七十余首恋情词的内容,都是基于他自身亲历的两段感情之后,真真切切的一番感悟与一番悼念,这也使得恋情词的内容有了一些创新改造,恋情词所追求的是表达的情感突出真实与自我。“梦窗情词代表了宋代情词中完全以作者身世为基础的个人抒情的典型形式。”在南宋以后的清朝,有这么一位着名的词人——纳兰性德,也与吴文英一样在词中抒写自我体验后的离别之痛,而不是写一些凭空想象出来的、借助女性的视角来抒写的虚空的相思词,更多的是表现男性自我的相思情爱心理。他的词中时常被一层哀怨悲戚的气氛所笼罩,读来也很感人。这主要是纳兰性德与吴文英的情感经历比较相近,自然他们所呈现的哀感又顽艳的意味也就比较相似了。另外,浙西词派中的李良年,在《秋锦》集中的爱情词与吴文英恋情词的题材与表达方式都极为相近,这又是继承吴文英恋情词在内容上发展的很好一例。

  (二)风格上的影响

  吴文英的恋情词风格迥异,时而压抑哀婉,时而清朗疏快。与吴文英同为南宋词人的周密在作词风格上也稍有梦窗风采。如《朝中措·茉莉拟梦窗》一词就颇有拟吴文英词风之处,即在用字意象上也颇为密丽艳丽,但总体风格又如吴文英恋情词般不失典雅婉约之感。

  而在南宋以后较为推崇吴文英这种幽深晦涩、曲婉深邃之风的主要是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浙西词派虽推崇姜夔、张炎,但作为开端人的朱彝尊则是不以这两者为唯一的写作借鉴参考对象。陈廷焯又曾高度评价浙西词派朱彝尊的词风,谓其“纯以真气盘旋,情至者文亦至。”可见朱彝尊的爱情词在表达自身深情、苦情之处,好用作品字里行间的元气来使情感得以宣泄迸发,实则运笔委婉缠绵,风格无不近似于吴文英。常州词派承认了吴文英恋情词及其他作品所存在的晦涩难懂的地方,但又指出这正是吴文英的创新所在。况周颐《蕙风词话》:“涩之中有味、有韵、有境界,虽至涩之调,有真气贯注其间。其至者,可使疏宕,次亦不失凝重,难与貌涩者道耳。”意思就是吴文英在创作风格上不提倡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而是偏好含蓄隐晦。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词其实也可以存在疏朗清丽之感的,并且也极具韵味与境界。除此以外,吴文英恋情词那浓浓的笔墨色调、寓意独特的意象也是被常州词派所接受并有所借鉴的。由此不难看出,后世词人在创作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吴文英典雅婉转、密丽深邃这一词风的影响,并能在为己所用的基础上添加一丝新意。

  (三)形式上的影响

  吴文英恋情词也不失婉约清丽,也称得上是南宋“婉约派”的一个代表词人了。但是除此以外,吴文英还是“格律词派”的代表人之一,这也是“婉约派”的一个分支。

  沈义父就曾在《乐府指迷笺释》中提及这样一个观点:“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这也是吴文英创作时的词学主张,他认为词的创作必须符合格律。吴文英的词开始受到重视是在清代,浙西词派之后出现了一个吴中词派。其中的一位代表,被称为“吴中七子”之一的戈载也对韵律颇为重视。吴文英词作的格律精严正为其所好。由此词也要讲究格律精严这一说法开始被清人逐渐揭示出来并成功运用。吴文英那些被称作僻调的十几个创调,在清代也得以大范围传播,也为清初的词人们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空间。

  五、结语

  对于吴文英这位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吴文英恋情词这一方面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吴文英恋情词所描写的内容,由此可见他并不是一味地在悲伤悼念,其中也不乏一些甜蜜之作;其次是从吴文英创作恋情词时经常采用的几种艺术手法来进一步解释梦窗词的浓郁绵丽的创作风格;最后,是简要地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吴文英的恋情词所取得的成就及其词风对后来词人进行创作时所产生的影响。陶尔夫先生等在《南宋词史》中,谓吴文英是“发展宋词传统,使宋词在辛弃疾、姜夔之后进一步产生新变,使南宋词创作进入第三高潮并由此攀上第三高峰的大词人。”文章只是从较浅的层面对吴文英恋情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很多地方还不够深入细致,还有很多地方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 1965 年版。

  [2]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吴梦窗系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3]钱鸿瑛:《梦窗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4]刘永济:《微睇室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5]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6]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四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7]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

  [8]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版。

  [9]薛砺若:《宋词通论》,江苏文艺书版社 2008 年版。

  [10]肖进红、何尊沛:《梦窗词的修辞艺术》,《湖南科技学院报》2009 年 5 月第 30卷第 5 期。

  [11]邹云湖:《小议“词家吴文英如诗家李商隐”》,《中国韵文学刊》2001 年第 2 期。

  [12]周绚隆:《论清词中兴的原因》,《东岳论丛》1997 年第 6 期。

  [13]潘裕民:《梦窗词结构方式初探》,《求索》1994 年第 3 期。

  [14]郭锋:《梦窗情词本事考索》,《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 10 月第 2 卷第 10期。

  [15]傅蓉蓉:《浅说梦窗词之“字面”》,《中国韵文学刊》1998 年第 2 期。

  [16]张露敏:《情之隐痛:梦窗情词的猜想》,《文学语言学研究》2009 年 1 月号上旬刊。

  [17]周茜:《深情长是暗相随--白石、梦窗情词比较》,《渝州大学学报》2002 年10 月。

  [18]赵永源:《试论梦窗词的风格》,《镇江师专学报》1987 年第 4 期。

  [19]黄煌、何巧云:《透过况周颐看梦窗“七宝楼台”---谈梦窗词艺术体性》,《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 年 1 月第 28 卷第 1 期。

  [20]蒋晓城、张幼良:《情爱的伤逝之歌--晏几道、吴文英恋情词比较》,《广西社会科学》2003 年第 9 期。

  [21]林越军:《幽邃凄丽话梦窗》,《浙江大学学报》1991 年 6 月第 5 卷第 2 期。

  [22]江弱水:《在语言的魔障面前:梦窗词之再评价》,《浙江大学学报》2008 年 9月第 38 卷第 5 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